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六章 认识地区 本章总结提升(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六章 认识地区 本章总结提升(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1 14:0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章总结提升
一、东南亚
重要的地 理位置 包括      和      两部分
北连东亚,南临大洋洲,地处    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上,    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中南半岛上山脉和河流    分布,      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中国境内,向南注入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         地震带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
人口和 城市分布 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      ,城市也主要分布于此
人种以    人种为主,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    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湿热的气候 丰富的物产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暖湿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适合    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是世界上    、油棕、    和马尼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是锡和    的重要产区
发展不平 衡的经济 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家发展较快,    、柬埔寨和老挝经济比较落后
由于曾长期遭受      ,各国最初以出口      为主,之后,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泰国、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
二、中东
“五海三 洲”之地 包括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
处在联系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    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丰富的石 油资源 主要分布在    沿岸,其中,    、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中东主要的产油国
中东有世界著名的高收入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    等,也有世界上最贫困国家之一的    
严重匮乏 的水资源 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河流稀少
中东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    、绿洲及有泉水的地方
(续表)
种植业 和畜牧业 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主要分布在    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香料、萱麻和纸莎草等
中东草原牧场面积广大,以游牧放养牲畜为主,优良畜种有   
中东的手工业比较发达,土耳其、伊朗等国手工编织的    闻名世界
不平静 的中东 中东的居民主要是    人,通用阿拉伯语,属于    人种
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居民信仰     ,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
沙特阿拉伯的    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
三、欧洲西部
位置 和范围 指欧洲西半部,该地区北临    ,南临地中海,西临    
包括南欧、    、中欧和    四部分
深受海 洋的影响 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荷兰的    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之一
欧洲西部的海上航运极为发达,主要有    与欧洲西部之间的北大西洋航线,以及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到    、东南亚、东亚和澳大利亚等地的航线
欧洲西部的主要河流是多瑙河和莱茵河,    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流经很多工业区和工业城市,航运便利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    平原和北海南岸分布着精耕细作的种植业和集约化的畜牧业
欧洲西部渔业发达,是    等沿海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发达的 经济 欧洲西部国家众多,经济发达,其中    、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世界经济强国
欧洲西部西起    ,东到波兰南部,北起瑞典和挪威的南部,南到    北部,有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带
欧洲西部的工业部门历史上以依靠煤、铁等资源的重工业和纺织工业为主,近些年以发展      产业为主
欧洲西部服务业和旅游业发达
欧盟 截至目前,共有27个成员国,统一货币是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
位置和 居民 西临    ,东临    ,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是    人种的故乡,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黑色人种聚居地
热带气候 与热带自 然景观 大部分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和      气候
自然景观大体以赤道为对称轴呈     分布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萨赫勒地区    灾害频繁发生,这里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高原为主 的地形 地形以    为主,起伏较和缓,东部和南部地势较高,最高峰       位于东非高原上
东部高原上分布着世界最长、最深和最宽的“      ”
世界矿 产宝库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    、金刚石、锰和铀等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金刚石主要产于        和南非,    金刚石的产值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努力改变 单一经济 受    的影响,该地区的国家只生产一两种产品,形成了      经济
该地区国家应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多种    产品生产,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    工业
大力加强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之间的    ,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
五、极地地区
位置和范围 南极地区泛指    以南的区域,包括    及其周边的水域。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周围被    、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围
北极地区一般指    以北的区域,主体是    ,周围被    、欧洲和北美洲环绕
冰天雪地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冷、风力最    ,    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动物有磷虾、    和海豹等
北极地区气候    ,降水比南极地区稍多。主要动物有    和驯鹿等,居民有因纽特人和沙米人
对极地地区 的开发、利用 和保护 南极地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    、煤、铁、金和银等矿产资源,北极地区埋藏着丰富的    资源
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    、中山站、昆仑站和    四个考察站,在北极地区建有黄河站
  (陕西中考) 读东南亚简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亚洲西南部,包括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的大部分
B.位于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连接亚洲与大洋洲
C.该区域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D.东南亚各国均与我国不接壤
