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
教学内容:教材45-4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化的丰富实例认识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
2.利用正比例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
4.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概括等能力,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PPT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看图猜成语。
水涨船高、风吹草动
像这样一个事物的变化引起另一个事物的变化,那么这两种事物就是相互关联的。
2.引出新课
在我们数学课堂中也有许多相关联的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学中相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板书:两个相关联的量)
二、探究新知。
(一)正比例的意义
1.
数量/袋 1 2 3 4 5 6 …
总价/元 5 10 15 20 25 30 …
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总价发生什么变化?(理解相关联)
(3)相应总价和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写三组,板书比值一定)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数量和总价是相关联的两种量,而且它们对应数的比值也是一定的,这种关系还存在于其它的两个量之间吗?
2.
时间/时 1 2 3 4 5 6 …
路程/千米 60 120 180 240 300 360 …
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1)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路程发生什么变化?(相关联)
(2)相应总价和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比值一定)
3.学生初步概括什么叫正比例。
像刚刚的数量与总价、时间与路程它们就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正比例 吗?
4.正比例概念教学。
(1)书中是怎样介绍正比例的。
(2)读一读,画一画,想想:两个量要成为正比例关系要满足哪些条件?
5.正比例关系字母表示式
师:如果用x和y表示这两个相关联的量,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还可用这个式子来表示。
(让学生明确:只要两个量存在正比例关系,就可以用这个式子表示,或者说能用这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两个量也就成正比例关系。)
6、正比例口诀
(二)寻找成正比例的关系的两个量。
课件出示:身高、体重、工作效率、边长、面积、周长等量
(1)找一找里面有没有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2)着重探究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己用刚刚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然后汇报。)
(三)正比例图像
师:正比例还可以用图像表示,请看大屏幕:
出示正比例图像(数量和单价表格对应的图像)
(1)认识横轴、纵轴。
(2)了解小点表示的含义。
(3)你能用数对表示表格中其它两组数据吗?你有什么发现?
(4)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买7袋需要多少钱?45元可以买几袋?
三、巩固练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1.老师的年龄和体重。
2.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
3.每天的零花钱一定,零花钱的总数与天数。
4.路程和时间
四、课堂小结。
1.让学生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教师总结:抓住“变中找不变”。
教学板书:
正比例
两个相关联的量 比值一定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5÷1=5 10÷2=5 15÷3=5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60÷1=60 120÷2=60 18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