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3 10:52:4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受到的灾害性天气是 (  )
A.沙尘暴 B.天文大潮 C.寒潮 D.台风
2.(2021八上·岚皋期末)福建省的小智绘制了家乡夏秋季节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的漫画,该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滑坡 D.地震
3.(2021八上·双台子期末)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一项是(  )
A.台风来临,渔船要尽快进港
B.地震发生时,高层楼居民迅速乘电梯到楼下安全地带
C.被洪水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等待救援
D.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021八上·南宁期末) 季风气候显著为我国气候特点之一,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
D.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5. 若夏季风较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容易导致(  )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
6. 若冬季强冷空气快速南下,我们家乡南宁容易形成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梅雨 C.洪涝 D.台风
7.(2021八上·凤山期末)河池夏季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滑坡
(2021八上·阳东期末) 2021年3月14日夜间起,大范围沙尘天气袭击北方,内蒙古、山西、京津冀等先后受影响。图为我国3月14日至16日全国沙尘天气实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结合图文资料,可知我国据沙尘原地最近的省区是(  )
A.山西省 B.吉林省
C.北京市 D.内蒙古自治区
9. 沙尘天气最频繁发生的季节是(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10. 下列人类活动不能有效治理沙尘的是(  )
A.植树造林 B.开垦坡地为耕地
C.设沙障,挡风墙 D.加强宣传教育
11. 沙尘暴影响的省级行政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山西-晋-太原 B.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包头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陇-兰州 D.陕西-陕-银川
12.(2021八上·大连期末)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A.干旱、洪涝、地震、水污染 B.滑坡、台风、寒潮、干旱
C.寒潮、洪涝、泥石流 D.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13.(2021八上·凤山期末)下述我国2021年遭受的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
B.6月上中旬广西广东江西等6省(区)洪涝灾害
C.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
D.青海玉树等地雪灾
14.(2021八上·朝阳期末)各种地形都会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寒潮
(2021八上·电白期末) 2021年春季,我国多地遇多次沙尘暴天气。下图为某次全国沙尘天气实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6.受扬沙和浮尘影响的城市是(  )
A.朱日和 B.北京 C.济南 D.武汉
17.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最合理的做法是(  )
A.勤开窗多通风 B.加强户外锻炼
C.多洗手勤消毒 D.带口罩防沙尘
(2021八上·海丰期末) 2021年3月14日夜间至16日,我国出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新疆南疆、内蒙古、甘肃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或强沙尘暴。读“全国沙尘天气实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此次天气过程的沙尘主要来源于(  )
A.日本 B.蒙古 C.印度 D.俄罗斯
19. 此次沙尘暴天气的主要成因是(  )
①地表裸露干燥,沙源丰富 ②植被生长茂盛,花粉丰富
③多降雪天气,白色沙漠广布 ④多大风天气,卷扬起沙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 2000~2020年,我国共出现32次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最可能出现在(  )
A.春 B.夏 C.秋季 D.冬季
21.(2021八上·大洼期末)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种类多,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2021八上·大洼期末)当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合理的避灾方法是(  )
A.当地震发生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房间
B.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野外郊游遇雷雨天气,躲在大树下避雨
D.天降冰雹,撑伞外出看冰雹
23.(2021八上·锦州期末)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洪涝灾害—西北内陆 B.泥石流灾害—中西部山区
C.寒潮灾害—青藏高原 D.干旱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
24.(2021八上·兴城期末)2021年11月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降温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平均气温将下降10~14℃,部分地区可达16℃,据此判断这种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泥石流
二、填空题
25.(2019八上·吉林月考)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   、   等
26.(2019八上·江津月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和   。
27.(2017八上·深圳期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这种气象灾害叫做   。
28.(2017八上·江津月考)夏秋季节,经常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气象灾害是   。
29.(2016八上·英德期中)山区常见的地质方面的自然灾害是   、   和   。
30.(2016八上·南召期中)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   、   、泥石流等灾害。
31.(2016八上·揭西期中)地质灾害主要有   、   、   等灾害.
32.(2016八上·濮阳期中)在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活动强烈时,就会爆发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就会导致   灾害发生.
33.(2015八上·白银期中)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是   .
34.(2015八上·启东期中)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地区.
