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地球运动的意义 单元测试(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地球运动的意义 单元测试(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6 22:49:17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地球运动的意义 单元测试(B卷)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某半球俯视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图为北半球 ②该图为南半球 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a点自转角速度相等的点有(  )
①b ②c ③d ④e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a、b、c、d四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c>b>d D.d>b>c>a
(2021高二上·深圳月考)照相机位置保持不动,利用长时间曝光技术拍摄的恒星持续移动的轨迹叫星轨,星轨相片即星轨图。下图为我国某天文台观测站拍摄团队拍摄的星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恒星看起来似乎都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该星体为(  )
A.织女星 B.北极星 C.金星 D.天狼星
3.图中恒星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的方向是(  )
A.逆时针 B.顺时针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4.某恒星在拍摄日21:10位于图中a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同一位置的时间最可能是(  )
A.21:14 B.21:06 C.21:10 D.22:08
5.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面图示中的河流,受流水侵蚀较严重的岸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高二上·深圳月考)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地大致(  )
A.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 B.位于90°E,昼长14小时左右
C.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 D.位于150°E,昼长14小时左右
7.据图判断(  )
A.10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2021高二上·福州期中)我国住宅小区的阳台上多安装上下伸缩式晾衣架,通过调节绳索长度让晾衣架上的衣物得到充足的太阳照射(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北半球夏季,下列城市中晾衣架绳索下放长度最大的是(  )
A.沈阳 B.北京 C.上海 D.南京
9.北京时间13时,晾衣架上衣服的影子朝向正北,该城市可能是(  )
A.兰州 B.乌鲁木齐 C.天津 D.北京
(2021高二上·重庆期中)下图为地球昼半球光照示意图,AB为昏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所示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11.此日,北京某地(40°N,116°E)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23.5° B.26.5° C.30° D.73.5°
12.下图为北京某地理爱好者,在某一固定位置,用半年时间,每隔2个月观察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位置,所画的示意简图。其中,有两个位置正好是夏至日与冬至日。与上图日期相符的太阳日出,应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21高二上·重庆期中)重庆一地理爱好者,为了探究日影的变化规律,某日在一平坦开阔的地面(30°N,106°E),垂直竖立了一支铅笔,并在铅笔影子顶端移动线路上,均匀摆放了8颗小鹅卵石。阳光依先后顺序照到第5颗鹅卵石时,日影最短。下图为他当日某时刻拍下的影子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他相机对准的方向是(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14.他拍照的时间是(  )
A.日出时刻 B.上午 C.正午 D.下午
15.依影子移动的先后顺序,当影子指向第2颗鹅卵石时,他手表时间为10:00。当影子指向第8颗鹅卵石时,他手表时间应为(  )
A.12:00 B.14:00 C.14:56 D.15:52
二、综合题
16.(2021高二上·洮南月考)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地球公转速度较   。
(2)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图中A、B、D昼长最长的是   。
(3)若C点的经度是180°,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4)此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是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5)此日,A点的夜长为   小时,日出时间是   时。
(6)图中一年有一次直射的点有   ,A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
17.(2016高二上·株洲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D点的昼长为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
(3)图中A,B,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角速度的对比是   。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18.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下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的日期大约是   。
(2)该时刻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北京时间为   。
(3)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   (填“最大”或“最小”)值,旗杆影子的方向为   方向。
(4)该日C地的昼长是   ,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   (填“长”或“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   (填“大”或“小”)。
(5)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上右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   。
19.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②的地点是   ,④的地点在   。
(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   地。
(4)①②③④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是   。
(5)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①处的住宅门窗应朝向   ,③处住宅门窗应朝向   。
(6)H1为该日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则H1=   。(用h表示)
20.(2020高二上·盐城期中)图为“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垂直于平面ABCD。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B、C两点所代表的的方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图中E点所代表的的节气,并说明判断理由。
(3)正午太阳处于E位置时,简述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C
