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7填空题(句子)
补充句子(共1小题)
(2020 徐水区)读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然后仿照例句补全句子。
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节日期间,各大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西安兵马俑 ,平遥古城 ……
句子仿写(共5小题)
(2022 竞秀区)读句子,品句子,照样子,写句子。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位朋友。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①上面三句话,把书分别比作了 , , 。
②请你想一想,我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照样子,写一写。
把老师比作(灯塔)好老师像一座灯塔,在迷茫的道路上引领我们前行。
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
把老师比作( )
(2020 徐水区)读例句,体会加点部分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伤心 香 远 安静
(2021 安国市)请按要求完成句子。
(1)例: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朋友是失败苦闷时的一盏明灯。(用三个结构相似的小句子写出了朋友的作用)
请仿照例句的写法,表达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例:听了这个好消息,孩子们一蹦三尽高。
请仿照例句的写法,突出一个人“非常饿”。
(2021 高阳县)读例句,注意加点部分,从下面的词语中选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快 慢 高
(2021 蠡县)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句子)
(2)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运用比喻修辞描写一个人物)
(3)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许多,比如墨水、铲子、铁锨。(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修改病句(共2小题)
(2020 雄县)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直接写在下面横线上。)
(2)安琪高兴地说:“妈妈的眼睛里有我。”(改为转述句。)
(3)疫情期间要防止交叉感染。
全体学生居家网上学习。(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021 高阳县)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病句(三处)。
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这个童话之后,我的心情不能久久平静。
标点符号(共1小题)
(2021 唐县)读句子,选出关于引号的使用解释正确的一项填入横线上。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1)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2)波义耳制成了实验常用的酸碱试纸,即“石蕊试纸”。
(3)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修辞(共1小题)
(2020 雄县)下列诗句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填在横线上。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2 阜平县)按要求写句子。
(1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2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3 )毛主席严肃地说:“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影响群众的生活。”(改成转述句)
改写句子(共2小题)
(2022 安新县)按要求改句子。
姐姐说:“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改为转述句)
(2021 唐县)句子练习。
(1)疫情好转难道我们就可以忽略日常防护吗?(改为陈述句)
(2)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3)小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体会修辞,仿写句子。)
扩句和缩句(共2小题)
(2020 阜平县)挑战句子。
(1)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缩句)
(2)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戴着蓝帽子和白衬衫。(修改病句)
(3)奶奶满头银发。
奶奶行动十分利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并成一句)
(4)六年的小学生活我怎能忘记呢?(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翻译句子)
(6)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转述句)
(2020 望都县)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抚摸着我的头。(扩句,至少两处)
(2)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3)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不应该忘记。(改为反问句)
(4)听了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修改病句)
(2020 望都县)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抚摸着我的头。(扩句,至少两处)
(2)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3)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不应该忘记。(改为反问句)
(4)听了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修改病句)
句义(共1小题)
(2020 阜平县)理解含义,选择正确的理解。
A.多问 B.多练 C.多思 D.多读
(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补充句子(共1小题)
(2020 徐水区)读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然后仿照例句补全句子。
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节日期间,各大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西安兵马俑 人山人海 ,平遥古城 摩肩擦踵 ……
【解答】例句中加点的词“一律”“清一色”“都”是近义词;补写句子中应为“人头攒动”的近义词。
人头攒动:意思是指人很多,且频繁的在移动。近义词有:人山人海、摩肩擦踵。
故答案为:
人山人海 摩肩擦踵
句子仿写(共2小题)
(2022 竞秀区)读句子,品句子,照样子,写句子。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位朋友。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①上面三句话,把书分别比作了 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朋友 , 营养品 。
②请你想一想,我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照样子,写一写。
把老师比作(灯塔)好老师像一座灯塔,在迷茫的道路上引领我们前行。
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把老师比作( 北极星 ) 老师像北极星,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解答】①这三个句子分别把“书”比作了“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朋友”“营养品”。
②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句写老师。
故答案为:
①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朋友 营养品;
②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北极星 老师像北极星,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2020 徐水区)读例句,体会加点部分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伤心 香 远 安静
