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如图为“南方某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某次强降水后城市发生内涝,原因是图中( )
A.①过多 B.②受阻 C.③过快 D.④增大
3.如图是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B.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
C.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 2.53%
D.海水淡化成本高,目前还不能推广
4.科学研究表明:水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后,就会变成老化水,俗称“死水”,不利于饮用。能使陆地上的水成为“活水”,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海洋循环
5.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改变局部的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循环
6.目前浙江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
①增加地面下渗 ②改变水汽输送
③增加水汽蒸发 ④增加地表径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7.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A.② B.③ C.④ D.⑤
8.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寓意丰富。从科学角度解读,“东到海”与“复西归”可以认为是( )
A.水的径流与水汽输送的过程 B.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C.降水与蒸发的过程 D.水土流失与大气污染
9.2018年22号台风王“山竹”形成于太平洋的远洋地区,9月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台风“山竹”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 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0.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B.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C.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11.大气水在水循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来自于( )
A.陆地水的蒸发 B.海洋水的蒸发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以上各项都是
1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 )
A.赤道附近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东海海域 D.沙漠地区
13.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1时45分左右于浙江温岭登陆。在如图所示的水循环模式中最能代表台风登陆过程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③⑤
14.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B.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C.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15.如图所示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及其周边环境缩略图,对于该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水汽输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
B.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
C.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D.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循环比较活跃
二、填空题
16.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2021年夏台风“烟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登陆,给各地带来了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填图中字母,下同)环节。台风引发的洪水属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
(2)2021年1月22日,丽水市持续出现晴好天气,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为了缓解森林火险、增水抗旱,景宁、青田共实施人工增雨火箭作业5轮次,发射增雨火箭弹18枚;这属于改变水循环中的 (填图中字母)环节。
(3)海洋里的一滴水,可以通过 重新回到海洋里。
17.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写出图中编号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② 蒸发;③ ;⑤ 。
(2)水循环中能为陆地不断补充淡水的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18.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B、 ,C、 ,D、 ,F、 。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和 。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 (填字母)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 (填“长”或“短”)。
19.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B. G. .
(2)驱动上图中水循环的动力是 ;
A.重力 B.地热能 C.太阳辐射
(3)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 (壊文字)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20.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是 水,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图中①所代表的物态变化名称 , 这一过程要 (填“吸热”或“放热”)。
21.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1)请写出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A ,B ,C ,
D ,E ,F 。
(2)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 和 之间,通过水循环,使 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 ,滋润着土地。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
三、解答题
22.海绵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追求的目标。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杭州虽然人口密集,但用水相对充足,这是因为水循环中的主要环节 (填序号)能够为陆地上补充水汽。
(2)及时排水始终是实现“海绵城市”的一大难题。暑假的一场暴雨,顷刻间使余杭变成了一座“水城”,不少车辆被淹。如果积水较深,车沉入水中后将无法打开车门,是因为,车外水的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内空气的压强。此时,不要惊慌,在水进入车厢内将要没过头部时,深感一口气,待水充满车厢后,就可以打开门逃生了。
(3)增加雨水的下渗是提高城市“弹性”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植被护坡实验的示意图,A、B为两个坡面,其中在B坡面上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可观察到 坡面上水的流速大、流入引水沟的水量多。
(4)根据以上信息,请提出一条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议: 。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C
6.C
7.D
8.A
9.C
10.B
11.D
12.D
13.B
14.A
15.A
16.(1)C;E
(2)B
(3)海上内循环或海陆间循环
17.(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2)C
18.(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3)M
(4)短
19.(1)水汽输送;植物蒸腾
(2)A;C
(3)地表径流
20.海洋水;汽化(或蒸发);吸热
21.(1)降水;蒸发;水汽输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可与上一空交换);海洋;淡水
(3)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22.(1)③
(2)大于
(3)A
(4)增加绿化面积,植树种林,城市有序发展(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