(3)A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1)据图中经度的递变可知,东经度数增加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所以该图为南半球。②③正确,故C正确。(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特点是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均相等。据图可知,e点位于极点,故C正确。(3)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据图可知,a、b、c、d四点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c、d,故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故A正确。
【点评】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各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地区线速度最大,南北纬60°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任何地点都相等,大约为15°/时。 由于地球自转而具有的线速度与所处的纬度有关。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地球静止卫星,其运行速度和赤道上角速度相同,但其海拔高,故线速度大于赤道上。
【答案】2.B
3.A
4.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
方式:绕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恒星日(23时56分4秒);
特点:角速度约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极点无);
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砖偏向力)。
2.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星轨图拍摄地点位于北半球。由于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导致北半球星轨大致以北极星为中心呈圆形,因此图中恒星绕转的星体为北极星,B正确。与织女星、金星、天狼星无关,故答案为:B。
3.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恒星围绕北极星做圆周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星辰视运动东升西落,所以图中恒星视运动呈逆时针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4.由所学知识可知,恒星连续两次出现在某地夜空中相同位置的时间间隔为恒星日,其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据此计算出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一位置的精确时间是21时6分4秒,比较四个选项,21:06最接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5.【答案】(1)B
(2)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晨昏线的概念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界线为昏线。图中①③④位于晨线上,②位于昏线上(处于黄昏),B正确。(2)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读图可知,①位于南半球河流右岸,受流水侵蚀较弱;②位于北半球河流右岸,受流水侵蚀较严重;③位于北半球河流左岸,受流水侵蚀较弱;④位于南半球河流右岸,受流水侵蚀较弱,B正确。
【点评】当物体相对与地球表面运动时会受到一个叫地转偏向力的力的影响而改变方向,但地转偏向力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力,而是一种惯性力。地转偏向力对航天,航空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地转偏向力在极地最显著,向赤道方向逐渐减弱直到消失在赤道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地转偏向力很小,是忽略不计的。
【答案】6.B
7.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时间计算中的“加、减原则”
“东加西减”:即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这里的东西方向是人为规定,以180°经线为分界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靠近180°经线的地方越靠东)
6.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当地午后14点左右,对应北京时间是16点,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位于120°E以西30°,为90°E;读图地面从太阳吸收的热量线从7点到21点共14小时,为白昼时间。
故答案为:B。
7.A、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在北京时间14点,当地为12点,A错误;B、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在8-15点大于散失的热量,其它时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B错误;
C、 气温最低时是8点,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是16点,C错误;
D、地面一天中时时都在散失热量,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8.C
9.A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的用法: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时用“-”,不同半球则用“+” )。射入室内的光照面积随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而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射入室内的光照面积越小,反之越大。
8.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光线照射到阳台的地面面积越小,照射阳台地面向上的高度也就越小,晾衣架需要下放的绳索长度越大。选项中的城市,上海的纬度最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绳索下放长度也应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9.北京时间13时,晾衣架上衣服的影子朝向正北,说明此时该城市地方时为12时,利用该城市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相差1小时,可算出该城市经度为105°E。选项中各城市,只有兰州的经度最接近105°E,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0.D
11.B
12.D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离太阳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如图所示:
10.由材料可知,该图为地球昼半球光照示意图,AB为昏线。根据晨昏线的定义,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则该图位于昏线的西侧,可判断图中23.5°纬线为南回归线。由图中信息可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所示日期可能是12月22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 纬度差(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计算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H=90°-(40°+23.5°)=26.5°,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由前面分析可知,该图表示的日期是12月22日,为冬至日。冬至日日出东南方向,且与东方的夹角最大。该图所画为日出示意简图,日出在东方,故该图左侧为北方,右侧为南方。表示冬至日的日出的位置应位于丁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13.C
14.B
15.D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13.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30°N,106°E),属于北回归线以北,依据“阳光依先后顺序照到第5颗鹅卵石时,日影最短”这一信息。可大致确定图中影子指向为北方,按照面北站立,左西右东的定向原则,可以确定相机对准的方向是西方,C正确,ABD错。故本题选C。
