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伟群中学第一阶段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8分)
1.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 )
A.生长、发育 B.生殖 C.遗传、变异 D.新陈代谢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池塘中的水 B.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C.一个池塘 D.池塘中的鱼和水草
3.手摸含羞草的叶子,叶子会合拢,这属于生物的 ( )
A.生长 B.应激性 C.适应性 D.新陈代谢
4.下列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
A.竹子和阳光 B.熊猫和箭竹 C.空气和水分 D.土壤和蚯蚓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
A.克隆羊“多莉” B.细菌和病毒 C.转基因动物 D.土壤和水分
6.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植物的多样性、动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多样性
C.草原的多样性、森林的多样性、湿地的多样性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多样性
7.“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 )
A.遗传 B.变异 C.生殖 D.发育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湿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陆地生态系统
9.构成生物圈的是 ( )
A.动物和环境 B.植物和环境 C.植物和微生物 D.生物和环境
10.生物圈中的生物种类约有 ( )
A.30多万种 B.150多万种 C.180多万种 D.200多万种
11.原产于我国的菊,目前在世界上已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其中我国有7000个。这个事例能说明生物多样性的哪一方面 (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上述三项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 ( )
A.一块草块 B.草地上的蚁群 C.一片森林 D.一片沼泽地
13.生物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叫 ( )
A.反射 B.应激性 C.趋性 D.生长
14.一片森林中,对于某一棵树而言,影响它生存的环境有 ( )
A.阳光、空气和水分 B.森林中的所有动物
C.森林中的其他动物 D.非生物因索和其他生物
15.海洋由浅至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藻类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含盐量 B.含氧量 C.阳光 D.海水温度
16.正确表述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是 (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对生物有制约 D.包括A、B、C
17.下列哪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 ( )
A.海蜇 B.珊瑚 C.乌贼, D.蛇
18.下列现象中是描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
A.香蕉适于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适于在亚热带栽种
B.玉米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长得茂盛
C.两条狗为争夺骨头而斗争
D.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土壤
20.在生物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选项的是 ( )
A.有水分和无水分 B.有阳光和无阳光 C.有空气和无空气 D.温度和湿度
21.枯叶蝶的身体极像一片树叶,这属于 ( )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对环境的制约
22.沙漠中的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贮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它说明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与环境无关
2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根深叶茂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
24.苹果在北方生长得好,而在南方生长不良,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主要原因是 ( )
A.湿度 B.土壤 C.空气 D.温度
25.下列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
A.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生长旺盛 B.沃草育肥羊
C.大森林中的动物种类繁多 D.虫媒花植物通过蜂群传粉
26.生态因素包括 ( )
A.所有有生命的因素 B.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
C.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D.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27.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
A.水分 B.土壤 C.温度 D.杂草
28.极地狐身体大,而尾、耳、鼻端短小的现象是对下列哪种环境的适应 ( )
A.短日照 B.长日照 C.低温 D.高温
29.下列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
A.东亚钳蝎在缺食时自相残杀 B.蛔虫从人肠道中获取养料
C.真菌从藻类植株上获得有机物 D.鱼类以浮游藻类为食
30.在做:“探究温度对酶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发现霉菌的生活环境是 ( )
A.高温潮湿 B.高温干燥 C.温暖湿润 D.阴暗潮湿
31.下列哪项属于警戒色 ( )
A.北极狐毛色纯白 B.雷鸟在夏季羽毛为棕褐色
C,鲫鱼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 D.毒蛾幼虫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
32.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
A.雨水 B.温度 C.阳光 D.大气
33.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蚯蚓的活动还可以改良土壤,这可以说明 ( )
A.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
C.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D.生物的生活影响看环境
34.造成大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的最直接原因是 ( )
A.大熊猫的食物——箭竹大量死亡 B.人类不合理采伐、开垦,引发环境变化
C.全球气候变暖,使熊猫难于生存 D.空气污染严重,使熊猫不能生存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2分)
1.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千差万别,但是它们有共同特征,即有新陈代谢以及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的 、 和 等生命活动。
2.生物包含 、 、真菌、细菌、病毒等,这种丰富多彩的生物种类,体现了 多样性,“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 多样性,除此之外,生物还具有 多样性。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它进一步可划分为 、 、 生态系统,荒漠属于 生态系统。
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 ,它包括______的下层、整个的______和______的上层。厚度约为21千米。其中,人类的“立足点”是__________圈。
5.许多植物能产生种子,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并不断地长大。这体现了生物具有 和______特征。
6.绿色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人从环境中获得饮食和氧气,
通过汗液、尿液和呼吸排出废物,这些现象都是 。
7.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________、对外界刺激能作出_______、能生长和_______、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8.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它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
9.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主要是受_______的限制;很多动物到冬天要钻进土壤或洞穴里冬眠,是受_______的影响。
10.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中,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伟群中学第一阶段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卷答案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2分)
1. ; ;
2. ; ; ; ;
3. ; ; ; ;
4. ; ; ;
5. ;
6.
7. ; ; ;
8. ; ;
9. ;
10. ;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伟群中学第一阶段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B D A A C D D B B B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A D B A B D A C D C D C
题号 31 32 33 34
答案 D A A B
二、非选择题
1.生长;繁殖;应激性
2.动物;植物;物种;遗传(基因);生态系统
3.生物圈;陆地;海洋;湿地;陆地
4.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岩石圈
5.生长;繁殖
6.新陈代谢
7.汗液和尿液;规律性反应;繁殖;细胞
8.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9.水分;温度
10.温度;温暖的环境;低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