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学生正确跟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理解大意,感受品质
1.借助注释,试说大意。
自学提示:你能自己读懂这个故事吗?可以借助课本中的图画,也可以看看课文下面的注释。同桌之间先说一说。不懂的地方,用笔画上记号。
(2) 全句翻译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1)教学“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启发思考: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联想,把一个字变成词语,把一句话变成几句话,这样你就能读懂。“戏”把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玩耍的场面尽情描绘了出来。(戏:游戏。庭:庭院。登:登上。跌:跌倒。 )
也许是太兴奋了,又或者是出于好奇,有个小孩玩着玩着登到了瓮上,“登”是“爬”的意思。这个这个小孩一不小心,掉进了装满水的翁中,瞬间被水淹没了。这一句,仅用九字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让我们感受到了情况的危及。
(2) 思考:当“一儿”“足跌没水中” 。这个孩子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
小孩子一掉进瓮中就会被湮没,甚至会被淹死。情况危急,需要立刻解救这个落水的孩子。
面对这样危急的时刻,大家都是怎么做的?
3.教学“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 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
(2) 全句翻译
(3)分析众皆弃去
看到同伴落水,孩子们都慌了神,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一个“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可见文言文虽然字数很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多
(4) 关注司马光的表现:大家慌乱一片的时候, 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你来读,并用动作演示。
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击”生动地展现了司马光急中生智,果断地拿石头砸瓮的画面,表现了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
(5) 为什么说司马光砸瓮救出小孩儿的办法最好?
瓮口小肚大,而司马光人小个子低,无法把小孩儿拉出来。在当时危急的情况下,砸瓮能让水快速流出,达到救人的目的。
(6)感受品质。
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呢?
二、 展开想象,讲述故事
1. 再读课文,读好停顿。
2. 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教师提示:可以借助注释来说说故事,还可以关注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的更精彩。
预设: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伙伴爬上了装满水的瓮,结果他的脚没站稳,一不小心掉进了水瓮里,眼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都吓跑了,而司马光很镇定,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向水瓮砸去。终于,水瓮被他砸破了,只听“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涌了出来,小伙伴终于得救了。
3.对比阅读,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文言文字数少,语言更精炼。
现代文的故事内容更丰富,更容易读懂。
总结:下课后,请同学们总结今天所学的文言文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