14.结合上题结论,依据阳光照到的先后顺序,铅笔影子应最先指向最西侧的鹅卵石,照片中铅笔影子已经指向了西数第四颗鹅卵石,依据题意,阳光依先后顺序,影子指向第5颗鹅卵石时,日影最短,所以此时尚未达到日影最短的时刻,照片拍摄的时间应为上午,B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
15.依据影子移动的先后顺序,当影子指向第2颗鹅卵石时,他手表时间为10:00,当影子指向第5鹅卵石时,106°E的地方时为12:00,手表上的时间,即北京时间为:12:00+14*4分钟=12:56。所以铅笔影子由指向第2颗鹅卵石移动至第5颗鹅卵石用时2小时56分。由于第2颗鹅卵石与第5颗鹅卵石的间隔与第5颗鹅卵石至第8颗鹅卵石的间隔相同,故影子继续移动至第8颗鹅卵石,也需要用时2小时56分。所以当影子指向第8颗鹅卵石时,手表时间应为:10+2:56+2:56=15:52,D项正确,ABC错,故本题选D。
16.【答案】(1)冬至;较快
(2)昼短夜长;B
(3)东经60度,南纬23度26分
(4)90°;0;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20;0
(6)BD;北温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为冬至,时间为12.22左右,近日点(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此时接近近日点(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2)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长,所以上海昼短夜长;A、B、D中B位于南半球,昼长最长。
(3)C点的经度是180°,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12时的经线位于图中最左侧,图中两条经线间隔30°,太阳直射点经线位于180°经线西侧,间隔120°,太阳直射点经线的度数为180°E-120°=60°E;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此时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4)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此时B位于昏线圈上,B点的太阳高度是为0°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A点昼弧为30°*2,昼长为4小时,夜长为20小时日出为12-4/2=10点。
(6) 图中BD分别位于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一年有一次直射,A地地处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五带中的北温带。
故答案为:(1)冬至、较快;(2)昼短夜长、B;(3)东经60度,南纬23度26分;(4)90度、0、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5)20、0;(6)BD 、北温带。
【点评】侧式图判读
1、确定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是一个大圆,晨线昏线各为一个半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夜半球跨跃到昼半球的半圆线称为晨线。反之,从昼半球跨跃到夜半球的半圆线则为昏线。面对地球自转侧视图,解题时有这样一个规律:当太阳光线在图的右侧时,看到的晨昏圈的一半是晨线,反之为昏线,即为“左昏右晨”。
2、确定节气,晨昏线一定与太阳光线垂直过地心,利用晨昏线与地轴重合还是与极圈相切来判定节气。如果晨昏线是与地轴重合,晨昏线被切割为昼夜弧相等的两部分,此时为春、秋分。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时,即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夜,南极圈以南为极昼时,北半球为冬至日(12月22日)。
3、如何计算地方时刻,首先计算出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侧视图是半球,总经度度为数为180°,用总经度度数180°÷(7-1)=30°,并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求出相邻经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0°÷15°/小时=2时,再在赤道上找出日出(6时)正午(12时)日落(18时)午夜(24时)四点,看所求地点在已找出的四点的东侧还是西侧,相隔多少经度,根据东早西迟的原则早加迟减求出地方时刻。
4、计算昼夜长短。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来计算。不过侧视图上昼弧和夜弧仅表现了一半,所以在图上数出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后,乘以2即为所求地点的昼弧和夜弧。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纬度变化: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以南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对某地而言,在太阳直射点移近该点的时段,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反之渐小。
17.【答案】(1)12;22
(2)12;12;4小时
(3)D;C
(4)D〉A〉C〉B;都相等
(5)A〉D〉B〉C;B〉A〉D〉C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2)图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图示每格经度差为30°,即时间相差2个小时,故计算A点时间为12时。图示C点经过晨线的时间为10时,故昼长4小时;图示D点位于赤道上,故昼长12个小时。(3)图示AB位于昼半球,故太阳高度大于0,C点位于晨昏线上,故太阳高度为0。(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角速度的规律:除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5)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全球昼长分布的规律: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
18.【答案】(1)12月22日
(2)23°26′S;15:40
(3)最小;正北
(4)14小时;短;大
(5)36°34′;46°52′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大约是12月22日。第(2)题,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该时刻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26′S。从图中看65°E为12时,据此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5:40。第(3)题,此时B点处于正午,此时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小值;旗杆处于太阳直射点北侧,影子的方向为正北方向。第(4)题,先计算出A地的昼长,利用经度计算出A地日出为7时,昼长为10时,夜长为14时,A、C两地以赤道对称,该日C地的昼长是A地的夜长。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短,B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距离变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大。第(5)题,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线最合适的夹角是90°。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90°-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约为36°34′;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就是冬至日与夏至日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
【点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1)判断某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根据日期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因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即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2)比较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日影的长短
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为轴,南北两侧呈对称分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日影为零。比较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即看两地分别与直射点纬距的大小。
