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填空题(诗歌默写、课文内容填空)(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填空题(诗歌默写、课文内容填空)(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1 17: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5填空题(诗歌默写、课文内容填空)
诗歌默写(共21小题)
(2022 望都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不飞花,   御柳斜。”这两句诗出自《   》,作者是    。
(2)“大漠沙如雪,   。”这两句诗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
(4)“粉骨碎身浑不怕,   。”两句诗出自《   》。
(2022 唐县)我爱积累。
(1)   ,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2)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
(3)   ,弗若之矣。    ?(《学弈》)
(4)莫道君行早,   ;书到用时方恨少,   。
(5)   ,忠言逆耳利于行。
(6)写出与下面词语相关季节的诗句。
桃红柳绿:   ,   。
烈日炎炎:   ,   。
(2021 唐县)课内积累。
(1)诗中有四季,跟随杜牧“   ,水村山郭酒旗风”领略江南春色;在“接天莲叶无穷碧,   ”中体验夏的多姿;“空山新雨后,   ”带来了缤纷秋景;“忽如一夜春风来,   ”,纷扬的冬季雪景开启了新一年的希望。诗中的四季,栩栩如生;春夏秋冬,各有千秋。
(2)中国诗词大会有个“飞花令”游戏环节,这源自古人行酒令时的文字游戏,小学阶段我们学过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词,请以“月”字行飞花令,写出三句包含“月”字的诗句:“   ,   。”“   ,   。”“   ,   。”
(2021 竞秀区)诗传情,诗言志。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引用了“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句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题画诗,题目是    ,诗人通过赞美梅花的美德来表达自己    的志向。
借物言志的诗很多,比如《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    。
(2021 蠡县)经典诗文,理解填空。
(1)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   ,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
(4)今夜月明人尽望,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5)   ,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 长征》
(6)   ,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21 安国市)书写展示。
请将郑燮的《竹石》这首诗默写在横线上,不要忘记写上诗人名字。
   
(2021 安国市)请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浪淘沙(其一)》中,表现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诗句是    ,   。
(2)《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表明湖阴先生勤劳、爱整洁的诗句是    ,   。
(3)《七律 长征》中,描写红军喜悦之态的是    ,   。
(4)《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5)《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   。”这两句诗写了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其中“   ”这个词语写出了石灰的态度。
(6)《学弈》中,其中一名学生之所以学得好,是因为    。(填写原句)
(7)当表达“听对方讲话收获很多”这个意思时,可引用“听君一席话,   ”。
(8)美国军舰接连闯入南海,中国坚决反对并制止,因为“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2021 高阳县)根据积累按原文填空。
(1)童孙未解供耕织,   。《四时田园杂兴》
(2)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   ,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4)黑云翻墨未遮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于谦以石灰作比“千锤万凿出深山,   ”,要坚强坚韧。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 鲁迅 )
(7)时光匆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朱自清)
(8)听了赵老的发言,小李感叹道:“听君一席话,   啊!”
(2020 竞秀区)照样子,写出带有下列词语的诗句。
月明:今夜月明人尽望
春风:   
春色:   
春城:   
(2020 竞秀区)请把下面诗词补充完整。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   
③   ,门前流水尚能西!
④   ,泣涕零如雨。
⑤九曲黄河万里沙,   
⑥旧时茅店社林边,   
(2021 蠡县)综合性实践活动。
学校准备进行以“认识品格和志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关于人生志向,请你写出一句诗。
   
(2022 莲池区)古诗文积累。
(1)谁道人生无再少?   !   。
(2)应怜屐齿印苍苔,   。
(3)   ,要留清白在人间。
(4)   ,不知秋思落谁家。
(5)听了张教授的发言,我茅塞顿开,这真是:   ,   ;只有相处时间久了,才知这个人是不是真朋友,真所谓    ,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穷则变,   ,   。
(2020 徐水区)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精练,含义深远,而“爱国”又是许多诗歌的主题。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   。”陆游临终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昌龄抒发了“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
(2020 徐水区)根据语境或理解填写诗文名言。
(1)小刚很聪明,但贪玩不努力,老师在他的留言册上,写下这样的诗句:   ,   。
(2)我们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   ,   。
(3)在《游园不值》一诗中,诗人以探出墙来的红杏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形象且充满哲理,这两句诗是:“   ,   ”。在《竹石》一诗中,诗人用诗句“   ,   ”写出竹子的坚韧刚劲,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2020 雄县)诗词达人,补充诗句。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俯拾皆是,月亮在古诗中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孟浩然的“   ,江清月近人。”王安石的“   ,明月何时照我还?”都饱含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唐朝诗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2020 徐水区)古代诗人常以“风、花、雪、月”入诗,请你分别写出含有这四个字的诗句。(要求:填写相邻的上下两句,且四组诗句不可重复,不能填写试卷中出现过的诗句。)
①风:   ,   。
②花:   ,   。
③雪:   ,   。
④月:   ,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10小题)
(2020 望都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郑燮,诗中描写的事物是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请再写出一首咏物言志诗其中两句:   ,   。
(2)春城无处不飞花,   。
(3)少壮不努力,   !
