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现代文阅读(语段阅读、记叙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现代文阅读(语段阅读、记叙文)(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2 18:0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4现代文阅读(语段阅读、记叙文)
语段阅读(共4小题)
1.(2022 榕城区)
高铁已经成了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一张小小的高铁票上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请根据如图的车票内容完成题目。
(1)填空:我知道这位乘客要从     站前往    站,票价是    元。
(2)判断对错,打“√”或“×”。
①到达时间是17:53。    
②乘客乘车或发货不能在同一个官方网站买票。    
③这张票是刘建国买的,他可以给别人使用。    
2.(2022 榕城区)阅读《月光曲》文段,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宴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光曲》的旋律,却通过写穷兄妹俩的联想来表现音乐,请将联想的内容和旋律的变化进行连线。
A.月亮升起来了。 a.音乐气势增强,曲调转折。
B.月亮越升越高。 b.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C.海面上波涛汹涌。 c.音乐清幽、舒缓。
(2)贝多芬是    国的音乐家,被称为“乐圣”,除了《月光曲》,我知道他的作品    ,文中我看到贝多芬是个    的人。
3.(2022 普宁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选段,回答问题。
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撒在地上,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
①   ②   ③   ④   
(2)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    问题。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    的人。
4.(2021 普宁市)课内阅读。
老师领进门(节选)
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1)把写田老师讲课方法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
(2)“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   个故事,播下了   。
(3)文中把   比作   ,表达了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在自己心里产生的影响。
(4)在你的学习生涯中,哪位老师对你的影响最大,请你谈一谈。
   
记叙文(共4小题)
5.(2022 揭东区)
父亲与儿子
因公因私,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读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着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叨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    他说    慰    睡吧    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    说    爸爸打鼾    怕吵你睡觉    我找人搭铺去    话没说完脚已跨过门槛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竞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说:“睡吧。”
(1)用横线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仿佛(fú fó)    踹醒(cuài chuài)     粗糙(chāo cāo)     哽咽(yàn yè)    
(2)给文章画线处加上标点。
(3)文章第二段写“父亲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时,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这个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父亲    ,说明父亲    。
(4)文中“我”先后两次落泪。第一次落泪是因为    ,第二次落泪是因为    。
(5)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也体贴父亲的事例各一例,并加以概括,将其写在横线上。
父:   
子:   
(6)选文结尾“轻轻地”这个词表现父亲    情;“摸”这个字表现父亲    之情。
6.(2022 普宁市)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 quǎn)   。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 liǎ)   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故意 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 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zhēng zhèng)   ,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在正确的词语下划横线
(2)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在序号上打“√”。   
①背影 ②一根项链 ③母子俩
(3)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4)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    。文中的“不速之客”指   。
(5)“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   ;
“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   。
(6)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
   
请想象一下小孩发现金项链以后与妇女的对话,然后把“央求”的过程写具体,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和心理。
   
(7)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吗?语言可以引用也可以自己组织。
   
7.(2021 普宁市)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把屈辱当作鞭子
一个男孩,上小学四年级时,随父母来到了河南五七干校,在五七干校的子弟学校读书。一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题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13岁的他“改”了标题,写了一篇叫《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文章。于是,他和老师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老师让他当着班上同学的面说100遍自己是最没出息的人。男孩委屈极了,他的委屈变成了愤怒的喷发,结果他被学校开除了。
1977年,恢复高考,许多人想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记忆不好,不擅长考试,成了“负状元”,名落孙山,当了一名工人。后来,他恋爱了,但女友的父母认为女儿必须嫁给一个知识分子,好出人头地。于是女友便离他而去。他又一次委屈极了,而且痛苦不堪,一周内瘦了10公斤!上天好像就是这样捉弄着他。那时他产生了一个“特农民”的想法,开始自嘲能找出一条不上大学也能让对方后悔的方法。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作文还不错,于是决定写作,写童话。未曾想,他写的童话孩子们很喜欢。他就不停地写呀写呀,这一写就是20年,写了1000万字的童话。他就是中国童话大王“皮皮鲁”之父郑渊洁。
委屈的郑渊洁,为了排遣心中的愤懑,洗刷以往的屈辱,勇敢地拿起了笔,孜孜不倦,不屈不挠,终于用自己手中的笔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这也使人想起以前美国有一位毫无声望的年轻律师。一次,他为了一件重要的诉讼事件赶到芝加哥。当地几位著名的律师对他毫无欢迎的表示。他跑去拜访他们,也到处受人白眼。因为那些律师自视清高、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和这样一个年纪轻轻、资格浅的人来往未免有失身份。然而,他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而是从中受到警策,锐意进取、挑战自我。他说:“我从人们的白眼中,看出自己的学识经验实在还远不够用。我发现我自己应该学习和尚未学习的事还多着哩!”于是,他发奋努力,矢志不渝,果然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当上了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 林肯。
人处在逆境,会遭到挫折、贫穷以及世俗的磨难、压迫和围困。弱者会因此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强者则愈挫愈勇,勇往直前。因此,如果你正处在逆境中,你不妨将你所受的屈辱与委屈看做是一根鞭子。只要你正确对待这根“鞭子”,它就会鞭策、激励着你,书写新的辉煌。
(1)简要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愤怒     孜孜不倦    
反义词:自暴自弃     灰心丧气    
(3)你认为郑渊洁的作文题好不好,请作简要的分析。
   
