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复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1 20:5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1》复习
导 航 设 计
【目标清单】 1.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规范作图。 2.能辨析三种光现象,知道影、实像、虚像的区别。 【自主学习】 一、光现象辨析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路图 条件 举例 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铜镜成像、潜望镜等), 漫反射(从 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二、光传播 1.光源:能够___________的物体.(月亮_______是光源) 2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为________m/s=_________km/s,用字母c表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c。 3.光年:指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的单位。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现象定义图示共同点视觉特点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后,会被_______地反射 硬着反射光很刺眼常说反光、其他方位 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_________反射 方向都能看清
四、平面镜成像 1.原理:____________。 2.成像特点: 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 b.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 c.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 d.平面镜成_________像。 3.实像和虚像: 实像:光屏_________承接到所成的像(_________光线会聚而成)。 虚像:光屏_________承接到所成的像(光线的_________线相交而成)。 4.易错警示:我们远离(靠近)平面镜是,会觉得镜中的像变小(大),是因为视野变大(小),而像大小不变。 5.球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汽车后视镜、路口反光镜用凸面镜制成。 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用凹面镜制成。 五、光的色散 1.定义:.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3.看不见得光 1)在红光之外是 ,在紫光之外是 ,人眼都看不见,称为不可见光。 2)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_________,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红外线越____,由此可用红外线敏感的胶片拍出的 ,对疾病做出诊断;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_____,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红外线的穿透能力较______,可以用来进行遥控。 3)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可以杀死 ;应用紫外线能使 的效应,进行防伪。 【典型例题】 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x108m/s B.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C.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 3.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2 m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 m,则像离她的距离为__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手影 C.月亮的“倒影” D.雨后彩虹 E.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 F.勺在水面处“折断” G. 海市蜃楼 H. 错位的“钢笔” 5.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请根据指针的影子AB,画出此时太阳光的传播方向(太阳光视为平行光). 小明妈妈的手机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手机.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护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MN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线图. 7.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8.如图所示,、b 是在水中的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分别表示该物点(或像点)和它的像点(或该物点) ⑴其中A表示 。 ⑵完成该物点的成像光路图。 9.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处,看到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在C点 重合, 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 10.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C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哪一点射出(  ) A.C点 B.C上方些 C.C下方些 D.C左方些 1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判断 如图所示的广告是否科学,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四章复习《光现象2》
导 航 设 计
【目标清单】 掌握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 。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 。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 像。 (5)如果小孔变大,它在薄膜上所成的像将变 (选填“清晰”或“模糊”)。(6)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 写出一种方法)。 “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位置。 【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自制小孔成像仪 器材: 步骤: 2.实验对比: 现象环境器材组装器材选择实验操作结论 光的反射 较 环境 纸板与平面镜 放置,否则 纸板要 验证“三线共面”的方法 2.如何验证“光路可逆”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玻璃板 放置在水平白纸上,否则 玻璃板选“薄”的原因 2.完全相同两蜡烛的原因 3.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 目的 确定像时眼睛的位置 2.如何验证成虚像
【作业清单】 1.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 (1)再拿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 。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同学们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4)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后,同组的小刚想要测量密闭箱内蜡烛 A 到侧面 MN 的距离,如图所示,其中侧面 MN是透明薄玻璃板。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请你利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A'、刻度尺和火 柴完成测量,你的办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