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中和反应教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5.1.2中和反应教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1 21:3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第2课时 中和反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放热特征;
(2)会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知道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图表数据,理解中和反应特点,形成由表及里,探寻本质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通过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体会知识的社会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中和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实验
[教学过程]
导入:PPT展示 上节课所留思考题:
能够削弱酸性的物质一定是碱吗?
请学生回答并分析
食用碱(Na2CO3) 苏打水(NaHCO3)都可削弱酸性,它们是不是碱?
碱的组成:金属元素+OH 显然不是
提问:酸溶液与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演示实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将20mL稀盐酸加入20mLNaOH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无明显现象。
思考:这个反应无明显现象,那么稀盐酸和NaOH究竟有没有发生反应呢?
教材P10 借助酚酞再次探究
了解实验目的:1.探究酸碱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2.探究酸碱反应过程中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情况。
3.了解酸碱反应的产物。
实验:探究1 → 放热 or 吸热?
向少量NaOH溶液中(测起始温度:19°C)加入稀盐酸,测混合后溶液温度。
现象:混合后溶液温度上升至22°C。
结论:温度升高,说明酸碱反应是放热的。
探究2 → 指示剂颜色
向少量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边加边震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现象: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红色退去,变为无色。
探究3 → 产物
将反应后溶液蒸发。
现象:溶液蒸干后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
实验讨论:1.酸碱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出方程式。
3.你能说出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吗?
分析:
酚酞在这个实验中可以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且可以指出什么时候酸碱恰好中和。
演示实验(小魔术):4支试管
④ ③
① ②
③无明显现象
为什么呢?
④溶液变红色
揭秘(小魔术):A1中的稀盐酸中含有酚酞。
A1稀盐酸(酚酞) B2NaOH
B1 NaOH A2稀盐酸(酚酞)
NaOH将稀盐酸反应完后还有剩余,溶液变红色。 稀盐酸将氢氧化钠反应完后还有剩余,溶液无色。
刚才我们是借助酚酞指示剂来观察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变化的,还有哪些方法可以
证明这种反应确实发生了呢?
pH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15mL VHCl 15mL VHCl
15mL之间的关联:当滴加15mL稀盐酸时恰好中和,温度最高,此时放热是相对剧烈的。
提问:其它酸碱反应,pH、T变化也是这样吗?
如图所示,曲线的趋势是一样的。
讲述:热成像技术检测人体温度(如图),热成像是一种被称为“红外热成像”的神奇技术,能够
将热辐射图像转换成可见光图像,它能让人们看到过去看不到的东西。热成像技术也可用于
感受酸碱中和反应的放热现象。
回顾刚才的探究过程,多种途径收集证据,变不可见为可见,感受技术的发展在化学中的应用。
书写反应方程式: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OH)2 用途:治疗胃酸过多
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Ca(OH)2用途: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碱 + 酸 = 盐 + 水
板书: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该反应放出热量。
中和反应的应用:(要求学生书写方程式,感受配平过程)
Al(OH)3治疗胃酸过多。
用NaOH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配平思路:酸中H与碱中OH数量相等。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与碱中OH结合生成水。,且比例为1:1.
作业: 配套练习册P2~3 5.1(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