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鹭 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白鹭 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2 11: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鹭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重点)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 对白鹭的描写中的。(难点)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弄清课文的段落划分及段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介绍资料
1.教师导入: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首谜语诗(打一动物)。(出示课件2)
课件2: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白鹭)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他笔下的白鹭美丽动人,聪明活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 (板书:白鹭)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量。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
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中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等。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有《郭沫若全集》行世。
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扫清障碍,初读课文
1.学习生字。(出示课件4)课件4:
宜 鹤 嫌 朱 嵌 框 匣 哨 恩 韵
(1)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框—眶 哨—稍
组词识记:适宜 白鹤 朱红 恩惠 韵律
(2)书写指导。
“鹤”:左右宽窄相当,第三笔为长撇。
“哨”:左右结构,“肖”的上半部分不要写成“小”。
“嫌”:左窄右宽,左半部分“女”的撇点和右半部分“兼”的撇形成避让。
“框”:右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王”,最后写竖折。
“匣”:三包围结构,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
“恩”: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因”,不要写成“田”。
(3)学习会认字。(出示课件5)鹭 嫌 黛 嵌 匣 嗜
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嫌一歉 嵌一崭 匣一押
组词识记:白鹭 粉黛 嗜酒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扫清学生阅读的障碍,
为接下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对白鹭有着怎样的情感?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3.你能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4.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几幅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好基础。
四、交流成果,解决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白鹭)什么特点?(美丽)(板书:白鹭之美)
2.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白鹭怎样的情感?(喜爱和赞美之情)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从白鹭的外形和它在不同场景里的美)
3.你能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1)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每个段落大意。
(2)教师总结:这篇课文共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
课件6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发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
赞叹。
(3)教师指导: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5自然段)从颜色、身段写了白鹭的外形之美;第二层(第6~8自然段)借助“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4.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几幅图画?(三幅)你分别给每幅图画起了什么名字?(第一幅图画一白鹭垂钓图;第二幅图画一白鹭瞭望图;第三幅图画一白鹭起舞图)
(出示课件7~9)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领略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白鹭有了一定的了解,收获了很多新知识。
课后反思:
这是一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学生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激发了对美的感受,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