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健康标志单元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身体的健康标志单元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18 22:23:37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健康的身体
上海市北初级中学 苗士娜 郑文勤
上海闸北教师进修学院 范标
一.单元内容名称 《健康的身体》
二.单元作业设计基本原则
本章的主题是围绕“健康的身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活动的目的都是从各种不同角度探究人体是如何维持健康的,因此本章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以基础性、全面性和适度性为基本原则,强调知识结构的良好性、概念和原理的应用性和知识迁徙的灵活性,从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核心内容的把握程度,检验学生对知识认知、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单元作业设计课时安排
整章计划安排12课时的作业设计,具体如下:
第一课时:身体健康的标志
第二课时:运动、休息与健康
第三课时:食物中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第四课时: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第五课时:食物的消化(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第六课时:食物的消化(二)——牙齿
第七课时:食物的消化(三)——消化酶与食物的消化
第八课时: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九课时:营养物质的运输(一)——血液和血管
第十课时:营养物质的运输(二)——心脏和血液循环
第十一课时:均衡营养
第十二课时:人体内水分和能量的平衡与调节
四.单元教学目标
知道健康的含义,了解现代健康人的重要特征。
了解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作用;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认识均衡营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认识人体内的主要消化器官,知道食物中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知道人体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了解血液成分和作用及血管种类;认识心脏结构,了解人体内营养物质运输的基本过程。
知道人体内的水分平衡和能量平衡,认识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五.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是根据教学的三维目标(认知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规划,统一设计。以本单元的核心知识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并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成梯级作业,由课堂同步练习和课后拓展练习组成。在课堂同步练习中讲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课后拓展练习中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实用性。
健康的含义 食物的主要成分及检验 均衡膳食及作用 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血液成分及作用 血管种类 心脏结构及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基本过程 人体内水分平衡和能量平衡
知道 1 2、3、11 9、15、18 4、5 13、14、16 12 7 6、8、17 10
理解 / / / / / / / / /
学会 / / / / / / / / /

第十章 单元测验卷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定的含义,应包括----------------------( )
A.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C.身体健康和道德健康 D.社会适应良好
2.小新同学最近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应多吃一些富含哪种维生素的食物(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食物中葡萄糖的检验用的试剂是---------------------------------( )
A.班氏试剂 B.10%氢氧化钠溶液 C.3%硫酸铜溶液 D.碘液
4.王华同学患了龋齿病,他感到疼痛难忍,这说明龋齿洞已发展到了---( )
A.牙釉质 B.牙髓腔 C.牙本质 D.牙骨质
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6.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了-----------------------------------( )
A.场所 B.动力 C.血液 D.原料
7.用显微镜观察小金鱼的尾鳍内的血管,可以看到红细胞在有些血管内只能单行通过。这些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心脏分为两个腔 B.左右两半的心脏由一层肌肉完全分隔
C.血液先经过心室,再进入心房 D.心房和心室间没有瓣膜
9.均衡膳食是指-------------------------------------------------( )
A.能供应高能量的膳食 B.最易消化的膳食
C.必须含有水分的膳食 D.比例适中而又含有人体所需的食物膳食
10.“能量金字塔”显示给我们的信息是----------------------------( )
A.进食的食物种类 B.进食的各种食物比例
C.进食的食物类型及比例 D.进食食物的量
11.把下列食物与它们能够防治的疾病用线连接起来:
①加碘食盐 A.贫血
② 胡萝卜 B.地方性甲状腺肿
③ 海带 C.夜盲症
④ 辣椒 D.坏血病
⑤ 猪肝 E.神经炎和脚气病
⑥鱼肝油 F.软骨病
⑦黄豆
12.右图一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血涂片的情况,分析回答:
(1)图中1所示的细胞为_____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运输
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2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1所示相比细胞中
有细胞核,故该细胞是_________细胞。
(3)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止
血,起作用的是图中标号_____,所示的结构叫_____
______。 图一
13.右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__________。
(2)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
( )__________主要吸收不能消化食物中的水分
和无机盐。
(3)某人患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切除的部位是( )
__________。
(4)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__,蛋白质
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_。
14.某同学做“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记录了
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试剂
1 淀粉糊+清水 37℃ 碘液
2 淀粉糊+唾液 37℃ 碘液
