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1.1 地球所处的宇宙 同步练习(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1.1 地球所处的宇宙 同步练习(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7 16:08:0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1.1 地球所处的宇宙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下·十堰期末) 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正式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造的序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进入预定轨道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利用的能源主要是(  )
A.核能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2.下列现象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数据回传地球干扰最大的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辐射 D.日珥
【答案】1.C
2.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的时候。2014年10月22日,太阳表面释放一个超级太阳耀斑,被命名为"AR12192",其面积比地球大14倍,接近于木星。它的等级达到X1.6级,是迄今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观测到最明亮的太阳耀斑。
1.太空中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入预定轨道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故C正确;目前航天器的飞行还不能利用核能作为燃料,故A错误;太空中大气极其稀薄,不具备有风的条件,故B错误;太空距离地球遥远,地热能难以利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不如耀斑强烈,故A错误;耀斑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B正确;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源,不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C错误;日珥对地球几乎没有影响,故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下·舟山期末) 2022年1月20日,一个中级太阳耀斑爆发,这意味着太阳正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但此次耀斑对始终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侧、日地连线上的韦伯望远镜却几乎没有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3.韦伯望远镜所处的最小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耀斑爆发(  )
A.不属于太阳活动 B.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
C.会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 D.不会危及宇宙飞行器的安全
【答案】3.A
4.C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颜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月球从属的天体系统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的宇宙,所以地月系是韦伯望远镜所处的最小天体系统,A正确,BC错误。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同一级别,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答案为:A。
4.耀斑爆发会释放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C正确,D错误。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它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AB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下·浙江期中)读“105°E沿线部分地区与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05°E沿线部分地区与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值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A.20°N附近 B.30°N附近 C.35°N附近 D.40°N附近
6.105°E沿线相应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地势高 B.云雨天气多 C.纬度低 D.晴天多
【答案】5.B
6.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
5.读图可知,30°N附近,105°E沿线部分地区与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值差异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读图可知,105°E沿线相应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差异最大的地区位于30°N附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5°E与30°N交汇处位于四川盆地,该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低,是因为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云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B正确。该地为四川盆地,地势低,A错误。与同纬度的全球相比,不存在纬度低的原因,C错误。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地处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D错误。故选B。
(2022高一下·舒城月考)美国太空总署(NASA)发现,太阳表面再度出现了“无黑子”现象(又称白太阳),这已经是今年(2019年)的第4次了,因此科学界担忧,太阳活动正进入“极小期”,届时可能导致地球的“小冰河期”,提前于2019年底前就会发生。完成下面小题。
7.有关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是太阳色球层中黑暗部分 B.“无黑子”时,耀斑多发
C.下次“极小期”为2030年前后 D.2020年将进入太阳活动高峰年
8.2019、2020年,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增多 B.全球农业歉收概率更高一些
C.全球降水大幅度增多 D.有线通讯极不稳定
【答案】7.C
8.B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会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耀斑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会使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7.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中黑暗部分,A错误。黑子与耀斑发生周期相同,黑子多时,耀斑也多发,B错误。太阳活动的周期约是11周年,下次出现“极小期”的时间约为2030,C正确。从材料可知高峰年的时间约为2026年,D错误。故答案为:C。
