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4 20:34:2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故选B。
2.下列四种陆地淡水的储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
B.地下水、冰川水、河流水、湖泊水
C.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流水
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水圈中各水体的储量,应从课本图表入手,熟知各种水体的大体储量。
【解答】就陆地水的储量来说,冰川占水圈68.69%,地下水占30.06%,湖泊水占0.26%,河水占0.006%。
故选A。
3.2021年2月18日下午,2021年1号台风“杜鹃”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它也是1996年以来首个在2月生成的1号台风。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
A. 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 C.降水 D.蒸发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此题考水循环的环节知识.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台风是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会给大陆带来狂风暴雨。因此台风是属于水汽输送这个环节。
【解答】A:地表径流是陆地上的径流,台风是气旋,故不符合题意;
B:台风是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会给大陆带来狂风暴雨。因此台风是属于水汽输送这个环节,故正确;
C:台风是气旋,不属于降水,故不符合题意;
D:蒸发是河湖水和海洋水的蒸发,台风是气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1八上·淳安期末)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
选项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 正确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错误 错误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就是描述的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因此是正确的;“而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是水一旦流入大海就不会再回来了,其实海水可以通过蒸发形成云,云在风的作用下向内地进行水汽输送,最后形成降雨,这样水就回到了内陆,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B。
5.(2022八上·缙云期末)缙云县潜明水库荣获丽水市首个“钱江杯”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修建水库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  )
A.下渗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解答】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环节。
故选D。
6.(2021八上·吴兴期末)微信启动界面所用的图片素材称作“蓝色弹珠”,这是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照片上蓝色部分表示(  )
A.海洋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冰川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1)这颗“蓝色弹珠”表示的是地球,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3)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阴雨区,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解答】蓝色代表的是海洋水。
故选A。
7.(2021八上·拱墅期末)“天河工程”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分析、人工干预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项目对水循环进行干预的主要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蒸发 C.降水 D.地表径流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水循环涉及蒸发、水汽输送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的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是对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进行干预。结合题意。
故选A。
8.(2021八上·金华期中)受南水北调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发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持续运动的过程,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下渗等,其中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解答】南水北调通过改变地表径流从而改变水的空间分布,所以它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1八上·乐清月考)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10日1时45分许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m/s) ,为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第三强的台风 。台风“利奇马”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台风经过时,往往会形成强烈的降雨,雨水落到地面后,会在地表流动,部分雨水会渗入地面以下,因此涉及水循环的环节为降雨,地表径流和下渗,即②④⑤。
故选A。
10.(2021八上·平阳期中)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
A.大气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大气水0.025-0.03; 湖泊水10-100年 ; 冰川水约10000年 ;地下水100-1000年;海洋水约5000年。
【解答】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冰川水.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1)请写出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A   ,B   ,C   ,
D   ,E   ,F   。
(2)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   和   之间,通过水循环,使   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   ,滋润着土地。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
【答案】(1)降水;蒸发;水汽输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可与上一空交换);海洋;淡水
(3)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2)海陆间水循环,也称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它的具体过程是海洋表面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凝结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形成地下径流,两种径流经过江河汇集,流入海洋,就形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陆地上的水,通过海陆间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解答】(1)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分析:
A降水,B蒸发,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E地表径流,F地下径流。
(2)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海洋和陆地之间,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12.(2021八上·兰溪月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市某公路上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B.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C.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A
(2)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根据对绿化带的认识分析判断;
(2)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 、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和下渗,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AB.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故A正确、B错误;
C.绿化带高度过低,也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且视线开阔,有利于保证交通安全,故C错误。
故选A。
(2)“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防止大量雨水在地面无限制的流动,即调节了地表径流;大量的绿化带可以含蓄水源,即增加了下渗,因此影响最显著的就是①④,故选B。
13.陆地淡水包括   、   、   、   、   等,它虽然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   和   用水。
【答案】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生产;生活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陆地淡水的分类相关知识。
【解答】陆地淡水包括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它虽然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故答案为: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生产;生活
14.根据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E所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   。
