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哇,好烫!
好凉爽呀!
问题: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海边的沙石与海水比较,温度较高的是什么物质
沙石
这反映沙石和海水两种物质在哪方面存在着不同?
吸热能力
比热容
物理意义: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
问题:如何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
物质的吸热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如图,两杯质量不同,但温度相同的两杯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哪杯水吸收的热量多?
说明: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与———— 有关.
质量m
问题: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
√
如图,两杯质量相等的100 °C的水,
甲杯从 100 °C降到10 °C ,
乙杯从100 °C降到50 °C ,
哪杯水放出的热量多?
说明: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与————— 有关.
温度变化Δt
√
设问: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
启发:
(1)同种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______。
相等
(2)不同种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_____
?
设计实验思路:
(1)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保持____和_________相同._______不同.
(2)取两个______的烧杯盛放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 (水和花生油), 用_____的两个电热器给它们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它们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研究的问题:
不同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质量
升高的温度
物质
相同
相同
酒精灯
~220V
选用哪个装置作为热源
水
花生油
实验:
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0 0.5 1 1.5 2
水的温度/℃ 23 28 35 43 54
花生油的温度/ ℃ 23 32 40 51 68
花生油
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高;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实验现象:
停止对花生油加热,继续对水加热,直到等于花生油的末温。
实验说明: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相同的热量多. 吸热能力强.
水
水
归纳 1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比热容的概念:
用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来描述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比热容的符号:用 “ C ” 表示
比热容的公式:
一、比热容的概念
单位:J/(kg· ℃)
二、比热容的单位、物理意义
C水= ,
及其物理含义是: .
4.2×103J/(kg· °C)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为 4.2 ×103 J。
表示1Kg的水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为 4.2 ×103 J。
1、如上图,杯中的水倒掉一半后,
比热容是否发生变化?
答:不变
倒掉一半
2、如左图,给杯中的水加热后,比热容是否发生变化?
答:不变
3、如左图,杯中的水变成冰块,比热容是否发生变化?
答:变化
练一练: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D
练一练:
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发生改变的是( )
A 一杯水倒掉半杯
B 水凝固成冰
C 0℃的水变成4 ℃的水
D 将铁块锉成铁球
B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 :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
地理书上用“早穿棉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一些
盆地或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请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海陆风的形成
海洋为何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276X400
岩石风化的原因
公式:Q吸=Cm(t - t0)
或Q放=Cm(t0 - t)
注释:Q表示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 表示末温, t0表示初温。
四 、热量的计算
1、质量为1kg的铁块,温度从40 °C升高到50 °C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 °C)]
五 、练一练
已知m=1kg , t0 = 40 °C, t = 50 °C,
C铁=0.46 × 103J/(kg· °C)
求:Q吸=?
解:由Q吸=Cm(t - t0)得
= 0.46×103J/(kg· °C) × 1kg ×( 50-40)°C
=4.6 × 104J
答;铁块需要吸收4.6 × 104J热量
2、质量是100克的煤油,吸收了7.2 ×103J的热量 后温度升高到50 °C ,求煤油的初温是多少°C ? [C煤油=2.4×103J/(kg· °C)]
已知t = 50 °C,m=100g=0.1kg,Q吸= 7. 2×103J
[C煤油=2.4×103J/(kg· °C)]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 7.2 ×103J/2.4×103J/(kg· °C) ×0.1kg
=30°C
即 t0= 20°C
答;煤油的初温是20°C
有四位学生,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2)比较C、 D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A、C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等因素有关。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C 末温/°C 加热时间/min
A 水 200 20 28 8
B 水 100 20 28 4
C 煤油 200 20 28 4
D 煤油 200 20 24 2
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有关
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有关
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比热容、物体质量、
温度变化
课堂训练
1.冰的比热容是 ;
其物理含义
; 若将其切掉一半后,余下的冰块的比热容 。
2.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而不用其他液体是因为
, 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 水比等质量的其他液体放出的热量 。(填“多”或“少”)
3.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在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 )
A 相同
B 铝块升高的温度 较多
C 铜块升高的温度较多
4.质量为2kg的砂石,从10°C变为20°C时,求它吸收的热量?[C砂石=0.92×103J/(kg· °C)]
5.质量为500g的某金属块,温度从90°C降低到80°C时,放出4400J的热量。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
6.已知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3:4,质量之比为1:2,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与乙温度变化之比为多少?
7.地理书上用“早穿棉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一些
盆地或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请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