(1)本实验中淀粉遇碘变蓝的是______号试管,没有变蓝的是______号试管,没有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______;不变量是____________。在此实验中试管1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李大爷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工作也比较紧张,请利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下表A、B、C、D和E五种食物(各100g,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帮他拟定一个较为科学的膳食计划。〔注:(1)、(2)、(3)只填序号〕
食物 糖类(g) 脂肪(g) 蛋白质(g) 维生素A(mg) 维生素C(mg) 维生素D(mg)
A 0.4 90 6 4 7 40
B 48.2 7 38 40 12 0
C 8.8 9.5 65 7 10 14
D 76.8 0.6 7.7 0 0 0
E 18 2 6 3 220 0
为保证李大爷在紧张劳动时及时获得较多的能量,应该让李大爷多吃食物____________。
李大爷有时牙龈出血,那么他平时应多吃食物________________。
有时李大爷晚上看不清东西,建议他应多吃食物______________。
李大爷若将食物B长期作为主要食物,将易患________________。
16.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等被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顺序的各个器官,试根据图回答:
图三
(1)图中各字母(A-E)表示的消化器官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曲线甲是___________的消化;曲线乙是____________的消化。
(3)蛋白质在__________中进行消化;糖类在_________中进行消化(选填序号)。
①A和D ②B和C ③D和E ④C和D
(4)胰腺分泌的各种消化酶从_________进入消化系统。
①A ②B ③C ④D
17.人的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将它比喻为收集和排出血液的“泵”。下图是心脏观察结构示意图(括号内填序号,横线处填名称),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名称:
〔1〕_________〔4〕_________
〔A〕________ 〔D〕_________
(2)图示的心脏工作中,左右收缩,分别将血液泵
至〔 〕_________,〔 〕__________中。
图四
(3)在图中可以看出,心脏结构中D的壁最厚,分析这一特点。
18.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定为0.8g/天,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对钙和蛋白质的需求量更高,但我国绝大数人远未达到这个标准。据调查显示,我国9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内蒙古地区的小学生钙的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33%、55%和69%。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
(1)在人体消化道中吸收钙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
(2)下表为王刚同学某日的食谱。王刚同学这天摄入钙的总量为_____g。根据下表
分析,王刚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通过喝牛奶补钙,按照对钙的需求量为0.8g/天计算,他每天至少在饮食中增加__________g牛奶。
食物种类 食物重量/g 含钙量(g/100g)
馒头 1000 0.03
青菜 500 0.03
豆腐 100 0.16
牛奶 100 0.10
猪肉 100 0.006
(3)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_________和__________。
第一课时 身体健康的标志
田家炳中学 应毅俊
【教学目标】
归纳和理解身体健康人的主要特征
【学情分析】
本课时要求学生了解身体健康的标志,有别于以前“体强无病”就是健康的说法,因此作业设计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帮助学生基本知识点的落实。
【课堂同步练习】
1.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牙齿好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多吃菜、少吃饭”对健康有益
运动过度会影响身体健康
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菜有营养、饭没有营养,所以多吃菜、少吃饭有益健康
脂肪对健康不利,所以膳食结构中应不含脂肪
钙能促进骨骼生长,但摄入过量也会影响骨骼健康
运动有益健康,所以多多益善
【课后拓展练习】
3.小康宁今年14岁,上初中二年级,性格内向。开学初,他的同桌小王丢失了300元书簿费,老师为了弄清楚事情,曾找小康宁谈过话。此后,小康宁一直觉得老师和同学都怀疑自己。人家无意中看他一眼,他就觉得人家带着怀疑的眼光。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话,他就觉得他们在议论他。时间一久,他就精神不振,成绩下降。妈妈以为他身体不舒服,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身体上没有查出什么病。妈妈说:“小康宁身体没病几好了,这下我可放心了。”
请您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小康宁健康吗?写出分析的依据。
第二课时 运动、休息与健康
田家炳中学 应毅俊
【教学目标】
了解合理运动和适当休息与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性
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息安排
【学情分析】
本课时要求学生在了解健康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运动对健康的作用及运动与健康、休息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健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就是围绕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并能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作息安排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强化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
1.为了维持身体的成长和健康,除了需要适当的和适量的食物外,还要有足够的________和_________。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_________,人体中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与每分钟的脉搏数是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
2.深吸气后,再尽力呼出气体的最大体积的量称为_____________。
3.经常运动的人,运动后心率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_________(较长/较短),且心率比一般人_______(高/低)。
4.一般运动量大的同学肺活量比运动量少的同学肺活量_________(大/小)。对体格强健者来说,肺活量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拓展练习】
5.试写出自己一天的作息安排,阐述休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课时 食物中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风华初级中学 李丽华
【教学目标】
