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章 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选考通用技术一轮复习(1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五章 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选考通用技术一轮复习(1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2-08-22 02:4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4张PPT)
第一章 第五章复习课
章节内容汇总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评价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五章 方案构思及其方法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具有哪些作用?
保护人
保护人的前提是跟人有关,涉及人的健康和安全,人的生理的保护都属于保护人。
解放人
脑力活动和体力劳动的解放都属于解放人。
发展人
发展人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认知能力的提高。
课本第4页
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技术的性质
1、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成果。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2、综合性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知识。
3、专利性
提交申请阶段
受理阶段
初审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
授权阶段
专利申请过程
专利有三种特性:独立性、时间性、地域性
独立性
不经过专利权人许可,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专利技术
专利权人发明创造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时间性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
地域性
任何一项专利权利,只在其授权的一定地域范围内有效
知识产权
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4、两面性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带来危害。
5、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在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革新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
技术的价值 技术与人 保护人 保护人的前提是跟人有关,涉及人的健康和安全,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保护都属于保护人技术对人的财产、财务的保护不属于技术保护人技术对人有双重影响
解放人 脑力活动和体力劳动的解放都属于解放人,注意做题时不要受关键词的影响,比如:解放了思想或观念,提高了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属于发展人
发展人 发展人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认知能力的提高
技术与社会 技术对社会的机制体现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 技术与自然 社会对自然的价值体现在利用、改进和保护自然。一项环保新技术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的目的性 强调功能、作用,用来干什么,一个技术产品可能不止一种目的性。 (记忆一句话:功能体现目的性) 技术的综合性 下列特性没有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①多种功能 ②多种用途 ③多种优点 ④多种工作模式 ⑤使用多种原材料 ⑥能装载多种物品 属于技术的综合性
①多学科
②跨学科
③多方面知识
④多种原理
⑤多种技术
技术的专利性 ①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人在一定时间内对专利技术进行垄断。 ②并不是所有的技术产品都能申请到专利。 ③知识产权制度能使发明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④专利申请审查通过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才会获得专利保护。 技术的两面性 下列特性没有体现技术的两面性: ①价格贵 ②成本高 ③研发难度大 ④操作复杂 ⑤影响某行业发展 ⑥产品有两种功能或工作模式 ⑦产品本身的功能缺陷 ⑧产品使用多种材料 属于技术的两面性
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违背伦理道德观念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的发明 技术的革新 关键词:改进、改良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课本案例:P24页 书写工具、电动剃须刀
AB双拼 :P82页 第1题、第4题
设计是已有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设计,可以把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使科技成果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设计促进技术革新
富有创造性特征的设计使产品具有新的品质,这种新品质的实现可能要求更先进的技术予以投入和支持,从而使技术在实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技术发展制约着设计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可以使人们的设计得以实现。
技术发展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使设计的主题更加丰富,设计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设计效率更高,技术发展也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效 提高效率,常见关键词:快速、快捷、方便等。 舒适 使用产品是,人体能处于自然状态,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短期感受)。使人舒服是舒适,作业时处于自然状态是舒适,让人心里上感觉舒适也是舒适。 健康 (长期)使用或操作产品的过程中,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积累影响)。 区别:健康是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伤害,安全是一旦使用便存在危险。
