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1选择题
一.错别字(共1小题)
1.(2022 涧西区)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音、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幼稚(zhì) 不可思意 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
B.肿胀(zhǒng) 司空见惯 见两小儿辩斗(辩论打斗)
C.倾覆(fù) 重见天日 弗若之矣(不如)
D.汤匙(shí) 见微知著 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二.汉字读音(共4小题)
2.(2020 西工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媚(mèi) 偏僻(pì) 侵袭(xí) 焉知非福(fú)
B.坚劲(jìng) 挪(nuó)移 褐(heè)色 见微知著(zhuoó)
C.汤匙(shi) 挽(wǎn)回 栅(zhà)栏 赤裸裸(luo)
D.依偎(wèi) 花蕊(ruǐ) 幼稚(zhì) 含情脉脉(mài)
3.(2021 洛阳)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眨眼(zá) 汤匙(chí) 栅栏(zhà) 依偎(wèi)
B.挑剔(tì) 赤裸(luǒ) 炊烟(cuī) 捆绑(bǎng)
C.挪移(nuó) 焚烧(fén) 偏僻(pì) 皮靴(xuē)
D.花圃(pú) 葬礼(zàng) 阶梯(jié) 丑恶(è)
4.(2022 西工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剥削xuē 万象更新gèng 书藉 翻箱倒柜
B.徘徊huí 见微知著zhù 防御 不可思意
C.僻静pì 雨雪霏霏yù 严峻 万不得已
5.(2022 偃师市)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飘缈(miǎo) 急遽(jù) 褴楼(lǚ) 眩(xuàn)晕
B.流水潺潺(chán) 铁锨(xiān) 仆(pú)役 敦(dūn)厚
C.唾(tuò)沫 炽(chì)热 道观(guàn) 钵(bō)子
D.华裔(yì) 座右铭(míng) 侦(zhēng)探 泪潸潸(shān)
三.多义字(共2小题)
6.(2022 涧西区)下面词语或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 走漏风声
B.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
C.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D.过犹不及 及日中则如盘盂
7.(2022 西工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 走投无路
B.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C.自愧弗如 弗若之矣
四.成语(共2小题)
8.(2020 孟津县)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调查数据显示,某校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达40%,真是触目惊心!
B.平时不爱说话的张玉莹在新年晚会精彩的表演,使同学们司空见惯。
C.中国女排聘请家喻户晓的郎平担任主教练,目的使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振雄风。
D.很多发明都是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中悟出规律
9.(2020 西工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是老母鹅总是说:“你们一定会受冻的。”
B.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无所事事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
C.男孩瑞恩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跑。
D.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五.选字词填空(共3小题)
10.(2020 孟津县)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 铺 呈 贴 B.塑 铺 像 画
C.塑 摆 像 贴 D.雕 摆 呈 画
11.(2021 洛阳)这个才14岁的游泳小将,在运动会游泳比赛中战胜了不少泳坛名将,真是( )。
A.如鱼得水 B.后生可畏 C.金石为开 D.胸有成竹
12.(2022 伊川县)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你在图书室阅览时,你必须保持_______。
②______的夜色里,月光显得非常皎洁。
③自从修了公路,一向______的小山村也热闹起来了。
④那天夜晚,我在______的小路上散步,突然听到悠扬的琴声从一间小屋里传了出来。
A.宁静 安静 僻静 幽静 B.安静 宁静 僻静 幽静
C.宁静 僻静 安静 幽静 D.宁静 安静 幽静 僻静
六.句子排序(共1小题)
13.(2020 西工区)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应填的一组句子是( )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的行李和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东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②①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七.修改病句(共2小题)
14.(2020 西工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B.人类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随着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使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许多人的首选交通工具。
15.(2022 伊川县)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袁隆平的儿子袁定阳宣布将会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袁梦计划”。
B.听说学校要成立交响乐队,陈晓东首先第一个报了名参加。
C.为了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反弹,市政府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
D.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
