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1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3 14:18: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 导学案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四种规律——守恒规律、价态规律、强弱规律和先后规律。
2、通过守恒规律,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1、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2、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种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有关系式:
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2.价态规律
(1)高低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即“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应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2)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就近变价”。
如: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0赵瑊\\看PPT\\化学 人教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 唐兰\\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a40.TIF" \* MERGEFORMATINET
H2S中S元素为-2价,与产物中的单质S的0价近,所以H2S生成S。
3.强弱规律
 还原剂 + 氧化剂===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强还原性)  (强氧化性) (弱氧化性)  (弱还原性)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即“强制弱”或“前强后弱”。
应用: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或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和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
4.先后规律
(1)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例如,已知还原性:I->Fe2+>Br-,当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Fe2+;把氯气通入FeI2溶液时,因为还原性:I->Fe2+,所以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I-。
(2)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时,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例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依次与Cu2+、H+反应。
反应: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或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3)电荷守恒:离子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
(1)标价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HO3(浓)——O2↑+O2↑+H2O
(2)列变化:标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3)求总数:依据电子得失守恒,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4)配化学计量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C+4HNO3(浓)——4NO2↑+CO2↑+2H2O
(5)查守恒: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原子个数是否守恒,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标注反应条件。
C+4HNO3(浓)4NO2↑+CO2↑+2H2O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计算依据
(1)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
(2)氧化剂中元素降价总数等于还原剂中元素升价总数,即化合价升降守恒。
2.计算方法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2)标准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3)找准每个氧化剂、还原剂中变价的原子个数。
(4)列出等式并计算: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1、下列微粒只有还原性的是(  )
A.H+ B.Fe2+ C.Zn D.HCl
【答案】C
【解析】只有还原性的元素应处于最低价。金属单质0价就是最低价。HCl中虽然Cl为-1价为最低价,但是H为+1价为最高价,有氧化性。
2、(2020·全国课时练习)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2M3++4H2O=+Cl-+8H+, 中M的化合价是 ( )
A.+4 B.+5 C.+6 D.+7
【答案】C
【解析】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相等,即6-1=8-n-1,解得n=2,从而得出M2O7n-中M的化合价为+6价,故C正确。
3、当溶液中X2O和SO离子数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7 B.+2 C.+3 D.+4
【答案】C
【解析】X2O中含有2个变价原子X,SO被氧化只能生成SO,设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n,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列式得:1×2×|+6-n|=3×1×|+4-(+6)|,得n=+3。
4、Cl2在70 ℃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个数之比为4∶1,则溶液中NaCl与NaClO的个数之比为(  )
A.1∶1 B.5∶1 C.9∶4 D.11∶2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NaCl,失电子被氧化生成NaClO和NaClO3,假设溶液中NaClO个数为4,则NaClO3个数为1,设生成的NaCl个数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x×1×|0-(-1)|=4×1×|0-(+1)|+1×1×|0-(+5)|,所以x=9。
5、(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1)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稀硫酸中,C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氧化O的一种氢化物,Cr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5 2 10
(2)
【解析】(1)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电子数是10个,根据电荷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前还有氢离子参加,反应后还有水生成,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反应中C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做氧化剂,+3价的Cr是还原产物;O的一种氢化物是还原剂,应该是,反应后是氧化产物,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得到3个电子,氧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反应中转移6个电子,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在方程式左边补上,方程式右边补上,配平后的方程式为。
1、已知OCN-中氮元素显-3价,在反应OCN-+OH-+Cl2―→CO2+N2+Cl-+H2O(未配平)中,如果有6分子Cl2完全反应,则被氧化的OCN-的微粒数是(  )
A.2 B.3 C.4 D.6
【答案】C
【解析】OCN-中C显+4价,N显-3价,反应中只有N和Cl的化合价改变,根据OCN-N2、Cl22Cl-,由得失电子守恒:3n(Cl2)=2n(OCN-),可知6分子Cl2完全反应,有4个OCN-被氧化,故选C。
