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阿长与_山海经_》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阿长与_山海经_》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1 16: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假如,如果)
B. 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
C.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震惊)
D. 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惊吓)
2.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______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②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______地看着我。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______起来。
A. 淡薄 惶急 震悚
B. 冷淡 急切 震惊
C. 冷漠 惶急 震悚
D. 淡薄 惊惶 震撼
3.下面不是写阿长对我的关爱的一项是( )
A.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
B. 她常常对我讲“长毛”。
C. 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D.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 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 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 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B.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C.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D.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其事地说。
二、语言表达
6.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依照示例,根据语境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写出恰当的敬辞谦语。
示例:贺人新婚,可以说“祝你们喜结连理”,也可以说“祝你们荣偕伉俪”。
(1)祝贺人高考得胜,可以说“祝你___________”,也可以说“祝你______________
(2)拒绝别人请求帮助,可以说“我实在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说“我真的__
(3)请专家给自己的作品提意见,可以说“请您_____”
7.请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______)
(2)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______)
(3)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______)
(4)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______)
8.学完这篇课文后,为了加深同学们对鲁迅和鲁迅作品的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图是出自鲁迅《自嘲》中的两句诗的书法作品,对其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采用楷体,中正平稳。
B.用笔饱满,形神兼备。
C.字形瘦长,笔画飘逸。
D.大小匀称,徐疾有致。
(2)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根据已给出的文章标题,仿照示例,写一句话。
示例:一座荒园,尽显童真与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长与〈山海经〉》)
(3)鲁迅自青年时期就一直探索救国之路,他曾以诗明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请用正楷字体将此两句诗抄写在田字格中(含标点)。
三、现代文阅读
祖母的启蒙
①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一生贫困,却教导后代仁慈待人。我刚懂事,祖母便找来一些纸板,剪成各种动物,以类似放幻灯的方式,讲许多匡扶弱小、抵御外侮的童话和民间故事;还买来仅巴掌大的连在一起的“小人书”,一页页耐心地讲《司马光砸缸救人》《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故事。上幼儿园前,祖母挪动着小脚,几乎每天下午带我去少年儿童图书馆,她牵着我的小手,轻轻地走到那些专心看书的小学生背后,慈祥地望着他们。然后,祖母抱我坐在草坪上,亲切地说:“细伢子呵,你长大了要努力读书,书会告诉你许多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要宽,要帮助比自己穷困的人。”
②我上幼儿园时正值三年困难之际,不少小朋友都因缺乏营养而面黄肌瘦。吃午饭时四个人一桌,中间放一碗没有油的咸菜豆瓣汤,每人轮流舀一汤匙,轮到我时都谦让了;下午发点心时,每个人仅得一只乒乓球般的淡馒头,每次我都留给上小班的弟弟吃。当祖母来幼儿园接我,知道这些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抖抖地捧出一包盐炒黄豆,哽咽着说:“我的乖伢子,你做得对呵,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快吃!”
③“文革”期间,我家遭难,有一阵断了经济来源。一天,姑妈从安徽寄来一包虾皮,祖母手捧着虾皮闻了又闻,却毅然吩咐我送给了被“造反派”打得遍体鳞伤,又将发配崇明劳改的前抗日志士李伯伯。不久,北京的大叔托人辗转捎来两包豆腐粉,祖母也让我送一包给被诬陷为“历史反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刘爷爷。……
④冬至之夜,我久久地伫立于阳台上,祖母正是18年前的冬至去世的。遥望苍天群星,其中那颗极其平凡的微微闪光的一定是祖母了。
9.祖母对“我”的启蒙方式是(  )
A.谆谆善诱 B.启发鼓励 C.以身作则 D.言传身教
10.填空。
①上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②第①段中加点字“对人要宽”的“宽”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③第②段中的比喻句“乒乓球般的淡馒头”形象地表明了馒头的特征是________。
④最后一段画线句子中“极其平凡”照应了上文_______________,“闪光”照应了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③段末尾的省略号有什么意义?
12.文中突出了祖母的什么品质?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了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请指出本段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14.“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将“镶嵌”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
15.“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中的“强笑”能否换成“笑着”?为什么?
16.“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为什么害怕?结合文段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7.结合文意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无益:
18.阿长为“我”买,说明了什么?