八.句义(共1小题)
16.(2021 洛阳)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和“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有舞台的”这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B.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气满满。
C.15岁是“豆蔻年华”,50岁是“知天命之年”。
D.“他长得那样瘦弱,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似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九.标点符号(共1小题)
17.(2022 伊川县)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B.《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C.“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D.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定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一十.修辞(共1小题)
18.(2022 西工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面对这感人的一幕,大家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C.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一十一.对联(共1小题)
19.(2022 嵩县)“湖山圣域,嵩县爱你”,嵩县一座新建古城门以“翠柏苍松装点神州千古秀”为上联,征集最匹配的下联。最恰当的是 ( )
A.良宵美景万家萧管乐丰年
B.朝霞夕阳染就江山万年春
C.福随春至年年大有步步高
D.临门双喜喜绘宏图万代春
一十二.名言警句(共2小题)
20.(2022 西工区)王华在学校被朋友误解,非常伤心。爸爸用一句名言帮助他明白了“人的友谊要靠时间检验,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下列可能是爸爸引用的名言的一句是(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1.(2022 伊川县)在下面情景中,用来劝告的名言最恰当的一项是( )
魏蕊在食堂用餐时,看到餐盒里有西红柿炒蛋,嘟囔道:“我最不喜欢吃西红柿了!”于是,她边说边挑拣西红柿往潲水桶里扔。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一十三.名著(共1小题)
22.(2022 嵩县)章回体小说的回目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下列回目选自经典名著( )
……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水浒传》
一十四.课文理解(共2小题)
23.(2020 西工区)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腊八粥》一文围绕等粥、喝粥,描绘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B.《匆匆》是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都是中秋节之时寄友人的诗。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告诉我们:“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24.(2022 偃师市)下列句子完全正确的是( )
A.《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也难以辨别两个小孩子谁说的对。
B.说明自己的观点,不能用具体的事例。
C.用简练的语言,以梗概的形式向别人介绍一本书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D.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物之中,是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好方法。
一十五.听力与听写(共1小题)
25.(2022 涧西区)视频中提到的涧西工业街区的建设者们不包括( )
A.从上海来的技术人员 B.从沈阳来的熟练工人
C.上过战场的退伍军人 D.选拔出的年轻干部
一十六.诗的思想情感(共1小题)
26.(2022 西工区)今年我校的读书节开展了“诵经典古诗,做有志少年”的活动,班级计划选择几首古诗参与学校的展示会,以下最适合作为展示内容的一项是( )
A.《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B.《马诗》《竹石》《石灰吟》
C.《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游园不值》
一十七.字词翻译(共2小题)
27.(2021 洛阳)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
B.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哉,巍巍乎若泰山!
C.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惟弈秋之为听。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28.(2022 嵩县)联系句意,推测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刺破)
C.思援弓缴而射之(支援)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一十八.体会文章主题(共1小题)
29.(2022 涧西区)小明准备参加班级开展的“有志者事竟成”主题演讲比赛,他搜集的以下材料里,哪一项不适合引用到演讲稿中( )
A.越王勾践沦为吴国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
B.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
C.商鞅在秦国的南门立下一根木头,并承诺百姓: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便赏赐谁五十两金子。一个小伙子把木头搬到北门后,商鞅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在秦国实施变法打下了基础。
D.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中国人备受洋人欺凌的情形,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周恩来在远大志向的激励下,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巨大的贡献。