三、综合题
35.(2021八上·岚皋期末)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结合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郑州所在的地区是   灾害频发地区,但在2021年7月末其遭到暴雨袭击,降水量远超往年年平均降水量,反映了该年夏季风势力   (较强、较弱)。
(2)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其气候原因是   。
(3)位于南部沿海的广州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霜雪罕见,其原因是   ;但夏秋季节,广州易受   的影响,多狂风暴雨,造成严重危害。
(4)除气象灾害外,我国地质灾害的危害也很严重。试写出一例甲地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
36.(2021八上·丹东期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忆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长征路线从瑞金至会宁地区,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丘陵、云贵高原、   高原、   高原。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景观位于   (河流)上游,该河段具有丰富的   (能源)。
(3)在长征途中,红军靠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穿越崇山峻岭、翻过大雪山,越过水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结束长征。请你从地理角度分析在红军长征路线上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   。
37.(2021八上·双台子期末)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便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人内陆,沿坡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图1中的信息反映了我国地势特征是   。
(2)图2中的甲处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农业中较为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区域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   。(写出一种)
(3)图3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其中①是山地,②是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③是城市郊区,④是海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宜种植花卉、蔬菜的区域是   。(填序号)
(4)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某地理小组探究图2中的甲处时,发现该区域   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请说明理由。   
四、问答题
38.(2019八上·左贡期末)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请同学们简述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如何防灾减灾。
39.(2017八上·莒县月考)简答题: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的减少地震灾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沙尘暴多发生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多发生在春季,A错;寒潮多发生在冬季,C错;台风时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上的大气涡旋,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以选D。
【点评】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旱涝.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2.【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由图可知,图中所示为大风,表示的是气象灾害—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海洋的气旋,在夏秋季最为频繁,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故答案为:B
【点评】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受台风影响较大,台风到来之前要做好防范准备,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3.【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台风来临,渔船要尽快进港,A正确。而地震发生时,居民乘电梯撤离到楼下安全地带是不安全的,因为电梯在地震情况下运行是非常危险的,随时都会被困在里面,并且有生命危险,B错误。被洪水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等待救援 ,C正确。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都是安全的措施,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地震逃生法则: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答案】4.A
5.A
6.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2)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4.我国降水受季风影响显著,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A正确。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导致了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推进快速,南方雨季较短,北方雨季较长,容易造成南旱北涝、夏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南方雨季长,易造成南涝北旱,故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B错误。夏季南北温差减少,D错误。冬季气温并不是受夏季风影响,C错误。故答案为:A。
5.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导致了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推进快速,南方雨季较短,北方雨季较长,容易造成南早北涝、夏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南方雨季长,易造成南涝北早,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故答案为:A。
6.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故A符合题意。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B不符合题意。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多发生在降水比较多的夏秋季节,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C不符合题意。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7.【答案】D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河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夏季多雨,一般不会出现干旱,A错误。河池位于板块内部,很少受到地震的影响,故C错误,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与降水相比,不常发生,B错误。河池位于山区且夏季多雨,夏季最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等,答案选D。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答案】8.D
9.D
10.B
11.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其防止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等等。
8.读图可知,内蒙古的沙尘暴最严重,最靠近沙尘源地,其它省区都比较轻,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9.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特别是春季,北方降水少,地表裸露,沙尘天气最频繁,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0.开垦坡地为耕地,会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沙尘天气的发生,B正确。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设沙障,挡风墙,可以减少地表裸露;加强宣传教育,可以减少乱砍滥伐,都可以一定程度治理沙尘天气,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1.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A正确。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B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C错误。陕西简称陕和秦,省会西安,D错误。故答案为:A 。
