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1张PPT)
技术的价值 技术与人 保护人 保护人的前提是跟人有关,涉及人的健康和安全,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保护都属于保护人技术对人的财产、财务的保护不属于技术保护人技术对人有双重影响
解放人 脑力活动和体力劳动的解放都属于解放人,注意做题时不要受关键词的影响,比如:解放了思想或观念,提高了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属于发展人
发展人 发展人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认知能力的提高,促进人的精神和思维方面的发展(学到新知识,养成新习惯,掌握新技能等)
技术与社会 技术对社会的机制体现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 技术与自然 社会对自然的价值体现在利用、改进和保护自然。一项环保新技术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的价值
第一章
技术的目的性 强调功能、作用,用来干什么,一个技术产品可能不止一种目的性。 (记忆一句话:xxxxxxxx等功能,体现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的综合性 下列特性没有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①多种功能②多种用途③多种优点 ④多种工作模式⑤使用多种原材料 ⑥能装载多种物品 属于技术的综合性
①多学科②跨学科
③多方面知识
④多种原理⑤多种技术
技术的专利性 ①内容:狭义上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三个部分,具备三个特性:独立性、时间性、地域性 ②特征:专利权不能自动取得,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人在一定时间内对专利技术进行垄断。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 ③提交申请专利的流程: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④专利申请审查通过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才会获得专利保护。 技术的两面性 下列特性没有体现技术的两面性: ①价格贵②成本高③研发难度大 ④操作复杂⑤影响某行业发展⑥产品有两种功能或工作模式⑦产品本身的功能缺陷⑧产品使用多种材料 属于技术的两面性
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对自然环境(废旧电池对环境的破坏)产生影响、违背伦理道德观念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的发明: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的革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革和改进 关键词:改进、改良 设计的内涵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例: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的核心是人,【注意:一般功能不认为是人机关系,属于机与机之间的关系】 高效 提高效率,常见关键词:快速、快捷、方便等。 舒适 使用产品是,人体能处于自然状态,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短期感受)。使人舒服是舒适,作业时处于自然状态是舒适,让人心里上感觉舒适也是舒适。 健康 (长期)使用或操作产品的过程中,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积累影响)。受伤也属于健康,但是应当有“积累性”的描述 区别:健康是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伤害,安全是一旦使用便存在危险。
简单记忆一句话:【快速受伤属于安全,积累性的劳动受伤属于健康】
安全 (短期)设计对人不构成身体上(生理上)的伤害。 健康目标 安全目标 概念 目标 概念 目标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滴眼药水的支架脚端部圆滑 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 滴眼药水的支架防止滴管直接接触眼球
儿童点读笔外壳采用环保材料 儿童点读笔笔头圆滑
淋浴喷头喷出的水经过杀菌消毒处理 淋浴喷头的水温能够调控,不会烫伤人
人机关系实例
内容 实例
高效 手机屏幕显示大号字体
健康 鼠标垫的护腕垫
舒适 书包上宽厚的背带
安全 漏电保护插头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地铁入口设置无障碍电梯
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 课桌高度可调(静态)课桌之间距离适当(动态)
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儿童用品表面上画有可爱的造型
第二章
普通人群 特殊人群 设计参照以普通人群为标准,还应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特殊人群简单理解异于常人】诸如行动不便人群,聋哑人等等。 案例:老年人专用手机、地铁入口设置无障碍电梯。主要判断依据为是否考虑到XXX人群的需求。
静态尺寸 动态尺寸 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①静态尺寸是指人的构造尺寸:(如手指指长,AB双拼P84 第4题,电钻) ②动态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动作范围、体型变化等测量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动作范围) 案例:题目中出现了和人体本身尺寸相关的数据,如身高、体重、手指指长,手掌大小等等静态尺寸(短时间内不会存在变化的)球型把手门锁—把手的大小【静态尺寸】
存在动作范围的(存在范围界限的属于动态尺寸)使用时把手旋转的范围【动态尺寸】