知道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了健康与饮食的关系,了解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学习内容有较强的理论性。所以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练习把握基础的识记知识,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同时又可以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和营养方面的有关知识相联系。由于本课的内容多,但是难度不高,因此作业题以基础题为主。作业量也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10分钟/课,尽量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地完成作业。
【课堂同步练习】
1.食物中包括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___、 __、 、
和 。其中, 和 是我们身体所需能量
的主要来源。
2.如果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主要原因是在饮食中缺乏 ,应多吃些 。
3.以下各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维生素D的是---------------------------( )
A.水果和蔬菜 B.鱼肝油 C.谷类种皮 D.糖类
4.小明的爸爸参加义务献血,小明想烧个菜帮爸爸补充铁盐。你认为以下哪道菜更合适 --------------------------------------------------------------( )
A.炒鸡蛋 B.炒猪肝 C.青椒土豆丝 D.黑鱼汤
5.把下列几种营养缺乏症和相关的无机盐、维生素连起来:
维生素A·             ·坏血病
维生素C·             ·夜盲症
铁 · ·“大脖子病”
碘 · ·贫血
维生素D· ·软骨病
【课后拓展练习】
6.下图是“膳食金字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见,我们每天吃最多的是 类,其中含大量的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我们每天要多吃些瓜果蔬菜,它们能为人体提供各种 。
3)青少年处于生长旺盛阶段,需要多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食物,补充 ___________以维持组织的生长、繁殖。
7.仔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47年,有位科学家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进食,其中6人给2个橘子或一个柠檬,其他6人不给橘子和柠檬。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6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6人都恢复了健康,另外6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科学家从柠檬中提取出了一种活性物质,这个活性物质称为抗坏血酸。
(1)科学家从柠檬中提取出的抗坏血酸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立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中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收集到的证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哪些科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课时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风华初级中学 李丽华
【教学目标】
学会食物中主要成分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运用检验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方法鉴别食物中的部分营养成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了解了食物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鉴定营养成分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在作业的设计上通过列表填空的方式,巩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掌握营养成分的鉴定方法和对应的现象。由于本节课有探究性学习内容“检验日常食物中一些主要的营养成分”,故在作业的设计中,以学生探究活动报告为载体,将简答题分成若干设计和实施步骤等,降低作业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习题。
【课堂同步练习】
1.把数滴棕色的碘液滴加在某食物上,碘液变成了蓝黑色。这显示该食物含有--------------------------------------------------------------( )
A.葡萄糖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2.将数颗芝麻在滤纸上碾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出现黑印 B.纸张变为透明
C.出现半透明亮点 D.纸张的颜色变得更深
3.做”淀粉的消化”的实验时,为了证明消化酶的作用,所需要的实验条件是-------------------------------------------------------------( )
①A号试管3淀粉+1唾液溶液 ②B号试管3淀粉+1蒸馏水 ③37℃保温
④班氏试剂 ⑤酒精灯 ⑥血液 ⑦氯化钠
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4.下表显示了四种物质的检验方法,请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答案:
所鉴定的物质 检验用的材料 检验的结果
葡萄糖 班氏试剂
蛋白质
脂肪 出现半透明的亮点
淀粉 溶液变成蓝紫色
【课后拓展练习】
5.李明想通过实验,探究雪碧中是否有糖分。他的探究活动报告如下,请你帮助他填写完整:
ⅰ.提出的假设:雪碧中 (有/无)糖分的存在。
ⅱ.设计的实验:
1)实验器材: 试剂 、试管、试管夹、 、火柴
2)实验步骤:A. 先将适量的的雪碧倒入 内
B. 再加入 ,振荡
C.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用__________加热2-3分钟
D. 观察现象
ⅲ.观察实验现象:出现 沉淀
ⅳ.得出结论: 。
6.大头娃娃事件发生后,如果你是质检人员,你会如何对问题奶粉进行检测?
第五课时 食物的消化(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共康中学 范嵘静
【教学目标】
知道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组成
知道食物在人体中进行消化吸收的基本过程
【学情分析】
根据本课时教学目标,学生知道了消化道与消化腺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作用,也了解了食物在人体中进行消化吸收的基本过程,因此在作业训练中,注意凸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因序渐进。课堂同步练习按照消化器官名称、位置、作用、过程等教材因素展开,体现教学进程,做到教与学的互动统一。
2.思维训练。课堂同步练习和课后拓展练习,分别以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为主,即根据器官名称说出作用,再根据其作用说出器官名称,举一反三,加深理解。
3.配图式或表格式练习。增强直观性和条理性,使学生容易记忆和掌握。
【课堂同步练习】
1.仔细辩认以下各器官,并把它们在图中
的适当位置上标示出来(用字母表示):
A.大肠
B.口
C.食道
D.小肠
E.胃
人的消化系统
2.按在消化道上的位置,将下列各器官依次行排列。
大肠 口 小肠 胃 食道 肛门 咽
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化系统是由消化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肠
腺。