12.【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D符合题意。选D。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13.【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台风、洪涝和雪灾属于气象灾害,ABD错;地震、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14.【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在各种地形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因为地震的发生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地形无关,泥石流和滑坡往往是发生在地势陡峭的区;寒潮属于气象灾害,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答案】15.D
16.C
17.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1)常用的天气符号:
(2)浮尘:当天气条件为无风或平均风速小于等于3米/秒时,尘沙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扬沙: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之间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3)沙尘暴的防治措施:加强环境的保护;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加强科普宣传;在沙漠地区种植适宜沙漠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在沙漠边缘种植乡土品种的低矮灌木和小乔木。
15.读图可知,A表示雾霾,B表示雷阵雨,C表示北风六级,D表示沙尘暴。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根据图例分析可知, 受扬沙和浮尘影响的城市是济南和兰州;受沙尘暴影响严重的是北京;受强沙尘暴影响的是朱日和;广州和武汉不受沙尘天气影响。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沙尘暴天气发生时,应该关闭门窗,禁止户外锻炼,外出要带口罩防沙尘。多洗手勤消毒和沙尘暴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8.B
19.D
20.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其防止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等等。
18.由图可知,从内蒙古、甘肃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依次出现了强沙尘暴、沙尘暴、扬沙或浮尘等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判断此次天气过程的沙尘主要来源于北方,即蒙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答案为:B。
19.我国沙尘暴频发地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主要有: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地表裸露,沙漠广布;冷空气活动频繁,风力强劲。①④符合题意。沙尘暴多发生在北方和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稀少,②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相较于其他季节,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风还未到来,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加上植被稀少和常有大风天气,所以春季是我国沙尘暴高发季节。故答案为:A。
21.【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多的国家,以上四种灾害中,干旱和洪涝与大气运动有关,属于气象灾害,①③正确;而滑坡和地震是属于地质灾害,②④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2.【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乘坐电梯离开,要走安全楼梯,故A错误。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故B正确。野外郊游遇雷雨天气,不能躲在大树底下避雨,故C错误。天降冰雹应该到室内,打伞无济于事,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遇到地震时如果位于室外,应迅速离开房屋和树木等有可能倒塌的建筑,来到广场等宽阔的地方。如果地震发生时位于室内,则千万不要通过电梯逃生,应尽快躲到卫生间的角落这种管道交错的三角区域等待救援。
23.【答案】B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故A错误;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山区,故B正确;寒潮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故C错误;华北平原人口多,耕地多,是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4.【答案】B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漩涡,一般会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寒潮是强烈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大风、降温、降雪等。干旱是长时间的不降雨或降水过少造成的。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与题意不符。所以根据题干描述可知,该种灾害是寒潮天气。故答案为:B。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5.【答案】地震;滑坡;泥石流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大部分是发生在地势较陡峭的高原、丘陵、山地地区。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26.【答案】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和地震和火山。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27.【答案】寒潮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在寒潮侵袭期间,冷空气造成当地气温骤降,地面气压骤升,有时更造成强风,大浪。
【点评】寒潮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时空分布: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不易影响到。另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受到阴山、秦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大减,加上受南方暖地面影响,降温幅度很小,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很少受寒潮影响。
28.【答案】台风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漩,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会给人民财产造成损失,故答案填台风。
故答案为:台风。
【点评】考查气象灾害台风对我国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9.【答案】山洪;泥石流;崩塌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
故答案为:山洪;泥石流;崩塌。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点评】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
30.【答案】崩塌;滑坡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故答案为:崩塌;滑坡。
【点评】与平原相比,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山区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部分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31.【答案】地震;滑坡;泥石流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答案为:地震;滑坡;泥石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种类.
32.【答案】寒潮;洪涝 干旱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影响极大,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风是西北风、东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使冬季北方寒冷干燥,南方影响较小;夏季风是东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我国冬季风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冬季风活动强烈,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寒潮.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根据题意.故答案为:寒潮;洪涝、干旱.
【点评】本题考查季风对我国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33.【答案】干旱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故答案为:干旱.
【点评】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34.【答案】东南沿海;华北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故答案为:东南沿海;华北.