一十九.人物描写(共1小题)
30.(2022 涧西区)下面句子中描写方法与另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B.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C.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D.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二十.写作手法(共1小题)
31.(2022 涧西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主要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B.《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首尾照应的写法,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
C.《北京的春节》中“京味儿语言”十分有特点,如“零七八碎儿”“玩意儿”等词语,带有鲜明的北京地域色彩。
D.《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和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错别字(共1小题)
1.(2022 涧西区)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音、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幼稚(zhì) 不可思意 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
B.肿胀(zhǒng) 司空见惯 见两小儿辩斗(辩论打斗)
C.倾覆(fù) 重见天日 弗若之矣(不如)
D.汤匙(shí) 见微知著 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解答】A.有误,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故“不可思意”的“意”错误。
B.有误,见两小儿辩斗:看见两个小孩在辩论。故“辩斗”的意思是争辩、辩论。故“辩论打斗”错误。
C.正确。
D.有误,匙:[chí]匙子。(可组词为:汤匙。)[shi]钥匙。“汤匙”的“匙”应读“chí”,故“shí”错误。
故选:C。
二.汉字读音(共4小题)
2.(2020 西工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媚(mèi) 偏僻(pì) 侵袭(xí) 焉知非福(fú)
B.坚劲(jìng) 挪(nuó)移 褐(heè)色 见微知著(zhuoó)
C.汤匙(shi) 挽(wǎn)回 栅(zhà)栏 赤裸裸(luo)
D.依偎(wèi) 花蕊(ruǐ) 幼稚(zhì) 含情脉脉(mài)
【解答】A.正确。
B.有误,“见微知著”的“著”应读zhù。著:zhù著作:名~。zhuó穿(衣):穿~。故为“zhù”。
C.有误,“汤匙”的“匙”应读chí。“赤裸”的“裸”应读luǒ。匙:chí匙子:汤~。shi钥匙。故为“chí”。
D.有误,“依偎”的“偎”应读wēi。“含情脉脉”的“脉”应读mò。脉:mò[脉脉]原指凝视。后多用来形容深含感情的样子:温情~。mài血管:动~。故为“mò”。
故选:A。
3.(2021 洛阳)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眨眼(zá) 汤匙(chí) 栅栏(zhà) 依偎(wèi)
B.挑剔(tì) 赤裸(luǒ) 炊烟(cuī) 捆绑(bǎng)
C.挪移(nuó) 焚烧(fén) 偏僻(pì) 皮靴(xuē)
D.花圃(pú) 葬礼(zàng) 阶梯(jié) 丑恶(è)
【解答】A.有误,“眨眼”的“眨”应读“zhǎ”。“依偎”的“偎”应读“wēi”。
B.有误,“挑剔”读[tiāo tī]时,指<动>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找毛病。故在“挑剔”中应读“tī”。“炊烟”的“炊”应读“chuī”。
C.正确。
D.有误,“花圃”的“圃”应读“pǔ”。“阶梯”的“阶”应读“jiē”。
故选:C。
4.(2022 西工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剥削xuē 万象更新gèng 书藉 翻箱倒柜
B.徘徊huí 见微知著zhù 防御 不可思意
C.僻静pì 雨雪霏霏yù 严峻 万不得已
【解答】A.有误,更:读[gēng]时,指改变;改换。读[gèng]时,是副词,指更加;越发。故在“万象更新”中应读“gēng”。书籍:是书的统称;装订成册的著作。故“书藉”的“藉”应改为“籍”。
B.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ái”。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故“不可思意”的“意”应改为“议”。
B.正确。
故选:C。
5.(2022 偃师市)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飘缈(miǎo) 急遽(jù) 褴楼(lǚ) 眩(xuàn)晕
B.流水潺潺(chán) 铁锨(xiān) 仆(pú)役 敦(dūn)厚
C.唾(tuò)沫 炽(chì)热 道观(guàn) 钵(bō)子
D.华裔(yì) 座右铭(míng) 侦(zhēng)探 泪潸潸(shān)
【解答】A、B、C项正确。
D.有误,“侦探”的“侦”应读“zhēn”。
故选:D。
三.多义字(共2小题)
6.(2022 涧西区)下面词语或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 走漏风声
B.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
C.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D.过犹不及 及日中则如盘盂
【解答】A.不同,“走马观花”意思是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走:跑。“走漏风声”意思是消息被透漏出去。走:漏出;泄漏。
B.相同,俱:一起。
C.相同,汤:热水。
D.相同,及:到。
故选:A。
7.(2022 西工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 走投无路
B.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C.自愧弗如 弗若之矣
【解答】A.不同。“走马观花”的“走”是骑的意思。“走投无路”的“走”是行的意思。
B.相同。“赴汤蹈火”与“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都指沸水。
C.相同。“自愧弗如”的“弗”是不的意思。“弗若之矣”的“弗”是不的意思。
故选:A。
四.成语(共2小题)
8.(2020 孟津县)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调查数据显示,某校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达40%,真是触目惊心!
