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 课件 (9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曹冲称象 课件 (9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1 22:4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7张PPT)
曹冲称象
第1课时
同学们,你们有仔细关注过自己的生活吗?记录过自己生活的小场景、小片段吗?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主题就是儿童生活。
学习
玩耍
追蝶
种瓜
《玲玲的画》2课时
《一封信》 2课时
《妈妈睡了》2课时
《曹冲称象》2课时
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借助关键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01
 谜语导入,
引入本课

(打一动物)
脸上长鼻子,
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
一条小辫子。
脸上长鼻子,
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
一条小辫子。
大象
你见过下面这些物品吗?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来称大象的重量,你会选哪个呢?
手提秤
电子秤
体重秤

曹冲称象
会认字
易错点
“曹”的读音是平舌音“cáo”,不要读作翘舌音“cháo”。
cáo
曹操 曹冲

曹操
曹冲
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之子。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
称重 称一称
chēng
多音字 ch-n
适合:称心、称职、相称。
[对称]两边相等或相当。
会认字

巧记
称=禾+尔
会写字
chēng
会认字

会写字
书写指导
“称”字左窄右宽,右边的撇和点要穿插到左边的禾木旁中。
形近字
秤(chèng):一杆秤。
弥(mí):弥补。
称重 称一称
02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讲了几种称象的方法?朗读课文,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答:课文有 个自然段。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
②描述了大象高大的外形,以及官员们对大象
的好奇。
③有官员想出 称象的办法,但根本
行不通。
④ 提出了称象的可行办法。
⑤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答:课文有 个自然段。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
②描述了大象高大的外形,以及官员们对大象
的好奇。
③有官员想出 称象的办法,但根本
行不通。
④ 提出了称象的可行办法。
⑤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造大秤
重量
5
曹冲
03
  分段学习,
深入解读
这节课我们学习前3个自然段,下面我们找三个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
1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会认字
官员 学员
yuán

巧记
员=口+贝
张“口”谈宝“贝”。
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大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这里也可以换成“一起”。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大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大象是别人送给曹操的。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2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大象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把大象的身子和腿分别比作墙和柱子,形象地表现了大象的高大。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
会认字
跟(gēn):跟班。
银(yín):金银。
gēn
根本 树根

巧记
根=木+艮
表义
表音
形近字
zhù
柱子 支柱
会认字

巧记
柱=木+主
会写字
表义
表音
住(zhù):居住。
注(zhù):注意。
形近字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一边……一边……”描述出了官员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的画面。你能用“一边……一边……”造句吗?
会认字


巧记
议=讠+义
lùn

巧记
论=讠+仑
表义
表音
表义
表音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联系上下文,你认为“议论”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
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
联系课文,说一说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然后用“到底”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到底”表现出官员们对大象重量的好奇,也暗示了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是有难度的。
小结
会写字
到底 底部


书写指导
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小,斜钩要拉长一点,写得舒展,注意不要丢掉最后一笔“丶”。
会认字
重量 体重
zhòng
多音字 ch5ng
①重复:书买~了|旧地~游|~整旗鼓|~来一次。②层:双~领导|~~围住。③再,又一次:~新|~见天日|久别~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3
电子秤
ch-ng
会写字
会认字

巧记
秤=禾+平
书写注意
注意与“称”区分开。在书写时,右边的撇和点要穿插到左边的禾木旁中。
秤的结构
秤盘
提纽
秤杆
秤砣
秤的使用方法
①在秤盘中放入要称重的物体
②用手提起提纽
③拨动秤砣使秤杆保持平衡,读出重量
秤杆 杆子
gǎn
多音字 gān
杆子;用木头、水泥或金属做成的细长的东西:旗~|标~|电线~。
会写字
会认字

