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3、4章 自我综合评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3、4章 自我综合评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1 13:5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综合评价
[范围:第3、4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关于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城市、工业、交通都较发达
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C.用人口密度的大小表示人口疏密程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减小
2.读“世界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散点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数量最多
B.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C.自然增长率低的大洲,人口密度均较小
D.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3.下列有关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B.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发达国家人口稀疏
C.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
D.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较稀少
4.某卫视的节目中有一段相声:“为减轻城市人口出行拥挤的压力,现采取‘人口限行’措施,单眼皮者单日出行,双眼皮者双日出行,一单一双者夜间出行,戴墨镜者按遮挡号牌处理。”该相声反映了下列哪一种人口问题(  )
A.人口老龄化 B.国防兵源不足
C.劳动力短缺 D.人口增长过快
5.皮肤呈黑棕色,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具有这些特征的人种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6.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
A.黑种人——非洲南部 B.混血种人——欧洲西部
C.黄种人——大洋洲 D.白种人——亚洲东部
7.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
A.亚洲南部 B.北美洲 C.欧洲西部 D.非洲北部
8.小丽到某地旅游,她发现当地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游览的过程中,常见到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小丽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
A.非洲南部 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欧洲西部
《西游记》记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难西天取经的故事。读图及材料,完成9~10题。
9.“西天取经”取的是哪种宗教的典籍(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0.关于这种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宗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B.清真寺是该宗教的典型建筑
C.该宗教教徒是世界上信教人数最多的
D.目前该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11.2018年11月10日,特朗普乘坐“空军1号”抵达法国首都巴黎,参加11日举行的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阅兵仪式。特朗普随行的翻译人员中,任务最繁忙的是哪个语种的翻译(  )
A.英语 B.俄语 C.阿拉伯语 D.法语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聚落景观的名称与其所对应的国家,正确的一组是(  )
A.法国——威尼斯城 B.英国——塞纳河沿岸
C.意大利——塞纳河沿岸 D.意大利——威尼斯城
13.影响该水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和土壤 B.气候和资源
C.河流和交通 D.宗教和习俗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秦陵兵马俑 B.桂林山水
C.周口店古人类遗址 D.雅典卫城
15. 分析下表,可知表中四国(  )
国家 日本 韩国 中国 印度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34010 12030 1100 540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小 B.人口密度差别大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D.气候条件各不相同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5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的是________。④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A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使用此语言的主要还有________等地区。B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该地大多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该教产生于__________。C北临__________洋,通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____。D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__,大多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11分)
17.(每空3分,共18分)读“聚落和民居图”,回答问题。
      A    B    C
图  
(1)聚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场所,图中的B为________聚落,A为________聚落。
(2)聚落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影响图中B、C两种聚落的建筑外貌和建筑材料的主要因素分别是B________,C________。
(3)人们的聚落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据此分析,B聚落建筑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聚落建筑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在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最不发达的国家约为22%。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
材料二 世界人口分布图。
(1)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类:________和________;中国属于________国家,日本属于________国家,印度属于________国家,澳大利亚属于________国家。(6分)
(2)世界上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6分)
(3)材料二图中A、C两地之间的商谈称为“______________”,图中B、C两地之间的互助称为“____________”。(4分)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试根据下面提供的备选项,完成下图。(6分)
备选项:①富国更富;②出售石油、矿石、木材等原料及初级产品;③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工业品等;④利润流失;⑤赚到的钱多;⑥产品价格低。
A1________,A2________,A3________;
B1________,B2________,B3________。
答案
1.C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城市、工业、交通未必都较发达,例如非洲;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未必也大,例如欧洲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未必导致人口密度减小,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大于零的情况下降低,人口总数仍然在增加。
2.D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南极洲除外)。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人口稠密;欧洲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该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3.D  世界上的大平原不一定都是人口稠密地区,如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发展中国家人口不一定稠密,发达国家人口也不一定稀疏。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一定高,如欧洲西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较稀少。
4.D  相声中按照单双眼皮来进行“人口限行”措施,是为了防止交通堵塞,减轻城市人口出行拥挤的压力,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是由人口增长过慢造成的。
5.B  皮肤呈黑棕色,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这些是黑色人种的特点。
6.A  非洲南部是黑种人,混血种人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亚洲东部是黄种人,大洋洲主要是白种人和黑种人。
7.D  本题主要考查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非洲北部居民多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8.D 
9.C 10.D  唐僧取经取的是佛经,该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典型建筑,基督教是世界上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
11.D
12.D 13.C  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水城指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城,众多的河流、便利的水上运输是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4.B 
15. C  根据图表可知,日本、韩国两国比中国、印度两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可见表中四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16.(1)①② 处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2)黄种人 汉语 东南亚 白种人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北冰 俄语 
白种人 英语 基督教
(1)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的是①②,即欧洲西部和南亚地区。④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处于湿热的热带雨林。
(2)图中A地即亚洲东部,主要人种是黄种人,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此语言的主要还有东南亚等地区。B地即北非地区,主要人种是白种人;该地大多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伊斯兰教,该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C北临北冰洋,通用的主要语言是俄语。D地即北美洲,主要人种是白种人,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大多数居民信奉的宗教是基督教。
17.(1)乡村 城市 
(2)地形 气候 
(3)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 通风良好,防潮湿
(1)图中的B为乡村聚落,A为城市聚落。
(2)聚落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图中B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C是高脚屋,影响窑洞和高脚屋两种聚落的建筑外貌和建筑材料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地形和气候。
(3)窑洞的优点是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高脚屋的优点是通风良好,防潮湿。
18.(1)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 发达
(2)欧 北美 大洋 
(3)“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4)② ⑥ ④ ③ ⑤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