安全 (短期)设计对人不构成身体上(生理上)的伤害。 人机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
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注意:不一定要有接触。(例:自动开门、乘电梯)
注:一般介绍产品功能时不叫人机关系,属于机与机之间的关系
高效 提高效率,常见关键词:快速、快捷、方便等。
健康 (长期)使用或操作产品的过程中,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积累影响)。
对人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休息一下不会好的。如:
A.滴眼药水的支架防止滴管直接接触眼球,体现健康目标
B.儿童点读笔外壳采用环保材料,符合儿童的健康需求
舒适 使用产品是,人体能处于自然状态,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短期感受)。使人舒服是舒适,作业时处于自然状态是舒适,让人心里上感觉舒适也是舒适。
关键词: “短时间”
是人处于自然状态、产生的是一种疲劳,这个疲劳是休息一下就好了,让人心里上感觉舒适也是舒适。
安全 (短期)设计对人不构成身体上(生理上)的伤害。
目的是操作者在(极短的瞬间)使用产品时不会受到伤害和伤亡,其中包括(划伤、烫伤等)
注:保护人的安全,不是保护产品。
A,滴眼药水的支架底部圆滑,体现安全目标
B,带有喷雾功能的淋雨头水温控制在50摄氏度以下,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设计参照以普通人群为标准,还应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
案例:老年人专用手机、地铁入口设置无障碍电梯。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①静态尺寸是指人的构造尺寸;
②动态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动作范围、体型变化等测量数据。
(判断是否存在动作范围)
静态尺寸
动态尺寸
静态尺寸
动态尺寸
注:人的动态尺寸是指人在动,不是产品在动,如表盖可以打开不属于动态尺寸
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
案例:球型把手门锁—把手的大小(静态尺寸),使用时把手旋转的范围(动态尺寸)。
课桌高度可调,适应不同学生身高的静态尺寸,课桌之间距离得当,考虑学生进出的动态尺寸的需要。
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色彩、材质、视觉、听觉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案例:衣服的款式、样式(心理需求),棉衣的基本保暖功能(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属于生理需求,色彩搭配、造型图案等属于心理需求。
人的生理需求和人的心理需求
人的生理需求和人的心理需求
一般几种感觉如听觉、触觉、视觉指的是心理需求,如新奇有趣卡通造型指的是心理需求
产品与人的信息交流。(注:产品通过一定的方式告诉人一些信息,如饮水机的红绿灯代表了其工作状态是信息交互,但霓虹灯的颜色变化没有传递任何信息就不是信息交互)
信息交互
一般来说,显示器、显示屏是指信息交互
注:
A、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定义的区别:
“普通人群”是指产品设计所面对的主要对象。
如设计轮椅面向的是残疾人,同学们不可一看到残疾人士的字样就武断地认为是特殊人群。有时文字的一些导向性语言同学们也要注意,选项中如看到“产品考虑了”和“产品主要考虑了”是不一样的。
例如:“本产品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一款产品,体现了产品满足了特殊人群的需求。”这样的描述是错的,因为设计所面向的主体是女性,那么女性应该是该产品的普通人群。
B、特殊人群和动态人的区别:
特殊人群相对于设计面对的主体人群,地位是不对等的,往往是设计使用中的少数或特殊情况;而动态的人是在使用中,范围、尺寸要适应不同环境的情况。
C.注意产品的同一个属性,可以兼顾多个目标,例如将汽车的外观设计成红色既可以是表达信息交互(课本案例,红色可以提高汽车的反光率)又可以是心理需求。汽车的不同颜色会形成不同视觉警觉,引起其他车辆注意的概率不同,属于信息交互;而颜色的喜爱则属于心理需求,如女性可能会偏爱红色外观的车子。
如图是一款手持无线吸尘器,小巧轻便,轻松清洁地面和天花板。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该两用吸尘器的设计,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把手的长度设计考虑了人的动态和静态尺寸
B.强劲的马达吸力,使清扫更方便,实现了高效目标
C.能够除螨虫,实现了健康目标
D.整体大小适宜考虑了普通人群使用
如图所示,在集体办公条件下,办公室桌椅中间一般用挡板隔开,这种设计是为了满足( )
A.人的心理需求
B.人的生理需求
C.动态人的需求
D.信息交互
如图所示的电线夹可以方便地夹在电源线上,电线夹的两面分别有盲文、图案和文字,可以方便快捷地区分出不同电器的电源线。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该分析( )
A.未考虑特殊人群的需要
B.不符合信息交互要求
C.符合高效的目标
D.符合人体动态尺寸
优选试验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
案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称为模拟试验法。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减小风险,提高效率)
模拟实验法
案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飞机研发过程中进行的风洞试验、宇航员利用水的浮力进行失重试验等。
虚拟试验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缩短周期,节省试验费用)称为虚拟试验法。
案例:利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的计算机模拟试验
强化试验法  
  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试验方法称为强化试验法。
案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
移植试验法  
  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移植试验法。
案例:将人体病毒株在小白鼠体内试验
注:区分模拟试验法和虚拟试验法
模拟试验法的好处:减小风险,提高效率
比如:
a、宇航员利用水的浮力进行失重试验;
b、飞机研发过程中进行风洞试验;
c、神州三号飞船搭载一民完全模拟人状态的“小伙子”
虚拟试验法的好处:缩短周期、节省研制费用
比如:
a、产品机械性能的仿真试验;
b、利用计算机模拟小浪底工程的工作
做这种题目一定要先找到试验对象是谁,记住两点
1、做试验过程过程中不能对人构成安全隐患,比如用手触摸支架的各个部分,试验其表面的锋利程度,这个是不对的。
