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1.1 地球所处的宇宙 同步练习(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1.1 地球所处的宇宙 同步练习(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7 16:05:22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1.1 地球所处的宇宙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下·深圳期末) 2022年5月,中国科学家提出“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计划探测离地球约32光年范围内的100个类太阳系,期望发现行星“地球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学家期望寻找的近邻宜居行星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金星、地球与火星位于太阳系的生命宜居带,它们具有的共同条件是(  )
①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太阳辐射强度适中 ③能够维持液态水稳定存在 ④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高一下·湖州期末) 2022年6月6日,神舟十四号飞行来组航天员开后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期间他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村、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完成下面小题。
3.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  )
A.星际物质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耀斑爆发 C.剧烈高温 D.强风暴雨
(2022高一下·湖州期末) 2021年4月某日的傍晚,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文奇观(图1),图2为地月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从分类上看,木星和土星同属(  )
A.地内行星 B.远日行星 C.类地行星 D.巨行星
6.“双星伴月”出现时,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高一下·湖南期中)“祝融号”为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2020年7月23日,“祝融号”乘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在火星轨道观测三个月后,携带着火星车的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下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祝融号火星车主要探测的行星是(  )
A.甲 B.丁 C.戊 D.辛
8.以下场景能构成天体系统的是(  )
A.发射过程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与地球
B.前往火星路上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与月球
C.在轨道观测火星的“天问一号”与火星
D.着陆火星后的“祝融号”与火星
(2022高一下·衡阳期中)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车一—“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祝融号”利用4片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源保障,并利用围绕火星的“天问一号”环绕器向地球传输无线电信号。表1为地球、火星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1
项目 行星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0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
注:质量、体积和大气密度都以地球为1。
9.“祝融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距日远近 B.大气密度 C.大气成分 D.公转周期
10.对“天问一号”环绕器信号传输影响最大的是(  )
A.太阳辐射 B.雾霾天气 C.火山喷发 D.耀斑爆发
(2022高一下·高县开学考)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时隔一个月,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日,多地网友在夜空中拍到我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直呼美极了。读下面两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1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
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
12.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
(2022高一下·长春月考)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3.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因此属于人们不经常利用的能源
D.太阳辐射有11年的活动周期
15.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水能 ④核能 ⑤风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二、综合题
16.(2019高一上·长治期中)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和   (填写天体名称)之间。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   性、   性、   性。
(3)图中E字母和F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质量和体积来看属于   行星。
(4)图中哈雷彗星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   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   。
17.(2018高一上·钦州月考)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这些区域由于   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   的标志。
(2)B是   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   。它的爆发是   的显示。
(3)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   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   层,会引起   ;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   ”现象。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研究的预报?(多选)(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18.(2018高一上·钦州月考)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层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的   层、   层、   层。
(2)用图中的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   层,耀斑出现在   层,它们的活动周期为   年。
19.(2017高一上·江海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包括   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   。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   ,③   。与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星”具有   小、   小的特点。
(3)“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   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   上,说明其意义:   。
20.(2017高一上·东山期中)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注行星名称:①   星,⑧   星。
(2)图中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对应的字母是   ,属于   行星,从天体系统层次来分析,图中范围至少包含   级天体系统。
(3)图上数字属于巨行星的有   。
(4)小行星带位于   星和   星轨道之间。(填写行星名称)
(5)图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轨道面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点评】一、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二、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
外部条件:安全的运行轨道;稳定的太阳光照。
1.材料信息显示,“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计划探测100个类太阳系寻找的近邻宜居行星,表明科学家期望寻找的近邻宜居行星位于太阳系之外,因此不可能位于地月系、太阳系,排除AB;探测范围在离地球约32光年以内,而银河系的直径在10万光年以上,因此科学家期望寻找的近邻宜居行星位于银河系,不可能位于河外星系,C符合题意,排除D。故答案为:C。
2.金星、地球与火星中,只有地球有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能够维持液态水稳定存在,①、③不符合题意;金星、地球与火星离太阳的距离适中,因此太阳辐射强度适中,三者均处于相对稳定的太阳系中,因此均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②、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答案为:D。
【答案】3.C
4.B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空中在预定轨道上运行,围绕着地球在转动,地球属于行星,围绕其转动的是卫星,因此属于卫星,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选择C。
4.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宇航员出仓活动,最大的问题是高能离子和空间碎片,太阳辐射的影响虽然有电离子,但是其影响不大,而耀斑的爆发,将导致高能电离子爆发,影响宇航员出仓活动最为明显,故A错误,B正确;太空中并无剧烈高温,故C错误;强风暴雨会出现近地面,不会出现在太空,故D错误。答案选择B。
【答案】5.D
6.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按照质量、体积及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木星和土星同属巨行星。
5.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按照质量、体积及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木星和土星同属巨行星,D正确,BC错误。地内行星指地球公转轨道以内的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A错误。故答案为:D。