B.平时不爱说话的张玉莹在新年晚会精彩的表演,使同学们司空见惯。
C.中国女排聘请家喻户晓的郎平担任主教练,目的使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振雄风。
D.很多发明都是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中悟出规律
【解答】A、C、D正确。
B.不当,“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结合语境可知运用不当。
故选:B。
9.(2020 西工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是老母鹅总是说:“你们一定会受冻的。”
B.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无所事事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
C.男孩瑞恩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跑。
D.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解答】A、C、D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B.加点成语使用不当,“无所事事”意思是什么事都不干,用在句中不合适,应改为“无济于事”。
故选:B。
五.选字词填空(共3小题)
10.(2020 孟津县)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 铺 呈 贴 B.塑 铺 像 画
C.塑 摆 像 贴 D.雕 摆 呈 画
【解答】雕: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铺:是多音字,读pū时,是指把东西展开或摊平。读pù 时,指商店。在“铺着”中读“pū”。呈:是指显出,露出。贴:指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塑:指用石膏或泥土等做成人物等形象。像:指比如;比方。画:指彩绘的箭靶。摆:指安放;排列。根据字义,结合本题句子语境,应依次选填字“雕”“铺”“呈”“贴”。
故选:A。
11.(2021 洛阳)这个才14岁的游泳小将,在运动会游泳比赛中战胜了不少泳坛名将,真是( )。
A.如鱼得水 B.后生可畏 C.金石为开 D.胸有成竹
【解答】A.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B.后生可畏:青年人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令人期待
C.金石为开:指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D.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结合语境选择“后生可畏”。
故选:B。
12.(2022 伊川县)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你在图书室阅览时,你必须保持_______。
②______的夜色里,月光显得非常皎洁。
③自从修了公路,一向______的小山村也热闹起来了。
④那天夜晚,我在______的小路上散步,突然听到悠扬的琴声从一间小屋里传了出来。
A.宁静 安静 僻静 幽静 B.安静 宁静 僻静 幽静
C.宁静 僻静 安静 幽静 D.宁静 安静 幽静 僻静
【解答】宁静:(形)指环境或心安静。安静:(形)没有声息;没有喧哗吵闹声。僻静:(形)离中心地区远而安静。幽静:(形)幽雅清静。
①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安静”。
②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宁静”。
③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僻静”。
④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幽静”。
故选:B。
六.句子排序(共1小题)
13.(2020 西工区)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应填的一组句子是( )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的行李和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东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②①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解答】结合“踏访古村落”可以想到“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梦游东南”可以想到“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游走大漠”可以想到“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探访名山”可以想到“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故选:B。
七.修改病句(共2小题)
14.(2020 西工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B.人类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随着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使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许多人的首选交通工具。
【解答】A.搭配不当,应去掉“和规模”。
B.搭配不当,应去掉两个“来自”。
C.正确。
D.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故选:C。
15.(2022 伊川县)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袁隆平的儿子袁定阳宣布将会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袁梦计划”。
B.听说学校要成立交响乐队,陈晓东首先第一个报了名参加。
C.为了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反弹,市政府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
D.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
【解答】A.正确。
B.有误,“首先”“第一个”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C.有误,“防止”“不”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D.有误,缺少主语,去掉“使”。
故选:A。
八.句义(共1小题)
16.(2021 洛阳)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和“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有舞台的”这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B.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气满满。
C.15岁是“豆蔻年华”,50岁是“知天命之年”。
D.“他长得那样瘦弱,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似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答】A.有误,“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意思是“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和“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有舞台的”意思不同。
B.正确。
C.有误,女孩十三、四岁是“豆蔻年华”。
D.有误,“他长得那样瘦弱,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似的。”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B。
九.标点符号(共1小题)
17.(2022 伊川县)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B.《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C.“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D.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定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解答】A.有误,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
B.有误,“精兵简政”应该用引号。
C.正确。
D.有误,“他们吧”后面应用逗号。
故选:C。
一十.修辞(共1小题)
18.(2022 西工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面对这感人的一幕,大家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C.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解答】A.从三个“……有再……的时候”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B、C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选:A。
一十一.对联(共1小题)
19.(2022 嵩县)“湖山圣域,嵩县爱你”,嵩县一座新建古城门以“翠柏苍松装点神州千古秀”为上联,征集最匹配的下联。最恰当的是 ( )
A.良宵美景万家萧管乐丰年
B.朝霞夕阳染就江山万年春
C.福随春至年年大有步步高
D.临门双喜喜绘宏图万代春
【解答】“朝霞夕阳”对“翠柏苍松”“染就江山”对“装点神州”“万年春”对“千古秀”因此,“翠柏苍松装点神州千古秀”对仗最工整的下联是“朝霞夕阳染就江山万年春”。
故选:B。
一十二.名言警句(共2小题)
20.(2022 西工区)王华在学校被朋友误解,非常伤心。爸爸用一句名言帮助他明白了“人的友谊要靠时间检验,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下列可能是爸爸引用的名言的一句是(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解答】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一旦到了极限就要改变它,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得长久。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一句古语,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人心的善恶好歹。