8.太阳活动正进入“极小期”,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A错误。太阳活动减弱,降水减少,全球农业歉收概率更高一些,B正确,C错误。有线通讯不受太阳活动影响。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下·湖南月考)在绕日公转的八大行星中,金星有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如自转方向和其他行星相反;金星大气中97%为二氧化碳;地表温度高达400多度;火山特别多。读下表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名称 与太阳距离 (×106千米) 质量 体积 自转周期(天) 公转周期(年)
地球 149.6 1 1 1.00 1.00
金星 108.2 0.82 0.86 243.69 0.62
9.下列有关金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密度略低于地球
B.金星的公转角速度慢
C.金星上看日出日落是西升东落
D.金星表面温度高除了距太阳近以外,还跟大气的逆辐射强有关
10.凌日是指当某行星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从地球上看该行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慢慢地移动,图中能够看到凌日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9.B
10.A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9.与质量相比,金星的体积较大,故密度较小,A说法正确,故A错误;与地球相比,进行的公转周期较短,所以公转角速度较快,B说法错误,故B正确;有材料可知,进行自转方向和其他行星相反,故金星上看日出日落是西升东落,C说法正确,故C错误;由图可知,金星距离太阳的距离小于地球,且金星大气中97%为二氧化碳,保温作用强,所以金星的表面温度高于地球,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
10.由材料可知,凌日是指该行星穿过太阳与地球之间时的一种现象,故只有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内的行星才有凌日现象,即①和②,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2高一下·舒城月考)当地球、火星与月球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上就可能观察到月亮与红色火星携手相伴的美丽“火星合月”景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能示意“火星合月”时相关天体位置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12.当我们看到某天体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走过,这种天象称为“凌日”,如金星凌日。在火星上观察,可能形成凌日现象的天体是(  )
A.木星的卫星 B.木星 C.地球 D.土星
【答案】11.D
12.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位于地球轨道外侧,A、C错;B图中,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的暗面朝向地球,因此地球上看不到月球,B错;D图中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对着地球,可能看出“火星合月”景象,D正确。
12.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只有出现在火星与太阳轨道之间的行星可能形成凌日现象,因此在火星上观察,可能形成凌日现象的天体是水星、金星、地球,C正确。
(2022高一下·定远月考) 2021年10月8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新彗星C/2021S4(Tsuchinshan),这是一颗运行在外层太阳系的远距离彗星,运行轨道为非常偏的椭圆,轨道周期超过1000年,“体内”封存了太阳系早期大量原始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彗星未被包含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14.与地球相比,该彗星(  )
A.距离太阳近 B.偏心率更大 C.自身能发光 D.属远日行星
15.该彗星的发现,其重要意义在于(  )
A.观察天体的形态 B.研究地外文明史
C.探索太阳系起源 D.推测行星际物质
【答案】13.A
14.B
15.C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13.该彗星是位于外层太阳系的一颗远距离天体,属于太阳系,而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可观测宇宙包含银河系,故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等均包含该彗星,但地月系中没有。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4.根据材料可知,该彗星距离太阳很远(最近距离超过10亿千米),A错误;运行轨道非常扁,而地球轨道是接近于正圆的椭圆,所以偏心率较地球大,B正确;恒星能够自身发光,但行星或彗星只能反射太阳光,C错误;该彗星与行星是太阳系中分属不同类型的天体,D错误。故答案为:B。
15.彗星是太阳系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天体,其“体内”封存了太阳系早期大量原始信息,因此该彗星的发现与研究彗星有利于解开太阳系起源之谜,C正确;彗星的发现与观察天体的形态、研究地外文明、推测行星际物质关系不大,A、B、D错误。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金台期末)读太阳系部分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该日北半球节气为   ,太阳直射   纬度,出现极夜现象范围   。
(2)图中②是   天体(名称)。图中有一颗与其他行星不属同类的是   (名称),属于   行星。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   (太阳活动类型),太阳黑子主要发生在图一中的   层(填字母)。
(4)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的原因:   ,   。
【答案】(1)冬至;23.5°S;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2)水星;木星;巨
(3)耀斑;B
(4)太阳光照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三可以看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对应北半球节气为冬至。
(2)读图二可知,图中②位于太阳系的第一轨道上,为水星;③是金星,①是木星,所以图中与其他行星不属同类的是木星,属于巨行星。
(3)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黑子主要发生在光球层,即对应图一中的B层。
(4)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正值壮年,状态稳定,所以给地球的太阳辐射非常稳定,光照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
【点评】(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轨道环绕太阳的天体被分为三类: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环绕太阳且质量够大的天体。
(2)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17.(2021高一上·丽江期末)读太阳系部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请写出字母对应的行星名称:A   F   
(3)八颗行星公转运动除图中表现出的“同向性”特征外,还有   性和   性特征。小行星带位于   的之间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金锁链条件(液态水、适宜的温度、比较厚的大气层)中,此图最直接反映出的是哪个条件?