4.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___________。这个过程主要在消化系统的_________中进行。
5.将下列器官与其功能用线相连接:
① 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 ● ● 肝
② 能制造胆汁 ● ● 大肠
③ 消化食物的起始部位 ● ● 口腔
④ 吸收食物残渣的水分 ● ● 小肠
【课后拓展练习】
6.下表总结了消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请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语。
消化系统组成 功能
口 把食物咀嚼成__________。唾液中的_______会__________食物中的淀粉。
_________ 管壁肌肉______________,把食物往下推送入胃部。
胃 食物经搅拌后与胃壁分泌的胃酸和____________混合。食物中的__________开始消化。__________杀死食物内的细菌。
小肠 食物的消化主要在这里进行。水和已消化的食物通过肠壁,吸收到________中。
_________ 未经消化的食物所含的_________,大部分在这里吸收。
肛门 _________由这里排出体外。
7.据图回答问题:
(1)右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模式图,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和 。
(2)在括号内填右图的序号,在横线上填相应器官的名称:
①( ) 是消化食物的起始部位;
②( ) 负责制造胆汁,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③( ) 中蛋白质开始消化,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没有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⑤( )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系统模式图
第六课时 食物的消化(二)——牙齿
共康中学 范嵘静
【教学目标】
牙齿的结构及作用
龋齿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学情分析】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了牙齿的结构与作用,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了解龋齿产生的原因,掌握预防方法并付诸于行动,并在作业练习中,要得以充分地体现。
1.牙齿结构图练习,根据其结构名称、部位、作用进行多次操练,掌握基本知识点。
2.结合自己生活习惯,包含爱好等现状,分析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方法形
成、正确的护齿理念。
【课堂同步练习】
1.在下图填上各部分的名称:
牙齿的结构
拔牙时既出血又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磨牙结构中起保护牙齿作用的是-------------------------------( )
A.牙髓腔 B.牙釉质 C.牙龈 D.牙本质
3.牙齿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是-------------------------------------( )
A.牙髓腔 B.牙釉质 C.牙龈 D.牙本质
4.在牙齿中的骨质结构称为---------------------------------------( )
A.牙髓腔 B.牙釉质 C.牙龈 D.牙本质
【课后拓展练习】
5.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牙齿的结构名称填入适当的方框和空格中(填数字序号):
牙釉质 ②牙本质
③牙髓腔 ④血管
⑤神经 ⑥牙龈
(a)牙齿表面的一层光亮的物质,也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b)近似骨骼结构的物质,也是牙齿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c)位于牙齿中间,内有神经和血管的是______________。
(d)负责感觉外界对牙齿的刺激是的______________。
(e)负责输送物质进出牙齿的是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牙釉质具有保护牙齿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有龋齿吗?如果有的话,请你找出产生龋齿的原因,并写出预防办法;如果没有的话,请你谈谈保护牙齿好的做法或经验。
第七课时 食物的消化(三)—消化酶和食物的消化
风华初级中学 叶清
【教学目标】
知道消化酶的消化作用
知道消化腺分别分泌各自的消化液
【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消化酶的作用,也了解了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因此作业设计是有关消化酶和消化液等基础知识的训练,巩固课时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掌握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和消化腺分别分泌各自的消化液,并且通过实验“唾液淀粉酶”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辨别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A.肠腺 B.胃腺 C.肝脏 D.唾液腺
2.下列食物中,能被胰液消化的------------------------------------( )
A.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 B.糖类、盐和牛奶
C.无机盐、维生素和蛋白质 D.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3.下列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消化酶种类最多的一组是---------------( )
A.肠腺和胃腺 B.胃腺和胰腺 C.胰腺和肠腺 D.唾液腺和胃腺
4.在消化道中,催化蛋白质消化的消化酶来自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
⑤胰腺------------------------------------------------------(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5.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
A.胃 B.咽 C.大肠 D.肝脏
6.酶的化学成分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类 D.核酸
7.被胆汁促进消化的物质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课后拓展练习】
8.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值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
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7 不变色
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1.8 变蓝色
(1)试管1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管2和3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管_____和_____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4) 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课时 营养物质的吸收
风华初级中学 叶清
【教学目标】
知道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
知道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了解了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因此进行本课时的作业设计首先巩固课时教学目标,其次帮助学生回顾和掌握小肠的基本结构。并且通过实验题“小肠绒毛”的解答,使学生明确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到器官的功能与结构是相适应的。