2、Mn、Mn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强碱性条件下,KClO3与MnO2反应可得到K2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MnO2+bCl+X=aMn+bCl-+Y,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3∶1 B.X为“3H2O”、Y为“6H+”
C.MnO2发生氧化反应 D.还原产物是Cl-
【答案】B 
【解析】由得失电子守恒得2a=6b,a∶b=3∶1,A正确;碱性条件下不可能生成H+,B错误;MnO2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了,故Cl-是还原产物,D正确。
3、(双选)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N+H+ Mn2++N+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1个Mn2+,转移5个电子
B.该反应中氮元素被还原
C.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之比为2∶5
【答案】BD 
【解析】A项,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2价,生成1个Mn2+转移5个电子,正确;B项,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至+5价,氮元素被氧化,错误;C项,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Mn+5N+6H+ 2Mn2++5N+3H2O,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正确;D项,根据上述分析,Mn2+为还原产物,N为氧化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之比为5∶2,错误。
4、(2020·全国课时练习)某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沾了一些使皮肤上形成黑斑,这些黑斑很久才能消失,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消失,涉及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未配平)。下列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B.1个在反应中失去5个电子
C.横线上应是 D.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是6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中,得电子作氧化剂,则为还原产物,A不正确;
B.Mn元素由+7价降为+2价,则1个在反应中得到5个电子,B不正确;
C.离子方程式左边有,则右边不能出现OH-,横线上应是,C不正确;
D.由分析知,配平该离子方程式后,的化学计量数是6,D正确;故选D。
5、(2020·沈阳城郊重点中学联合体高一调研)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 1分子HF,则转移8个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4
【答案】D
【解析】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被还原,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硫化氢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升高到+6价,所以H2S是还原剂,故B错误;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转移8个电子,若生成1分子HF,则转移4个电子,故C错误;由方程式可知还原剂(H2S)和氧化剂(O2F2)的微粒个数的比是1∶4,故D正确。
6、(2021·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高一月考)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3)
【答案】
(1)
(2)2Na+2H2O=2NaOH+H2↑
(3)
【解析】
(1)在反应中,Cu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1个Cu失去2个电子,HNO3中N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NO中的+2价,1个HNO3得到3个电子,根据电子守恒,使得失电子总数为6,则需要3个Cu,同时生成2个NO,参加反应的HNO3是8个,其中2个生成NO,6个生成Cu(NO3)2,再根据质量守恒,可以配平该反应:。
(2)在反应中,Na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1个Na失去1个电子,H2O中H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生成1个H2得到2个电子,根据电子守恒,需要2个Na,生成1个H2,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该反应:2Na+2H2O=2NaOH+H2↑。
(3)在反应中,P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H3PO4中的+5价,1个P失去5个电子,Cu的化合价从CuSO4中的+2价降低到单质中的0价,1个CuSO4得到2个电子,根据电子守恒,使得失电子总数为10,则需要2个P和5个CuSO4,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该反应:。
7、(1)医学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的反应来测定血钙的含量,配平以下离子方程式,并填上合适的微粒:___H++___MnO4-+___H2C2O4 =___CO2↑+___Mn2++______
(2)请将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答案】(1)6 2 5 10 2 8H2O
(2)FeSO4 HNO3 Fe(NO3)3 Fe2(SO4)3 N2O
【解析】(1)医学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的反应来测定血钙的含量,高锰酸根降低变为锰离子,化合价降低5个,草酸化合价升高,1个草酸升高2个价态,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得到高锰酸根配2,草酸配5,根据元素守恒得到锰离子配2,二氧化碳配10,根据元素守恒,氢和氧结合变为水,再根据氧守恒,水配8,氢守恒氢离子配6,最终得到离子方程式:6H++2MnO4-+5H2C2O4 =10CO2↑+2Mn2++8 H2O;故答案为:6;2;5;10;2;8H2O。
(2)①H2O是生成物,根据氢守恒,反应物为HNO3,硝酸是氧化剂,则还原剂为FeSO4,氧化产物为Fe(NO3)3、Fe2(SO4)3,还原产物为N2O,因此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O4+HNO3→Fe(NO3)3+Fe2(SO4)3+N2O+H2O;故答案为:FeSO4;HNO3;Fe(NO3)3;Fe2(SO4)3;N2O。
8、按要求填空
(1)铁屑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醋酸(CH3COOH)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NaHSO4是一种______(填“酸、碱、盐”),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室制备少量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配平下列方程式:____SO32-+___IO3-+___H+=___SO42-+___I2+___H2O,______
(6)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____。
【答案】(1)Fe+2Ag+=Fe2++2Ag (2)CH3COOH+OH-=CH3COO-+H2O
(3)盐 2OH-+Ba2++2H++SO42-=BaSO4↓+2H2O
(4)FeCl3+3H2OFe(OH)3(胶体)+2HCl
(5)5SO32-+2IO3-+2H+=5SO42-+I2+H2O +5
【解析】(1)铁屑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Ag+=Fe2++2Ag,故答案为:Fe+2Ag+=Fe2++2Ag;
(2)醋酸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CH3COOH为弱酸,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H3COOH+OH-=CH3COO-+H2O,故答案为:CH3COOH+OH-=CH3COO-+H2O;
(3)NaHSO4电离生成了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盐类,NaHSO4是二元强酸的酸式盐,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则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答案为:盐;2H++SO42-+Ba2++2OH-=BaSO4↓+2H2O;