(2)如图所示的水体中,   (填名称)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3)在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含量最少的是   。
【答案】(1)地球上的淡水;地下淡水
(2)冰川水
(3)生物水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总水量近3%。海洋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占0.94%。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3%。
【解答】(1)B、E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地球上的淡水、地下淡水。
(2)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因此图所示的水体中,冰川水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3)在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含量最少的是生物水。
故答案为:(1)地球上的淡水;地下淡水(2)冰川水(3)生物水
15.(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开头两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 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在三大类水循环途径中,诗中所描述的应该属于   循环。
【答案】降水;地表径流;海陆间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
【解答】 黄河的水是由于雨滴汇聚而成的,当黄河汇入大海以后,在阳光的照射下会蒸发水,水蒸气在对流层凝结,又形成雨滴降落下来,汇聚成黄河水, “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 降水环节。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水循环包括三大循环即:1.海上水循环——海洋水经蒸发被带到上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海洋。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经蒸发到达海洋上空经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空经降水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江、河、湖、海)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再返回海洋.它可以使陆地水不断的循环再生。3.内陆水循环——陆地水经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被带到高空再经降水过程返还陆地。诗中所描述的应该属于海陆间循环。
故答案为:(1)降水(2)地表径流(3)海陆间
16.读图所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水在   作用下,大量的海水   (A)形成水汽,水汽被   (B)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   (C),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   (F)和   (D)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   水循环。
(2)P所代表的水循环是   ,T所代表的水循环是   。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   (填字母,下同)循环的水量最大,   循环对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陆地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   (填“长”或“短”)。
【答案】(1)太阳辐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
(2)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3)T;M
(4)短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
海陆间循环为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相变)的运动过程。又称水分循环或水文循环。陆地内循环为陆地上(或一个流域内)发生的水循环是降水到地表和地下径流到蒸发的复杂过程。海上内循环为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
海陆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以不同的周期或速度更新。陆地内循环意义为补充陆地水体的水量,但数量很少。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海上内循环是水循环的一种形式。
【解答】如图: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下径流,E植物蒸腾,F地表径流,P 陆上内循环, M海陆大循环,T 海上内循环。
(1)海洋水在 太阳辐射 作用下,大量的海水 蒸发 (A)形成水汽,水汽被 水汽输送 (B)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 降水 (C),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 地表径流 (F)和 地下径流 (D)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 海陆间 水循环。
(2)P所代表的水循环是陆上内循环,T所代表的水循环是海上内循环。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T循环的水量最大,M2循环对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陆地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短。
17.(2019八上·义乌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   ⑦   
(2)图中③环节主要靠   途径来完成。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球引力。
(4)水资源的保护: ①    ;②防止水污染;
(5)    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答案】(1)蒸发;地下经流
(2)海陆间循环
(3)太阳辐射
(4)节约用水
(5)海洋水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根据水循环的基本环节进行解答;
(2)在水循环中,水汽输送主要靠海陆间循环来完成;
(3)水吸热蒸发形成云,云中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降雨,因此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4)根据水资源保护的知识解答;
(5)在地球上,海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
【解答】(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蒸发;⑦地下径流;
(2)图中③环节主要靠海陆间循环途径来完成。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4)水资源的保护: ①节约用水;②防止水污染;
(5)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18.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1)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是一种   现象。
(2)这个模拟实验展示的是水循环中的   、   环节。
【答案】(1)液化
(2)蒸发;降水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和 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形式。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解答】(1)温水表面的水会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而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是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雾;故答案为:液化;
(2)该实验模拟了液态水进入空气中的方式:蒸发;及气态的水重新回到地表的方式:降水;故答案为:蒸发;降水;
故答案为:(1)液化;(2)蒸发;降水。
三、解答题
19.如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名称。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 请举例具体说明。
【答案】(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结合水循环的过程进行回答,水循环过程如下:
(2)首先要想到目前人类对水资源利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然后思考这些措施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属于何种环节,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解答】(1)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循环形式。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水汽蒸发(A)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通过水汽输送(B)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陆地上的降水(C),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通过下渗作用(D)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一部分沿着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E),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2)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水汽的蒸发、凝结、输送等环节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方法施加某些影响。
故答案为:(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20.(2022八上·临海期末)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中,“天上来”描述的是水循环中的   (填序号,下同)过程,“奔流到海”描述的是   过程。
(2)①过程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答案】(1)③;④