【答案】(1)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扰乱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扰动地球上的大气,对天气气候产生影响。
(2)水星;土星
(3)近圆性;共面性;火星和木星
(4)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强盛时,其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发射的高能带电离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太阳活动强盛的年份,会扰乱地球大气,对地球上天气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洋星。所以A为水星,F为土星。
(3)八大行星公转除图中表现的同向性以外,八大行星均在近似于同一个平面上绕地太阳公转,具有共面性,绕日公转轨道均为近似于圆的椭圆形轨道,具有近圆性。根据图示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
(4)读图可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宜,可以获得适宜的太阳辐射,温度条件适宜。而液态水在图中无法反映;地球上的大气层与地球的引力有关(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在图中也无法反映。
【点评】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有: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8.(2021高一上·肇庆期中)读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
(2)除上述因素外,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其它自身条件,并分析原因。
(3)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1)温度条件。
(2)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原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有液态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原始海洋的形成;地表温度适宜。
(3)为地球动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等。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与太阳距离适中,光热适宜,具有适宜的温度,所以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 ;
(2)由所学可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除上题有适宜温度条件外还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原始海洋的形成,地表温度适宜,有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方面分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为地球动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促进了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太阳辐射为地球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了主要动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等。
故答案为:(1) 温度条件 (2) 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原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有液态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原始海洋的形成;地表温度适宜。 (3) 为地球动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等。
【点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运行轨道
内部条件(金锁链条件):(注意括号内外知识的搭配)
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适宜的温度;
②(适宜的温度、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有大量的液态水;
③(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适宜的大气层厚度和大气成分
19.(2021高二上·重庆期中)下面左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右图为我国地表年太阳辐射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左图与右图相互关联,据图推测我国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据右图,描述我国地表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点。
(3)比较四川盆地的重庆与青藏高原的拉萨年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答案】(1)①特点:分布由南向北递减;②原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直射赤道附近,由赤道向两级,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递减,故中国大气上界分布的特点呈由南向北递减。
(2)①分布不均;②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多;③四川盆地与东南地区少。
(3)差异: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远远大于重庆;原因:①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②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左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图中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北极递减。我国的纬度位置从4°N附近到53.5°N附近,因此我国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原因: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只受纬度因素影响。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同,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集中,太阳辐射强。故自赤道向两极,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逐渐降低。
(2)“分布”类问题的描述应从分布的均匀性,哪多哪少,极值出现的区域等方面考虑。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我国地表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不均,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多;,四川盆地与东南地区少。其中我国地表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位于四川盆地。
(3)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远远大于重庆。原因:影响地表年太阳辐射量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四川盆地的重庆与青藏高原的拉萨纬度相近,但地形、地势及天气状况相差显著。重庆所在的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且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扩散,盆地中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拉萨所在的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势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故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远远大于重庆。
【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20.(2021高一上·龙江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行星。