19.【答案】(1)北纬h度
(2)北极点;赤道
(3)②和③
(4)②③①④
(5)北;南
(6)2h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极点的太阳高度。第(1)题,读图,②地的太阳高度一直不变,应是北极点,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纬h度。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②的地点是北极点,该日不是二分日,④地日出6时,日落18时,昼夜等长,④地点在赤道。第(3)题,四地中②在北极点;③昼长时间是24小时,发生极昼现象的是②和③。第(4)题,②是极点,纬度最高。③有极昼现象,纬度较高。④在赤道,纬度最低。①是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没有极夜现象,纬度小于极圈度数,结合太阳高度,纬度位于南温带。所以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第(5)题,①处位于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住宅门窗应朝向北。③处位于北半球,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住宅门窗应朝向南。第(6)题,H1为该日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纬度是北纬h°,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故③地纬度为(90-h)°,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则H1=90-|(90-h)-h|=2h°。
【点评】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简称高度角。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太阳辐射强度就小。
20.【答案】(1)B点代表正北、C代表正东;理由:E点代表夏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F点代表冬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2)夏至;理由: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长较长
(3)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昼将变短,夜将变长。理由:夏至日为北半球一年中昼长最长的一天,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各纬度昼将变短,夜将变长。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读图可知,EF两点为二至日太阳最高点,所以A位于正南方向。进而可以判断B为正北,C为正东方向。
(2)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读图可知,EF两点为二至日太阳最高点,E正午太阳高度大于F,所以E为夏至日,F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E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有昼夜交替地区昼长夜短,昼长达最长,夜达最短,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点评】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规律一: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规律二: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规律三: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既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又与当地的纬度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以及偏南或偏北的程度。不难看出,在同一天,在全球各地观察到的日出日落的方位,偏南或偏北的方向是一致的,与所在的半球位置无关。当地纬度位置的高低,会影响到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或偏北的程度。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
1 / 1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地球运动的意义 单元测试(B卷)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某半球俯视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图为北半球 ②该图为南半球 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a点自转角速度相等的点有(  )
①b ②c ③d ④e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a、b、c、d四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c>b>d D.d>b>c>a
【答案】(1)C
(2)C
(3)A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1)据图中经度的递变可知,东经度数增加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所以该图为南半球。②③正确,故C正确。(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特点是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均相等。据图可知,e点位于极点,故C正确。(3)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据图可知,a、b、c、d四点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c、d,故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故A正确。
【点评】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各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地区线速度最大,南北纬60°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任何地点都相等,大约为15°/时。 由于地球自转而具有的线速度与所处的纬度有关。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地球静止卫星,其运行速度和赤道上角速度相同,但其海拔高,故线速度大于赤道上。
(2021高二上·深圳月考)照相机位置保持不动,利用长时间曝光技术拍摄的恒星持续移动的轨迹叫星轨,星轨相片即星轨图。下图为我国某天文台观测站拍摄团队拍摄的星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恒星看起来似乎都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该星体为(  )
A.织女星 B.北极星 C.金星 D.天狼星
3.图中恒星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的方向是(  )
A.逆时针 B.顺时针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4.某恒星在拍摄日21:10位于图中a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同一位置的时间最可能是(  )
A.21:14 B.21:06 C.21:10 D.22:08
【答案】2.B
3.A
4.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
方式:绕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恒星日(23时56分4秒);
特点:角速度约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极点无);
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砖偏向力)。
2.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星轨图拍摄地点位于北半球。由于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导致北半球星轨大致以北极星为中心呈圆形,因此图中恒星绕转的星体为北极星,B正确。与织女星、金星、天狼星无关,故答案为:B。
