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开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第 7 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秋开学)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第 7 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9-17 19:2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2.熟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学习指导:
自学指导一:
请仔细阅读P110-113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4分钟后检测: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主要内容。
2.达尔文的学说进步意义与他的局限性。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自学指导二:
请仔细阅读P114-118正文部分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检测:
1.理解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概念。
2.为什么说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理解自然选择是如何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检测:
1.种群:生活在 .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 所含有的 .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 的比率。
4.可遗传变异来源: 、 、 。
5.突变:包括 、
6. 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们为生物进化提供 。但 决定进化方向。
7.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发生改变。
自学指导三:
请仔细阅读P115基因频率计算与“思考讨论”部分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检测:
1.总结计算基因频率的两种计算方法。
2.完成思考与讨论中的表格。
3.说出理想条件(即五种假设)。
补充:在理想条件下,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概率为q,则基因型AA的概率为p2,基因型的概率为q2,基因型Aa的概率为2pq.
四、当堂训练:
1.种群中产生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这些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的。其中的“不定向”不是指(  )。
A.变异不一定与环境变化的方向一致 B.各种变异的方向不同
C.变异不一定都适应环境 D.各种变异不可能与环境变化的方向一致
2.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
A.表现型 B.基因型 C.不利变异的基因 D.肽链结构
3.下列哪项属于种群(   )
A、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B、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
C、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        D、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
4.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3600人,褐眼人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为( )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5.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多选)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个体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的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6.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占24%,Aa占72%,aa占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力为AA=Aa>aa,则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A和a基因频率变化的是
7.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
(2)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3)依现代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 。原因是 。
(4)由此可知,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进化的原材料由 提供,是否发生进化决定于 ,进化的实质是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
一、学习目标:
1.理解隔离在物种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指导:
自学指导一:
请仔细阅读P119-121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后检测:
1.理解物种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记住隔离的两种形式。
3.知道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自学指导二:
请仔细阅读P123-126内容,认真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后检测:
1找出并记住什么是共同进化。
2.知道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检测:
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并且产生 的一群生物。
2.隔离的两种形式: 、
3. 一旦形成,说明已经形成新物种。
4. 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5.物种的形成一般是先经过长期的 ,使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 。
6.生物多样性包括: 、 、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
(1)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2)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 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5)不同 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四、当堂训练:
1.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
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
2.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4.基因型AA和aa 的两个个体杂交,其F1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A.60%和40%  B.40%和60%  C.50%和50%  D.30%和70%
5.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13.2%   B.5%   C.14%  D.9.3%
6.下图展示了现代小麦的起源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该过程表示一种育种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
(2)杂交种F1 (是或不是)一个新种,原因是 。
(3)杂交种F2不育的原因是 。
(4)最后形成的小麦 (是或不是)一种新物种,它与一粒小麦杂交形成的后代的生殖能力怎样 这说明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 。
w.w.w.k.s.5.u.c.o.m
D A C A CD D
7.(1)55%、45% (2)42.5%、32.5% 55%、45% (3)没有发生进化 因为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4)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的改变
D D B C D
6:(1)多倍体育种 (2)不是 F1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
(3)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4)是,不育(5)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