【课堂同步练习】
1.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2.十二指肠是指----------------------------------------------( )
A.小肠开头的一段 B.小肠最末端一段
C.大肠开头的一段 D.大肠最末端一段
3.血液流入小肠壁前与流出小肠壁后相比,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
A.氧增加了,养料增加了 B.氧减少了,养料增加了
C.氧增加了,养料减少了 D.氧减少了,养料减少了
4.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5—6米 B.粘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 小肠壁内有肠腺 D.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5.由消化道壁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的是------------------- ( )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运动系统
【课后拓展练习】
6.根据小肠绒毛示意图上的编码及所指部分回答:
⑴小肠黏膜上皮凹陷形成[ ]能分泌肠液,
含有多种消化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⑵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 ],
这样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此外[ ]很薄,
内有丰富的[ ],这些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九课时 营养物质的运输(一)—血液和血管
朝阳中学 姜雷
【教学目标】
知道观察血液的方法,了解血液的组成,认识血液的作用
认识血管的类别,知道血管的作用,理解血管结构和功能相一致的规律
理解血液血管在物质运输过程中的作用,增强感性认识和生命意识
认识献血救人的重要性,知道少量献血对身体健康无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已经知晓血液的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已经了解血管的类别和作用。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旨在考察血液和血管的组成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关血液和血管的事例,注重强化知识运用于实践,保持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课堂同步练习】
1.从人体抽出10ml血液,放入盛有柠檬酸钠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分为两部分,两部分之间有一薄层白色物质,这层白色物质是----------( )
A.血小板和白细胞 B.红细胞和白细胞
C.红细胞和白细胞 D.全部为白细胞
2.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贫血患者平时除了需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应多吃--------------------------------------------------------( )
A.含碘丰富的食物 B.含钙丰富的食物
C.含铁丰富的食物 D.含糖丰富的食物
3.手指不慎被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 )
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4.毛细血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 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② 数量大 ③ 位于动脉和静脉之间
④ 血流速度快 ⑤ 血流速度最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5.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统称--------------------------(  )
A.主动脉    B.肺静脉    C.动脉   D.静脉
6.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 )
  A.损失200~300ml 的血液,人体丝毫没有影响
  B.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
C.少量损失血液有助于健康
D.血液的减少可以促进人体造血
7.下列关于血管结构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脉血管壁最厚,弹性最大,血流速度较快
B.静脉的管壁相对较薄,弹性较大,血流速度最快
C.毛细血管壁最薄,弹性最小,血流速度最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课后拓展练习】
8.在盛有新鲜血液的甲试管中加入柠檬酸钠,乙试管中的新鲜血液不加药品,静置一天后,看到试管中都有淡黄色透明液体。甲、乙试管中的淡黄色液体依次是--------------------------------------------------------( )
A.血清、血浆 B.血浆、血清 C.都是血清 D.都是血浆
9.三种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D.血小板
10.下列血管中,不能让两个血红细胞并排通过的血管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小动脉 D.小静脉
11.下左图为某种血管的纵剖图(箭头示血流方向)据图回答:
(1) 该血管是 血管,判断的依据是 。
(2) 在这段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可表示为 。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上右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已知正常人红细胞的含量为(4.2~5.0)×1012个/L,白细胞为(4~10)×109个/L,白细胞个体一般较红细胞大。请据图回答问题(“[ ]”中填写序号,“____”内填写文字。)
(1) 图中[ ]是红细胞。某人经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为3×1012个/L。据此判断此人患有 症。这种病人应多吃一些含 和 丰富的食物。
(2) 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 ] 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3) 小明的手指被划破流血了,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止血,起着止血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 ] 。
第十课时 营养物质的运输(二)—心脏和血液循环
朝阳中学 姜雷
【教学目标】
认识心脏的解剖结构
认识心脏的作用,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相一致的规律
知道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路径;认识动脉血和静脉血
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途径,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知道血压的形成,认识高血压、低血压
【学情分析】