2、不能人为破坏试验对象,比如说检测拖把布是否耐用,用剪刀去剪拖把布也是不对的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评价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二、制定设计方案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五、编写产品说明书
收集信息
设计分析
方案构思
方案呈现
方案筛选
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注:
a、侧重于发现问题;
b、明确这个问题有没有价值和解决该问题所受到的限制条件;
c、如果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就提出设计项目、设计要求和设计计划。
二、制定设计方案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其中设计分析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材料、结构、功能等等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注:
a、绘制图样
b、制作模型或原型(对于小型、简单的产品可以直接制作产品原型;而对于大型、复杂的产品先制作缩小、简化的模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注:
A、测试 测试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B、评估 在测试的基础上,还需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C、优化 如教材P54美化外观如弧形和增加结构强度如构造“肩”
五、编写产品说明书
注:
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出现一定循环,不能将设计过程简单化、模式化。
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创新原则
二、实用原则
三、经济原则
四、美观原则
五、道德原则
六、技术规范原则
七、可持续发展原则
☆ 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的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创新原则
题干出现关键词:
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原理、新材料、新功能等等
香皂用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得很小,再要继续使用就很不方便,可是直接扔掉又有些浪费。该怎么办呢?那就来试试这款新颖的香皂存钱罐吧。
它的设计非常新颖,可以将很小的香皂碎片像硬币一样投入到“存钱罐”里面积攒起来。由于外壁是由透水的纱布制成,可以直接透过纱布进行搓洗,从而将香皂彻底用完。存钱罐本身还可以作为一个香皂盒来使用,直接将成块的大香皂放在上面即可。
为了方便固定,这款香皂“存钱罐”还设计有一个吸盘,可以非常方便的固定在卫生间的墙壁上。
案例1
☆ 一般在题干中出现关键词如“功能”、“性能”等,一般体现设计实用原则。
实用原则
关键词提取:
使用方便、功能多、性能好
☆ 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保护手不被烫伤
手感舒适
便于倾倒
便于清洗
稳定性好
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
美观形象
水烧开时 提醒注意
方便开启出水口
格雷夫斯的水壶
☆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所谓最低的费用,是指产品在得到最优良的设计、实现最佳的功能的同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的总量最小。
经济原则
关键词提取:
节省成本、降低运行成本、价格低等等。
☆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所谓最低的费用,是指产品在得到最优良的设计、实现最佳的功能的同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的总量最小。
最低的费用是指设计实现最佳功能的同时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成本总量最小,包括材料成本、制作成本、仓储运输成本等。
题干中出现关键词如“成本”“可拆卸”“减少存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等一般体现设计的经济原则
  请观察下面的椅子,你认为它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可重叠储运、规模化生产
修建青藏铁路时,为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提高了成本,但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大家想一想这是否也符合经济原则呢?
设计中的经济原则是指产品在得到最优良的设计、实现最佳的功能的同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的总量最小,但也要考虑社会效益。
美观原则
  产品外观的美是通过造型、大小比例、材质、色彩、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的,受消费者、功能、技术、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影响。
关键词提取:
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等。
道德原则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要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
  设计者必须具有宽广的眼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案例提取: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窃取别人的设计成果等等
不能设计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用工酒精加自来水生产的假酒
更不能设计生产有毒食品、药品
技术规范原则
  技术规范原则是指产品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关键词提取:
规定、标准等
案例提取:
数码产品的USB接口、飞机统一的圆形窗户(课本案例)、插座孔间距
注:产品整体采用圆形结构、榫卯结构或其他结构以及产品采用标准件等不属于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
特别注意:标准件本身体现设计技术规范原则,但产品有没有采用标准件与体不体现技术规范原则无关。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产品的设计既要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关键词提取:
绿色、环保、节能等
新一代抽水马桶的冲水量:大6升、小3升。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案例?
