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作业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作业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2 19:4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作业题
选择题
1.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已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2.孙中山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在此,孙中山阐释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3.孙中山先生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其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核心民权主义对应的是同盟会纲领中的(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平均地权 D.创立民国
4.同盟会成立后,“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在此强调的是(  )
A.同盟会成立有力地推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B.同盟会成立后才出现革命风暴
C.同盟会是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的
D.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5.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
6.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我们追忆120多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希望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7.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8.梁启超说:“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C.结束清朝统治 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9.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黎元洪所窃取
10.“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没有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黎元洪窃取了
11.《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
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
C.无可奈何,静观其变 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12.“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3.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革命派在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规定清帝必须退位 B.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C.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主要是因为它(  )
A.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B.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C.是资产阶级制定并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的
D.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法律文件
15.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
A.军阀、实业救国、黎元洪
B.中华民国、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民报》、清帝退位、武昌起义
D.变法图强、同盟会、兴中会
16.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支持
B.资产阶级共和国不适合中国国情
C.中国有专制主义的传统
D.辛亥革命不彻底,社会上存在着复辟势力
17.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为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先生又领导和推动了一系列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以下历史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战争 ④军阀割据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②④③
18.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问题》中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讨伐北洋军阀
19.1915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支持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南北议和。上述情况表明(  )
A.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B.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同盟
C.军阀集团对革命派的立场不断变化
D.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己利益
20.小文比较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总结了二者的相同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二、非选择题
21、识图,回答问题。
(1)孙中山。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机关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这个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2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孙中山站在时代前列,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芽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材料一中的两位人物在近代历史中领导了什么事件?拉开此事件的序幕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振兴中华”而领导的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为什么说“树断了,树墩还在”?
23、识图,回答问题。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年由什么机构制定颁布的?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体现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三权分立原则的规定是什么?
(3)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1-5BDDAA 6-10BBBAB 11-15DCDAB 16-20DAADD
21、(1)孙中山。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机关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这个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22、(1)戊戌变法。公车上书。
(2)三民主义。
(3)宣告了中国2 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因为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3、(1)1912年;参议院。
(2)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