(4)劝君更尽一杯酒,   。
(5)   ,忠言逆耳利于行。
(6)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2022 安新县)根据积累填空。
(1)不管是朱自清先生的“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呢”,还是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   ”,都是在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2)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诗中有“明月松间照,   ”的美景,诗中有“不识庐山真面目,   ”的哲理;诗中有“儿童相见不相识,   ”的久别归乡的欢愉和怅然;春雨中,我们不觉吟诵“天街小雨润如酥,   ”;当我们遇到老人哀叹自己老去时,我们会用《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来劝慰他。
(3)“   ,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多读书,不要到用时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匮乏。
(4)“红军不怕远征难,   ”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诸葛亮用“鞠躬尽瘁,   ”来表达他的爱国之情。
(6)为是其智弗若与?日:   。—《学弈》
(2020 雄县)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我们从教材中认识了许多人物,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有《桥》中洪水袭来,临危不乱,一心为乡亲们着想的    ;有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善良的渔夫妻子    ;有着“人民艺术家”称号,《草原》《北京的春节》的作者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   。”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中体会到俞伯牙锺子期之间深厚的    ;从《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诗中,我学到了    的表现手法;从“路遥知马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   。”等名言警句中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2022 清苑区)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
(4)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日初出大如    ,及日中则如盘盂。
(6)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    的脸。
(2021 蠡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诗,诗人歌唱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也就是歌唱    的生活。
(2)水是    ,山是    。欲问行人去那边?   。
(3)春无踪迹谁知?   。百啭无人能解,   。
(4)《马诗》的作者是唐代    ,他空有一腔抱负却不得施展,“   ,   。”他借助宝马来表达渴望报效祖国的心情。
(5)《腊八粥》写了主人公八儿    粥、   粥、   粥的事,重点描述八儿    粥、分粥、猜粥、看粥的过程,感受到了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和喜爱,也感受到了浓浓的    。
三、课文理解
(2021 清苑区)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
(2022 竞秀区)《学弈》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    。
(2022 竞秀区)下列文中的人物除了“聪明”,还有着其他好品质,请照样子用一个关键词概括。
《司马光》 《杨氏之子》 《王戎不取道旁李》
乐于助人        
(2022 竞秀区)打开你的思维,让你的思想飞得更远些。
①读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想到的一首诗:   ,   。    ,   。
想到的几个词:   想到的一种食物:   
想到了中华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    、   、   、   。
想到的一个场景(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下)    
②读了朱自清的《匆匆》
想到了一句话(或一句诗,一句谚语等):   
想到了(    )    
想到了(    )    
(2021 竞秀区)照样子,填一填。
课文题目 地点 人物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岸英
    狼牙山 五壮士
金色的鱼钩 草地    
军神 重庆    
重温革命岁月,读着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体会到了文中的人物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诗歌默写(共11小题)
(2022 望都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春城无处 不飞花, 寒食东风 御柳斜。”这两句诗出自《 寒食 》,作者是  韩翃 。
(2)“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诗都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
(3)“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4)“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两句诗出自《 石灰吟 》。
【解答】(1)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
(2)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
(3)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4)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故答案为:
(1)春城无处 寒食东风 寒食 韩翃;
(2)燕山月似钩 比喻;
(3)立根原在破岩中 任尔东西南北风;
(4)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2022 唐县)我爱积累。
(1)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2)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浣溪沙》)
(3)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学弈》)
(4)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
(5)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6)写出与下面词语相关季节的诗句。
桃红柳绿: 儿童急走追黄蝶 , 飞入菜花无处寻 。
烈日炎炎: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解答】(1)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2)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
(3)选自文言文《学奕》。
(4)“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意思是不要说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6)桃红柳绿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烈日炎炎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答案为:
(1)千磨万击还坚劲;
(2)松间沙路净无泥;
(3)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
