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彩墨游戏 第二课时(教案)湘美版 美术三年级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8彩墨游戏 第二课时(教案)湘美版 美术三年级下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8-21 23:0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8 彩墨游戏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3 序号 2
内容 分析 学习方法: 观察法 比较分析法 自主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关系和地位:本课在上一节笔墨尝试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接触国画破墨法,具有开篇定位的地位。 资源挖掘:1..融入老师现场示范和微课以及直观丰富的作品,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核心素养。2.到潍坊市郭伟渠美术馆和高新区艺术节进行现场参观学习。
课标 分析
学情 分析 知识经验:之前学生接触过线描的基本技法,与本课国画学习具有想通之处。 生活经验: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欣赏过这一类型的绘画作品。 策略经验:通过进一步“玩”墨,能够感悟和发现水墨画表现中特有的泼墨技法。 障碍分析:本课学习是小学阶段学生初识水墨画,障碍就在于认识和感悟水墨画泼墨的笔墨技法。 差异性分析: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能力强的可自行创作,偏弱的学生通过临摹范画进行体验。
学习 目标 1.通过赏析相关作品,学生能准确说出泼墨画的特征,掌握泼墨画的基本表现方式。(图像识读 审美判断) 2.通过临摹或创作,体验泼墨画的魅力。(美术表现) 3.通过初步感受泼墨画的笔墨特点,提升学习水墨画和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 (文化理解)
学习重难点 重点:尝试多种技法画富有创意的添画形式泼墨画。 突破措施:通过初识工具材料,尝试笔墨变化,赏析水墨作品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泼墨中感受水墨的变化,从而解决本课重点。 难点:泼墨画面的美感具体具体如何分析? 突破措施:融入老师现场示范和微课以及直观丰富的作品,通过具体讲解分析画面美感的具体体现,突破难点。
课前 准备 教具:课件、课本、毛笔、生宣纸、墨。 学具:毛笔、生宣纸、墨、毛毡。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 欣赏作品、融入情景。(对应目标1认识了解水墨泼墨画的特征,掌握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方式。 ) 学习内容: 1.出示《泼墨仙人图》局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思考一下这三大块的墨迹是画的什么? 2.出示完整(展仙人图》,介绍作者及创作风格与作品背景。 3.教师揭示“泼墨”技法一一“大笔饱墨,随笔破刷,淋淋漓漓,浓浓淡淡,一遍画就谓之泼”。将墨徐抹在宣纸上,使之流动、渗透变化成形,任其浸染适,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大效果。 4导人课题 学习活动: 1.欣赏《泼墨仙人图》局部并展开想象猜想。 结合画面认真倾听。 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 90%能够准确说出自己对于泼墨技法的感受等美术词汇——自然流淌渗化、酣畅淋漓等。 图像识读 审美判断 预设:10%导入图片比较散,需要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可能出现回答的多元化。 补救:课上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图片,适度点拨解决预设。 课下通过推荐学生自主观看纪录片《张大千泼墨山水》进行理解巩固。
二、 尝试墨法,表现变化。(对应目标2运用泼墨画的方法,进行创作表现。) 学生尝试泼墨,体验墨色淋离效果,练笔反馈,提问: (1)泼墨应该才能泼出墨色浸染的效果? (2)师生探讨设墨要领:墨色水分把握;泼墨的方向性;及时提起纸张,转动方向。 2.教师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浓破淡”、“淡破浓”等技法,引导学生畅谈观察发现的墨色变化。 3.分组尝试“墨破色”、“色破墨”的技法,展示并评价尝试练习作业。 4.教师出示“墨破色”、“色破墨”、“浓破淡”、“淡破浓”笔墨技法图片,小结作业的笔墨技法要点。 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分组探讨,动手尝试。1、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分组分别尝试画点,线、面。学生察试作业中的要墨色,畅谈墨色的不同。 驱动任务设计(从生活中的具体且有趣的问题出发): 结合生活中生活中带有泼墨元素的衣服引入引出抽象和具象,即真实与否的问题,继而引出泼墨绘画的生活应用作用。 90%能够畅谈,大胆尝试即可——水分多,方向和转动纸的控制。 审美判断 (2)90%通过提问抢答能够回顾上节课所学旧知,进而温故知新——墨破色”、“色破墨”、“浓破淡”、“淡破浓”。 预设:10%可能出现对于泼墨技法认识太过模糊的问题。 补救:10%课上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老师示范,解决预设。 课下通过多看相关泼墨技法进行理解巩固。 预设:10% 可能出现破墨法的先后顺序不够清晰的问题。 补救:老师个体示范引导提醒与补充。
三、交流探讨,引导想象。(对应目标2运用泼墨画的方法,进行创作表现。) 欣赏大师张大千《荷花》(课件展示)以引导想象让学生观察, 2.温故知新,在回顾之前上一节课所学的墨分五色的基础上讲解泼墨四法—— 浓破淡 淡破浓 墨破色 色破墨 3.出示学生作品三幅,师生共同交流:(1)这三幅画分别在泼墨以后添加哪都分? (2)如果你来添画还会有什么样的创意? 4.教师微课示范 观察作品,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 具体结合四种破墨法的图片展开。 学生根据画面泼墨的添画细节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认真观看微课示范。 图像识读 审美判断 90%能通过自我探索实践表达自己对于泼墨法的感悟。 泼墨与破墨二者技法不同,避免混淆。 能总结出步骤:1.泼墨 添画细节 上色 预设:10%可能出现赏析作品的感受时用词不准确不贴切,缺少美术词汇的问题。 补救:老师个体示范引导强反复调提醒补充。
四、 拓展练习,深化新知。(对应目标2运用泼墨画的方法,进行创作表现。) 1.各显神通 出示作业要求。(教师适时帮助指导): 将墨涂抹在宣纸上,使之流动、渗透,变化成形,再根据想象添画成人物、动物等形象,要求:气的生动,有一定的墨色变化,添画做到适可而止。 2教师巡视并及时给于帮助与指导。 大胆创作表现。 根据教师示范,尝试滴,敲,洒,或先用蘸水笔画水在宣纸上,再画墨色等办法,进行泼墨绘画游戏。 美术表现 90%能够自主创作一幅水墨添画作品。 预设:10%可能出现墨色变化不大不够丰富,色彩差距拉开不大的问题。 补救:老师个体示范引导提醒与补充。
五、作业展评。对应目标3通过初步感受泼墨特点,提升学习水墨画和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 1.张贴展示学生作品。 2.教师小结全课。 艺术拓展: 泼墨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说说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感受与想法。 (2)说说自己在笔墨表现时,把握墨色变化的成功经验。 95%运用能够运用泼墨语言大胆自由表达。 文化理解 审美判断 预设:5%可能出现赏析作品的感受时用词不准确不贴切,缺少美术词汇的问题。 补救:老师个体示范引导强反复调提醒补充。
作 业 布 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评价标准
临摹一幅泼墨画。 基础型 目标1 课中 能基本描绘出范画的泼墨墨色特点。
运用自己喜欢的墨色创作一幅泼墨画。 巩固型 目标2 课中 能充分表达出个人的泼墨创意特点。
寻找生活中带有泼墨元素的物品。 拓展型 目标3 课后 能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的观察中。
板书设计 彩墨游戏——泼墨技法 2破墨法——“墨破色”、“色破墨”、“浓破淡”、“淡破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