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升华与凝华

文档属性

名称 4.7 升华与凝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17 15: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七节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和凝华的探究
  樟脑球放在衣柜内,平时我们能闻到气味,过一段时间体积会变小,这一过程是由于樟脑球由 态直接变为 态,这种现象称为 。
   严寒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口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这一过程是由于 (室内或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冰凉的玻璃由 态直接变为 态,这种现象称为 。
二、合作交流,动手体验
   人工造“雪”
【做一做】在锥形瓶里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想一想】碘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
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碘颗粒,碘由 态直接变为 态,这一过程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需要 (吸热或放热)才能完成。
  棉线上碘的结晶体是因为碘由 态直接变为 态,这一过程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会 (吸热或放热)。
三、联系生活 知识拓展
1、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也会干。 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2、刚从冰箱内那出的冻肉上结一层冰粉。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3、白炽灯用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4、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形成美丽的雾凇。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你也来几个事例
5、 。 属于升华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6、 。 属于升华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7、 。 属于凝华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8、 。 属于凝华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四、走向社会 知识提高
1、读人工降雨的过程,完成必要的填充或回答必要的问题。
  高空中的云层常因水蒸气不能凝成冰晶或冰晶太小而不能降雨,这时人们用飞机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 ),干冰很快 , (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的空气层温度急剧 (上升或下降),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冰晶或使原有小冰晶变大,变大的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成水滴,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人工降雨。在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水蒸气要凝华成冰晶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2、舞台上缕缕“白雾”等特殊效果也是干冰的功劳,请告诉你小组的同学这一神奇效果怎样来实现的。首先“白雾”其实是弥散在空气中的 (小水滴或水蒸气),舞台上喷撒的干冰 需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 遇冷 成 ,这些 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
3、此外利用干冰升华还有什么用途? 。
五、小试牛刀:
1、在火箭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发生摩擦而产生高温,为防止火箭舱内温度过高,在外层涂有一层特殊材料,这层特殊材料的作用是 ( )
A.材料良好的隔热层使招数传不进舱内 B.材料升华放热使热量散失
C.材料是良好的导热体使热量很快分散D.材料熔化、汽化、升华吸热使外壳温度不易升高
  2、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用久了的白炽灯变黑是因为
六、阅读材料: 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空气中总是含有水蒸气的。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地 而来的。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些很微小的小颗粒,能被空气中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 和 组合而成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冰晶 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降雨。
在冬季,当高空的温度很低时,小水珠就 成雪,所以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冬天气温较低时会下雪,而南方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几乎终年无雪。
由于夜间的气温比白天低,所以在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 成小水滴附着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上而形成露。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滴附在空气尘埃上形成的并随空气流动的小水珠叫雾,雾又叫做接地云。大气污染会使雾日增多。有雾时,地面附近的能见度降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较浓时,高速公路和机场都要关闭。
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
速 而形成固态的小冰晶,即霜。霜往往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云、雨、雪、雾、露、霜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和 。
对于本节内容还存在的问题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