【点评】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35.【答案】(1)干旱;较强
(2)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3)纬度低,距离寒潮发源地远;台风
(4)地震、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写出一例即可)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郑州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干旱灾害频发的地区,郑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来自太平洋夏季风的影响。但是2021年灾害频发地区,但在2021年7月末其遭到暴雨袭击,降水量远超往年年平均降水量,反映了该年夏季风势力较强。
(2)读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因为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地势低平,容易受水灾威胁。
(3)读寒潮路径可知,寒潮来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我国南部沿海地区距离很远,在加上重重山脉阻挡,冷空气很难到达,所以霜雪罕见。广州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距离台风的发原地较近,所以易受台风危害。
(4)读图可知,甲地区是我国的横断山区,这里山高谷深、降水多,地形崎岖,最多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36.【答案】(1)江南(东南);青藏;黄土
(2)长江;水能
(3)滑坡;泥石流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地形区的分布、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和沿线的自然灾害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1)读图,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从瑞金到遵义经过我国的江南丘陵,然后是云贵高原,向西是青藏高原,向北是黄土高原。
(2)读图可知,大渡河是长江上游的支流,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名称,这里地势崎岖,落差大,水流急,地势险峻,水能资源丰富。
(3)读图可知,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大都是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陡峻,降水集中,有高山峡谷,有雪山草原。所以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如滑坡、泥石流、暴雪、寒潮等都有可能发生。
【点评】(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2)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37.【答案】(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林地;滑坡(或泥石流)
(3)③
(4)水能;此地区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1)从图1中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由图2可以看出,甲处位于西南地区,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农业中较为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地势落差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图3位于我国东南沿海,①是山地,②是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③是城市郊区,④是海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宜种植花卉、蔬菜的是③城市郊区,这里离城市近、接近消费市场,其余地区不适合种植花卉、蔬菜等。
(4)图2中的甲处位于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具有很高的价值。
【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一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二级阶梯主要地形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等,三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8.【答案】当发生地震时,首先不要惊慌,如果我们是在室内,楼层较低的话,就应该迅速逃跑,不能乘坐电梯,如果地震较为剧烈,是在室内,就应该找一个较为坚固的物体如墙体、床下躲避等;台风: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台风来的时候应该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台风光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台风、地震、洪涝等,当发生地震时,首先不要惊慌,如果我们是在室内,楼层较低的话,就应该迅速逃跑,不能乘坐电梯,如果地震较为剧烈,是在室内,就应该找一个较为坚固的物体如墙体、床下躲避等;台风: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台风来的时候应该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台风光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
【点评】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因为在中国几乎有着地球上全部的地貌类型,所以各种地貌单元当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在中国几乎都有发生,中国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还有地面沉降、冰崩、雪崩等。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
39.【答案】开放题目合理即可。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地震时应不要惊慌,冷静面对。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开放题目合理即可)。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减少地震灾害的方法,是基础题目,与实际结合较紧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受到的灾害性天气是 (  )
A.沙尘暴 B.天文大潮 C.寒潮 D.台风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沙尘暴多发生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多发生在春季,A错;寒潮多发生在冬季,C错;台风时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上的大气涡旋,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以选D。
【点评】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旱涝.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2.(2021八上·岚皋期末)福建省的小智绘制了家乡夏秋季节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的漫画,该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滑坡 D.地震
【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由图可知,图中所示为大风,表示的是气象灾害—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海洋的气旋,在夏秋季最为频繁,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故答案为:B
【点评】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受台风影响较大,台风到来之前要做好防范准备,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3.(2021八上·双台子期末)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一项是(  )
A.台风来临,渔船要尽快进港
B.地震发生时,高层楼居民迅速乘电梯到楼下安全地带
C.被洪水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等待救援
D.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台风来临,渔船要尽快进港,A正确。而地震发生时,居民乘电梯撤离到楼下安全地带是不安全的,因为电梯在地震情况下运行是非常危险的,随时都会被困在里面,并且有生命危险,B错误。被洪水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等待救援 ,C正确。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都是安全的措施,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地震逃生法则: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2021八上·南宁期末) 季风气候显著为我国气候特点之一,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
D.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5. 若夏季风较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容易导致(  )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
6. 若冬季强冷空气快速南下,我们家乡南宁容易形成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梅雨 C.洪涝 D.台风