教室里静的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解答】句子形式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某种状态”
故答案为:
教室里静得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2021 安国市)请按要求完成句子。
(1)例: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朋友是失败苦闷时的一盏明灯。(用三个结构相似的小句子写出了朋友的作用)
请仿照例句的写法,表达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父母的爱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父母的爱是冬天的一缕阳光,父母的爱是前进的指路明灯。
(2)例:听了这个好消息,孩子们一蹦三尽高。
请仿照例句的写法,突出一个人“非常饿”。 他饿得简直能吃下一头牛了。
【解答】(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朋友是失败苦闷时的一盏明灯“句子用三个结构相似的小句子写出了朋友的作用,运用排比的手法,仿写时,也需要用上排比的手法。例如:父母的爱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父母的爱是冬天的一缕阳光,父母的爱是前进的指路明灯。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听了这个好消息,孩子们一蹦三尽高。“句子中的”一蹦三尽高”运用夸张的手法,仿写时,也要注意,用上夸张的手法。例如:他饿得简直能吃下一头牛了。
故答案为:
(1)父母的爱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父母的爱是冬天的一缕阳光,父母的爱是前进的指路明灯。
(2)他饿得简直能吃下一头牛了。
(2021 高阳县)读例句,注意加点部分,从下面的词语中选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快 慢 高
【解答】例句是夸张句,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眨眼到了春节。
(2021 蠡县)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句子)
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2)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运用比喻修辞描写一个人物)
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跳跃着,奔跑着,去寻找属于他的梦想。
(3)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许多,比如墨水、铲子、铁锨。(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尽管天气恶劣,同学们还是按时到了学校。
【解答】(1)例句是排比句,仿写时注意。
(2)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仿写时注意。
(3)“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造句时注意。
故答案为:
(1)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2)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跳跃着,奔跑着,去寻找属于他的梦想。
(3)尽管天气恶劣,同学们还是按时到了学校。
修改病句(共1小题)
(2020 雄县)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直接写在下面横线上。)
《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
(2)安琪高兴地说:“妈妈的眼睛里有我。”(改为转述句。)
安琪高兴地说,妈妈的眼睛里有她。
(3)疫情期间要防止交叉感染。
全体学生居家网上学习。(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因为疫情期间要防止交叉感染,所以全体学生居家网上学习。
【解答】(1)搭配不当,去掉“写的”。
(2)考查了直述句变转述句,把“冒号的前引号”改为“逗号”,去掉后引号,“我”改为“她”。
(3)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连用,把第一句后面的句号变为逗号。
故答案为:
(1)《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
(2)安琪高兴地说,妈妈的眼睛里有她。
(3)因为疫情期间要防止交叉感染,所以全体学生居家网上学习。
(2021 高阳县)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病句(三处)。
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这个童话之后,我的心情不能久久平静。
【解答】“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搭配不当,去掉“写的”;
“悲伤”用词不当,改为“悲惨”;
“不能”与“久久”顺序颠倒,应调换顺序。
故答案为:
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惨了,读了这个童话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标点符号(共1小题)
(2021 唐县)读句子,选出关于引号的使用解释正确的一项填入横线上。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1)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C
(2)波义耳制成了实验常用的酸碱试纸,即“石蕊试纸”。 B
(3)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A
【解答】(1)句中“聪明人”指“耍小聪明的人”,含有讽刺和否定之意,故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讽刺或否定。
(2)句中“石蕊试纸”是“酸碱试纸”的专属名称,故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3)句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引用了毛主席的话语,故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用。
故答案为:
(1)C;
(2)B;
(3)A。
修辞(共1小题)
(2020 雄县)下列诗句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填在横线上。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拟人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
【解答】(1)把“沙”比作“雪”,“月”比作“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2)“白发三千丈”,夸大事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3)把“羌笛”看做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4)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
故答案为:
(1)比喻;
(2)夸张;
(3)拟人;
(4)设问。
(2022 阜平县)按要求写句子。
(1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2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3 )毛主席严肃地说:“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影响群众的生活。”(改成转述句)
毛主席严肃地说,不能因为他们在这里工作影响群众的生活。
【解答】(1)考查了修辞。此句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修辞,据此仿写如: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2)考查了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不是”“吗”,“问号”变“句号”。
(3)考查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把“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我们”改为“他们”。
故答案为: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3)毛主席严肃地说,不能因为他们在这里工作影响群众的生活。
改写句子(共2小题)
(2022 安新县)按要求改句子。