(4)文中郑渊洁和亚伯拉罕 林肯两个人都是把屈辱当做鞭子后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你能不能举出这样的一个事例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5)本文认为逆境可以培养人才,对此,你是否赞同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8.(2020 惠来县)课外阅读。
超越弯道一起飞
①“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一首《超越梦想》唱出了无数人敢于超越自我、超越梦想的激情。的确,超越中暗含着危险,超越需要十足的勇气,但是没有超越就没有可能到达一个崭新的高度。
②当你面对挑战时,是勇敢向前还是畏惧不前;当你面对机遇时,是果断超越还是左右迟疑;当你面对困难时,是勇于超越还是害怕退缩。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为了让生命去回味这一刻,去铭记这一回,我们应果断选择前者。
③抓住弯道,勇于超越。这一点,鲁迅做到了。面对黑暗的旧中国。面对内心早已渐渐麻木的中国人,他毅然弃医从文,要从心灵上去拯救那些已病的中国人,他平静如水,内心却波涛汹涌。他用锋利的笔尖刺穿了统治者的心脏。他已超越了自我,他将自己高大而又严肃的形象树立在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心中。
④抓住弯道,勇于超越。这一点,贝多芬做到了。面对自己的双耳失聪,面对自己贫寒的家境,他并没有因畏惧而放弃音乐,而是怒吼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利用一根木棒通过牙咬来感受音律的震动。他谱出了流传至今并令人振奋的乐曲《命运》。他不放弃任何可以作曲的机遇,战胜了失聪,超越了自我,在音乐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⑤抓住弯道,勇于超越。这一点,刘翔做到了。虽然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遗憾退赛,但他在雅典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令世界所赞叹。他抓住了机遇,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超越,更是全中国乃至黄种人的超越。世界会永远记住这个在奥运跨栏项目上夺冠的黄种人。
⑥抓住弯道,勇于超越。能够准确把握并且勇于超越的人们都是可敬的、勇敢的。历史上有所成就的人们在面对机遇时无不准确地把握,勇于超越,挑战极限,而我们也应做到如此。
⑦面对弯道,勇敢超越。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精彩,同样我们的梦想才能展翅翱翔。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鲁迅面对的弯道是黑暗的社会环境和内心早已渐渐麻木的中国人;超越弯道的方法是弃医从文,丛心灵上拯救国人;结果是将自己的形象树立在中国人民心中,起到唤醒国人的作用。
②贝多芬面对的弯道是:   ;超越弯道的方法是   ;结果是   。
③刘翔面对的弯道是   ;超越弯道的方法是   ;结果是   。
(2)短文主要采取的论证方法是   。
A.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3)分析下面这几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当你面对挑战时,是勇敢向前还是畏惧不前?当你面对机遇时,是果断超越还是左右迟疑?当你面对困难时,是勇于超越还是害怕退缩?
   