(1)图示反映的天体系统共有   级,其中心天体是   。
(2)图中①②③④四颗行星中属于地内行星的是   ;属于巨行星的是   ;小行星带位于   和   之间。与地球相比,④行星不利于生命生存的主要原因是   
(3)太阳大气层中的M层是   ,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该活动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该层发生的太阳活动与黑子数目呈   相关,该太阳活动放出的辐射能到达地球大气层后极易引起   现象。
【答案】(1)1;太阳
(2)③④;①;①;②;温度太高
(3)色球层;耀斑;正;磁暴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图示反映的是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共有1级。
(2)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属于地内行星,即③④;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即图中的①木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②是火星,即①和②之间。与地球相比,④行星不利于生命生存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太近,温度太高。
(3)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M层位于太阳大气层中的第二层,是色球层,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该活动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当太阳黑子出现时,光斑也会出现,所以两者之间呈正相关,该太阳活动放出的辐射能到达地球大气层后极易引起磁暴。
【点评】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1.1 地球所处的宇宙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下·十堰期末) 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正式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造的序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进入预定轨道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利用的能源主要是(  )
A.核能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2.下列现象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数据回传地球干扰最大的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辐射 D.日珥
(2022高一下·舟山期末) 2022年1月20日,一个中级太阳耀斑爆发,这意味着太阳正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但此次耀斑对始终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侧、日地连线上的韦伯望远镜却几乎没有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3.韦伯望远镜所处的最小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耀斑爆发(  )
A.不属于太阳活动 B.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
C.会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 D.不会危及宇宙飞行器的安全
(2022高一下·浙江期中)读“105°E沿线部分地区与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05°E沿线部分地区与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值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A.20°N附近 B.30°N附近 C.35°N附近 D.40°N附近
6.105°E沿线相应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地势高 B.云雨天气多 C.纬度低 D.晴天多
(2022高一下·舒城月考)美国太空总署(NASA)发现,太阳表面再度出现了“无黑子”现象(又称白太阳),这已经是今年(2019年)的第4次了,因此科学界担忧,太阳活动正进入“极小期”,届时可能导致地球的“小冰河期”,提前于2019年底前就会发生。完成下面小题。
7.有关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是太阳色球层中黑暗部分 B.“无黑子”时,耀斑多发
C.下次“极小期”为2030年前后 D.2020年将进入太阳活动高峰年
8.2019、2020年,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增多 B.全球农业歉收概率更高一些
C.全球降水大幅度增多 D.有线通讯极不稳定
(2022高一下·湖南月考)在绕日公转的八大行星中,金星有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如自转方向和其他行星相反;金星大气中97%为二氧化碳;地表温度高达400多度;火山特别多。读下表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名称 与太阳距离 (×106千米) 质量 体积 自转周期(天) 公转周期(年)
地球 149.6 1 1 1.00 1.00
金星 108.2 0.82 0.86 243.69 0.62
9.下列有关金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密度略低于地球
B.金星的公转角速度慢
C.金星上看日出日落是西升东落
D.金星表面温度高除了距太阳近以外,还跟大气的逆辐射强有关
10.凌日是指当某行星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从地球上看该行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慢慢地移动,图中能够看到凌日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高一下·舒城月考)当地球、火星与月球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上就可能观察到月亮与红色火星携手相伴的美丽“火星合月”景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能示意“火星合月”时相关天体位置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12.当我们看到某天体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走过,这种天象称为“凌日”,如金星凌日。在火星上观察,可能形成凌日现象的天体是(  )
A.木星的卫星 B.木星 C.地球 D.土星
(2022高一下·定远月考) 2021年10月8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新彗星C/2021S4(Tsuchinshan),这是一颗运行在外层太阳系的远距离彗星,运行轨道为非常偏的椭圆,轨道周期超过1000年,“体内”封存了太阳系早期大量原始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彗星未被包含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14.与地球相比,该彗星(  )
A.距离太阳近 B.偏心率更大 C.自身能发光 D.属远日行星
15.该彗星的发现,其重要意义在于(  )
A.观察天体的形态 B.研究地外文明史
C.探索太阳系起源 D.推测行星际物质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金台期末)读太阳系部分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该日北半球节气为   ,太阳直射   纬度,出现极夜现象范围   。
(2)图中②是   天体(名称)。图中有一颗与其他行星不属同类的是   (名称),属于   行星。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   (太阳活动类型),太阳黑子主要发生在图一中的   层(填字母)。
(4)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的原因:   ,   。
17.(2021高一上·丽江期末)读太阳系部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请写出字母对应的行星名称:A   F   
(3)八颗行星公转运动除图中表现出的“同向性”特征外,还有   性和   性特征。小行星带位于   的之间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金锁链条件(液态水、适宜的温度、比较厚的大气层)中,此图最直接反映出的是哪个条件?