学生学了有关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知识,认识了心脏的结构和作用,理清了血液循环的基本途径以及意义等,因此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考察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一般知识;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心脏和血液循环、以及血压的事例,注重强化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心脏健康,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课堂同步练习】
1.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下腔静脉 B.主动脉 C.肺动脉 D.肺静脉
2、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 )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3.用猪心脏做灌流实验时,要想使水从主动脉流出,应将水注入-------( )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肺动脉 D.肺静脉
4.肺循环是从哪里开始的-----------------------------------------(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5.流动着动脉血的血管是-----------------------------------------( )
A.主动脉和肺动脉 B.肺静脉和下腔静脉
C.主动脉和肺静脉 D.肺动脉和下腔静脉
6.如果肌肉注射某药品后跟踪检查,首先发现该药品的应是心脏中的---(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7.日常生活中应关爱老年人。张大娘最近经常头昏,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
19/14千帕(健康成人血压正常值为:12~18.7/8~12千帕)。据此数据
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
A.高血压 B.低血压 C.贫血 D.坏血病
8.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 标号6的名称是 。
(2) 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腔是图中标号 。
(3) 血管1里流 血。
(4) 图中标号 是房室瓣,其作用是 。
心脏结构
【课后拓展练习】
9.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10.当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时,心脏的状态-( )
A.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C.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11.小刚下肢受伤,血液从伤口流出,如果小动脉出血,为了防止继续出血,应采取哪项暂时止血措施------------------------------------------( )
A.压迫伤口靠近心脏一侧的血管 B.压迫伤口远离心脏一侧的血管
C.压迫伤口处的血管 D.用干净的纸贴在伤口上
12.静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有关血管时,正确的流动途径是-------------( )
A.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C.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
13.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 ----(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4.在下图,如果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较粗血管表示静脉的是---( )
15.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那么,它是如何保证血液不停地在身体中循环流动的呢?请仔细观察下图,填写表中的空格:
心房 心室 房室瓣 动脉瓣 血流情况
图甲 收缩 舒张 关闭
图乙 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全身各处的血液进入心房
图丙 舒张
第十一课时 均衡营养
风范初级中学 杨远敏
【教学目标】
知道食物的能量值
了解不良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
认识均衡膳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食物的能量值及一些有关营养的知识。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就是从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角度出发,考察学生对食物的能量值及营养知识的了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
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根据合理营养的要求,在每日摄取的总能量中,哪一餐应摄入的能量最多?----------------( )
A.早餐 B.午餐 C.晚餐 D.都一样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胖墩”不断地出现,从营养卫生的角度,你认为造成“小胖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营养良好 B.营养不良 C.缺少运动 D.学习压力
3.为了满足身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摄入的营养必须合理,下面是四位同学帮家长设计的午餐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 )
A.鸡蛋、面包、火腿肠、烧鸡 B.馒头、面包、火腿肠、虾
C.瘦肉、番茄、米饭、牛奶 D.土豆、馒头、番茄、玉米
4.下表是5种食物(100g)的营养成分表,据图回答问题:
饼干 朱古力 水果干 曲奇 米粉
能量(kJ) 2119 2040 1631 1981 1449
蛋白质(g) 4.9 8.0 6.0 6.5 7.0
碳水化合物(g) 63 64.4 72.7 63.9 79.0
脂肪(g) 25.8 23.7 7.9 21.2 0.0
纤维素(g) 0.0 0.0 3.3 3.8 0.0
净重(g) 100 100 100 100 100
(1)食物中的能量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可看出食物中最普遍的三种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能量值最高的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__千焦耳(kJ)。
(3)不同的食物具有_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能量值。
【课后拓展练习】
5.根据以下菜单,由自己的喜好设计一天的食谱。
菜单
(包括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
种类 食物名称 热量(kJ) 蛋白质(g) 铁(mg) 钙(mg) 维生素A(μg) 维生素B(mg) 维生素C(mg)
主菜 干煎带鱼 1185.2 16.3 1.8 11.0 29.0 0.18 —
宫保鸡丁 1569.3 23.9 8.0 34.3 24.0 0.12 —
肉糜豆腐(猪肉) 1033 12.1 2.3 144.0 — 0.08 —
牛肉土豆 689.2 11.0 0.8 10.0 4.5 0.10 7.0
酱鸭肉 756.1 16.5 41.0 11.0 52.0 0.15 7.0
葱烤鲫鱼 645.1 19.5 3.2 84.0 17.0 0.03 1.0
番茄炒蛋 488.7 7.7 1.6 34.0 155.0 0.17 6.0
凉拌黄瓜 51.2 0.7 0.6 24.0 — 0.50 10.0
黄豆芽炒小白菜 332.6 6.4 2.1 91.5 — 0.10 15.5
红烧白萝卜 264.6 0.6 0.6 25.0 — 0.04 24.0
主食 米饭 1443.6 6.6 2.6 18.0 — 0.08 —
牛肉面 1830.7 18.8 4.5 39.4 4.5 0.90 —
点心 肉包 246.6 1.4 0.5 3.5 — 0.008 —
烧饼 176.4 1.2 0.8 4.0 — 0.008 —