3.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恒星围绕北极星做圆周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星辰视运动东升西落,所以图中恒星视运动呈逆时针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4.由所学知识可知,恒星连续两次出现在某地夜空中相同位置的时间间隔为恒星日,其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据此计算出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一位置的精确时间是21时6分4秒,比较四个选项,21:06最接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5.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面图示中的河流,受流水侵蚀较严重的岸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B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晨昏线的概念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界线为昏线。图中①③④位于晨线上,②位于昏线上(处于黄昏),B正确。(2)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读图可知,①位于南半球河流右岸,受流水侵蚀较弱;②位于北半球河流右岸,受流水侵蚀较严重;③位于北半球河流左岸,受流水侵蚀较弱;④位于南半球河流右岸,受流水侵蚀较弱,B正确。
【点评】当物体相对与地球表面运动时会受到一个叫地转偏向力的力的影响而改变方向,但地转偏向力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力,而是一种惯性力。地转偏向力对航天,航空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地转偏向力在极地最显著,向赤道方向逐渐减弱直到消失在赤道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地转偏向力很小,是忽略不计的。
(2021高二上·深圳月考)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地大致(  )
A.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 B.位于90°E,昼长14小时左右
C.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 D.位于150°E,昼长14小时左右
7.据图判断(  )
A.10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答案】6.B
7.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时间计算中的“加、减原则”
“东加西减”:即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这里的东西方向是人为规定,以180°经线为分界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靠近180°经线的地方越靠东)
6.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当地午后14点左右,对应北京时间是16点,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位于120°E以西30°,为90°E;读图地面从太阳吸收的热量线从7点到21点共14小时,为白昼时间。
故答案为:B。
7.A、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在北京时间14点,当地为12点,A错误;B、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在8-15点大于散失的热量,其它时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B错误;
C、 气温最低时是8点,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是16点,C错误;
D、地面一天中时时都在散失热量,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1高二上·福州期中)我国住宅小区的阳台上多安装上下伸缩式晾衣架,通过调节绳索长度让晾衣架上的衣物得到充足的太阳照射(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北半球夏季,下列城市中晾衣架绳索下放长度最大的是(  )
A.沈阳 B.北京 C.上海 D.南京
9.北京时间13时,晾衣架上衣服的影子朝向正北,该城市可能是(  )
A.兰州 B.乌鲁木齐 C.天津 D.北京
【答案】8.C
9.A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的用法: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时用“-”,不同半球则用“+” )。射入室内的光照面积随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而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射入室内的光照面积越小,反之越大。
8.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光线照射到阳台的地面面积越小,照射阳台地面向上的高度也就越小,晾衣架需要下放的绳索长度越大。选项中的城市,上海的纬度最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绳索下放长度也应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9.北京时间13时,晾衣架上衣服的影子朝向正北,说明此时该城市地方时为12时,利用该城市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相差1小时,可算出该城市经度为105°E。选项中各城市,只有兰州的经度最接近105°E,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1高二上·重庆期中)下图为地球昼半球光照示意图,AB为昏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所示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11.此日,北京某地(40°N,116°E)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23.5° B.26.5° C.30° D.73.5°
12.下图为北京某地理爱好者,在某一固定位置,用半年时间,每隔2个月观察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位置,所画的示意简图。其中,有两个位置正好是夏至日与冬至日。与上图日期相符的太阳日出,应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10.D
11.B
12.D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离太阳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如图所示:
10.由材料可知,该图为地球昼半球光照示意图,AB为昏线。根据晨昏线的定义,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则该图位于昏线的西侧,可判断图中23.5°纬线为南回归线。由图中信息可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所示日期可能是12月22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 纬度差(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计算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H=90°-(40°+23.5°)=26.5°,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由前面分析可知,该图表示的日期是12月22日,为冬至日。冬至日日出东南方向,且与东方的夹角最大。该图所画为日出示意简图,日出在东方,故该图左侧为北方,右侧为南方。表示冬至日的日出的位置应位于丁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高二上·重庆期中)重庆一地理爱好者,为了探究日影的变化规律,某日在一平坦开阔的地面(30°N,106°E),垂直竖立了一支铅笔,并在铅笔影子顶端移动线路上,均匀摆放了8颗小鹅卵石。阳光依先后顺序照到第5颗鹅卵石时,日影最短。下图为他当日某时刻拍下的影子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他相机对准的方向是(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14.他拍照的时间是(  )
A.日出时刻 B.上午 C.正午 D.下午
15.依影子移动的先后顺序,当影子指向第2颗鹅卵石时,他手表时间为10:00。当影子指向第8颗鹅卵石时,他手表时间应为(  )
A.12:00 B.14:00 C.14:56 D.15:52
【答案】13.C
14.B