18.(2021高一上·肇庆期中)读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
(2)除上述因素外,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其它自身条件,并分析原因。
(3)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9.(2021高二上·重庆期中)下面左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右图为我国地表年太阳辐射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左图与右图相互关联,据图推测我国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据右图,描述我国地表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点。
(3)比较四川盆地的重庆与青藏高原的拉萨年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20.(2021高一上·龙江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行星。
(1)图示反映的天体系统共有   级,其中心天体是   。
(2)图中①②③④四颗行星中属于地内行星的是   ;属于巨行星的是   ;小行星带位于   和   之间。与地球相比,④行星不利于生命生存的主要原因是   
(3)太阳大气层中的M层是   ,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该活动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该层发生的太阳活动与黑子数目呈   相关,该太阳活动放出的辐射能到达地球大气层后极易引起   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的时候。2014年10月22日,太阳表面释放一个超级太阳耀斑,被命名为"AR12192",其面积比地球大14倍,接近于木星。它的等级达到X1.6级,是迄今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观测到最明亮的太阳耀斑。
1.太空中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入预定轨道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故C正确;目前航天器的飞行还不能利用核能作为燃料,故A错误;太空中大气极其稀薄,不具备有风的条件,故B错误;太空距离地球遥远,地热能难以利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不如耀斑强烈,故A错误;耀斑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B正确;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源,不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C错误;日珥对地球几乎没有影响,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3.A
4.C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颜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月球从属的天体系统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的宇宙,所以地月系是韦伯望远镜所处的最小天体系统,A正确,BC错误。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同一级别,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答案为:A。
4.耀斑爆发会释放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C正确,D错误。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它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AB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5.B
6.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
5.读图可知,30°N附近,105°E沿线部分地区与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值差异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读图可知,105°E沿线相应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差异最大的地区位于30°N附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5°E与30°N交汇处位于四川盆地,该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低,是因为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云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B正确。该地为四川盆地,地势低,A错误。与同纬度的全球相比,不存在纬度低的原因,C错误。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地处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D错误。故选B。
【答案】7.C
8.B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会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耀斑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会使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7.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中黑暗部分,A错误。黑子与耀斑发生周期相同,黑子多时,耀斑也多发,B错误。太阳活动的周期约是11周年,下次出现“极小期”的时间约为2030,C正确。从材料可知高峰年的时间约为2026年,D错误。故答案为:C。
8.太阳活动正进入“极小期”,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A错误。太阳活动减弱,降水减少,全球农业歉收概率更高一些,B正确,C错误。有线通讯不受太阳活动影响。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9.B
10.A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9.与质量相比,金星的体积较大,故密度较小,A说法正确,故A错误;与地球相比,进行的公转周期较短,所以公转角速度较快,B说法错误,故B正确;有材料可知,进行自转方向和其他行星相反,故金星上看日出日落是西升东落,C说法正确,故C错误;由图可知,金星距离太阳的距离小于地球,且金星大气中97%为二氧化碳,保温作用强,所以金星的表面温度高于地球,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
10.由材料可知,凌日是指该行星穿过太阳与地球之间时的一种现象,故只有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内的行星才有凌日现象,即①和②,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1.D
12.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位于地球轨道外侧,A、C错;B图中,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的暗面朝向地球,因此地球上看不到月球,B错;D图中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对着地球,可能看出“火星合月”景象,D正确。
12.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只有出现在火星与太阳轨道之间的行星可能形成凌日现象,因此在火星上观察,可能形成凌日现象的天体是水星、金星、地球,C正确。
【答案】13.A
14.B
15.C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13.该彗星是位于外层太阳系的一颗远距离天体,属于太阳系,而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可观测宇宙包含银河系,故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等均包含该彗星,但地月系中没有。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4.根据材料可知,该彗星距离太阳很远(最近距离超过10亿千米),A错误;运行轨道非常扁,而地球轨道是接近于正圆的椭圆,所以偏心率较地球大,B正确;恒星能够自身发光,但行星或彗星只能反射太阳光,C错误;该彗星与行星是太阳系中分属不同类型的天体,D错误。故答案为:B。
15.彗星是太阳系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天体,其“体内”封存了太阳系早期大量原始信息,因此该彗星的发现与研究彗星有利于解开太阳系起源之谜,C正确;彗星的发现与观察天体的形态、研究地外文明、推测行星际物质关系不大,A、B、D错误。故答案为:C。
16.【答案】(1)冬至;23.5°S;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2)水星;木星;巨
(3)耀斑;B
(4)太阳光照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三可以看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对应北半球节气为冬至。
(2)读图二可知,图中②位于太阳系的第一轨道上,为水星;③是金星,①是木星,所以图中与其他行星不属同类的是木星,属于巨行星。
(3)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黑子主要发生在光球层,即对应图一中的B层。