(4)更有早行人 事非经过不知难;
(5)良药苦口利于病;
(6)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021 唐县)课内积累。
(1)诗中有四季,跟随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领略江南春色;在“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中体验夏的多姿;“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带来了缤纷秋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纷扬的冬季雪景开启了新一年的希望。诗中的四季,栩栩如生;春夏秋冬,各有千秋。
(2)中国诗词大会有个“飞花令”游戏环节,这源自古人行酒令时的文字游戏,小学阶段我们学过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词,请以“月”字行飞花令,写出三句包含“月”字的诗句:“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解答】(1)分别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写出三句包含“月”的诗句即可。
故答案为:
(1)千里莺啼绿映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气晚来秋 千树万树梨花开;
(2)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021 竞秀区)诗传情,诗言志。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引用了“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句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题画诗,题目是  《墨梅》 ,诗人通过赞美梅花的美德来表达自己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志向。
借物言志的诗很多,比如《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解答】“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句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题画诗,题目是《墨梅》,诗人通过赞美梅花的美德来表达自己,诗人通过赞美梅花的美德来表达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借物言志的诗很多,比如《石灰吟》中的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答案为:
《墨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1 蠡县)经典诗文,理解填空。
(1)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 千击万磨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4)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5)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 长征》
(6)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解答】(1)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2)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3)出自佚名的《迢迢牵牛星》。
(4)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5)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
(6)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故答案为:
(1)粉骨碎身浑不怕;
(2)千磨万击还坚劲;
(3)脉脉不得语;
(4)不知秋思落谁家;
(5)更喜岷山千里雪;
(6)一水护田将绿绕。
(2021 安国市)书写展示。
请将郑燮的《竹石》这首诗默写在横线上,不要忘记写上诗人名字。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答】《竹石》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全诗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1 安国市)请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浪淘沙(其一)》中,表现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诗句是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牵牛织女家 。
(2)《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表明湖阴先生勤劳、爱整洁的诗句是  茅檐长扫净无苔 , 花木成畦手自栽 。
(3)《七律 长征》中,描写红军喜悦之态的是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4)《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5)《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两句诗写了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其中“ 若等闲 ”这个词语写出了石灰的态度。
(6)《学弈》中,其中一名学生之所以学得好,是因为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填写原句)
(7)当表达“听对方讲话收获很多”这个意思时,可引用“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
(8)美国军舰接连闯入南海,中国坚决反对并制止,因为“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
【解答】(1)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
(2)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3)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
(4)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5)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若等闲”写出了石灰面对苦难、磨炼时淡定、从容的态度。
(6)《学弈》中,其中一名学生之所以学得好,是因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7)“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8)出自《宋史 列传 卷一百一十七》。
故答案为:
(1)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3)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4)不知秋思落谁家;
(5)烈火焚烧若等闲;
(6)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7)胜读十年书;
(8)不可以尺寸与人。
(2021 高阳县)根据积累按原文填空。
(1)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2)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4)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于谦以石灰作比“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坚强坚韧。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 鲁迅 )
(7)时光匆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朱自清)
(8)听了赵老的发言,小李感叹道:“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啊!”