2.下列对该区域的叙述可信的是 (  )
A.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B.有成群的斑马和长颈鹿
C.华人和华侨众多
D.盛产苹果、梨
3.(泰安学业考)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图中洞里萨湖面积在一年内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面积最大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1—3月份 B.3—5月份
C.6—9月份 D.10—12月份
  (北京朝阳区一模) 2021年4月1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启动五周年,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间的水资源合作中心、环境合作中心、农业合作中心等纷纷成立并投入运营。图为中南半岛图。读图,完成4~5题。
4.中南半岛 (  )
A.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B.南与我国大陆相邻
C.盛产温带水果 D.城市多沿河流分布
5.澜湄合作可以 (  )
①促进湄公河生态环境保护 ②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消除国家间的地域差异 
④推广高产水稻,增产粮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青岛中考改编)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6~7题。
6.关于海上石油输出线路①②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霍尔木兹海峡是输出线路的必经之地
B.线路①输往日本,需途经马六甲海峡
C.线路②③目标市场和运量都相同
D.输出线路海域易造成海洋污染
7.中东石油生产国的外籍劳工多来自埃及,主要原因是两地域 (  )
①人种、语言、宗教相同 ②劳动力需求量相同 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同 ④地理位置邻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北京门头沟区二模) 英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到1%,农用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7%,其中多数为草场和牧场,仅1/4用于耕种。英国是欧洲西部国家中捕鱼量较大的国家之一,能够满足国内2/3的需求量。读“英国位置图”(图a)及英国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图”(图b),完成8~10题。
8.从气候特征分析,英国的气候类型为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9.英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以 (  )
A.林业、畜牧业为主 B.渔业、种植业为主
C.种植业、林业为主 D.畜牧业、渔业为主
10.英国居民比较喜食的佳肴是 (  )
①烤牛排 ②米线 ③炸鱼 ④面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北京顺义区二模) 图为“非洲1月和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对甲、乙两地描述正确的是 (  )
A.1月甲、乙两地均降水少、气候寒冷
B.7月甲、乙两地对比,乙地降水更丰富
C.乙地会出现热带草原动物大迁徙现象
D.雨带南北移动、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12.非洲 (  )
A.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气候广布
B.马达加斯加岛,终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C.赤道穿过的地区,年降水量均大于1000毫米
D.南北回归线穿过地区年降水量均在500毫米以下
  (郴州中考)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各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图表示部分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洲的位置和部分南极野生动物。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位于南温带的科学考察站是 (  )
A.中山站 B.昆仑站
C.长城站 D.俄罗斯站
14.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户外考察时,有时会遇到企鹅、海象、海豹等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通常具备的特点是 (  )
①善于飞翔 ②有较厚的皮毛 ③有较厚的脂肪层 ④有五彩斑斓的羽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北京中考) 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图为1979-2013年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体现了该区域 (  )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光照强
C.陆地广,风力大 D.海域小,降水足
16.1979-2013年间北极地区 (  )
A.淡水资源增多 B.海域面积减小
C.陆地植物减少 D.适航范围扩大
17.冰岛境内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并存,温泉广布,85%的人口利用地热取暖,被称为“冰与火之国”。下图是冰岛地形示意图。
(1)冰岛地处五带中的     带;  (经线)穿过,地跨东西半球。
(2)冰岛因    高,气温低,    广布。
(3)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多火山、温泉,     (能源)丰富。
(4)冰岛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分析其原因:  。
(5)与热带海岛相比,分析冰岛旅游的特色:       。
答案
【本章梳理】
一、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印度洋 马六甲 相间
湄公河 南海 印度尼西亚 地中海—喜马拉雅 河口三角洲 黄色 华侨 稻谷 天然橡胶 椰子 石油 新加坡 缅甸 殖民统治 单一产品
二、印度洋 波斯湾 沙特阿拉伯 卡塔尔 也门 热带沙漠 两侧 尼罗河 安卡拉羊 地毯 阿拉伯 白色 伊斯兰教 麦加 耶路撒冷
三、北冰洋 大西洋 西欧 北欧 鹿特丹港 
北美 波斯湾 多瑙河 莱茵河 温带海洋性
西欧 挪威 德国 英国 意大利 高新技术
欧元
四、大西洋 印度洋 黑色 热带草原 南北对称
干旱 高原 乞力马扎罗山 东非大裂谷
黄金 刚果民主共和国 南非 殖民统治 
单一产品 农矿 民族 合作
五、60°S 南极大陆 太平洋 北极圈 北冰洋 亚洲 强 淡水 企鹅 寒冷 北极熊 石油
煤炭 长城站 泰山站
【中考链接】
1.C  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2.C  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终年炎热;斑马和长颈鹿主要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苹果、梨是温带水果。
3.C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气候特征。洞里萨湖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9月为雨季,降水多,因此面积最大。
4.D 5.B
6.C  读图可知,海上石油输出线路的必经之地是霍尔木兹海峡;线路①输往日本,需途经马六甲海峡;线路②③目标市场相同,但线路②主要是大型油轮经过,而线路③主要是小型油轮经过,运量是不同的。
7.D  中东地区产油国和非洲北部的埃及都以阿拉伯人为主,都说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地理位置相近,故中东石油生产国的外籍劳工多来自埃及。
8.C 9.D 10.D
11.D  由图可知,1月的甲、乙两地,乙地降水较多,A错误;7月的甲、乙两地对比,甲地降水更丰富,B错误;乙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会出现动物迁徙,C错误;雨带南北移动,甲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D正确。故选D。
12.A  赤道横穿非洲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候南北对称,热带气候广布,A正确;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B错误。赤道穿过的地区,年降水量小于1000毫米,C错误;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年降水量不是都在500毫米以下,D错误,故选A。
13.C 14.B 15.A
16.D  读图可知:1979-2013年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减小,海平面上升,海域面积扩大,适航范围扩大,淡水资源不会增多,对陆地植物影响较小。
17.(1)北温 20°W
(2)纬度 冰川
(3)地热 
(4)纬度高,气候寒冷
(5)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火山地貌广布,温泉众多;纬度高,气温低,且降水量大,冰川地貌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