【答案】4.A
5.A
6.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2)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4.我国降水受季风影响显著,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A正确。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导致了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推进快速,南方雨季较短,北方雨季较长,容易造成南旱北涝、夏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南方雨季长,易造成南涝北旱,故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B错误。夏季南北温差减少,D错误。冬季气温并不是受夏季风影响,C错误。故答案为:A。
5.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导致了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推进快速,南方雨季较短,北方雨季较长,容易造成南早北涝、夏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南方雨季长,易造成南涝北早,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故答案为:A。
6.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故A符合题意。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B不符合题意。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多发生在降水比较多的夏秋季节,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C不符合题意。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7.(2021八上·凤山期末)河池夏季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滑坡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河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夏季多雨,一般不会出现干旱,A错误。河池位于板块内部,很少受到地震的影响,故C错误,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与降水相比,不常发生,B错误。河池位于山区且夏季多雨,夏季最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等,答案选D。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021八上·阳东期末) 2021年3月14日夜间起,大范围沙尘天气袭击北方,内蒙古、山西、京津冀等先后受影响。图为我国3月14日至16日全国沙尘天气实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结合图文资料,可知我国据沙尘原地最近的省区是(  )
A.山西省 B.吉林省
C.北京市 D.内蒙古自治区
9. 沙尘天气最频繁发生的季节是(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10. 下列人类活动不能有效治理沙尘的是(  )
A.植树造林 B.开垦坡地为耕地
C.设沙障,挡风墙 D.加强宣传教育
11. 沙尘暴影响的省级行政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山西-晋-太原 B.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包头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陇-兰州 D.陕西-陕-银川
【答案】8.D
9.D
10.B
11.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其防止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等等。
8.读图可知,内蒙古的沙尘暴最严重,最靠近沙尘源地,其它省区都比较轻,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9.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特别是春季,北方降水少,地表裸露,沙尘天气最频繁,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0.开垦坡地为耕地,会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沙尘天气的发生,B正确。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设沙障,挡风墙,可以减少地表裸露;加强宣传教育,可以减少乱砍滥伐,都可以一定程度治理沙尘天气,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1.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A正确。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B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C错误。陕西简称陕和秦,省会西安,D错误。故答案为:A 。
12.(2021八上·大连期末)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A.干旱、洪涝、地震、水污染 B.滑坡、台风、寒潮、干旱
C.寒潮、洪涝、泥石流 D.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D符合题意。选D。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13.(2021八上·凤山期末)下述我国2021年遭受的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
B.6月上中旬广西广东江西等6省(区)洪涝灾害
C.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
D.青海玉树等地雪灾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台风、洪涝和雪灾属于气象灾害,ABD错;地震、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14.(2021八上·朝阳期末)各种地形都会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寒潮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在各种地形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因为地震的发生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地形无关,泥石流和滑坡往往是发生在地势陡峭的区;寒潮属于气象灾害,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021八上·电白期末) 2021年春季,我国多地遇多次沙尘暴天气。下图为某次全国沙尘天气实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6.受扬沙和浮尘影响的城市是(  )
A.朱日和 B.北京 C.济南 D.武汉
17.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最合理的做法是(  )
A.勤开窗多通风 B.加强户外锻炼
C.多洗手勤消毒 D.带口罩防沙尘
【答案】15.D
16.C
17.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1)常用的天气符号:
(2)浮尘:当天气条件为无风或平均风速小于等于3米/秒时,尘沙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扬沙: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之间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3)沙尘暴的防治措施:加强环境的保护;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加强科普宣传;在沙漠地区种植适宜沙漠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在沙漠边缘种植乡土品种的低矮灌木和小乔木。
15.读图可知,A表示雾霾,B表示雷阵雨,C表示北风六级,D表示沙尘暴。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根据图例分析可知, 受扬沙和浮尘影响的城市是济南和兰州;受沙尘暴影响严重的是北京;受强沙尘暴影响的是朱日和;广州和武汉不受沙尘天气影响。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沙尘暴天气发生时,应该关闭门窗,禁止户外锻炼,外出要带口罩防沙尘。多洗手勤消毒和沙尘暴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1八上·海丰期末) 2021年3月14日夜间至16日,我国出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新疆南疆、内蒙古、甘肃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或强沙尘暴。读“全国沙尘天气实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此次天气过程的沙尘主要来源于(  )
A.日本 B.蒙古 C.印度 D.俄罗斯
19. 此次沙尘暴天气的主要成因是(  )
①地表裸露干燥,沙源丰富 ②植被生长茂盛,花粉丰富
③多降雪天气,白色沙漠广布 ④多大风天气,卷扬起沙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 2000~2020年,我国共出现32次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最可能出现在(  )
A.春 B.夏 C.秋季 D.冬季
【答案】18.B
19.D
20.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其防止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等等。