巧记
杆=木 +干
(表义)
(表音)
秤杆 杆子
gǎn
易混字
“竿”字是竹字头,除了指竹竿外,所指的东西往往是用竹子做的。例如:钓竿。
会写字
会认字

竿
会认字
砍树 砍伐
kǎn

巧记
砍=石+欠
官员想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可行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官员想出来的办法是造一杆大秤来称大象的体重。这个办法是不可行的,因为大象太重了,没有人有力气提得起这杆秤。从另一个官员的反驳和“曹操听了也直摇头”中可以看出。
官员想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可行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表现出什么?在这里,“直”可以换成什么?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表现出曹操对官员提出的称象办法很不满意,在这里可以换成“不住地、不停地”,注意读出不满意的语气。

cáo



chēng

lùn

yuán

zhòng

gēn

zhù
会认字

kǎn
会认字

gǎn

chèng

chēng

zhù



gǎn

chèng
会写字
一同 柱子 一边
到底 秤杆 力气
词语
这节课大家知道了大象又高又大,称象很困难,官员的方法也行不通,但是小主人公曹冲还没有出场,他会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吧!
第2课时
01
  课文回顾,
引入本课
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吗?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大象又高又大,大家想知道它有多重,然后谁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课文中提到两种称象的办法:一种是官员们的办法,砍一棵大树造一杆大秤,用这杆秤称象;另一个是曹冲的办法, 。
02
识记生字
线
xiàn

zhǐ

liàng
会认字
会认字
棉线 毛线
xiàn
线
巧记
线=纟+戋
表义
表音
会认字
“止”是象形字。甲骨文的“止”字形像人的一只脚。上面三个斜线表示脚趾,下面的三角表示脚掌。本义是脚。
说文解字
停止 止步
zhǐ
篆书
甲骨文

会认字
重量 体重
zhòng

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巧记
有缘“千”“里”来相会。
会认字
重量 力量
liàng
多音字 liáng
①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布。②估量:思~(liang)|打~(liang)。

巧记
“一”“日”走一“里”。
03
  分段学习,
深入解读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4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读一读,体会这组句子意思的不同,然后用“才”说一句话。
“才”字强调曹冲的年纪小,突出了他的聪明伶俐。朗读时,重音可以放在“才”字上,读出略带惊讶、夸赞的语气。
从这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从这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
曹冲年龄虽小,却敢“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敢于表达的人。曹冲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再次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曹冲称象的步骤。
1.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2.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3.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4.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跟着老师一起来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吧!
在船舷上画线,是因为要知道大象使船下沉到哪里。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是要让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深度一样,深度一样说明重量一样。石头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了。大象又高又大,古代又没有像现代这么先进的科学技术,曹冲的办法确实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小结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称石头的重量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赶象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
4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3
赶象上船
1
在船舷上做记号
2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可以用哪些表示顺序的词将这几句话连在一起呢?找一找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1.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2.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3.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4.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用这些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先把大象赶上船,接着在船舷上船身下沉的地方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下沉的地方为止,最后称石头的重量也就称出了大象的体重。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5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明曹操对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非常满意。“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真如曹冲所料,语气要读得肯定,读出对曹冲的佩服之情。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中提到了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
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
04
  学写生字,
总结本课

zuò

suì

zhàn

chuán

rán
会写字
会写字
“做”是会意字,表示前人所做之事。本义是为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后引申为制作、制造。
说文解字
做饭 做作业
zuò

会写字
“岁”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把带有弯刀的大斧头,上面的两点表示斧面上铸刻的花纹。
说文解字
易错点
“岁”字的下半部分是“夕”,不是“歹”。
七岁 年岁
suì
甲骨文

会写字
站着 站立
zhàn

巧记
站=立+占
书写注意
立字旁的提要写得短,右下的“口”要写得稍大一些。
会写字
说文解字
“船”是形声字。本义是水上的交通运输工具。
轮船 小船
chuán

书写注意
舟字旁的提要写得短,注意右边不出头,右部的竖弯,不带钩。
会写字
然后 然而
rán

书写注意
四点的大小位置要注意,适当拉开间距,首尾两点稍大一些,右上的“犬”字最后一点不能忘记。
一同 柱子 一边 到底 秤杆 力气 出来 船身
石头 地方 果然
词语
总结
·本课讲了《曹冲称象》这个小故事,故事讲述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
·我们了解到了巧妙的称大象的办法,并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我们应该学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善于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
司马光砸缸、王戎不取道旁李等都是一些聪明的小朋友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小故事?课下找一找,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