【解答】(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鲁迅的《故乡》。
(7)选自朱自清的《匆匆》。
(8)“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自《增广贤文 上集》,
故答案为:
(1)也傍桑阴学种瓜;
(2)明月松间照;
(3)水是眼波横;
(4)白雨跳珠乱入船;
(5)烈火焚烧若等闲;
(6)走的人多了;
(7)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8)胜读十年书。
(2020 竞秀区)照样子,写出带有下列词语的诗句。
月明:今夜月明人尽望
春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色: 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城: 春城无处不飞花 
【解答】“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宋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
“春色满园关不住”出自宋朝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意思是: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春城无处不飞花”出自唐朝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
故答案为: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城无处不飞花。
(2020 竞秀区)请把下面诗词补充完整。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④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⑤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⑥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解答】①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②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③出自苏轼的《浣溪沙》;
④出自佚名的《迢迢牵牛星》;
⑤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
⑥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故答案为:
①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④终日不成章;
⑤浪淘风簸自天涯;
⑥路转溪桥忽见。
(2021 蠡县)综合性实践活动。
学校准备进行以“认识品格和志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关于人生志向,请你写出一句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行路难》,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表达了人生志向。
故答案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2 莲池区)古诗文积累。
(1)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 休将白发唱黄鸡 。
(2)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
(3)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 今夜月明人望尽 ,不知秋思落谁家。
(5)听了张教授的发言,我茅塞顿开,这真是: 听君一席话 , 胜读十年书 ;只有相处时间久了,才知这个人是不是真朋友,真所谓  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穷则变, 变则通 , 通则久 。
【解答】(1)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
(2)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3)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4)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月夜望月》。
(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指的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
故答案为:
(1)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小扣柴扉久不开;
(3)粉骨碎身浑不怕;
(4)今夜月明人望尽;
(5)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变则通 通则久。
(2020 徐水区)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精练,含义深远,而“爱国”又是许多诗歌的主题。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临终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昌龄抒发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
【解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陆游的《示儿》;“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
故答案为: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家祭无忘告乃翁 黄沙百战穿金甲
(2020 徐水区)根据语境或理解填写诗文名言。
(1)小刚很聪明,但贪玩不努力,老师在他的留言册上,写下这样的诗句: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2)我们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 读书须用意 , 一字值千金 。
(3)在《游园不值》一诗中,诗人以探出墙来的红杏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形象且充满哲理,这两句诗是:“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竹石》一诗中,诗人用诗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写出竹子的坚韧刚劲,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解答】(1)出自乐府诗《长歌行》;
(2)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燮的《竹石》;
故答案为: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3)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0 雄县)诗词达人,补充诗句。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俯拾皆是,月亮在古诗中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孟浩然的“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王安石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都饱含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唐朝诗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解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李白的《静夜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故答案为:
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知秋思落谁家
(2020 徐水区)古代诗人常以“风、花、雪、月”入诗,请你分别写出含有这四个字的诗句。(要求:填写相邻的上下两句,且四组诗句不可重复,不能填写试卷中出现过的诗句。)
①风: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桃花依旧笑春风 。
②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③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
④月: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解答】①出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②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出自宋朝卢梅坡《雪梅》。
④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故答案为:
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2小题)
(2020 望都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的作者是 清 (朝代)诗人郑燮,诗中描写的事物是 竹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请再写出一首咏物言志诗其中两句: 寒雪梅中尽 , 春风柳上归 。
(2)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
(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4)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5)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6)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解答】(1)选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这样的诗句还有:“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意思是傲雪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柳。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宫中行乐词》。
(2)选自唐代韩翃的《寒食》。
(3)选自《长歌行》。
(4)选自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6)出自《两小儿辩日》。
故答案为:
(1)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 竹 寒雪梅中尽 春风柳上归;
(2)寒食东风御柳斜;
(3)老大徒伤悲;
(4)西出阳关无故人;
(5)良药苦口利于病;
(6)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022 安新县)根据积累填空。
(1)不管是朱自清先生的“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一去不复返 呢”,还是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都是在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2)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诗中有“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的美景,诗中有“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哲理;诗中有“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的久别归乡的欢愉和怅然;春雨中,我们不觉吟诵“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当我们遇到老人哀叹自己老去时,我们会用《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来劝慰他。
