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6.1 东南亚 2课时(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6.1 东南亚 2课时(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1 13:54:43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东南亚
第1课时 重要的地理位置 人口和城市分布
知识点 1 重要的地理位置
1.在图中填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在图中填出太平洋、南海、印度洋、亚洲、大洋洲、马六甲海峡。
3.在图中填注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
完成1~3题。
1.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
B.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
C.位于印度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D.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
2.中南半岛地区的地形和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
A.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向东流
B.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向北流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
D.河流由北向南流,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3.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湄公河在我国境内被称为 (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澜沧江
知识点 2 人口和城市分布
分布 东南亚的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      ,城市也主要分布于此
人种 东南亚的人种以    人种为主,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    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将上表补充完整。
完成4~5题。
4.东南亚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  )
A.河口三角洲 B.雨林地区
C.平原地区 D.沿海地区
5.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 (  )
A.东南亚 B.东亚 C.南亚 D.中亚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半岛A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地势西高东低,山河相间分布
B.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大城市仅分布在河流①的沿岸
D.②地地势低平
2.B海峡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该海峡是 (  )
A.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B.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红海和大西洋
C.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D.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青岛中考) 读中南半岛图,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  )
A.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平坦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北高,西南低
4.图中序号表示的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包头中考) 下图是东南亚某火山喷发时所产生的烟雾分布图。该地火山活动频繁,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原因是该地位于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6.城市沿河分布有许多优势,小明对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进行探究后,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河流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C.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
D.利于躲避洪涝灾害的侵袭
7.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二战后,新加坡迅速崛起为亚洲发达经济体的位置优势是   。
(2)马来西亚的领土包括            两部分。
(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一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
(4)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          ,主要原因是   (回答两点即可)。
8.泰国“克拉运河计划”是指在泰国克拉地峡处挖掘一条沟通泰国湾与安达曼海的运河。请结合本课知识说一说克拉运河修建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基础双练】
1.D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欧洲、非洲东行到东南亚和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2.D 3.D 4.B 5.A
【能力双测】
1.D 2.C
3.C  读图可知,中南半岛的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可推知中南半岛的地势是北部高,南部低。
4.B  图中河流①是红河,②是湄公河,③是湄南河,④是萨尔温江,其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5.B  本题考查火山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读图可知,该岛屿是苏门答腊岛,地震、火山活动频繁,主要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6.D
7.(1)地处马六甲海峡东段,位置重要,处在东南亚的“十字路口”
(2)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或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
(3)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4)河流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
8.缩短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运输距离,有利于我国的海上运输安全。第2课时 湿热的气候 丰富的物产 发展不平衡的经济
知识点 1 湿热的气候 丰富的物产
在图中图例处填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完成1~4题。
1.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 (  )
A.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2.(连云港中考) 一艘满载农产品的货轮从东南亚出发,其货物最可能是 (  )
A.小麦、玉米 B.稻米、大豆
C.天然橡胶、棕榈油 D.羊毛、乳制品
3.东南亚稻米以优良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这里适宜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
A.热量、水分充足
B.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对水稻需求量大
4.东南亚著名的矿产资源是 (  )
A.锡、石油 B.煤炭、铁矿石
C.石油、煤炭 D.黄金、金刚石
知识点 2 发展不平衡的经济
发展不平衡     、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发展较快,    、柬埔寨和老挝经济比较落后
经济特征 东南亚由于曾长期遭受      ,各国最初以出口      为主,之后,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泰国、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发展了      工业
经济发展 泰国、    和新加坡等国积极发展旅游业,2010年启动的      自由贸易区,开辟了新的经济合作领域
将上表补充完整。
完成5~6题。
5.东南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有 (  )
A.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
B.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
C.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
D.文莱、缅甸、泰国
6.东南亚旅游业发展迅速,“新马泰”是著名的旅游线路,包括的国家是 (  )
A.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B.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
C.新西兰、马尔代夫、泰国
D.新加坡、马尔代夫、泰国
  (眉山中考) 读“中南半岛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图”和“曼谷气候资料图”,完成1~2题。
1.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最适合在图中所示地区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
A.油橄榄 B.天然橡胶
C.苹果 D.棉花
3.随着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力度的加大,马来西亚橡胶手套出口量相较于2019年的1920亿个,2020年增长近20%。马来西亚生产橡胶手套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
A.交通便利 B.资金充足
C.科技发达 D.原料丰富
4.在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展上,看到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水稻品种表现出浓厚兴趣,李克强总理高兴地说,要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对澜—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粮仓”的自然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
A.年温差大,生长期长
B.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C.水热充沛,一年三熟
D.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
  (日照中考) 读东南亚区域图(阴影表示马来西亚)和马来西亚油棕出口示意图,完成5~7题。
5.该区域 (  )
A.中南半岛南高北低,山河相间
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落叶阔叶林广布
C.马来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
D.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6.马来西亚的油棕出口 (  )
A.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单一
B.产品科技含量高,价格高
C.以棕油为主,多种油棕产品为辅
D.以相关工业制成品为主
7.东南亚吸引发达国家来投资设厂的优势是 (  )
A.气候温和 B.广泛种植咖啡
C.劳动力充足 D.科技水平高
8.读南海周边的半岛、岛屿轮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写出两个即可);图中A海峡是       。
(2)根据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比较甲、乙两地在降水方面的不同点。
(3)南海周边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简要说明本地区种植该作物有哪些有利的气候条件:    。
9.“下南洋”指的是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人去东南亚经商(海上丝绸之路)、打工乃至迁徙到东南亚,当时的中国人主要在东南亚的天然橡胶种植园或者矿山打工,为东南亚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试分析东南亚为什么有众多的天然橡胶种植园
答案
【基础双练】
1.D  本题主要考查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2.C  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有椰子、天然橡胶、油棕和马尼拉麻等。
3.A
4.A  东南亚是锡和石油的重要产区。
5.A 6.A
【能力双测】
1.A 2.B
3.D  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有椰子、天然橡胶、油棕和马尼拉麻等。所以,马来西亚生产橡胶手套的优势条件主要是原料丰富。
4.C  本题考查东南亚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包括我国的西南地区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该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充沛,水稻种植面积大,且为一年三熟,产量高,从而使该区域发展成为“世界粮仓”;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年温差小,农作物生长周期短;澜—湄国家人口稠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低,该因素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5.C  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6.C  马来西亚工业发展较快,出口产品以棕油为主,多种油棕产品为辅。
7.C  东南亚气候炎热,广泛种植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马尼拉麻,科技水平较低,优势是劳动力充足。
8.(1)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写出两个即可) 马六甲海峡
(2)甲地降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而乙地是全年多雨。
(3)水稻 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水热充足
本题考查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气候、作物等知识。图示区域是东南亚地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等。由甲、乙两地气候的资料可以看出,甲、乙两地在降水方面的不同点:甲地降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而乙地是全年多雨。南海周边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因为该地区以热带季风、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水热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
9.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适合天然橡胶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