15.D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13.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30°N,106°E),属于北回归线以北,依据“阳光依先后顺序照到第5颗鹅卵石时,日影最短”这一信息。可大致确定图中影子指向为北方,按照面北站立,左西右东的定向原则,可以确定相机对准的方向是西方,C正确,ABD错。故本题选C。
14.结合上题结论,依据阳光照到的先后顺序,铅笔影子应最先指向最西侧的鹅卵石,照片中铅笔影子已经指向了西数第四颗鹅卵石,依据题意,阳光依先后顺序,影子指向第5颗鹅卵石时,日影最短,所以此时尚未达到日影最短的时刻,照片拍摄的时间应为上午,B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
15.依据影子移动的先后顺序,当影子指向第2颗鹅卵石时,他手表时间为10:00,当影子指向第5鹅卵石时,106°E的地方时为12:00,手表上的时间,即北京时间为:12:00+14*4分钟=12:56。所以铅笔影子由指向第2颗鹅卵石移动至第5颗鹅卵石用时2小时56分。由于第2颗鹅卵石与第5颗鹅卵石的间隔与第5颗鹅卵石至第8颗鹅卵石的间隔相同,故影子继续移动至第8颗鹅卵石,也需要用时2小时56分。所以当影子指向第8颗鹅卵石时,手表时间应为:10+2:56+2:56=15:52,D项正确,ABC错,故本题选D。
二、综合题
16.(2021高二上·洮南月考)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地球公转速度较   。
(2)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图中A、B、D昼长最长的是   。
(3)若C点的经度是180°,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4)此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是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5)此日,A点的夜长为   小时,日出时间是   时。
(6)图中一年有一次直射的点有   ,A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
【答案】(1)冬至;较快
(2)昼短夜长;B
(3)东经60度,南纬23度26分
(4)90°;0;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20;0
(6)BD;北温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为冬至,时间为12.22左右,近日点(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此时接近近日点(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2)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长,所以上海昼短夜长;A、B、D中B位于南半球,昼长最长。
(3)C点的经度是180°,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12时的经线位于图中最左侧,图中两条经线间隔30°,太阳直射点经线位于180°经线西侧,间隔120°,太阳直射点经线的度数为180°E-120°=60°E;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此时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4)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此时B位于昏线圈上,B点的太阳高度是为0°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A点昼弧为30°*2,昼长为4小时,夜长为20小时日出为12-4/2=10点。
(6) 图中BD分别位于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一年有一次直射,A地地处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五带中的北温带。
故答案为:(1)冬至、较快;(2)昼短夜长、B;(3)东经60度,南纬23度26分;(4)90度、0、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5)20、0;(6)BD 、北温带。
【点评】侧式图判读
1、确定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是一个大圆,晨线昏线各为一个半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夜半球跨跃到昼半球的半圆线称为晨线。反之,从昼半球跨跃到夜半球的半圆线则为昏线。面对地球自转侧视图,解题时有这样一个规律:当太阳光线在图的右侧时,看到的晨昏圈的一半是晨线,反之为昏线,即为“左昏右晨”。
2、确定节气,晨昏线一定与太阳光线垂直过地心,利用晨昏线与地轴重合还是与极圈相切来判定节气。如果晨昏线是与地轴重合,晨昏线被切割为昼夜弧相等的两部分,此时为春、秋分。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时,即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如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夜,南极圈以南为极昼时,北半球为冬至日(12月22日)。
3、如何计算地方时刻,首先计算出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侧视图是半球,总经度度为数为180°,用总经度度数180°÷(7-1)=30°,并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求出相邻经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0°÷15°/小时=2时,再在赤道上找出日出(6时)正午(12时)日落(18时)午夜(24时)四点,看所求地点在已找出的四点的东侧还是西侧,相隔多少经度,根据东早西迟的原则早加迟减求出地方时刻。
4、计算昼夜长短。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来计算。不过侧视图上昼弧和夜弧仅表现了一半,所以在图上数出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后,乘以2即为所求地点的昼弧和夜弧。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纬度变化: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以南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对某地而言,在太阳直射点移近该点的时段,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反之渐小。
17.(2016高二上·株洲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D点的昼长为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
(3)图中A,B,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角速度的对比是   。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答案】(1)12;22
(2)12;12;4小时
(3)D;C
(4)D〉A〉C〉B;都相等
(5)A〉D〉B〉C;B〉A〉D〉C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2)图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图示每格经度差为30°,即时间相差2个小时,故计算A点时间为12时。图示C点经过晨线的时间为10时,故昼长4小时;图示D点位于赤道上,故昼长12个小时。(3)图示AB位于昼半球,故太阳高度大于0,C点位于晨昏线上,故太阳高度为0。(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角速度的规律:除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5)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全球昼长分布的规律: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
18.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下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的日期大约是   。
(2)该时刻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北京时间为   。
(3)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   (填“最大”或“最小”)值,旗杆影子的方向为   方向。
(4)该日C地的昼长是   ,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   (填“长”或“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   (填“大”或“小”)。