人的生理需求 人的心理需求 生理需求:一般指基本需要,如穿衣需求(保暖就是基本需要) 心理需求:穿衣服,要和别人不一样,要求具备个性的。【关键词提取:与他人不同,求异性】 颜色一般属于心理需求 案例:棉衣的基本保暖功能(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属于生理需求;
衣服的款式、样式(心理需求),色彩搭配、造型图案等属于心理需求
信息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 案例:电梯上的楼层显示和到达后发出的提醒音、交警背心上的醒目反光条、电饭煲上的指示灯等等
第二章
优选试验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 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
模拟试验法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称为模拟试验法。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减小风险,提高效率) 汽车碰撞试验、飞机风洞实验、宇航员失重实验
虚拟试验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缩短周期,节省试验费用)称为虚拟试验法。 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
强化试验法 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试验方法称为强化试验法。 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
移植试验法 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移植试验法。 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小白鼠疫苗试验
技术试验方法
第二章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二、制定设计方案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五、编写产品说明书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三章
“设计要求”包括的内容有:
(1)功能
(2)外形、材料、结构、技术指标等要求
(3)完成时间、成本等
(4)反映的文化内涵
发现与明确问题 P46页
制定设计方案 P47页
收集信息
可以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渠道收集有关的信息。
设计分析——找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方案构思——构思出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方案呈现——使用草图呈现(绘制草图)
方案筛选——从多个草图中挑选出最贴近的方案
课本P48-51页
制作模型或原型 P52页
记忆:对于小型、简单的产品可以直接制作产品原型,对于大型、复杂的产品先制作缩小简化的模型。
测试、评估及优化 P53页
测试——例:产品承重试验
评估——例:P53页表格中评估指标如质量、拆卸后体积、成本、造型精美程度、结构稳定程度、使用便利程度、加工难易程度
优化——例:课本P54页强度优化、外观优化
☆ 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的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创新原则
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原理、新材料、新功能等等
☆ 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实用原则
使用方便、功能多、性能好
保护手不被烫伤
手感舒适
便于倾倒
便于清洗
稳定性好
受热面积大
热效率高
美观形象
水烧开时 提醒注意
方便开启出水口
格雷夫斯的水壶
第三章
☆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所谓最低的费用,是指产品在得到最优良的设计、实现最佳的功能的同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的总量最小,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青藏铁路案例)。
经济原则
节省成本、降低运行成本、价格低等等。
美观原则
☆ 产品外观的美是通过造型、大小比例、材质、色彩、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的,受消费者、功能、技术、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影响。
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等。
第三章
道德原则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要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等等。
技术规范原则
技术规范原则是指产品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关键词提取:
规定、标准等
案例:
数码产品的USB接口、飞机统一的圆形窗户(课本案例)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产品的设计既要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关键词提取:
绿色、环保、节能等
白炽灯
节能灯
第三章
什么是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呢?
(1)设计过程是否完备
(2)分工是否合理
(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
(4)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任务是否完成
(5)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6)全过程是否有质量控制和相应的监督、改进措施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包含以下内容:
设计过程的内容
第三章
什么是对设计成果的评价呢?