19.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
20.选文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句中的“这”指代________________。
21.“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以后,一整晚他都睡不好,第二天一上班匆匆往深圳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
他 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冷空气南下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答道:“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马上就买。啰嗦。”撂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你们那儿今天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
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嗨!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老人答:“还不是下雪。”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南国,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有时竟是这样地残酷?
他想,在下次寒潮来临时,他仍会赶在北风之前,向深圳投去问候和叮嘱,可是他的第一个电话,应该是往哈尔滨去的。
2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②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对于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③老王对母亲和儿子不同的态度,主要是用写法来表现的。
23.“看完电视后”,老王为什么“一整夜都没睡好”?
24.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四、作文
25.“小确幸”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小确幸既是母亲的荷叶粥,祖父的荷叶包,也是长妈妈的“三哼经”,朱自清父亲的橘子……它们是生活中小小的幸福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当我们逐一将这些“小确幸”拾起的时候,也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
请以“你好,小确幸”为题,书写你生命中幸福点滴。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班名、人名等。
五、填空题
26.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①……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
②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
③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 )
④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
27.《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在《》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C错误,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淡薄”意思是(印象)因淡忘而模糊,与此处的语境相符。“惶急”指恐惧慌张,比“急切”“惊惶”的含义更丰富,用在这里比较贴切。“震悚”是震惊、惶恐的意思,此处用来形容“我”的感受比较恰当。故选A。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仔细阅读四个选项,可以看出,A项长妈妈交给“我”过年的礼仪,属于关爱;B项对我讲“长毛”的故事,不属于关爱;C项长妈妈把福橘放在“我”的床头,属于关爱;D项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也是关爱。故选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发现语病并对病句修改的能力。A搭配不当,话语不能浮现在眼前。B前后矛盾,突然还是渐渐,让人费解。C搭配不当,可以去掉前面的“不能”。
5.【答案】D
6.【答案】金榜题名 蟾宫折桂 爱莫能助 无能为力 不吝赐教
7.【答案】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解析】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常用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1)此句描写阿长描述长毛故事的语言。(2)“伸、按”动作描写。(3)“面如土色”神态描写。(4)“我想”心理描写。
8.【答案】(1)C
(2)一包图书满载关爱与希冀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解析】(1)小篆的特点是字形工整瘦长,笔画圆健古厚,飘逸秀美,与书法作品不符,故C项错误。
(2)没有统一答案,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3)汉字书写,只要用正楷工整、美观、规范的抄写即可。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
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文章讲述了祖母想尽各种方法教“我”学知识,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我”仁慈待人。故选D。
10.【答案】①祖母②宽厚、宽恕;③小;④普通的家庭妇女;对“我”进行启蒙教育和平时待人中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品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综合分析能力。第①小题是对小说主人公的考
查。文章讲述了祖母想尽各种方法教“我”学知识,用行动教育“我”要仁慈待人,她的品格对“我”影响很大,表达了“我”对祖母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可见“祖母”是主人公。第②小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可知,“宽”在这里指的是对人的态度。文中指祖母教育“我”多帮助身边的人,对待身边的人、有困难的人要宽待、宽厚。第③小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乒乓球般的淡馒头”形象地表明了馒头的“小”。第④小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平凡是说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闪光”是说祖母的优良品格对“我”影响很大,给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11.【答案】表明祖母所做的这一类事远不止上文所述的两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省略号作用的理解能力。省略号有以下作用:表示引文的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意在言外;表示语意难尽;表示语言中断;表示沉默的省略;表示数字延续的省略;表示语音延长。文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表明祖母所做的这一类事远不止上文所述的两件。