6.因为木星和土星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外,所以“双星伴月”出现时,月球应位于图2轨道上的③④,AB错误;由图1可知,“双星伴月”出现时,月相为峨眉月,图2中的③比较接近满月,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7.B
8.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运动基本特征:
同向性: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转。
共面性:行星公转的轨道平面相互接近。
近圆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椭圆形轨道都比较圆。
7.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丁是火星,故答案为:B。
8.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其中只有C选项达成这一要求。故答案为:C。
【答案】9.A
10.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一、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运动基本特征:
同向性: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转。
共面性:行星公转的轨道平面相互接近。
近圆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椭圆形轨道都比较圆。
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
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
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日火平均距离比日地平均距离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少,为了满足探测车的能量需求,需增大“祝融号"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A选项正确。火星比地球大气密度小,大气削弱作用较小,同等太阳辐射,火星的会更多,故火星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与大气密度无关,B选项错误。太阳能电池板较大主要是因为火星与太阳平均距离大,到达火星表面的太阳辐射弱,与大气成分、公转周期关系不大,排除C、D选项。故答案为:A。
10.分析可知,“祝融号”探测车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辐射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并无影响,雾霾天气是大气污染,影响能见度,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不大,AB选项错误。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D选项正确。火山喷发对无线电短波通信会有一定影响,可能引起信号传输下降,但与耀斑爆发产生的作用相比,相对较小,排除C选项。故答案为:D。
【答案】11.A
12.D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埃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大部分流星体在落到地面之前便会被消耗殆尽,少部分则会掉到地面上,称之为陨石。大部分可见的流星体都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I克以下。流星体进入大气层的速度介于11km/s到72km/s之间,各个流星的颜色会因其燃烧程度而有所不同。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恒星、星云、彗星、行星等是自然天体,由人类发射的在宇宙中运行的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是人造天体。
11.图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的,原因类似于流星,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2.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卫星,原因是其围绕地球转动,属于人造天体,D正确。空间站本身不发光、不发热,行星是天然天体,空间站是人造天体,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埃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A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13.D
14.B
15.D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13.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同,①错。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晴天日数多,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②对。青藏高原的海拔对比距太阳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③错。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④对。故答案为:D。
14.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A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但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对。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却是人们可以经常利用的能源,C错。太阳活动有11年的活动周期,D错。故答案为:B。
15.煤 、石油 、水能 、风能等能源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核能与放射性元素有关,与太阳能无关。故①②③⑤正确,④错误。故答案为:D。
16.【答案】(1)火星;木星
(2)同向;共面;近圆
(3)巨
(4)2062年
(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同向性,即公转方向相同。共面性指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近圆性指公转轨道是近似于圆的椭圆。(3)图中E字母和F字母所表示的行星是木星、土星,从质量和体积来看属于巨行星。(4)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是76年,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下一次回归将在2062年。(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即行星的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点评】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由气体组成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小天体区。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7.【答案】(1)光球;黑子;比周围温度低;太阳活动强弱
(2)色球;耀斑;太阳能量强烈释放
(3)黑子;电离;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
(4)A;B;D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解:(1)A在太阳大气的最里层为光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这些区域由于温度低于太阳表面的温度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B在太阳大气的中间层是色球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耀斑。它的爆发是太阳能量强烈释放的显示。 (3)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4)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通信部门要关注;干扰地磁场,引起磁暴,航天部门要关注;还会引发气候异常,气候研究部门也要关注;对冶金工业影响不大。 选ABD正确。
【点评】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18.【答案】(1)日冕;色球;光球
(2)C;B;11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解:(1)图中A在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是日冕层;B在太阳大气中间是色球层;C在太阳大气的最里层是光球层。 (2)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光球层C层,是光球层上出现的黑色斑点,相对于太阳光球表面温度较低、颜色较暗的区域;耀斑出现在色球层B层,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它们的活动周期为11年。
【点评】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19.【答案】(1)2;太阳
(2)火星;木星;体积;质量
(3)同向;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图示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二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太阳。(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②是火星,③是木星。与两行星比较,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小于大行星。(3)“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基本上都是自西向东运行;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八大行星运动上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这样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点评】(1)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2)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20.【答案】(1)水;海王
(2)③;类地;两
(3)⑤⑥
(4)火;木
(5)同向性、共面性。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⑴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位置,①是水星,⑧海王星。
⑵图中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是地球,对应的字母是③,属于类地行星,从天体系统层次来分析,图中范围至少包含两级天体系统,如太阳系、地月系。
⑶图上数字属于巨行星的有木星、土星,数字是⑤⑥。
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⑸图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特点,公转轨道面有共面性特点。
故答案为:(1)水;海王。(2)③;类地;两。(3)⑤⑥。(4)火;木。(5)同向性、共面性。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系的情况。比较简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作答即可。