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
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设计要求”包括的内容有:
(1)功能
(2)外形、材料、结构、技术指标等要求
(3)完成时间、成本等
(4)反映的文化内涵
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有两个依据:
设计的交流方式:
口头交流(非正式)
文本、图表之类的交流方式(正式)
技术图样、模型的交流方式(直观)
计算机演示、网页的交流方式(生动、形象)
第三章
产品的最终评价一般采用(坐标法)表现
该图的评价依据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的评价,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以下内容(创新、经济、美观、实用、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原则)共7个,倘若坐标中出现如人机关系、耐用、安全等等一系列的描述词汇,则不是依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的评价。
第三章
图A
图B
第三章
注意以下内容:
1、得分高代表这项内容做的好,评价者满意。对产品越满意,分值越高。
在左边的评价坐标图(a)中。 “价格低”得分很高为5分,恰恰说明 “价格低”而非价格高,反之,如果 “价格低”得分低的画,说明价格高。
在右边的评价坐标图(b)中。“质量小”得分较低,恰恰说明“质量大”。凡是类似“价格低”“质量小”“成本低”等类似评价打分,评分越高,说明评价者越满意,则对应的内容为价格低、质量小、成本低
第三章
比较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内容 关键词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1、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2、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3、阶段性成果的质量 过程是否完善、分工是否合理、各个环节或阶段任务是否完成、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全过程是否有质量监控和相应的监督、改进措施。
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1、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 2、依据事先制定好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环保指标、功能、外观、形态、效率、创新、安全、操作性、性能价格比(性价比)、质量、耐用性、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市场前景等。
第三章
观察日常生活
通过无意观察或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常出现(某某人在xx地方干什么时,发现xxxx问题)这样的表达语句。解题时注意判断是否属于观察日常生活后发现的问题。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题目中会出现(在某次试验中发现xxxxx问题)参照课本中案例,伽利略做实验时碰到问题并需求解决的过程。
如题目中出现设计好的产品后,销路(销售额,销售量)不好这类问题时,是在明确问题的价值环节存在问题,未充分考虑某一个问题在一定范围内是否具备普遍意义。
第四章
收集和分析信息
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三种方法。
对已有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称为文献法;
把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问卷调查法;
把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询问法。
询问法具体包括直接询问法、间接询问法、集体询问法、个别询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等。
常出现(在查阅/收集相关信息后某某人知道了/得到了xxxxx)这样的表达语句。解题时注意判断是否属于在收集信息之后发现的问题。
第四章
解决问题所受到的限制
解决问题
受到限制
设计者的技术能力和条件
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
第四章
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
设计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设计标准有所不同(门锁和玩具)
设计对象受到成本、环境等限制(工程设计等都要有一定的预算)
设计者的技术能力和条件
主观条件,是否具有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专业人员和中学生)
客观条件,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等(材料资料仪器设备)
第四章
首先,要抓住主要考虑的因素:物、人、环境
物:产品的功能、造型、材料等
人:使用者,产品是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
环境:一方面受环境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对环境产生影响。
设计分析
第五章
在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时,当涉及产品本身的属性(如:材料、大小、质量稳固性等因素)时,属于对从物的角度考虑的;如果这些属性所要达到的使用目的和使用功能是服务于人的,属于从人的角度考虑的;如果这些属性所要达到的使用目的和使用功能是针对环境的属于从环境的角度考虑的。
第五章
若题干中出现,电动助力、便于携带,便于存取、方便操作等一系列名词,则是考虑人的实际需求。
名词解释:
电动助力 多用于户外电动平衡车的描述,原来是需要人去掌控的,现在提供给我额外的助力,让人使用产品时更加轻松,因此电动助力,考虑的是人的需求。
做题时,碰到关于选项中出现对产品所具备的功能进行描述的语句,则需要判断是否是从物的角度考虑的。诸如采用什么结构,未涉及所使用场景时,是从物的基本属性考虑的。产品使用了什么材料也是从物的角度考虑的。(环保材料不属于从物的角度考虑的,是从环境角度考虑的)
从环境角度考虑问题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使用环境,保护环境、适应环境(考试出题较为频繁)。环保材料是为了保护环境,产品的特定的某一个结构是为了适应某一环境。使用环境考虑的是产品的底端一般较大,是为了整体的稳固,想象以下世界上不存在倒立的金字塔。
人
物
环境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
草图法
模仿法
直观明了
仿形仿生
(模仿外形)
联想法
由此及彼
(万户上天案例)
奇特性构思法
突破常规
标准件:
标准件是指经优选、简化、统一并给以标准代号的零件或部件。包括紧固件、连接件、密封件、滚动轴承、滚针轴承、螺孔和型材等七大类。
第五章
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按照专业类型来分: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学语言等;
依照人的感觉类型的不同来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触觉语言等;
依据人的视觉形式的不同来分:有图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等
[技术语言的特征]:言简意赅、通俗直观、
[口头语言]:较多适用于面对面的、规范要求并不过于严格的场合,其特点是简洁、方便。
[技术图样]:采用某种规范形式将设计用图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特点:易于把握技术特征,最具技术特征。呈现较复杂产品的设计方案及对设计进行详细说明陈述时,比较合适。(克服了语言障碍,直接明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模型]: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特点:容易吸引观众或读者的注意
[图表]:交流方式相对比较正式,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交流,其特点:较为规范,可以反复查阅、核对。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图表包括:表格、草图、效果图等。
[计算机演示、网页]:使各组成部分具体情况、结构和运作方式一目了然,比较生动、形象等
[网络语言]:帮助人们实现了远程的设计交流的需要。
第六章
1、种类
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
考点:投影线是否平行,中心投影法投影线从中心光源出发,平行投影投影线始终保持平行。
第六章
草模: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概念模型:用于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结构模型:用于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机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试验等。
功能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于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展示模型:展示模型是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
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作用(了解部分内容)
第六章
C、从上向下看,即得在H面上的投影,称为俯视图。
A、从前向后看,即得V面上的投影,称为主视图;
B、从左向右看,即得在W面上的投影,称为左视图;
三视图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不反映物体的宽度。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不反映物体的高度。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度和高度,不反映物体的长度。
第六章
15年10月省学考选考卷
问题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问题2:错误选项错在哪里?