18.由图可知,从内蒙古、甘肃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依次出现了强沙尘暴、沙尘暴、扬沙或浮尘等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判断此次天气过程的沙尘主要来源于北方,即蒙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答案为:B。
19.我国沙尘暴频发地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主要有: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地表裸露,沙漠广布;冷空气活动频繁,风力强劲。①④符合题意。沙尘暴多发生在北方和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稀少,②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相较于其他季节,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风还未到来,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加上植被稀少和常有大风天气,所以春季是我国沙尘暴高发季节。故答案为:A。
21.(2021八上·大洼期末)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种类多,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多的国家,以上四种灾害中,干旱和洪涝与大气运动有关,属于气象灾害,①③正确;而滑坡和地震是属于地质灾害,②④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2.(2021八上·大洼期末)当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合理的避灾方法是(  )
A.当地震发生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房间
B.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野外郊游遇雷雨天气,躲在大树下避雨
D.天降冰雹,撑伞外出看冰雹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乘坐电梯离开,要走安全楼梯,故A错误。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故B正确。野外郊游遇雷雨天气,不能躲在大树底下避雨,故C错误。天降冰雹应该到室内,打伞无济于事,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遇到地震时如果位于室外,应迅速离开房屋和树木等有可能倒塌的建筑,来到广场等宽阔的地方。如果地震发生时位于室内,则千万不要通过电梯逃生,应尽快躲到卫生间的角落这种管道交错的三角区域等待救援。
23.(2021八上·锦州期末)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洪涝灾害—西北内陆 B.泥石流灾害—中西部山区
C.寒潮灾害—青藏高原 D.干旱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故A错误;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山区,故B正确;寒潮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故C错误;华北平原人口多,耕地多,是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4.(2021八上·兴城期末)2021年11月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降温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平均气温将下降10~14℃,部分地区可达16℃,据此判断这种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泥石流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漩涡,一般会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寒潮是强烈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大风、降温、降雪等。干旱是长时间的不降雨或降水过少造成的。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与题意不符。所以根据题干描述可知,该种灾害是寒潮天气。故答案为:B。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二、填空题
25.(2019八上·吉林月考)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   、   等
【答案】地震;滑坡;泥石流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大部分是发生在地势较陡峭的高原、丘陵、山地地区。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26.(2019八上·江津月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和   。
【答案】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和地震和火山。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27.(2017八上·深圳期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这种气象灾害叫做   。
【答案】寒潮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在寒潮侵袭期间,冷空气造成当地气温骤降,地面气压骤升,有时更造成强风,大浪。
【点评】寒潮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时空分布: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不易影响到。另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受到阴山、秦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大减,加上受南方暖地面影响,降温幅度很小,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很少受寒潮影响。
28.(2017八上·江津月考)夏秋季节,经常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气象灾害是   。
【答案】台风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漩,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会给人民财产造成损失,故答案填台风。
故答案为:台风。
【点评】考查气象灾害台风对我国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9.(2016八上·英德期中)山区常见的地质方面的自然灾害是   、   和   。
【答案】山洪;泥石流;崩塌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
故答案为:山洪;泥石流;崩塌。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点评】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
30.(2016八上·南召期中)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   、   、泥石流等灾害。
【答案】崩塌;滑坡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故答案为:崩塌;滑坡。
【点评】与平原相比,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山区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部分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31.(2016八上·揭西期中)地质灾害主要有   、   、   等灾害.
【答案】地震;滑坡;泥石流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答案为:地震;滑坡;泥石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种类.
32.(2016八上·濮阳期中)在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活动强烈时,就会爆发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就会导致   灾害发生.
【答案】寒潮;洪涝 干旱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影响极大,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风是西北风、东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使冬季北方寒冷干燥,南方影响较小;夏季风是东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我国冬季风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冬季风活动强烈,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寒潮.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根据题意.故答案为:寒潮;洪涝、干旱.
【点评】本题考查季风对我国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33.(2015八上·白银期中)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是   .
【答案】干旱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故答案为:干旱.
【点评】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34.(2015八上·启东期中)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地区.
【答案】东南沿海;华北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故答案为:东南沿海;华北.