(4)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故答案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5)____SO32-+___IO3-+___H+=___SO42-+___I2+___H2O中S元素由+4价升高为+6价,升高2,I元素由+5价降低为0价,降低10,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有5SO32-+2IO3-+___H+=5SO42-+I2+___H2O,再结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得:5SO32-+2IO3-+2H+=5SO42-+I2+H2O,故答案为:5SO32-+2IO3-+2H+=5SO42-+I2+H2O;
(6)由离子方程式RO3n-+F2+2OH-=RO4-+2F-+H2O,反应后1个RO4-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2个F-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而反应前2个OH-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根据反应前后的电荷守恒,可判断n=1,则离子RO3n-为RO3-;设RO3-离子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2)×3=-1,解得x=+5。故答案为:+5。
9、(2020·全国课时练习)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O4+KI+H2SO4→MnSO4+I2+KIO3+K2SO4+H2O
(1)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如果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系数都是5,则:
①KMnO4的系数是______。
②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3)如果没有对反应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进行限定,可能的配平的系数有许多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I2、KIO3
(2)①8 ②
(3)该反应方程式中含两种氧化产物,二者的比例和氧化剂的用量都可以发生变化
【解析】(1)该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由+7降低到+2,KMnO4是氧化剂,MnSO4是还原产物,碘元素化合价由-1分别升高到0和+5,KI为还原剂,氧化产物是I2、KIO3。
(2)①如果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系数都是5,则化合价升高总数为(12+6)5=40,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知,KMnO4的系数为。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该反应方程式中含两种氧化产物,二者的比例和氧化剂的用量都可以发生变化,故如果没有对配平的系数进行限定,可能的配平的系数有许多组。
10、(2021·广东中山市迪茵公学高一月考)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第一组 Na2CO3 H2SO4 NaHCO3 CaO CO2
第二组 NaOH HCl NaCl Na2O CO
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第一组___________、第二组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50 1 3 12
反应后质量/g x 26 3 30
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②物质Q在反应中可能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3)已知次磷酸(H3PO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和H2O,则次磷酸(H3PO2)是___________元酸(填“一”、“二”或“三”)。
(4)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沉淀完全,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已知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若该反应生成50个氯气分子,则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___个。
【答案】(1)Na2CO3 CO (2)①分解 ②催化剂
(3)一 (4)H++SO42-+Ba2++OH-=BaSO4↓+H2O (5)100
【解析】(1)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CO不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2)利用质量守恒,因此有50+1+3+12=x+26+3+30,推出x=7,Q的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说明Q在该反应为催化剂,M的质量减少,N、P的质量增大,推出M为反应物,N、P为生成物,即该反应为分解反应;①根据上述分析,该反应为分解反应;②物质Q在反应中可能起的作用是催化剂; (3)所加NaOH为足量,NaH2PO2为次磷酸的正盐,即H3PO2为一元酸;
(4)NaHSO4在水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NaHSO4和Ba(OH)2反应物质的量应为1:1,即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4↓+H2O;
(5)根据反应方程式,KMnO4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Cl2为氧化产物,因此每生成50个氯气分子,转移电子50×2=100。
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错题及错误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 导学案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四种规律——守恒规律、价态规律、强弱规律和先后规律。
2、通过守恒规律,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1、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2、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种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有关系式:
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2.价态规律
(1)高低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即“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应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2)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就近变价”。
如: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2020唐兰\\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020赵瑊\\看PPT\\化学 人教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 唐兰\\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a4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a40.TIF" \* MERGEFORMATINET
H2S中S元素为-2价,与产物中的单质S的0价近,所以H2S生成S。
3.强弱规律
 还原剂 + 氧化剂===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强还原性)  (强氧化性) (弱氧化性)  (弱还原性)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即“强制弱”或“前强后弱”。
应用: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或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和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
4.先后规律
(1)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例如,已知还原性:I->Fe2+>Br-,当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Fe2+;把氯气通入FeI2溶液时,因为还原性:I->Fe2+,所以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I-。
(2)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时,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例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依次与Cu2+、H+反应。
