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总分:
看拼音,写词语。(9分)
zǎo chén fú zhuāng cū zhuàng kuáng huān kǒng què
suǒ yǐ hù xiāng róng qiú shuāng bì
辨字组词。(8分)
堂( ) 戒( ) 厉( ) 既( )
常( ) 械( ) 历( ) 即( )
详( ) 塾( ) 涂( ) 提( )
祥( ) 熟( ) 途( ) 题(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1分)
摇( 头 )晃( 脑 ) 张( 牙 )舞( 爪 ) 提(心 )吊( 胆 )
( 眼 )疾( 手 )快 ( 面 )红( 耳 )赤 ( )干( )燥
(1)我发现所填的字都是 和人的身体部分有关 。类似这样的四字词语我还积累了: 眉开眼笑 、 手舞足蹈 。
(2)为了让小表弟尽快明白这个道理,我讲得 口干舌燥 。
(3)幸好他 眼疾手快 ,把花瓶接住了,要不然准摔得粉碎。
四、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8分)
骄傲:①自满的意思 ②自豪的意思
我的爸爸为我的成功而骄傲。(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打扮:①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装饰;②打扮出来的样子,衣着穿戴。
3.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 )
4.一看他的那身打扮,就知道他是一位地道的农民。 ( )
五、选字填空。(4分)
厉 历
(1)墙上的挂( )又翻过了一页。
(2)没想到,他会这么( )害。
提 题
(3)他( )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
(4)这篇课文的( )目是《不懂就要问》。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坎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仿写拟人句)
.
峰顶这么高,我爬不上去。(改为反问句)
.
那声音真好听!(扩句)
.
七、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2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欢喜 B 自豪赞美
2.《花的学校》一文中,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
A 排比 B 夸张 C 拟人
3.《大青树下的小学》作者从 上学路上 、 上课时 和 下课时 几个方面来介绍了一所 欢乐 、 团结 、 祥和 的边疆小学;《花的学校》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未开的花”想象成 花儿在地下学校里上学 ,“已开的花”想象成 花儿放假了 。
4.《所见》一诗的作者是 袁枚 。诗中点明“忽然闭口立”原因的句子是 意欲捕鸣蝉 。
八、课内阅读。(8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谣 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亭 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用“\”画掉句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2分)
(2)我可以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来描述课上和课下窗外的特点,它们是 和 。 (1分)
(3)从小动物们也来聆听同学们读书,看同学们做游戏,可以看出( )。 (2分)
A.小动物们喜欢热闹
B.小动物们羡慕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4)下课后,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做什么 想象一下,写一写吧。 (3分)
九、课外阅读。(12分)
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杨时的人非常(仰望 仰慕)大学问家程颐,便专门从很远的地方跑去拜他为师,学习知识。
一个冬天的中午,杨时和同学游酢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一个难题,他俩(争执 争吵)不下,最后决定一起去请教老师程颐。来到老师家门口的时候,他们发现老师正卧在床上午休。游酢正想走进去,杨时连忙拦住他说:“老师正在休息,我们不能打扰他,还是在门口等一会儿吧!”
游酢觉得杨时的话很有道理,便和他一起站在门外等候。不一会儿,天上下起了大雪,他俩仍然站在门外等候。雪越下越大,一片片雪花飘下来,落到了他们的身上,他们不停地搓手跺脚(保暖 取暖)。没过多久,他们从头到脚都落满了雪花。
程颐醒后打开门,看到门前积雪已一尺深了,而杨时和游酢正浑身是雪地站在门口。程颐觉得他们很懂礼貌,心里非常感动。
(选自《成语故事 励志篇》新世纪出版社)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从哪里可以看出雪很大,他们立在雪地里很冷?(3分)
3.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杨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3分)
4.当程颐醒来看到杨时和游酢时,心里非常感动。这时他可能会怎么想呢? (4分)
十、习作。(20分)
题目:我的好朋友
要求:1.抓住人物特征及他(她)做过的一两件事。
2.按照顺序进行写作,叙事要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