(2)太阳辐射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中,“天上来”描述的是水循环中的③降水过程,“奔流到海”描述的是④地表径流过程。
(2)①蒸发过程的主要外力因素是太阳辐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2.下列四种陆地淡水的储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
B.地下水、冰川水、河流水、湖泊水
C.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流水
D.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
3.2021年2月18日下午,2021年1号台风“杜鹃”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它也是1996年以来首个在2月生成的1号台风。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
A. 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 C.降水 D.蒸发
4.(2021八上·淳安期末)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
选项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 正确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错误 错误
A.A B.B C.C D.D
5.(2022八上·缙云期末)缙云县潜明水库荣获丽水市首个“钱江杯”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修建水库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  )
A.下渗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6.(2021八上·吴兴期末)微信启动界面所用的图片素材称作“蓝色弹珠”,这是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照片上蓝色部分表示(  )
A.海洋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冰川水
7.(2021八上·拱墅期末)“天河工程”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分析、人工干预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项目对水循环进行干预的主要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蒸发 C.降水 D.地表径流
8.(2021八上·金华期中)受南水北调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发
9.(2021八上·乐清月考)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10日1时45分许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m/s) ,为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第三强的台风 。台风“利奇马”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0.(2021八上·平阳期中)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
A.大气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1)请写出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A   ,B   ,C   ,
D   ,E   ,F   。
(2)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   和   之间,通过水循环,使   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   ,滋润着土地。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
12.(2021八上·兰溪月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市某公路上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B.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C.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陆地淡水包括   、   、   、   、   等,它虽然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   和   用水。
14.根据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E所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   。
(2)如图所示的水体中,   (填名称)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3)在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含量最少的是   。
15.(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开头两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 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在三大类水循环途径中,诗中所描述的应该属于   循环。
16.读图所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水在   作用下,大量的海水   (A)形成水汽,水汽被   (B)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   (C),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   (F)和   (D)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   水循环。
(2)P所代表的水循环是   ,T所代表的水循环是   。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   (填字母,下同)循环的水量最大,   循环对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陆地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   (填“长”或“短”)。
17.(2019八上·义乌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   ⑦   
(2)图中③环节主要靠   途径来完成。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球引力。
(4)水资源的保护: ①    ;②防止水污染;
(5)    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18.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1)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是一种   现象。
(2)这个模拟实验展示的是水循环中的   、   环节。
三、解答题
19.如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名称。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 请举例具体说明。
20.(2022八上·临海期末)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中,“天上来”描述的是水循环中的   (填序号,下同)过程,“奔流到海”描述的是   过程。
(2)①过程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水圈中各水体的储量,应从课本图表入手,熟知各种水体的大体储量。
【解答】就陆地水的储量来说,冰川占水圈68.69%,地下水占30.06%,湖泊水占0.26%,河水占0.006%。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此题考水循环的环节知识.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台风是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会给大陆带来狂风暴雨。因此台风是属于水汽输送这个环节。
【解答】A:地表径流是陆地上的径流,台风是气旋,故不符合题意;
B:台风是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会给大陆带来狂风暴雨。因此台风是属于水汽输送这个环节,故正确;
C:台风是气旋,不属于降水,故不符合题意;
D:蒸发是河湖水和海洋水的蒸发,台风是气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就是描述的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因此是正确的;“而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是水一旦流入大海就不会再回来了,其实海水可以通过蒸发形成云,云在风的作用下向内地进行水汽输送,最后形成降雨,这样水就回到了内陆,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解答】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环节。
故选D。
6.【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1)这颗“蓝色弹珠”表示的是地球,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3)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阴雨区,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解答】蓝色代表的是海洋水。
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水循环涉及蒸发、水汽输送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的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是对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进行干预。结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持续运动的过程,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下渗等,其中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解答】南水北调通过改变地表径流从而改变水的空间分布,所以它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台风经过时,往往会形成强烈的降雨,雨水落到地面后,会在地表流动,部分雨水会渗入地面以下,因此涉及水循环的环节为降雨,地表径流和下渗,即②④⑤。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大气水0.025-0.03; 湖泊水10-100年 ; 冰川水约10000年 ;地下水100-1000年;海洋水约5000年。
【解答】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冰川水.