鸡蛋(煮) 718.2 14.7 2.7 55.0 310.0 0.31 —
饮料 牛奶 526 6.4 0.4 204.0 48.0 0.32 —
豆浆 334.2 8.8 5.0 50.0 — 0.02 —
汽水 310.2 — — — — — —
甜点 奶昔 900.8 4.0 0.9 213.6 90.0 0.80 —
巧克力 2234.4 3.5 3.4 95.0 — 0.065 —
水果 香蕉 370.4 1.2 0.6 9.0 — 0.05 6.0
橘子 232.8 0.9 0.2 56.0 — 0.04 34.0
苹果 223.8 0.3 0.6 5.0 — 0.01 2.0
★ 以上食物均为一人份的含量(约100g),其中饮料为一杯的含量(约200ml)。
①然后计算出相应的营养成分,与下表对照。
营养成分 热量(kJ) 蛋白质(g) 铁(mg) 钙(mg) 维生素C(mg)
我的摄入量
②下表显示一个14岁少年每天平均的营养成分需求量。
营养成分 热量(kJ) 蛋白质(g) 铁(mg) 钙(mg) 维生素C(mg)
总计 10700 80 15 1200 80
我设计的食谱合理吗?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课时 人体内水分和能量的平衡与调节
风范初级中学 杨敏远
【教学目标】
了解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知道每个人一天摄入水的量和排出水的量基本相等,而且需水量会随着个人生活习惯、气候条件、劳动强度以及生理状况不同而有差别
知道人体所需的能量会因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和体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一个健康的人体不仅需要均衡的膳食,适当的休息与运动,还需要能够正常调节体内水分和能量的平衡,因此本课时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一个人每天摄水量和排水量基本相等,而且需水量会随着个人生活习惯、气候条件及劳动强度等有所差别,力求做到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地掌握。
【课堂同步练习】
1.人体形成尿液的场所是------------------------------------------( )
A.肾脏 B.胃 C.肝 D.膀胱
2.下列对肾脏结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皮质在肾脏外层,颜色较浅 B.皮质在肾脏外层,颜色较深
C.髓质在肾脏内层,颜色较浅 D.髓质在肾脏外层,颜色较深
3.一个人每天有1500L的血液流经肾脏,但形成的尿液有----------------( )
A.150L B.1500mL C.150mL D.15L
4.对蛋白质的需求较多的人士是-------------------------------------( )
A.发育中的儿童 B.司机 C.文员 D.教师
5.下表是小明同学一天摄水量与排水量,据表回答问题:
表一:摄水量与途径
途径 饮料中的水分 食物中的水分 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水
摄入的水量(L) 不少于1.20 约1.00 约0.03
表二:排出水量与途径
途径 呼吸 尿液 皮肤 排便
排出的水量(L) 约0.30 约1.35 约0.70 约0.15
(1)小明同学一天正常的摄水量是________,人体排出水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
人体每天摄入水和排出水的量_________(差别很大/基本相等)
(2)从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失水量超过体内总量的_____%时,就会有生命危险;若达到______%时,死亡就会降临。
【课后拓展练习】
6.下表是不同的人每天对能量的的不同需求,据表回答问题:
婴儿 女性秘书 老人 男性建筑工人 女孩 男孩
所需能量(kJ) 5000 10000 10500 15000 11000 13000
体重(kg) 12 60 60 60 40 40
岁数(岁) 2 25 60 25 13 13
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kJ/kg)
计算不同的人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能量。
婴儿与老人相比,每千克体重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多,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和女性比较,__________需要的能量多,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上述这张表格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十章单元测验卷
1.B 2.C 3.A 4.B 5.B 6.B 7.C 8.B 9.D 10.C
11. ①加碘食盐 A、贫血
② 胡萝卜 B、地方性甲状腺肿
③ 海带 C、夜盲症
④ 辣椒 D、坏血病
⑤ 猪肝 E、神经炎和脚气病
⑥鱼肝油 F、软骨病
⑦黄豆
12.(1)红,运输氧气 (2)白细胞 (3)3 血小板
13.(1)消化 (2)9,小肠;8,大肠 (3)11,阑尾 (4)1,口;3,胃;
14.(1)1;2 ;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2)加入物质;温度、试剂;对照 (3)唾液淀粉酶具有消化淀粉作用
15.(1)D (2)E (3)B (4)软骨病
16.(1)口,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淀粉;蛋白质 (3)④ ;① (4)D
17.(1)〔1〕肺动脉 〔4〕肺静脉 〔A〕右心房 〔D〕左心房
(2)〔C〕右心室 〔D〕左心室
(3)〔D〕代表的是左心室,它的作用是将心室中的血液运往全身各处,因此心室壁最厚
18.(1)大肠 (2)0.716克 (3)食物中缺钙;100克
(3)补充钙质和蛋白质
第十章第一课时
1.C 2.C
3.答:不健康。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及道德健康,小康宁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心理不健康造成的,需进行心理疏导。
第十章第二课时
1.运动;休息;心率;相同 2.肺活量 3.较短;低 4.大;每次吸入空气量增大,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5.答案以学生正确填写而定
第十章第三课时
1.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2.维生素C,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B 4.B
5.维生素A·             ·坏血病
维生素C·             ·夜盲症
铁 · ·“大脖子病”
碘 · ·贫血
维生素D· ·软骨病
6.1)谷类,碳水化合物 2)维生素 3)奶品类、肉、鱼、蛋及豆类,蛋白质
7.(1)维生素C
(2)橘子、柠檬能治疗坏血病吗?
(3)橘子、柠檬能治疗坏血病
(4)进食橘子和柠檬的病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两个都恢复了健康,另外6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
(5)橘子和柠檬中有活性物质----维生素C治疗坏血病
(6)对照实验法,观察法
第十章第四课时
1.B 2.C 3.B
4.
所鉴定的物质 检验用的材料 检验的结果
葡萄糖 班氏试剂 溶液变成红黄色
蛋白质 10%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钠溶液 溶液呈紫色
脂肪 白色滤纸 出现半透明的亮点
淀粉 碘液 溶液变成蓝紫色
5.ⅰ.有 ⅱ.1)班氏,酒精灯 2)试管;班氏试剂;酒精灯 ⅲ.红黄色 ⅳ.米汤中有葡糖糖的存在
6.问题奶粉是由于蛋白质的缺失,用10%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钠溶液可以加以检验.
第十章第五课时
1.B;C;E;A;D
2.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唾液腺、肝、胰、胃腺
4.消化、消化道
5. ① 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 ● ● 肝
② 能制造胆汁 ● ● 大肠
③ 消化食物的起始部位 ● ● 口腔
④ 吸收食物残渣的水分 ● ● 小肠
6.