错误特征:
①轮廓线没有对齐
②虚线、实线、无线
A
16年4月省学考选考卷
问题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问题2:错误选项错在哪里?
错误特征:
③投影角度选择错误
④相似视图混淆问题
D
第六章
三视图的选择
由轴测图选择三视图错误特征汇总:
①轮廓线没有对齐
②虚线、实线、无线
③投影角度选择错误
④相似视图混淆问题
完成练习1-3题,找出错误视图及错误特征
第六章
一、三视图的选择
2. 如图所示是一个模型的轴测图,其正确的三视图是( )
D
虚线、实线、无线问题
一、三视图的选择
3. 如图所示是一个模型的轴测图,其正确的三视图是( )
D
虚线、实线、无线问题
二、三视图的补画
4.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
建模法
第六章
二、三视图的补画
5.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
画轴测图
补缺漏线
第六章
切割法+关键点辅助作图
16年10月学考选考题
补3条线
第六章
2016年4月选考第16题
16. 【加试题】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
1
2
3
4
第六章
2018.11浙江省选考
第六章
第六章
2019.4浙江省选考
第六章
尺寸标注
箭头标注要求
√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
1、尺寸标注的是形体的真实大小。
2、尺寸标注三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3、整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要标注直径,符号,半圆或不足半圆的标注半径,符号R。
尺寸界线
用细实线绘制,并对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是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尺寸线
用细实线绘制,必须单独画出,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一般用箭头作为尺寸线终端。
注意 :尺寸线不能与圆弧的轴线重合。
尺寸数字
图样上所标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制的准确度无关。
观察尺寸数字的位置和字头方向,有何要求
水平“上上”
垂直“左左”
第一个上的意思是在尺寸线上方,第二个上是字头方向朝上,垂直内容同理可推。
尺寸标注举例
图形较大时直接在在圆内标注,图形较小时在圆外标注
注:圆心位置的确定:需要知道2个尺寸(圆心),制作圆;需要知道三个尺寸(圆心+圆心出发的X与Y)
螺纹孔画法
错误原因在下一张里
注意:
无论采用何种比例,所注尺寸数字均应是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的比例无关。
2:1
1:1
1:2
线性尺寸数字的写法
注:图样中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否则必须注明相应计量单位的代号和名称。
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
轴承座 材料 比例 数量
HT15-33 1:4 1
制图 张三 08.12.5 瓯海二高 审核 李四 08.12.16
30
61
75
三视图及尺寸标注
必要的其他视图
技术要求
1、铸件需经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
2、外表面清理干净。
机械加工图
标题栏和文字说明
图线
图形中采用的各种型式的线条称为图线。标准规定,图线的型式及应用如下表。
剖面线与水平线成45或135角,间距均匀
剖视图
剖视图注意事项
a.物体被剖开后,用粗实线画出物体的剖面轮廓及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
b.省略不必要的虚线,只对尚未表达清楚的物体结构才画出虚线。
c.剖切平面是假设的,在一个视图上取剖视,不影响其他视图的投影。
d.画出与物体材料相对应的剖面符号,金属材料为一组与水平线成45°的平行细实线。
元器件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