【点评】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三、综合题
35.(2021八上·岚皋期末)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结合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郑州所在的地区是   灾害频发地区,但在2021年7月末其遭到暴雨袭击,降水量远超往年年平均降水量,反映了该年夏季风势力   (较强、较弱)。
(2)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其气候原因是   。
(3)位于南部沿海的广州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霜雪罕见,其原因是   ;但夏秋季节,广州易受   的影响,多狂风暴雨,造成严重危害。
(4)除气象灾害外,我国地质灾害的危害也很严重。试写出一例甲地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
【答案】(1)干旱;较强
(2)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3)纬度低,距离寒潮发源地远;台风
(4)地震、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写出一例即可)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郑州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干旱灾害频发的地区,郑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来自太平洋夏季风的影响。但是2021年灾害频发地区,但在2021年7月末其遭到暴雨袭击,降水量远超往年年平均降水量,反映了该年夏季风势力较强。
(2)读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因为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地势低平,容易受水灾威胁。
(3)读寒潮路径可知,寒潮来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我国南部沿海地区距离很远,在加上重重山脉阻挡,冷空气很难到达,所以霜雪罕见。广州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距离台风的发原地较近,所以易受台风危害。
(4)读图可知,甲地区是我国的横断山区,这里山高谷深、降水多,地形崎岖,最多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36.(2021八上·丹东期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忆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长征路线从瑞金至会宁地区,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丘陵、云贵高原、   高原、   高原。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景观位于   (河流)上游,该河段具有丰富的   (能源)。
(3)在长征途中,红军靠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穿越崇山峻岭、翻过大雪山,越过水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结束长征。请你从地理角度分析在红军长征路线上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   。
【答案】(1)江南(东南);青藏;黄土
(2)长江;水能
(3)滑坡;泥石流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地形区的分布、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和沿线的自然灾害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1)读图,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从瑞金到遵义经过我国的江南丘陵,然后是云贵高原,向西是青藏高原,向北是黄土高原。
(2)读图可知,大渡河是长江上游的支流,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名称,这里地势崎岖,落差大,水流急,地势险峻,水能资源丰富。
(3)读图可知,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大都是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陡峻,降水集中,有高山峡谷,有雪山草原。所以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如滑坡、泥石流、暴雪、寒潮等都有可能发生。
【点评】(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
(2)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37.(2021八上·双台子期末)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便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人内陆,沿坡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图1中的信息反映了我国地势特征是   。
(2)图2中的甲处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农业中较为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区域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   。(写出一种)
(3)图3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其中①是山地,②是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③是城市郊区,④是海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宜种植花卉、蔬菜的区域是   。(填序号)
(4)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某地理小组探究图2中的甲处时,发现该区域   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林地;滑坡(或泥石流)
(3)③
(4)水能;此地区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1)从图1中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由图2可以看出,甲处位于西南地区,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农业中较为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地势落差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图3位于我国东南沿海,①是山地,②是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③是城市郊区,④是海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宜种植花卉、蔬菜的是③城市郊区,这里离城市近、接近消费市场,其余地区不适合种植花卉、蔬菜等。
(4)图2中的甲处位于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具有很高的价值。
【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一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二级阶梯主要地形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等,三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四、问答题
38.(2019八上·左贡期末)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请同学们简述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如何防灾减灾。
【答案】当发生地震时,首先不要惊慌,如果我们是在室内,楼层较低的话,就应该迅速逃跑,不能乘坐电梯,如果地震较为剧烈,是在室内,就应该找一个较为坚固的物体如墙体、床下躲避等;台风: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台风来的时候应该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台风光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台风、地震、洪涝等,当发生地震时,首先不要惊慌,如果我们是在室内,楼层较低的话,就应该迅速逃跑,不能乘坐电梯,如果地震较为剧烈,是在室内,就应该找一个较为坚固的物体如墙体、床下躲避等;台风: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台风来的时候应该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台风光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
【点评】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因为在中国几乎有着地球上全部的地貌类型,所以各种地貌单元当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在中国几乎都有发生,中国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还有地面沉降、冰崩、雪崩等。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
39.(2017八上·莒县月考)简答题: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的减少地震灾害。
【答案】开放题目合理即可。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地震时应不要惊慌,冷静面对。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开放题目合理即可)。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减少地震灾害的方法,是基础题目,与实际结合较紧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