(5)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上右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   。
【答案】(1)12月22日
(2)23°26′S;15:40
(3)最小;正北
(4)14小时;短;大
(5)36°34′;46°52′
【知识点】光照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大约是12月22日。第(2)题,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该时刻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26′S。从图中看65°E为12时,据此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5:40。第(3)题,此时B点处于正午,此时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小值;旗杆处于太阳直射点北侧,影子的方向为正北方向。第(4)题,先计算出A地的昼长,利用经度计算出A地日出为7时,昼长为10时,夜长为14时,A、C两地以赤道对称,该日C地的昼长是A地的夜长。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短,B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距离变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大。第(5)题,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线最合适的夹角是90°。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90°-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约为36°34′;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就是冬至日与夏至日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
【点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1)判断某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根据日期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因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即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2)比较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日影的长短
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为轴,南北两侧呈对称分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日影为零。比较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即看两地分别与直射点纬距的大小。
19.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②的地点是   ,④的地点在   。
(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   地。
(4)①②③④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是   。
(5)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①处的住宅门窗应朝向   ,③处住宅门窗应朝向   。
(6)H1为该日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则H1=   。(用h表示)
【答案】(1)北纬h度
(2)北极点;赤道
(3)②和③
(4)②③①④
(5)北;南
(6)2h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极点的太阳高度。第(1)题,读图,②地的太阳高度一直不变,应是北极点,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纬h度。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②的地点是北极点,该日不是二分日,④地日出6时,日落18时,昼夜等长,④地点在赤道。第(3)题,四地中②在北极点;③昼长时间是24小时,发生极昼现象的是②和③。第(4)题,②是极点,纬度最高。③有极昼现象,纬度较高。④在赤道,纬度最低。①是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没有极夜现象,纬度小于极圈度数,结合太阳高度,纬度位于南温带。所以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第(5)题,①处位于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住宅门窗应朝向北。③处位于北半球,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住宅门窗应朝向南。第(6)题,H1为该日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纬度是北纬h°,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故③地纬度为(90-h)°,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则H1=90-|(90-h)-h|=2h°。
【点评】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简称高度角。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太阳辐射强度就小。
20.(2020高二上·盐城期中)图为“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垂直于平面ABCD。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B、C两点所代表的的方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图中E点所代表的的节气,并说明判断理由。
(3)正午太阳处于E位置时,简述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B点代表正北、C代表正东;理由:E点代表夏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F点代表冬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2)夏至;理由: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长较长
(3)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昼将变短,夜将变长。理由:夏至日为北半球一年中昼长最长的一天,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各纬度昼将变短,夜将变长。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读图可知,EF两点为二至日太阳最高点,所以A位于正南方向。进而可以判断B为正北,C为正东方向。
(2)我国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读图可知,EF两点为二至日太阳最高点,E正午太阳高度大于F,所以E为夏至日,F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E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有昼夜交替地区昼长夜短,昼长达最长,夜达最短,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点评】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规律一: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规律二: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规律三: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既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又与当地的纬度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以及偏南或偏北的程度。不难看出,在同一天,在全球各地观察到的日出日落的方位,偏南或偏北的方向是一致的,与所在的半球位置无关。当地纬度位置的高低,会影响到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或偏北的程度。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