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暑假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自学提升训练09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暑假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自学提升训练09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1 20:5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暑假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自学提升训练
09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 B.“权”“重”增加相同的质量,A 端会上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 A 端适当移动
D.若将提纽 O 向 B 端移动一些,杆秤测量范围变大
2.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将其抬起时所用的力如图所示,抬至竖直位置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则(  )
A.F甲>F乙,W甲>W乙 B.F甲C.F甲=F乙,W甲F乙,W甲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的支点是O,AO=BO,在A端挂重物G1、B端挂重物G2,杠杆刚好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若将G1、G2的位置对调,则杠杆(  )
A.保持平衡 B.A端下沉 C.B端下沉 D.以上均可能
4.如图所示,不计滑轮及绳重力,不计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前提下,用三个同样的滑轮以不同的绕线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使物体沿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比较它们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是(  )
A.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B.甲最粗糙
C.乙最粗糙 D.丙最粗糙
5.如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地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  )
A.沿着AB用的拉力小,做功多 B.沿着AC用的拉力小,做功多
C.沿着 AD用的拉力大,做功少 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
6.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则此过程中
A.重力做了3000J的功 B.推力做了300J的功
C.摩擦力做了3000J的功 D.摩擦力为100N
7.图甲中,物块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图丙是从t=0开始每隔2s记录一次物块A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12s内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9N B.6~12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
C.12~18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6W D.12~18s内物块A克服摩擦力做功216J
8.甲装置中,空吊篮A重25N,B处绳子承受的拉力足够大,C处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小壮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A上升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忽略绳重、摩擦、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5N B.在1~2s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为30J
C.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160N重的货物 D.此装置运载货物最高机械效率为92.5%
9.如图甲所示,质量为40kg的小林同学站在高台上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现改变G物,计算并绘出机械效率η与G物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0N
②当G物=150N时,小林对绳子的拉力为60N
③当G物′=120N时,若此时的拉力的功率为15W,则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3m/s
④若水平高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2500Pa,则该滑轮组所能提升物体的最大机械效率为90%
A.只有②④ B.只有② 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②
(

10

) (

9

)
10.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拉力F1的大小为450N
②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40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80%
③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乙绕法机械效率大
④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1、F2做功相等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是由两个杠杆AO1B及DCO2组合而成,图乙所示是两个杠杆组合的示意图。桶盖的质量为400g,脚踏杆和其它连接杆的质量不计,脚踏杆AO1=28cm,O1B=18cm,桶盖和连接杆的尺寸如图乙所示。
(1)由图乙可知,杠杆AO1B是 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A处的压力至少为 ______N。(g取10N/kg)
(

13

) (

12

) (

11

)
12.在人体中有许许多多杠杆,甚至踮一下脚尖都是人体杠杆在起作用。如图所示,人以O为支点,通过小腿腓肠肌用力,踮起脚尖,按杠杆的分类,这是一个________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小明体重为600N,当小明踮起脚尖时,假设重力作用线恰好通过“杠杆”中心,则两腿肌肉共用力至少________N。
13.如图的装置中,物体B重为48N,每个滑轮重均为12N,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现用水平力F=25N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当水平拉力F'=__________N,物体A将匀速向左运动。
14.如图甲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手柄___________(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螺纹_______(选填“密”或“稀”)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
15.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是仪仗队手,如图所示。他竖直举前进时,风给红旗水平向右的阻力为 20N,其作用点可以看成在 A 点。已知 AB=1.6m,BC=0.4m 小明的两只手分别位于 B、C 两点,他用一只手握紧旗杆不让它下滑,用另一只手拉住旗杆不让它倾斜。则另一只手对旗杆加的最小拉力为______N,方向______。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 10m 的过程中小明克服风力做的功为______ J。
(

15

) (

14

)
1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以及物体A的运动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图像信息回答当t=7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______N,方向为______。912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______J。
17.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拉着重为300N的物体,使物体在竖直方向以1m/s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动滑轮重100N,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

18

) (

17

)
18.利用斜面将一个重5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300N,拉动的距离s=4m,物体提升的高度h=2m。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______,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

19

)19.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250N的拉力,使重为20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在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80N,则工人师傅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__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20.切甘蔗的刀可以看作是杠杆,是其支点,甘蔗对铡刀施加的阻力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阻力臂以及作用在处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21.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四、实验题
22.如图所示,小南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用刻度尺测得杠杆相邻刻线间的距离l=5.00cm;将杠杆安装到支架上后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___________(“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小南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___________;
(2)小明开始实验探究,将钩码用细线悬挂在杠杆左侧。在杠杆右侧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此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弹簧测力计的拉线沿___________方向;
(3)小南按照正确的操作完成一次探究后,杠杆位置如图乙所示,A点所挂钩码的数量n=2;A点与转轴O点的距离l1=3l,弹簧测力计悬挂点B与转轴O点的距离l2=2l;若一个钩码的质量为100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知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__N;(g取10N/kg)
(4)小华在图乙的基础上保持A点所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杠杆仍然保持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_____F(选填“>”、“<”或“=”);
(5)图丁是猴子和兔子分胡萝卜的两张漫画,看似取得了皆大欢喜的结果,但实际上猴子分得的胡萝卜重力___________(选填“>”、“<”或“=”)兔子分得的萝卜重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3.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其它条件一定时,获取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斜面的物重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
] 较缓 10 0.1 5.5 0.5 36.4%
2 较陡 10 0.2 7.0 0.5 ①
3 最陡 10 0.3 8.5 0.5 70.6%
(1)实验时,沿斜面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尽量使木块___________运动;
(2)通过比较表格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在第1次实验时,如果忽略斜面的擦,则拉力F沿着斜面拉木块移动s距离所做的功,等于直接用手把重为G的木块提升h高度所做的功,这样算出的拉力F大小为___________N。对比表格中的拉力,发现实际拉力大于计算值,是因为使用机械,___________;
(3)在第2次实验时表格中①的数据为___________;依据完整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___________,机械效率越高;
(4)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解决斜面的有关物理问题。图乙中木块分别沿斜面1、2滑到底端,木块到达斜面1、2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的v1、v2,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则v1___________v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小华用图中的一个实验装置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钩码的重力G/N 1.0 1.5 2.0 2.0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5 5 5 10
拉力F/N 0.6 0.8 1.0 1.0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15 15 15 30
机械效率 55.6% 66.7% 66.7%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____ (选填“匀速”或“加速”)拉动物体,目的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便于准确读数;
(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小华采用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装置;
(3)如果在第1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 ___________N;
(4)第2次实验时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5)分析实验的数据可知,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增大钩码的重力  B.增加钩码上升的高度
C.在滑轮转轴处涂润滑油 D.换用质量更小的动滑轮
(6)现多次只改变钩码的重力G并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则η与G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像中的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B.
C. D.
(7)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是否有关,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D
6.B
7.C
8.D
9.A
10.A
11. 省力 18
12. 省力 300
13. 5 15
14. B 等臂 粗 密
15. 80 水平向右 200
16. 6 水平向左 54
17.350
18. 1200J 83.3% 50
19. 100 80%
20.
21.
22. 是 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竖直 3 > > 萝卜粗的一端力臂较小
23. 匀速直线 斜面的物重 拉力 2 省力不省功 57.1% 越陡 大于
24. 匀速 甲 0.8 62.5% B B 几个重力不同的动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