1 / 1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1.1 地球所处的宇宙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下·深圳期末) 2022年5月,中国科学家提出“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计划探测离地球约32光年范围内的100个类太阳系,期望发现行星“地球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学家期望寻找的近邻宜居行星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金星、地球与火星位于太阳系的生命宜居带,它们具有的共同条件是(  )
①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太阳辐射强度适中 ③能够维持液态水稳定存在 ④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C
2.D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点评】一、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二、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
外部条件:安全的运行轨道;稳定的太阳光照。
1.材料信息显示,“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计划探测100个类太阳系寻找的近邻宜居行星,表明科学家期望寻找的近邻宜居行星位于太阳系之外,因此不可能位于地月系、太阳系,排除AB;探测范围在离地球约32光年以内,而银河系的直径在10万光年以上,因此科学家期望寻找的近邻宜居行星位于银河系,不可能位于河外星系,C符合题意,排除D。故答案为:C。
2.金星、地球与火星中,只有地球有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能够维持液态水稳定存在,①、③不符合题意;金星、地球与火星离太阳的距离适中,因此太阳辐射强度适中,三者均处于相对稳定的太阳系中,因此均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②、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湖州期末) 2022年6月6日,神舟十四号飞行来组航天员开后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期间他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村、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完成下面小题。
3.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  )
A.星际物质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耀斑爆发 C.剧烈高温 D.强风暴雨
【答案】3.C
4.B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空中在预定轨道上运行,围绕着地球在转动,地球属于行星,围绕其转动的是卫星,因此属于卫星,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选择C。
4.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宇航员出仓活动,最大的问题是高能离子和空间碎片,太阳辐射的影响虽然有电离子,但是其影响不大,而耀斑的爆发,将导致高能电离子爆发,影响宇航员出仓活动最为明显,故A错误,B正确;太空中并无剧烈高温,故C错误;强风暴雨会出现近地面,不会出现在太空,故D错误。答案选择B。
(2022高一下·湖州期末) 2021年4月某日的傍晚,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文奇观(图1),图2为地月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从分类上看,木星和土星同属(  )
A.地内行星 B.远日行星 C.类地行星 D.巨行星
6.“双星伴月”出现时,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5.D
6.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按照质量、体积及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木星和土星同属巨行星。
5.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按照质量、体积及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木星和土星同属巨行星,D正确,BC错误。地内行星指地球公转轨道以内的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A错误。故答案为:D。
6.因为木星和土星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外,所以“双星伴月”出现时,月球应位于图2轨道上的③④,AB错误;由图1可知,“双星伴月”出现时,月相为峨眉月,图2中的③比较接近满月,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湖南期中)“祝融号”为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2020年7月23日,“祝融号”乘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在火星轨道观测三个月后,携带着火星车的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下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祝融号火星车主要探测的行星是(  )
A.甲 B.丁 C.戊 D.辛
8.以下场景能构成天体系统的是(  )
A.发射过程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与地球
B.前往火星路上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与月球
C.在轨道观测火星的“天问一号”与火星
D.着陆火星后的“祝融号”与火星
【答案】7.B
8.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运动基本特征:
同向性: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转。
共面性:行星公转的轨道平面相互接近。
近圆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椭圆形轨道都比较圆。
7.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丁是火星,故答案为:B。
8.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其中只有C选项达成这一要求。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下·衡阳期中)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车一—“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祝融号”利用4片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源保障,并利用围绕火星的“天问一号”环绕器向地球传输无线电信号。表1为地球、火星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1
项目 行星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0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
注:质量、体积和大气密度都以地球为1。
9.“祝融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距日远近 B.大气密度 C.大气成分 D.公转周期
10.对“天问一号”环绕器信号传输影响最大的是(  )
A.太阳辐射 B.雾霾天气 C.火山喷发 D.耀斑爆发
【答案】9.A
10.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一、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运动基本特征:
同向性: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转。
共面性:行星公转的轨道平面相互接近。
近圆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椭圆形轨道都比较圆。
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
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
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日火平均距离比日地平均距离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少,为了满足探测车的能量需求,需增大“祝融号"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A选项正确。火星比地球大气密度小,大气削弱作用较小,同等太阳辐射,火星的会更多,故火星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与大气密度无关,B选项错误。太阳能电池板较大主要是因为火星与太阳平均距离大,到达火星表面的太阳辐射弱,与大气成分、公转周期关系不大,排除C、D选项。故答案为:A。
10.分析可知,“祝融号”探测车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辐射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并无影响,雾霾天气是大气污染,影响能见度,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不大,AB选项错误。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D选项正确。火山喷发对无线电短波通信会有一定影响,可能引起信号传输下降,但与耀斑爆发产生的作用相比,相对较小,排除C选项。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高县开学考)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时隔一个月,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日,多地网友在夜空中拍到我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直呼美极了。读下面两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1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
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
12.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
【答案】11.A
12.D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埃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大部分流星体在落到地面之前便会被消耗殆尽,少部分则会掉到地面上,称之为陨石。大部分可见的流星体都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I克以下。流星体进入大气层的速度介于11km/s到72km/s之间,各个流星的颜色会因其燃烧程度而有所不同。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恒星、星云、彗星、行星等是自然天体,由人类发射的在宇宙中运行的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是人造天体。