(3)“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多读书,不要到用时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匮乏。
(4)“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诸葛亮用“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来表达他的爱国之情。
(6)为是其智弗若与?日: 非然也 。—《学弈》
【解答】(1)分别出自朱自清的《匆匆》和《长歌行》。
(2)分别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宋代苏轼的《浣溪沙》。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当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时才知道原来书读得太少,还有很多自己不理解的东西;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事情的艰难。
(4)出自毛泽东的《长征》。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6)出自《学弈》。
故答案为:
(1)一去不复返 何时复西归;
(2)清泉石上流 只缘身在此山中 笑问客从何处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门前流水尚能西;
(3)书到用时方恨少;
(4)万水千山只等闲;
(5)死而后已;
(6)非然也。
(2020 雄县)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我们从教材中认识了许多人物,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有《桥》中洪水袭来,临危不乱,一心为乡亲们着想的  老支书 ;有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善良的渔夫妻子  桑娜 ;有着“人民艺术家”称号,《草原》《北京的春节》的作者  老舍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中体会到俞伯牙锺子期之间深厚的  友情 ;从《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诗中,我学到了  借物喻人 的表现手法;从“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等名言警句中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解答】分别出自《桥》,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和《伯牙破琴》。
《草原》《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马诗》《石灰吟》《竹石》的表现手法是借物喻人。
名言警句摘自《增广贤文》。
故答案为:
老支书 桑娜 老舍 万水千山只等闲 友情 借物喻人 日久见人心 事非经过不知难。
(2022 清苑区)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  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如  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4)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日初出大如  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6)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  平静而慈祥 的脸。
【解答】(1)选自《匆匆》。
(2)选自《为人民服务》。
(3)出自《长歌行》。
(4)出自《诗经 小雅 采薇》。
(5)出自《两小儿辩日》。
(6)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
故答案为:
(1)轻烟 薄雾;
(2)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杨柳依依;
(5)车盖;
(6)平静而慈祥。
(2021 蠡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诗,诗人歌唱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也就是歌唱  美好的 的生活。
(2)水是  眼波横 ,山是  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
(3)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
(4)《马诗》的作者是唐代  李贺 ,他空有一腔抱负却不得施展,“ 何当金络脑 , 快走踏清秋 。”他借助宝马来表达渴望报效祖国的心情。
(5)《腊八粥》写了主人公八儿  爱 粥、 等 粥、 喝 粥的事,重点描述八儿  盼 粥、分粥、猜粥、看粥的过程,感受到了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和喜爱,也感受到了浓浓的  亲情 。
【解答】(1)《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诗,诗人歌唱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也就是歌唱美好的生活。
(2)选自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3)选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清平乐 春归何处》。
(4)《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他空有一腔抱负却不得施展,“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他借助宝马来表达渴望报效祖国的心情。
(5)《腊八粥》写了主人公八儿爱粥、等粥、喝粥的事,重点描述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感受到了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和喜爱,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故答案为:
(1)美好的;
(2)眼波横 眉峰聚 眉眼盈盈处;
(3)除非问取黄鹂 因风飞过蔷薇;
(4)李贺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5)爱 等 喝 盼 亲情。
三、课文理解
(2021 清苑区)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
【解答】《学弈》出自《孟子 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故答案为:
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虽听之
(2022 竞秀区)《学弈》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  三心二意 。
【解答】《学弈》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
(2022 竞秀区)下列文中的人物除了“聪明”,还有着其他好品质,请照样子用一个关键词概括。
《司马光》 《杨氏之子》 《王戎不取道旁李》
乐于助人  机智   善于观察 
【解答】《杨氏之子》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机智的九岁男孩的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写了王戎的聪慧,善于观察推理判断。
故答案为:
机智 善于观察
(2022 竞秀区)打开你的思维,让你的思想飞得更远些。
①读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想到的一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想到的几个词: 万象更新 喜气洋洋 想到的一种食物: 饺子 
想到了中华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  清明节 、 春节 、 端午节 、 中秋节 。
想到的一个场景(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下)  金蚕丝雨被点燃了,它的火花喷起来有4米高,银色的火花在夜空中舞蹈,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又像一颗颗耀眼的流星,真漂亮! 
②读了朱自清的《匆匆》
想到了一句话(或一句诗,一句谚语等):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想到了(  一首歌 )  《光阴的故事》 
想到了(  朱自清的代表作 )  《背影》 
【解答】①结合读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作答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
②结合读朱自清的《匆匆》作答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万象更新 喜气洋洋 饺子;
清明节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金蚕丝雨被点燃了,它的火花喷起来有4米高,银色的火花在夜空中舞蹈,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又像一颗颗耀眼的流星,真漂亮!
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首歌《光阴的故事》;
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
(2021 竞秀区)照样子,填一填。
课文题目 地点 人物
青山处处埋忠骨  朝鲜战场  毛岸英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 五壮士
金色的鱼钩 草地  老班长 
军神 重庆  刘伯承 
重温革命岁月,读着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体会到了文中的人物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  甘愿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精神 。
【解答】《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主要人物是毛岸英。《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狼牙山,主要人物是五壮士。《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草地上,主要人物是老班长。《军神》这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重庆,主要人物是刘伯承。读着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体会到了文中的人物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甘愿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精神。
故答案为:
朝鲜战场 狼牙山五壮士 老班长 刘伯承 甘愿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