消化系统组成 功能
口 把食物咀嚼成小块食物。唾液中的酶会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食道 管壁肌肉收缩,把食物往下推送入胃部。
胃 食物经搅拌后与胃壁分泌的胃酸和消化液混合。食物中的蛋白质开始消化。胃酸杀死食物内的细菌。
小肠 食物的消化主要在这里进行。水和已消化的食物通过肠壁,吸收到血液中。
大肠 未经消化的食物所含的水,大部分在这里吸收。
肛门 粪便由这里排出体外。
7.(1)消化和吸收
(2)①1 口腔 ②8 肝脏 ③4 胃、分泌胃液分解蛋白质
④3 食道 ⑤6 小肠
第十章第六课时
1.
牙髓腔内有神经和血管,拔牙时损伤了神经和血管。
2.B
3.B
4.D
5.
(1)
(a)① (b)② (c)③ (d)⑤ (e)④
(2)牙釉质非常坚硬、耐磨。
6.问题回答可以是“有龋齿”,也可以是“没有龋齿”。
有龋齿的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使细菌积聚在牙齿表面,形成牙垢膜。当进食甜的食物后,牙垢膜上的细菌会分解牙齿表面的糖分而产生酸,酸逐渐腐蚀牙齿的牙釉质,引起龋齿。
没有龋齿的是由于有好的保护牙齿的方法。比如早、晚和饭后刷牙,或利用牙线清除牙垢;少吃甜的食物;定期检查牙齿;膳食均衡,多摄入钙、磷和维生素D等物质保持牙齿的健康。
第十章第七课时
1.C 2.D 3.C 4.C 5.D 6.B 7.B
8.(1)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2)温度高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3)2和4
(4) PH值能影响淀粉酶的活性
第十章第八课时
1.小肠 2.A 3.B 4.A 5.A 6.(1) D (2)A ;B;D
第十章第九课时
1.A 2.C 3.B 4.D 5.D 6.B 7.C
8.B 9.C 10.B
11.(1) 静脉 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2) B→A
12.(1)2 贫血 铁 蛋白质 (2)1 白细胞 (3)3 血小板
第十章第十课时
1.B 2.D 3.D 4.D 5.C 6.C 7.A
8. (1) 右心室 (2)5 (3)动脉血 (4)4,防止血液由心室倒流入心房
9.A 10.B 11.A 12.B 13.A 14.B
15.
心房 心室 房室瓣 动脉瓣 血流情况
图甲 收缩 舒张 打开 关闭 心房里的血液进入心室
图乙 舒张 收缩 关闭 打开 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全身各处的血液进入心房
图丙 舒张 舒张 打开 关闭 全身各处的血液进入心房;心房的血液进入心室
第十章十一课时
1. B 2.C 3.C 4.(1)1克食物在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2)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饼干,2119
5.①根据实际需要填写 ②如不合理,需要改进的可能是多摄入些维生素和食物纤维,应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第十章十二课时
1.A 2.A 3.B 4.A
5(1)2.5L (2)呼吸,尿液,皮肤,排便等 (3)基本相等 (4)摄入水和排出水的量达到平衡
6.(1)
婴儿 女性秘书 老人 男性建筑工人 女孩 男孩
所需能量(kJ) 5000 10000 10500 15000 11000 13000
体重(kg) 10 60 60 60 40 40
岁数(岁) 2 25 60 25 13 13
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kJ/kg) 500 500/3 525/3 250 550/2 650/2
(2)婴儿,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所需的能量多。
(3)男性,从13岁男孩和女孩的比较得出。
(4)一个人所需的能量会因性别、年龄、工作性质等不同而不同。
图二
8
小肠绒毛
9
8
7
6
1
2
3
4
5目录
第十章 健康的身体
第十章 总论--------------------------------------------------------------------------------1—2
第十章 单元测验卷-----------------------------------------------------------------------2—5
第一课时 身体健康的标志-----------------------------------------------------------6
第二课时 运动、休息与健康--------------------------------------------------------7
第三课时 食物中主要成分及其作用-----------------------------------------------8—9
第四课时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10—11
第五课时 食物的消化(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作用---------------------12—13
第六课时 食物的消化(二)—牙齿---------------------------------------------14—15
第七课时 食物的消化(三)—消化酶与食物的消化------------------------16—17
第八课时 营养物质的吸收---------------------------------------------------------18
第九课时 营养物质的运输(一)—血液和血管------------------------------19—20
第十课时 营养物质的运输(二)—心脏和血液循环-------------------------21—23
第十一课时 均衡营养------------------------------------------------------------------24—26
第十二课时 人体内水分和能量的平衡与调节------------------------------------27—28
答案----------------------------------------------------------------------------------------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