11.图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的,原因类似于流星,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2.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卫星,原因是其围绕地球转动,属于人造天体,D正确。空间站本身不发光、不发热,行星是天然天体,空间站是人造天体,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埃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长春月考)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3.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因此属于人们不经常利用的能源
D.太阳辐射有11年的活动周期
15.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水能 ④核能 ⑤风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13.D
14.B
15.D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13.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同,①错。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晴天日数多,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②对。青藏高原的海拔对比距太阳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③错。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④对。故答案为:D。
14.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A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但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对。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却是人们可以经常利用的能源,C错。太阳活动有11年的活动周期,D错。故答案为:B。
15.煤 、石油 、水能 、风能等能源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核能与放射性元素有关,与太阳能无关。故①②③⑤正确,④错误。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6.(2019高一上·长治期中)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和   (填写天体名称)之间。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   性、   性、   性。
(3)图中E字母和F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质量和体积来看属于   行星。
(4)图中哈雷彗星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   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   。
【答案】(1)火星;木星
(2)同向;共面;近圆
(3)巨
(4)2062年
(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同向性,即公转方向相同。共面性指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近圆性指公转轨道是近似于圆的椭圆。(3)图中E字母和F字母所表示的行星是木星、土星,从质量和体积来看属于巨行星。(4)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是76年,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下一次回归将在2062年。(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即行星的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点评】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由气体组成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小天体区。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7.(2018高一上·钦州月考)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这些区域由于   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   的标志。
(2)B是   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   。它的爆发是   的显示。
(3)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   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   层,会引起   ;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   ”现象。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研究的预报?(多选)(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答案】(1)光球;黑子;比周围温度低;太阳活动强弱
(2)色球;耀斑;太阳能量强烈释放
(3)黑子;电离;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
(4)A;B;D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解:(1)A在太阳大气的最里层为光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这些区域由于温度低于太阳表面的温度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B在太阳大气的中间层是色球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耀斑。它的爆发是太阳能量强烈释放的显示。 (3)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4)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通信部门要关注;干扰地磁场,引起磁暴,航天部门要关注;还会引发气候异常,气候研究部门也要关注;对冶金工业影响不大。 选ABD正确。
【点评】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18.(2018高一上·钦州月考)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层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的   层、   层、   层。
(2)用图中的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   层,耀斑出现在   层,它们的活动周期为   年。
【答案】(1)日冕;色球;光球
(2)C;B;11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解:(1)图中A在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是日冕层;B在太阳大气中间是色球层;C在太阳大气的最里层是光球层。 (2)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光球层C层,是光球层上出现的黑色斑点,相对于太阳光球表面温度较低、颜色较暗的区域;耀斑出现在色球层B层,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它们的活动周期为11年。
【点评】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19.(2017高一上·江海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包括   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   。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   ,③   。与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星”具有   小、   小的特点。
(3)“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   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   上,说明其意义:   。
【答案】(1)2;太阳
(2)火星;木星;体积;质量
(3)同向;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图示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二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太阳。(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②是火星,③是木星。与两行星比较,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小于大行星。(3)“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基本上都是自西向东运行;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八大行星运动上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这样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点评】(1)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2)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20.(2017高一上·东山期中)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注行星名称:①   星,⑧   星。
(2)图中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对应的字母是   ,属于   行星,从天体系统层次来分析,图中范围至少包含   级天体系统。
(3)图上数字属于巨行星的有   。
(4)小行星带位于   星和   星轨道之间。(填写行星名称)
(5)图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轨道面有什么特点?
【答案】(1)水;海王
(2)③;类地;两
(3)⑤⑥
(4)火;木
(5)同向性、共面性。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⑴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位置,①是水星,⑧海王星。
⑵图中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是地球,对应的字母是③,属于类地行星,从天体系统层次来分析,图中范围至少包含两级天体系统,如太阳系、地月系。
⑶图上数字属于巨行星的有木星、土星,数字是⑤⑥。
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⑸图中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特点,公转轨道面有共面性特点。
故答案为:(1)水;海王。(2)③;类地;两。(3)⑤⑥。(4)火;木。(5)同向性、共面性。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系的情况。比较简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作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