故选C。
21.(2022 伊川县)在下面情景中,用来劝告的名言最恰当的一项是( )
魏蕊在食堂用餐时,看到餐盒里有西红柿炒蛋,嘟囔道:“我最不喜欢吃西红柿了!”于是,她边说边挑拣西红柿往潲水桶里扔。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解答】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日子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根据语境应选D。
故选:D。
一十三.名著(共1小题)
22.(2022 嵩县)章回体小说的回目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下列回目选自经典名著( )
……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水浒传》
【解答】《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根据题干回目可知,选自《三国演义》。
故选:B。
一十四.课文理解(共2小题)
23.(2020 西工区)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腊八粥》一文围绕等粥、喝粥,描绘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B.《匆匆》是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都是中秋节之时寄友人的诗。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告诉我们:“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解答】A、B、D正确。
C选项有误,《迢迢牵牛星》写出了夫妻不能团聚的悲哀,抒发的是七夕节离别相思之情。
故选:C。
24.(2022 偃师市)下列句子完全正确的是( )
A.《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也难以辨别两个小孩子谁说的对。
B.说明自己的观点,不能用具体的事例。
C.用简练的语言,以梗概的形式向别人介绍一本书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D.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物之中,是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好方法。
【解答】A.有误,《两小儿辩日》课文结尾“孔子不能决也”意思是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
B.有误,说明自己的观点,是可以用具体的事例的。
C.有误,用简练的语言,以梗概的形式向别人介绍一本书是负责任的做法。
D.正确。
故选:D。
一十五.听力与听写(共1小题)
25.(2022 涧西区)视频中提到的涧西工业街区的建设者们不包括( )
A.从上海来的技术人员 B.从沈阳来的熟练工人
C.上过战场的退伍军人 D.选拔出的年轻干部
【解答】略
故选:B。
一十六.诗的思想情感(共1小题)
26.(2022 西工区)今年我校的读书节开展了“诵经典古诗,做有志少年”的活动,班级计划选择几首古诗参与学校的展示会,以下最适合作为展示内容的一项是( )
A.《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B.《马诗》《竹石》《石灰吟》
C.《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游园不值》
【解答】A.《寒食》作者对宦官专权的不满和对当时朝政的担忧之情。《迢迢牵牛星》抒发了牛郎、织女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刻画了一个饱含离愁的妇女形象,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十五夜望月》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故不适合作为展示内容。
B.《马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竹石》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石灰吟》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故适合作为展示内容。
C.《春夜喜雨》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春雨那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也表达出作者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时期,万物萌发生机生出的喜悦之情。《游园不值》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故不适合作为展示内容。
故选:B。
一十七.字词翻译(共2小题)
27.(2021 洛阳)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
B.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哉,巍巍乎若泰山!
C.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惟弈秋之为听。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解答】A.“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的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好吗?为:因为。“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为:说,认为。加点字意思不相同。
B.“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善:擅长。“善哉,巍巍乎若泰山”这句话的意思是:弹琴弹得真好,琴声就像是巍峨的泰山。善:好。加点字意思不相同。
C.“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之:代词,指代伯牙所想的。“惟弈秋之为听”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听弈秋的教导。之:代词,指弈秋的指导。加点字意思不相同。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以:认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以:认为,以为。加点字意思相同。
故选:D。
28.(2022 嵩县)联系句意,推测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刺破)
C.思援弓缴而射之(支援)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解答】A、B、D正确。
C.解释有误,句意:想要拉弓箭把它射下来。援:引,拉。
故选:C。
一十八.体会文章主题(共1小题)
29.(2022 涧西区)小明准备参加班级开展的“有志者事竟成”主题演讲比赛,他搜集的以下材料里,哪一项不适合引用到演讲稿中( )
A.越王勾践沦为吴国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
B.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
C.商鞅在秦国的南门立下一根木头,并承诺百姓: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便赏赐谁五十两金子。一个小伙子把木头搬到北门后,商鞅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在秦国实施变法打下了基础。
D.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中国人备受洋人欺凌的情形,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周恩来在远大志向的激励下,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巨大的贡献。
【解答】“有志者事竟成”指意志坚定的人,做事情最后一定会成功。故A、B、D的材料正确。
C.材料表达的是讲诚信的内容。
故选:C。
一十九.人物描写(共1小题)
30.(2022 涧西区)下面句子中描写方法与另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B.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C.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D.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解答】A.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体现了“我”的无聊。
B.句话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C.这是通过动作、外貌、神态的描写体现“他”的特点。
D.这是通过动作描写体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无畏。
故选:A。
二十.写作手法(共1小题)
31.(2022 涧西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那个星期天》主要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B.《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首尾照应的写法,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
C.《北京的春节》中“京味儿语言”十分有特点,如“零七八碎儿”“玩意儿”等词语,带有鲜明的北京地域色彩。
D.《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和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关。
【解答】A.有误。《那个星期天》主要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心理变化。
B、C、D正确。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