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世界的降水
1.以下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D.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2.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B.全球各地夏季降水多
C.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 D.大陆内部地区降水多
3.请你阅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12
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
读下图,回答4~5题。
图2-1-13
4. 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位于南半球 B.甲位于温带地区
C.乙位于寒带地区 D.甲降水受地形影响
5. 甲图的降水类型是( )
A.冬季多雨 B.全年少雨
C.夏季多雨 D.全年多雨
6.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①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②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非洲北部 ③30°~40°大陆东岸 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如图是“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50°N)一线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5个地点。有关这5个地点降水量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14
A.年降水量从①到⑤逐渐减少
B.年降水量从⑤到①逐渐减少
C.年降水量自③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少
D.年降水量自③向东西两侧逐渐增多
8.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15
(1)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世界降水量最少的三处是________。(填字母)
(2)B、D两地相比,______地降水多;______地降水少。
(3)由C地到E地降水量的变化是________,F地降水量比E地________。
(4)南、北美洲西部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较多,这与什么因素有关?
(5)仔细阅读地图,完成下表:
地区 年降水量的大致范围
赤道附近 ①
南北纬20°~30° ②
南北纬40°~60° ③
极地地区 ④
(6)你能总结出几条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吗?
9.位于我国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是“鱼米之乡”,而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却是荒漠。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答案
【能力双测】
1.B 2.A
3.C 本题通过年降水量分布图来考查判断降水量分布的能力。根据图例很容易看出①地到②地降水量由1000~2000毫米降到500~1000毫米,再降到200~500毫米后,又降到200毫米以下,然后又上升到200~500毫米,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①地和③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大致位于北回归线附近,①地位于大陆东岸降水多,③地位于大陆西岸降水少;④地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②地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迎风坡。
4.B 5.A
6.C 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7.D 图中③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陆地区,降水少,向两侧离海洋越来越近,因此降水逐渐增加。
8.(1)A B、E、G (2)D B (3)逐渐减少 多
(4)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大部分降水较多的地区与西海岸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气流形成地形雨有关。
(5)①1000~2000毫米;②200~500毫米,500~1000毫米;③500~1000毫米;④200毫米以下。
(6)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9.我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位于大陆西岸,降水少。第1课时 世界的气温
1.读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图2-1-4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图中表示的是四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其中位于热带的是( )
图2-1-5
3.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这是因为( )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低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5.读图2-1-6,当图中A地气温为21 ℃时,B地的气温大约是( )
图2-1-6
A.22 ℃ B.21.4 ℃
C.19.6 ℃ D.20.4 ℃
6.眉山中考读图2-1-7,7月,A、B、C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图2-1-7
A.A>B>C B.C>B>A
C.B>A>C D.A>C>B
7.读图,回答问题。
图2-1-8
(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下,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中可以看出,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__。
(3)同纬度地区,夏季________气温高,冬季________气温高。
(4)南半球20 ℃等温线大致和________平行,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中部的____________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 ℃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10 ℃,这是为什么?
(6)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而陆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________。
8.热带中的“寒冷岛”
赤道地区的太阳终年直射或近于直射,地面获得热量较多。人们总以为这里一定是骄阳似火,高温难耐,似乎找不到一处清凉的地方。其实不然,南美洲的厄瓜多尔,赤道从境内东西横贯,有“赤道之国”的美称。但厄瓜多尔的火山群,气候却寒冷干燥,成为赤道上的“冰岛”。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答案
【能力双测】
1.B 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读图可得:甲是北寒带,乙是热带,丙是南温带,在地球五带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热带,其次是温带,最低的是寒带。
2.A A图中各月气温均在20 ℃以上,属于热带。
3.C 庐山夏季气温较低,主要是由于其地势较高。
4.C
5.D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B点海拔比A点高100米,所以B点气温比A点低0.6 ℃。
6.A 从纬度分析,三地位于北半球,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则图中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B>C。
7.(1)20 ℃ -10 ℃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非洲 南极洲
(3)陆地 海洋
(4)南回归线 非洲 南美洲 大洋洲
(5)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
(6)平直
8.厄瓜多尔是个高原山区国家,国土面积的3/5以上是高原。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就会越低,所以就形成了“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