故答案为:B
11.【答案】(1)降水;蒸发;水汽输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可与上一空交换);海洋;淡水
(3)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2)海陆间水循环,也称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它的具体过程是海洋表面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凝结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形成地下径流,两种径流经过江河汇集,流入海洋,就形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陆地上的水,通过海陆间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解答】(1)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分析:
A降水,B蒸发,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E地表径流,F地下径流。
(2)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海洋和陆地之间,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12.【答案】(1)A
(2)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根据对绿化带的认识分析判断;
(2)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 、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和下渗,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AB.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故A正确、B错误;
C.绿化带高度过低,也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且视线开阔,有利于保证交通安全,故C错误。
故选A。
(2)“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防止大量雨水在地面无限制的流动,即调节了地表径流;大量的绿化带可以含蓄水源,即增加了下渗,因此影响最显著的就是①④,故选B。
13.【答案】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生产;生活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陆地淡水的分类相关知识。
【解答】陆地淡水包括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它虽然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故答案为: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生产;生活
14.【答案】(1)地球上的淡水;地下淡水
(2)冰川水
(3)生物水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总水量近3%。海洋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占0.94%。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3%。
【解答】(1)B、E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地球上的淡水、地下淡水。
(2)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因此图所示的水体中,冰川水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3)在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含量最少的是生物水。
故答案为:(1)地球上的淡水;地下淡水(2)冰川水(3)生物水
15.【答案】降水;地表径流;海陆间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
【解答】 黄河的水是由于雨滴汇聚而成的,当黄河汇入大海以后,在阳光的照射下会蒸发水,水蒸气在对流层凝结,又形成雨滴降落下来,汇聚成黄河水, “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 降水环节。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水循环包括三大循环即:1.海上水循环——海洋水经蒸发被带到上空再经降水过程返回海洋。2.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经蒸发到达海洋上空经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空经降水到达陆地表面然后经地表径流(江、河、湖、海)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再返回海洋.它可以使陆地水不断的循环再生。3.内陆水循环——陆地水经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被带到高空再经降水过程返还陆地。诗中所描述的应该属于海陆间循环。
故答案为:(1)降水(2)地表径流(3)海陆间
16.【答案】(1)太阳辐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
(2)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3)T;M
(4)短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
海陆间循环为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相变)的运动过程。又称水分循环或水文循环。陆地内循环为陆地上(或一个流域内)发生的水循环是降水到地表和地下径流到蒸发的复杂过程。海上内循环为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
海陆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以不同的周期或速度更新。陆地内循环意义为补充陆地水体的水量,但数量很少。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海上内循环是水循环的一种形式。
【解答】如图: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下径流,E植物蒸腾,F地表径流,P 陆上内循环, M海陆大循环,T 海上内循环。
(1)海洋水在 太阳辐射 作用下,大量的海水 蒸发 (A)形成水汽,水汽被 水汽输送 (B)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 降水 (C),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 地表径流 (F)和 地下径流 (D)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 海陆间 水循环。
(2)P所代表的水循环是陆上内循环,T所代表的水循环是海上内循环。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T循环的水量最大,M2循环对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陆地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短。
17.【答案】(1)蒸发;地下经流
(2)海陆间循环
(3)太阳辐射
(4)节约用水
(5)海洋水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根据水循环的基本环节进行解答;
(2)在水循环中,水汽输送主要靠海陆间循环来完成;
(3)水吸热蒸发形成云,云中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降雨,因此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4)根据水资源保护的知识解答;
(5)在地球上,海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
【解答】(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蒸发;⑦地下径流;
(2)图中③环节主要靠海陆间循环途径来完成。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4)水资源的保护: ①节约用水;②防止水污染;
(5)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18.【答案】(1)液化
(2)蒸发;降水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和 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形式。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解答】(1)温水表面的水会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而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是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雾;故答案为:液化;
(2)该实验模拟了液态水进入空气中的方式:蒸发;及气态的水重新回到地表的方式:降水;故答案为:蒸发;降水;
故答案为:(1)液化;(2)蒸发;降水。
19.【答案】(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结合水循环的过程进行回答,水循环过程如下:
(2)首先要想到目前人类对水资源利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然后思考这些措施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属于何种环节,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解答】(1)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循环形式。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水汽蒸发(A)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通过水汽输送(B)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陆地上的降水(C),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通过下渗作用(D)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一部分沿着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E),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2)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水汽的蒸发、凝结、输送等环节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方法施加某些影响。
故答案为:(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20.【答案】(1)③;④
(2)太阳辐射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中,“天上来”描述的是水循环中的③降水过程,“奔流到海”描述的是④地表径流过程。
(2)①蒸发过程的主要外力因素是太阳辐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