(4)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正值壮年,状态稳定,所以给地球的太阳辐射非常稳定,光照稳定;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
【点评】(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轨道环绕太阳的天体被分为三类: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环绕太阳且质量够大的天体。
(2)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17.【答案】(1)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扰乱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扰动地球上的大气,对天气气候产生影响。
(2)水星;土星
(3)近圆性;共面性;火星和木星
(4)适宜的温度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强盛时,其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发射的高能带电离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太阳活动强盛的年份,会扰乱地球大气,对地球上天气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洋星。所以A为水星,F为土星。
(3)八大行星公转除图中表现的同向性以外,八大行星均在近似于同一个平面上绕地太阳公转,具有共面性,绕日公转轨道均为近似于圆的椭圆形轨道,具有近圆性。根据图示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
(4)读图可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宜,可以获得适宜的太阳辐射,温度条件适宜。而液态水在图中无法反映;地球上的大气层与地球的引力有关(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在图中也无法反映。
【点评】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有: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8.【答案】(1)温度条件。
(2)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原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有液态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原始海洋的形成;地表温度适宜。
(3)为地球动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等。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与太阳距离适中,光热适宜,具有适宜的温度,所以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 ;
(2)由所学可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除上题有适宜温度条件外还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原始海洋的形成,地表温度适宜,有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方面分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为地球动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促进了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太阳辐射为地球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了主要动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等。
故答案为:(1) 温度条件 (2) 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原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大气,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有液态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原始海洋的形成;地表温度适宜。 (3) 为地球动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等。
【点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运行轨道
内部条件(金锁链条件):(注意括号内外知识的搭配)
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适宜的温度;
②(适宜的温度、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有大量的液态水;
③(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适宜的大气层厚度和大气成分
19.【答案】(1)①特点:分布由南向北递减;②原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直射赤道附近,由赤道向两级,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递减,故中国大气上界分布的特点呈由南向北递减。
(2)①分布不均;②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多;③四川盆地与东南地区少。
(3)差异: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远远大于重庆;原因:①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②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左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图中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北极递减。我国的纬度位置从4°N附近到53.5°N附近,因此我国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原因: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只受纬度因素影响。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同,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集中,太阳辐射强。故自赤道向两极,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逐渐降低。
(2)“分布”类问题的描述应从分布的均匀性,哪多哪少,极值出现的区域等方面考虑。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我国地表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不均,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多;,四川盆地与东南地区少。其中我国地表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位于四川盆地。
(3)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远远大于重庆。原因:影响地表年太阳辐射量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四川盆地的重庆与青藏高原的拉萨纬度相近,但地形、地势及天气状况相差显著。重庆所在的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且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扩散,盆地中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拉萨所在的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势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故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远远大于重庆。
【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20.【答案】(1)1;太阳
(2)③④;①;①;②;温度太高
(3)色球层;耀斑;正;磁暴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图示反映的是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共有1级。
(2)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属于地内行星,即③④;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即图中的①木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②是火星,即①和②之间。与地球相比,④行星不利于生命生存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太近,温度太高。
(3)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M层位于太阳大气层中的第二层,是色球层,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该活动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当太阳黑子出现时,光斑也会出现,所以两者之间呈正相关,该太阳活动放出的辐射能到达地球大气层后极易引起磁暴。
【点评】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