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3 桂花雨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3-6自然段)“摇花乐”,边读边画出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品读课文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②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③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④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⑤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⑥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至少
浸
最少
泡,使渗透
一盒
一个“浸”字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中,人们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无处不在的特点。
发挥想象,试着说说香气会飘到哪里?人们会有什么表现?
品读课文
院子里
乡间小路
整个村庄
品读课文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朗读指导:
语气加重,语速舒缓,感受桂花香气的浓郁和悠远。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妙招:读好划线的词
品读课文
②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点明摇桂花的原因,引出下文。
品读课文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朗读第5自然段,找出对话,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是儿时的作者,能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可以看出作者对摇桂花的渴望、内心的急切,体现作者非常喜欢摇桂花。
大人摇,孩子喊,桂花飘落,纷纷如雨,像一个个小精灵,落到人们的头上、肩上、手上......
品读课文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读一读并思考:桂花明明是中秋节前后开,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原因1:从“桂花一开”“桂花盛开”“摇落以后”“过年时”等词语,我们能体会到桂花不仅香飘十里,而且,摇桂花、晒桂花、泡桂花茶、做桂花糕都能闻到桂花香。
原因2:从第3自然段中,母亲念叨送桂花给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第4自然段,母亲叫大家摇桂花,我们知道桂花不仅给我们家带来快乐,
也香甜了整个村子的乡亲们的生活。
朗读指导
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
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摇桂花时,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年时,泡桂花茶,做桂花糕,
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读一读,说感受。
品读课文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是为什么?
品读课文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联系阅读链接和补充资料,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杭州的花多,而且香飘十里;但母亲比的不是花香,而是桂花勾起了她对故乡的的思念。
花是故乡香,
月是故乡明,
水是故乡甜,
人是故乡亲。
品读课文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朗读提示:认真朗读这段话,读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
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说思念童年时
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借助桂花来抒发思乡怀旧之情,把这种情感通过童年往事叙述出来,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赏花
结构梳理
桂花雨
收花
带花
爱花香
摇花乐
思故乡
难忘摇花乐
常忆故乡情
推荐阅读
《故乡》
《琦君忆童年》
《城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