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1单元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1单元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17 09: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忆读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一、读一读
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诵读要求:能准确、清晰地读课文,要忘我、深入地体会;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2.正音释义
笸箩 天罡 地煞 无聊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 不能自已 索然无味 消遣
二、想一想
1.冰心介绍自己在什么时候读了什么书 哪些词语体现了她读书的感受?



2.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读好书的方法有哪些?



3.课文那些话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你是如何理解这几句话的?那句话才是文章的重点?

三、议一议
1.作者是通过描写“多读书”的往事说明“读书好”的。议一议读书有什么好处。



2.思考与练习三。



四、说一说
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同学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以及作者的读书经历给予自己怎样的启示。




五、练一练
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可以是背诵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绍一篇文章。





《忆读书》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读一读(略)
二、想一想
1.七岁时: 《三国演义》 “津津有味”、“好听极了”、“含泪上床”、“哭了一场”;同时 :《聊斋志异》 “很有帮助”同时 : 《水浒传》 “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十一岁时:《茶花女遗事》 “有了广泛的兴趣”。十二三岁:《红楼梦》 “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的滋味”;现在 :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 “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2.比如:精彩的书 人物描写生动的书 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质朴浅显的书等等方法:挑选、比较 
3.主题: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理解:“读书好”就是读书有好处、有益处。
   “多读书”就是读书的数量要多。
   “读好书”就是内容上要好,比如读一些名著。
重点:读书好
三、议一议
1.获得美的享受、扩大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提高个人修养等等
2.(略)
四、说一说(略)
五、练一练(略)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马克吐温第一次文学尝试的经历。
2.学习作者对选材详略的处理;体味学习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3.理解作者热爱生活、文学的天性,培养自己对文学的兴趣 。
一、读一读
1.边读课文边用笔划出自己不懂的生字词。
2.读准字音:
伶俐 差事 编辑 撰文 滑稽 戏谑 诽谤
煞费苦心 猝不及防 言简意赅 趾高气扬
3.理解词语
煞费苦心 猝不及防 六神无主 俗不可耐 言简意赅
刮目相看 戏谑 微不足道 趾高气扬 诽谤
二、想一想
1.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干什么?

2.在编报的时候,他做了哪几件事?

3.这期报纸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议一议 
1.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在哪儿得到了体现?


四、说一说
1.对于编报时的几件事,作者详写的是哪些,略写的是哪些?

2.作者的语言是幽默诙谐而带有讽刺性,你能举例说明吗?

五、练一练
教师节快要到了,请你给自己的老师出一份手抄报,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导学案
一、读一读(略)
二、想一想
1.编了一期《汉巴尼尔周报》,并在上面发表了一篇习作。
2.A.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B.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C.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注脚。
3.(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使这一期《汉巴尼尔周报》大大畅销,使我受到人们刮目相看,整个小镇都轰动起来。
三、议一议
“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
(听到希金斯事件,就想到“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外乡人的诗发表时,“心血来潮”,登入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等。)
“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
(很认真的去办那一期报纸,“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等。)
四、说一说
1.详写:A、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B、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略写:C、.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注脚。
2、参考:讽刺希金斯的文章标题是带有讽刺意味的“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还有标题后轻松幽默地抛下一句带自嘲的话“这是一篇相当粗糙的讽刺文章”;那些被激怒的人来报复我的时候,作者写得轻松可笑,如:希金斯“看到要找的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这样叫我),感到有失尊严,只揪了揪我的耳朵便走开了;那位裁缝“也看不起我,当晚就动身到南方去了”。作者讽刺他们“这两个被嘲讽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形容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褒义贬义混用,起到了很明显的嘲笑的意味。作者被攻击而需要治疗,却说是“邀我到药房去,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并故意解释道:“这是他开的小小玩笑。”正话反说,幽默中充满讽刺的味道。
五、练一练

《山中避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乐以教和”的主旨。
2.品味平易而生动的语言。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一、 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不认识的字词进行圈点批注
2.正音:
寂寥 冗长 工尺 乐以教和 陶冶
3.释词:
趋之如归 怨天尤人 望洋兴叹 萍水相逢
二、想一想
1.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在山中避雨的过程中,两个女孩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家村”的气氛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分别是什么?

