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1.3.3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设计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课题 第五章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能初步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和视角的知识解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使用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 通过模拟望远镜和显微镜,了解它们的成像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2、教学难点:显微镜和望远镜增大视角的方法(二次成像)。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授法、讨论法、 实验法、启发法、归纳法、
教具学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自制反射式望远镜、自制开普勒望远镜、自制伽利略望远镜、自制显微镜 学生:自制开普勒望远镜、自制显微镜、塑料膜、放大镜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课 题 创设: 提前组织本班兴趣小组使用自制牛顿反射式望远镜观察月球,并拍照记录月相,以备引课使用。 引入课题-板书。 部分学生提前使用自制牛顿反射式望远镜观察月球。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视角 儿童视力表上的符号,哪些看的最清楚呢? 引导学生想到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进而引出视角,并了解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 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 知道什么事视角及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为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打下基础。
二、望远镜 1.引导学生使用自制望远镜观察远处景物; 2.引导学生观察自制望远镜的结构 3.复习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模拟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简单讲解伽列略望远镜 了解牛顿反射式望远镜及国内外先进的望远镜 1.观察远处景物使用自制望远镜 2.观察自制望远镜的结构 3.模拟(开普勒)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并总结展示。 了解各种望远镜 激发学生兴趣,会使用望远镜 了解望远镜的结构 突破难点,望远镜增大视角的方法(二次成像)。 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 、显微镜 1.引导学生使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小符号。 2.请学生观察自制显微镜的结构 3.引导学生模拟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简单讲解显微镜的发展史 1.使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小符号。 2.观察自制显微镜的结构, 模拟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激发学生兴趣,会使用显微镜。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 知道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增大视角的方法 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