白炽灯
节能灯
设计的评价
含义:
  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原则,采用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按评价对象来看,分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
按评价者来看,分为设计者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1)设计过程是否完备
(2)分工是否合理
(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
(4)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任务是否完成
(5)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6)全过程是否有质量控制和相应的监督、改进措施
评价的内容
对过程的评价是指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对设计成果的评价
两个依据
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
根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根据设计原则对某个最终产品的评价(坐标法)
该产品总体评价较高,特别是有一定的创新
性,有自己的独特性能,符合技术规范,以人为
本,尊重知识产权,但其性价比不高等。
假如题目中没说高低的时候,一般值越大,产品设计者期盼值越大(除价格以外),例如:价格没说高低的时候,一般值越大,价格越低,如果是实用,一般值越大,越实用。
一般面积(坐标值增加)越大,说明产品质量越好,但如果某一标准太低,则产品存在缺陷;
设计的交流方式
口头交流(非正式)
文本、图表之类的交流方式(正式)
技术图样、模型的交流方式(直观)
计算机演示、网页的交流方式(生动、形象)
内容 关键词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1、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2、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3、阶段性成果的质量 过程是否完善、分工是否合理、各个环节或阶段任务是否完成、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全过程是否有质量监控和相应的监督、改进措施。
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1、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 2、依据事先制定好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环保指标、功能、外观、形态、效率、创新、安全、操作性、性能价格比(性价比)、质量、耐用性、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市场前景等。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课本P80页)
(3)技术研究与技术实验
(P82页第二段全部内容)
(1)观察日常生活
(包括生活中有意识观察和无意注意)
(2)收集和分析信息(课本P80页)
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询问法具体包括直接询问法、间接询问法;集体询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个别询问法等。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技术活动中)
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
明确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等
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
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
科学性 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新颖性 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实用性 在调查范围内,该问题是否存在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意义
主要性 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技术可行性 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
经济性 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
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标准
A.
不同的设计对象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产品的功能、大小、外观、安全、耐用性等方面的设计标准也有所不同(门锁和玩具)
对象的特点不同,对象的标准也不同,标准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GB)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特定标准。
B.设计对象还将受到诸如成本、环境等的限制。
2.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A.主观:
设计者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B.客观:
问题的解决或设计的过程往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需要一定的材料、资料、仪器、设备以及空间等作支撑。
第五章 方案构思及其方法
首先,要抓住主要考虑的因素:物、人、环境
物:产品的功能、造型、材料等
人:使用者,产品是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
环境:一方面受环境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对环境产生影响。
设计分析
人:
从使用者角度分析,产品是为人服务的,人的需求和特点决定着产品的设计。
注:
a、使用者特点(如儿童——色彩鲜艳、卡通造型;老人——使用方便);
b、操作便携性;
c、从人机关系角度安全、舒适、健康等目标考虑
物:从产品角度分析,产品本身的特点,包括材料、结构、功能等方面;
环境:从使用环境、保护环境和适应环境分析,产品是在一定环境中使用的,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并对环境产生影响。
注:
a、产品使用环境(如潮湿环境采用防锈材料;产品大小等与使用环境契合);
b、保护环境无污染,可持续利用
在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时,当涉及产品本身的属性(如:材料、大小、质量、稳固性等因素)时,属于对从物的角度考虑的;如果这些属性所要达到的使用目的和使用功能是服务于人的,属于从人的角度考虑的;如果这些属性所要达到的使用目的和使用功能是针对环境的,属于从环境的角度考虑的。
1、可折叠电动自行车,设计成可折叠结构主要考虑了“物”的因素
判断
错误,电动自行车主要功能是骑行,设计成可折叠主要是为了减少占用空间,即考虑“环境”的因素
怎么说才是考虑“物”的因素?
若题目说如何设计电动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则主要考虑的是“物”的因素
2、可折叠背包式手推婴儿车
选项“可折叠成背包形式,主要考虑了人的因素”
选项“用铰连接实现折叠,主要考虑了物的因素”
选项“展开后的宽度和高度要适当,主要考虑了环境的因素”
展开后的宽度和高度适当,主要考虑人的因素,即从产品本身的构造合理性尺寸,要符合使用者。


×
方案的构思的方法
草图法
模仿法
直观明了
仿形仿生
联想法
由此及彼
奇特性构思法
突破常规
标准件是指经优选、简化、统一并给以标准代号的零件或部件;七类标准件:紧固件、连接件、密封件、滚动轴承、滚针轴承、螺孔或型材(型号材料,比方说角钢有各种型号)
注:常见标准件:螺栓、螺母、垫圈、密封圈、轴承、平键
选用标准件的作用:
标准件大批量生产,相对便宜,购买后可直接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制作过程、实现通用通换,易维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