反应: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或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3)电荷守恒:离子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
(1)标价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HO3(浓)——O2↑+O2↑+H2O
(2)列变化:标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3)求总数:依据电子得失守恒,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4)配化学计量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C+4HNO3(浓)——4NO2↑+CO2↑+2H2O
(5)查守恒: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原子个数是否守恒,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标注反应条件。
C+4HNO3(浓)4NO2↑+CO2↑+2H2O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计算依据
(1)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
(2)氧化剂中元素降价总数等于还原剂中元素升价总数,即化合价升降守恒。
2.计算方法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2)标准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3)找准每个氧化剂、还原剂中变价的原子个数。
(4)列出等式并计算: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1、下列微粒只有还原性的是(  )
A.H+ B.Fe2+ C.Zn D.HCl
2、(2020·全国课时练习)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2M3++4H2O=+Cl-+8H+, 中M的化合价是 ( )
A.+4 B.+5 C.+6 D.+7
3、当溶液中X2O和SO离子数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7 B.+2 C.+3 D.+4
4、Cl2在70 ℃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个数之比为4∶1,则溶液中NaCl与NaClO的个数之比为(  )
A.1∶1 B.5∶1 C.9∶4 D.11∶2
5、(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1)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稀硫酸中,C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氧化O的一种氢化物,Cr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已知OCN-中氮元素显-3价,在反应OCN-+OH-+Cl2―→CO2+N2+Cl-+H2O(未配平)中,如果有6分子Cl2完全反应,则被氧化的OCN-的微粒数是(  )
A.2 B.3 C.4 D.6
2、Mn、Mn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强碱性条件下,KClO3与MnO2反应可得到K2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MnO2+bCl+X=aMn+bCl-+Y,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3∶1 B.X为“3H2O”、Y为“6H+”
C.MnO2发生氧化反应 D.还原产物是Cl-
3、(双选)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N+H+ Mn2++N+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1个Mn2+,转移5个电子
B.该反应中氮元素被还原
C.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粒子个数之比为2∶5
4、(2020·全国课时练习)某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沾了一些使皮肤上形成黑斑,这些黑斑很久才能消失,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消失,涉及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未配平)。下列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B.1个在反应中失去5个电子
C.横线上应是 D.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是6
5、(2020·沈阳城郊重点中学联合体高一调研)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 1分子HF,则转移8个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4
6、(2021·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高一月考)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3)
7、(1)医学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的反应来测定血钙的含量,配平以下离子方程式,并填上合适的微粒:___H++___MnO4-+___H2C2O4 =___CO2↑+___Mn2++______
(2)请将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8、按要求填空
(1)铁屑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醋酸(CH3COOH)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NaHSO4是一种______(填“酸、碱、盐”),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室制备少量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配平下列方程式:____SO32-+___IO3-+___H+=___SO42-+___I2+___H2O,______
(6)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____。
9、(2020·全国课时练习)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O4+KI+H2SO4→MnSO4+I2+KIO3+K2SO4+H2O
(1)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如果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系数都是5,则:
①KMnO4的系数是______。
②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3)如果没有对反应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进行限定,可能的配平的系数有许多组,原因是_______。
10、(2021·广东中山市迪茵公学高一月考)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第一组 Na2CO3 H2SO4 NaHCO3 CaO CO2
第二组 NaOH HCl NaCl Na2O CO
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第一组___________、第二组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50 1 3 12
反应后质量/g x 26 3 30
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②物质Q在反应中可能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3)已知次磷酸(H3PO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和H2O,则次磷酸(H3PO2)是___________元酸(填“一”、“二”或“三”)。
(4)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沉淀完全,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已知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若该反应生成50个氯气分子,则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___个。
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错题及错误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