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学设计
一、教学依据
课标要求
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海洋与陆地、七大洋、四大洋三部分内容。这一届内容是学生进入世界地理学习的起点。它既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统领全局的作用。
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了解,初步形成正确的地理位置观。
二、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特征以及大洲分界线。
2.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
3. 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学 科 地 理 课 题 地图的发展 课 型 新 授 课
课堂学习模式 “ ‘一三八’课堂教学范式”
学 习 过 程
环节及时间分配 活动内容 活动规则 活动依据及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3分钟) 地球?水球?对媒体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的录像,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中地球是个大水球的说法的原因。 老师设问:杨利伟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水球,可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 (宇航员杨利伟是在校生崇拜的楷模,同学们熟悉他的事迹并引以为豪,通过观看他进入太空的录像,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 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通过观看杨利伟登入太空的录像导入新课,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2分钟)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重点。 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
主题一:观察海陆面积比 (第1课时)
活动一:观察海陆面积比 自主阅读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阅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 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 海洋分布呈什么形式?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自主学习认真+1 学习后能准确概括地图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1 积极讨论+1分,能质疑或补充+1分 通过团队学习完成对资料的学习,养成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沟通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归纳能力、小组合作意识。
活动二: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南北半球海陆面积比(15分钟): 多媒体展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和海陆面积比例图 学生独立完成 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确实一片陆地。 学生积极操作+1分; 学生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2分; 地球仪和地图是教学资源,也是学习媒体。利用学习媒体进行学习,这是教学情境场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师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活动三:缤纷的七大洲(3分钟) 展示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 (播放轻音乐《高山流水》) 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 、半岛、海峡等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列表,学生补充概念。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检查学生理解概念,运用概念的情况。 学生自主学习+1分。 小组积极发言+1分。 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学会看知识之窗,分析地理名词概念,体会名词概念。
活动四: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 读“东西半球图”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学生自主学习+1分。 小组积极发言+1分。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上的位置与大小,给予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
活动五:比一比、认一认。 看谁能准确、快速的说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简易地图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相对位置与面积的大小。 学生自主学习+1分。 小组积极发言+1分。 教师不断创设教学情景,产生新的问题,优化教学情景,如抢答、辩论等,促使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产生新的教学情景。
活动六:板图教学 (播放轻音乐高山流水冥想) 读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图,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欧洲与非洲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学生自主学习+1分。 小组积极发言+1分。 给学生提供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兴趣,为学生下节课迁移知识与情景做好准备。
活动七:绘制思维导图 1.音乐冥想, 学生根据刚刚所学,完善地形图的判读的思维导图,并组内交流。 能用比较简短的语言总结七大洲,四大洋+1分。 展示讲解思维导图+1分。 认真观察聆听+1分,能质疑或补充+1分 进一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总结七大洲四大洋方面的知识。
2.评价总结 评价团队 同学和老师一起进行评价,评出最佳团队和倾听团队 教师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作业布置和完成相应课堂练习(5分钟) 完成相应的活动练习题,小组互相订正答案, 作业布置:练习册,完成地形图的判读 课后活动题:观察梯田的特点,对应我们所学习的等高线。 设计这个生活地理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板 书 设 计
一、缤纷的七大洲 海洋与陆地的分布 大洲、大陆、岛屿、海峡的概念 七大洲的名称 各个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二、辽阔的四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