12.【答案】宽厚待人,乐于助人。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祖母是个善恶分明、宽厚待人、助人为乐的人。从以下事例可以看出:“文革”期间,李伯伯和刘爷爷被诬陷,祖母不怕被连累,坚持帮助他们;祖母是个疼爱孩子的人,看到“我”挨饿,祖母心疼得流泪;祖母给我讲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让我好好读书。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3.【答案】有一天 “我”家门口 “我”和老王 老王为“我”送来香油和鸡蛋。
【解析】此题考查梳理文章故事情节。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阅读文段可提炼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有一天,地点为“我”家门口, 人物为“我”和老王,事件为老王为“我”送来香油和鸡蛋。
14.【答案】不能。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而用“站立”给人的印象,认为老王的身体较好。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镶嵌”本意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 此处充分(夸张)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而站立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15.【答案】不能换。“强笑”说明笑的不自然,体现出“我”对病危中的老王的同情。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强笑”的意思的勉强的笑,表现出作者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的悲酸和感动。而“笑着”就表现不出我对老王的怜悯和同情。
16.【答案】因为老王身体瘦的让“我”害怕,他的病态使人害怕。
【解析】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和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上文对老王的描写“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以看出老王的虚弱的身体禁不住生活的压力像一堆白骨,作者因此而害怕。
17.【答案】没用。
【解析】解答具体词语的含义的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什么,这里具体指什么。
18.【答案】说明阿长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的善良、朴实。
【解析】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一事,表面意思是,对我关爱。深层意思是表明阿长的精神品质。
19.【答案】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解析】大字不识的保姆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带给我震撼和感动,所以震悚。
20.【答案】议论;对阿长的感激和尊敬;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解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是我对他的看法,所以是议论;“产生敬意”可以看出对阿长的尊敬,指示代词“这”一般指代前面的内容,联系前文可知是指买《山海经》的事。
21.【答案】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解析】这四本书来的不容易,自己迫切想得到的,并且是想不到的人——阿长给我买的,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所以是最心爱的宝书。
22.【答案】①絮絮叨叨②不耐烦 赶紧截住③对比
23.【答案】看到冷空气南下,担心深圳的孩子受凉,又怕晚上打电话打扰孩子,所以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24.【答案】儿子对老王的态度和老王对母亲的态度相似,令老王感到惊讶
挂念儿子却没有想起母亲,令老王非常内疚
25.【答案】参考例文:
你好,小确幸
最近,我接触到一个新词儿:小确幸。什么是小确幸?经过上网查找资料,我了解了它的大概意思:微小而确实幸福的事情,叫做小确幸。幸福是什么?不就是非常愉快、非常开心、让人心情特别舒畅吗?怎么还微小了呢?
当我正百思不得其解时,门铃响了。妈妈开门一看,原来是来上门征订牛奶的夫妻两人。妈妈叫我过去,问我想喝什么口味的牛奶,我便好奇地凑了过去。看完了订单,我决定订“浓香高钙奶”,妈妈点了点头。
妈妈付钱的时候,我感到很奇怪。因为至始至终都是那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在发订单、介绍产品,然后收钱找钱,而站在一边的那个男人好像事不关己似的,只是看着我们忙这忙那,动也不动,也不知道帮帮那位胖乎乎的阿姨。当那个胖阿姨把钱找好之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轻轻拽拽妈妈的衣角,问:“妈妈,那个男人怎么那么懒呀,什么事也不做,还跟着来凑热闹!”
妈妈似乎和我一样有着好奇心,于是和胖阿姨聊了起来:“你们卫岗就是不一样啊!去年我们订的是光明牛奶,人家都是一个人来收钱,你们却是两个人啊!”胖阿姨笑了笑,说:“是啊,我是奶站的送奶员,他是我丈夫。白天打工就已经够累了,让他晚上在家歇着,他就是不肯,说是每个月这几天要收很多的钱,怕我不安全,非跟着来了不是!”
我们听了恍然大悟!看着他俩下楼去的身影,妈妈喃喃地说了句:“好幸福的女人哪!”听了妈妈的话,我仿佛也感受到了什么。原来,幸福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大”、那么“满”,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个平常的举动,就足以让人幸福,幸福有时就是那么“细”,那么“小”。这是不是就是“小确幸”呢?
【解析】首先理解“小确幸”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是指稍纵即逝的美好。“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持续的时间超短,却是很实在的幸福。要从生活中的微小事件中选材,来表达幸福的感悟。“以小见大”是本文构思的不错选择。
26.【答案】①母--姆  ②锁--琐  ③衰--哀  幕--慕  ④摸--模
【解析】根据自己的积累情况可作出判断,并认真书写。
27.【答案】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藤野先生
【解析】《朝花夕拾》属于散文集,区别于鲁迅先生的小说集与杂文集。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等几篇收录在初中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