三、议一议
1.怎么理解“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2.两个女孩为什么说:“你会拉的?你会拉的?”若改为“你会拉吗?你会拉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句中的“闹”能否换为“变”?“温暖”有何妙处?

四、说一说
1.本文多处运用了“比较”,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吗?
2、“比较”在本文中有何作用?
五、练一练
见(思考与练习四)

《山中避雨》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读一读(略)
二想一想
1.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
2.两个女孩的心境: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欢喜—无比快乐;山家村气氛的变化:寂寥而深沉,“顾客稀少”—十分温暖—依依惜别变化原因:是“以乐教和”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绪,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和谐。
三、议一议
1.这句话是作者触景生情,发自内心的感叹。作为艺术家,这次拉琴的环境与往日不同,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有一种天然之美。人物除两个小女孩,都是素不相识的山村青年,是琴声和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了一起,有一种和谐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以上种种趣味之中,最主要的是作者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
2.“你会拉的?你会拉的?”能充分表现出两女孩想听“我”拉琴的急切心情,若改了,表达效果就减弱了。
3.这里首先强调了雨是“苦雨”,山是“荒山”,更显出了“温暖”的可喜可贵。再深一步体会,这“温暖”二字,似在写环境的温暖,其实是写作者自己内心感受到的温暖,表达了他的一种欣喜之情。至于中间的一个“闹”字,则显示了一种毫无拘束的气氛,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如用“变”“唱”等来写,就远不如“闹”来得生动。
四、说一说
1.①将作者平时与这次对音乐的不同感受作比较。
②将两女孩前后不同的心境作比较。
③将胡琴与钢琴、小提琴的不同特点作比较。
④将“三家村”的前后气氛进行比较。
2.比较”是为“乐以教和”这一中心服务的,“比较”能更有利于突出“今日般的音乐趣味”,强调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五、练一练(略)
《风 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学习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3.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一、读一读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及词义。
2.正音。
丫杈 可鄙 虐东 笑柄 瑟缩
点缀 宽恕 苦心孤诣 嫌恶 什物
3.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这三个词语造句(或写一段话)。
尘封  肃杀  傲然
二、想一想
1.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其间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议一议
1.“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小兄弟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其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3.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并说说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4.“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5.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6.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7.结尾说作者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为什么?

四、说一说
1.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


2.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对本文主旨的认识。

五、练一练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风 筝》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读一读(略)
二、想一想
1.①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②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弟弟的虐杀,想补过而又不得的经过。
2.“我”原来“嫌恶”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并以踏扁弟弟苦心孤诣制作的风筝为“胜利”,且当年对此事毫不在意;时隔二十多年后,这件事剧烈地啃噬“我”的心,以至渴望得到补救,却无济于事,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此后每当回忆这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3.直接原因:“我”中年明白了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内在原因:“我”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勇于自责反省、为人严肃及善于思考的精神。
三、议一议
1.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2.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很细致生动。
3.小兄弟喜欢风筝,“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上文写蟹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小兄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可见他聪明伶俐,动手能力强。而“我”却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鲁迅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了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4.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5.“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所以他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6.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7.“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
四、说一说
1.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甚至十分粗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即将成功的一只风筝撕破、踏碎的一件往事,显然,写的是兄弟间的矛盾、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深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2.本文选取的是一件在小兄弟的心里早已忘却的儿时琐事,但在”我”醒悟到这件事是对小兄弟心灵、精神的残酷虐杀后,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真挚的亲情,还包含着”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另外文章首尾两次描写的肃杀的冬景,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是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象征。空中浮动的风筝既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更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征。一篇短小的散文诗,作者将深厚的亲情与严肃的自我解剖精神融为一体,将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成功地加以结合,体现了含蓄而深沉的立意美。
五、练一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