自我综合评价
[测试范围:第2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就东、西半球而言,我国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2.关于我国纬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全部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
B.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C.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
D.我国有一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
2018年6月22日2时刚过,霞光就洒满了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某边境小镇的市场上,这儿早已聚集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据此回答3~4题。
3.读图可知,我国“东方第一镇”位于(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4.“东方第一镇”边贸市场上聚集的境外商人中,最有可能来自的国家是( )
A.越南 B.俄罗斯
C.日本 D.韩国
5.关于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B.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这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往
D.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6.“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三句话反映了在早春季节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西所跨经度范围广 B.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C.南北所跨纬度范围广 D.地处海拔高低不同
读“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图”,回答7~8题。
7.小颖听说,电视剧《乔家大院》反映的是晋商故事,她想参观乔家大院,应该到________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甲 B.乙 C.丙 D.丁
8.对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行政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西宁 B.乙是郑州
C.丙是长沙 D.丁是南京
读下图,回答9~10题。
9.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可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是( )
A.6.02亿 B.10.32亿
C.12.95亿 D.13.40亿
10.下列对我国人口现状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
C.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D.人口总量减少
读“我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1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福建省、台湾省 B.北京市、上海市
C.湖北省、湖南省 D.西藏自治区、青海省
读“我国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聚居在丁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1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表达正确的是( )
A.藏族只分布在西藏
B.汉族平均分布在东部
C.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
D.各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二、综合题(共55分)
16.(每空1分,共14分)下面是中国空白政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省区简称)
(2)①是________________(填省区全称),与其接壤的最大内陆国是______________。
(3)表示四川省的序号是______。
(4)③是________海,④是________海峡,该海峡西侧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很多,其中⑤是________(国家),⑥是________(国家)。
(6)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⑦是________(国家),⑧是______________(国家)。
17.(17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项目 省区 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 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 面积/万千米2
位次 数量/万人 位次 数量/万人
四川省 4 8329 4 8042 48.80
河南省 1 9256 3 9402 16.70
山东省 2 9079 2 9579 15.30
江苏省 5 7438 5 7866 10.26
广东省 3 8642 1 10430 18.60
材料二 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1)第五次人口普查,________省人口居全国第一位,第六次人口普查,________省人口居全国第一位。(4分)
(2)两次人口普查,山东省人口总数均居全国第________位,2010年江苏省的人口密度约为________人/千米2。(保留整数)(4分)
(3)两次人口普查表中,五省人口出现减少的是________省,该省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自然增长率低”或“劳务输出”);10年间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省,共增长了________万人,该省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5分)
A.该省矿产资源丰富
B.地处沿海地区,制造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C.该省邻近香港和东南亚
D.该省地形以平原为主
(4)图中AB一线是______________,人口总数前五位的省级行政区域主要位于此线以________。(4分)
18.(24分)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分布最广泛的是________。(4分)
(2)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从图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________省以及东北三省。(4分)
(3)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________省、________省、________省。(6分)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我国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填在相应的序号后,并将其简称用直线连接起来。(10分)
①________ A.新
②________ B.内蒙古
③________ C.桂
④________ D.宁
⑤________ E.藏
答案
1.A
2.C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大部分为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为热带。
3.A 乌苏镇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县,是中国最东端的行政乡镇,是我国每天最早迎来太阳升起的地方,号称“东方第一镇”。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黑龙江省、陕西省、广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4.B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相邻。
5.D 本题考查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知识。我国面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多降水。
6.C 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长江位于南方亚热带地区,海南岛位于我国南方热带地区,由于纬度位置不同,所以景观不同。
7.B 8.C 本题组考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第7题,山西省简称晋,晋商故事发生在山西省,即乙。第8题,甲是陕西省,行政中心是西安;乙是山西省,行政中心是太原;丙是湖南省,行政中心是长沙;丁是江西省,行政中心是南昌。
9.D 读图可知,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约为13.40亿。
10.A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青壮年劳动力充足、人口增速减小,但人口数量仍然在增加。
11.D 12.D 第11题,根据图例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得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第12题,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的省级行政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如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等。
13.B 14.D 本题组考查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第13题,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壮族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即乙。第14题,丁是西藏自治区,是藏族聚居区。
15.C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但是其他地区也有少数分布。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16.(1)台 粤 桂 云或滇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萨克斯坦
(3)② (4)南 台湾 闽
(5)俄罗斯 印度
(6)韩国 印度尼西亚
本题考查我国的行政区划和邻国。第(1)题,通过读图可以看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第(2)题,①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其接壤的陆上邻国有8个,其中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第(3)题,图中②是四川省。第(4)题,③海位于我国南部,是南海。④位于台湾省与大陆之间,是台湾海峡,海峡西侧是福建省。第(5)(6)题对号入座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可得出分别为俄罗斯、印度、韩国和印度尼西亚。
17.(1)河南 广东
(2)二 767
(3)四川 劳务输出 广东 1788 B
(4)黑河—腾冲线 东
18.(1)壮族 回族
(2)内蒙古 青海
(3)黑龙江 吉林 辽宁
(4)①西藏自治区——E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
③内蒙古自治区——B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C
⑤宁夏回族自治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