姐姐说:“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改为转述句)
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解答】考查改为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她”,“你”改为“我”。
故答案为:
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2021 唐县)句子练习。
(1)疫情好转难道我们就可以忽略日常防护吗?(改为陈述句)
疫情好转我们不可以忽略日常防护。
(2)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3)小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体会修辞,仿写句子。)
红石榴害羞地躲在树枝间,咧着嘴偷笑。
【解答】(1)考查了改写句子。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把“难道”“吗”去掉,“就可以”改为“不可以”,问号改为句号。
(2)考查了修改病句。“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交换位置,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
(3)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把“小花儿”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拟人句即可。
故答案为:
(1)疫情好转我们不可以忽略日常防护。
(2)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3)红石榴害羞地躲在树枝间,咧着嘴偷笑。
扩句和缩句(共2小题)
(2020 阜平县)挑战句子。
(1)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缩句)
他高兴。
(2)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戴着蓝帽子和白衬衫。(修改病句)
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戴着蓝帽子,穿着白衬衫。
(3)奶奶满头银发。
奶奶行动十分利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并成一句)
奶奶虽然满头银发,但行动十分利落。
(4)六年的小学生活我怎能忘记呢?(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不能忘记。
(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翻译句子)
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一些的原因吗?说道:并不是这个意思。
(6)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转述句)
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小明再迟到,他就一个人去。
【解答】(1)把修饰语“得”“一蹦三尺高”去掉即可。
(2)把“和”去掉,加上逗号,在“白衬衫”前面加上“穿着”即可。
(3)“奶奶满头银发”与“奶奶行动十分利落。”之间是转折关系,可用关联词“虽然……但……”连接。
(4)把“怎么”改为“不能”,“呢”和问号去掉,句尾加上句号。
(5)这句话的意思是: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一些的原因吗?说道:并不是这个意思。
(6)把冒号引号去掉,加上逗号,把“你”改为“小明”,“我”改为“他”。
故答案为:
(1)他高兴。
(2)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戴着蓝帽子,穿着白衬衫。
(3)奶奶虽然满头银发,但行动十分利落。
(4)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不能忘记。
(5)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一些的原因吗?说道:并不是这个意思。
(6)李宁严肃地对小明说,如果小明再迟到,他就一个人去。
(2020 望都县)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抚摸着我的头。(扩句,至少两处)
年迈的老班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2)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苏小明对班长说,他要像班长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3)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不应该忘记。(改为反问句)
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难道应该忘记吗?
(4)听了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修改病句)
听了他的一番话,我非常感动。
【解答】(1)扩写句子,添加修饰语“年迈的、轻轻地”。
(2)改为转述句,把引号里的“我”改为“他”,“你”改为“班长”,去掉引号。
(3)改为反问句,把“不”改为“难道……吗”,结尾用问号。
(4)修改病句,缺少主语,去掉“使”。
故答案为:
(1)年迈的老班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2)苏小明对班长说,他要像班长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3)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难道应该忘记吗?
(4)听了他的一番话,我非常感动。
(2020 望都县)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抚摸着我的头。(扩句,至少两处)
年迈的老班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2)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苏小明对班长说,他要像班长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3)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不应该忘记。(改为反问句)
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难道应该忘记吗?
(4)听了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修改病句)
听了他的一番话,我非常感动。
【解答】(1)扩写句子,添加修饰语“年迈的、轻轻地”。
(2)改为转述句,把引号里的“我”改为“他”,“你”改为“班长”,去掉引号。
(3)改为反问句,把“不”改为“难道……吗”,结尾用问号。
(4)修改病句,缺少主语,去掉“使”。
故答案为:
(1)年迈的老班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2)苏小明对班长说,他要像班长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3)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难道应该忘记吗?
(4)听了他的一番话,我非常感动。
句义(共1小题)
(2020 阜平县)理解含义,选择正确的理解。
A.多问 B.多练 C.多思 D.多读
(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B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C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
(4)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A
【解答】(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句话的意思是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这句话强调了多练的重要性。故选B。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这句话的意思是爱好学习并能深入思考,心里就懂得了其中的意义。这句话强调了多思的重要性。故选C。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百次,自然就明白它要表达的意思了,强调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很重要。这句话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故选D。
(4)“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这句话强调了多问的重要性。故选A。
故答案为:
(1)B;
(2)C;
(3)D;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