(4)“超越弯道一起飞”中“弯道”代表什么?你认为人生的弯道可能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种可能)。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段阅读(共4小题)
1.(2022 榕城区)
高铁已经成了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一张小小的高铁票上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请根据如图的车票内容完成题目。
(1)填空:我知道这位乘客要从  北京北  站前往  张家口 站,票价是  110 元。
(2)判断对错,打“√”或“×”。
①到达时间是17:53。  × 
②乘客乘车或发货不能在同一个官方网站买票。  √ 
③这张票是刘建国买的,他可以给别人使用。  × 
【解答】(1)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我知道这位乘客要从北京北站前往张家口站,票价是110元.
(2)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①出发时间是17:53。故表述错误。②乘客乘车或发货不能在同一个官方网站买票。故表述正确。③这张票是刘建国买的,他不可以给别人使用。故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1)北京北 张家口 110;
(2)①×②√③×。
2.(2022 榕城区)阅读《月光曲》文段,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宴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光曲》的旋律,却通过写穷兄妹俩的联想来表现音乐,请将联想的内容和旋律的变化进行连线。
A.月亮升起来了。 a.音乐气势增强,曲调转折。
B.月亮越升越高。 b.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C.海面上波涛汹涌。 c.音乐清幽、舒缓。
(2)贝多芬是  德 国的音乐家,被称为“乐圣”,除了《月光曲》,我知道他的作品  《欢乐颂》 ,文中我看到贝多芬是个  琴艺高超 的人。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当月亮升起来了,音乐清幽、舒缓。当月亮越升越高,音乐气势增强,曲调转折。当海面上波涛汹涌,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2)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文学常识的理解。贝多芬是德国的音乐家,被称为“乐圣”,除了《月光曲》,我知道他的作品《欢乐颂》,文中我看到贝多芬是个琴艺高超的人。
故答案为:
(1)A——c B——a C——b;
(2)德《欢乐颂》琴艺高超。
3.(2022 普宁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选段,回答问题。
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撒在地上,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
① 打猎 ② 捕鱼 ③ 畜养山羊 ④ 种粮食 
(2)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  吃饭 问题。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  积极乐观、聪明智慧 的人。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可知,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①打猎;②捕鱼;③畜养山羊;④种粮食。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吃饭问题。
(3)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阅读文段可知,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积极乐观、聪明智慧的人。
故答案为:
(1)①打猎;②捕鱼;③畜养山羊;④种粮食;
(2)吃饭;
(3)积极乐观、聪明智慧。
4.(2021 普宁市)课内阅读。
老师领进门(节选)
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1)把写田老师讲课方法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
(2)“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 上千 个故事,播下了 文学的种子 。
(3)文中把 田老师的故事 比作 春雨点点 ,表达了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在自己心里产生的影响。
(4)在你的学习生涯中,哪位老师对你的影响最大,请你谈一谈。
 王老师对我影响最大,因为他的课堂总是充满笑声,让我们轻轻松松地学习知识。 
【解答】(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我们可以从“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等语句找到答案。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我们可以从“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等语句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说明方法。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说明方法相关方面的知识。文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田老师的故事”比作“春雨点点”,表达了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在自己心里产生的影响
(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语言表达。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作答时言之有理即可。如:王老师对我影响最大,因为他的课堂总是充满笑声,让我们轻轻松松地学习知识。
故答案为:
(1)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2)上千 文学的种子;
(3)田老师的故事 春雨点点;
(4)王老师对我影响最大,因为他的课堂总是充满笑声,让我们轻轻松松地学习知识。
二.记叙文(共4小题)
5.(2022 揭东区)
父亲与儿子
因公因私,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读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着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叨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  , 他说  :“ 慰  , 睡吧  。” 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  , 说  :“ 爸爸打鼾  , 怕吵你睡觉  , 我找人搭铺去  。” 话没说完脚已跨过门槛  。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竞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说:“睡吧。”
(1)用横线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仿佛(fú fó)  fú 踹醒(cuài chuài)  chuài  粗糙(chāo cāo)  cāo  哽咽(yàn yè)  yè 
(2)给文章画线处加上标点。
(3)文章第二段写“父亲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时,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这个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父亲  守望时神情专注 ,说明父亲  守望时间长 。
(4)文中“我”先后两次落泪。第一次落泪是因为  感知到父亲对自己的思念与盼望感到自责之泪 ,第二次落泪是因为  感知到父爱的深沉与我不能常回家看望父亲而愧疚之泪 。
(5)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也体贴父亲的事例各一例,并加以概括,将其写在横线上。
父: 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 
子: 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6)选文结尾“轻轻地”这个词表现父亲  关爱之 情;“摸”这个字表现父亲  爱抚 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了字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仿佛”的“佛”应读“fú”,指好像;似乎。读“fó”时,指佛教;“踹醒”的“踹”应读“chuài”;“粗糙”的“糙”应读“cāo”;“哽咽”的“咽”应读“yè”,指声音受阻而低沉;读“yàn”时,指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
(2)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阅读此句可知,这是父亲说的话,提示语部分用逗号,说后面用冒号、双引号,句间的停顿用逗号,一句话说话用句号。所以此句标点符号为: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处走,说:“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话没说完脚已跨过门槛。
(3)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阅读“父亲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时,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这句话运用比喻,将“身躯”比作“石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亲守望时神情专注;说明父亲守望的时间长。
(4)本题考查了内容的理解。阅读第二自然段“读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这是第一次落泪,是因为我感到父亲对自己的思念与盼望感到自责之泪;阅读末段“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这是我第二次流泪,因为我感知到父爱的深沉与我不能常回家看望父亲而愧疚之泪。
(5)本题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阅读全文可知,儿子知道父亲打鼾怕影响自己休息,总是让自己睡着他再睡,于是他装着熟睡的样子,打起鼾来;而父亲疼爱儿子,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从此处互动中,可以看出父子相互体贴的爱。
(6)本题考查了词语的理解。“轻轻地”能够体现出父亲怕惊动我,表现父亲的关爱之情;“摸”这个字表现父亲对我的爱抚之情。
故答案为:
(1)fú chuài cāo yè;
(2)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处走,说:“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话没说完脚已跨过门槛。
(3)守望时神情专注 守望时间长;
(4)感知到父亲对自己的思念与盼望感到自责之泪 感知到父爱的深沉与我不能常回家看望父亲而愧疚之泪;
(5)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6)关爱之 爱抚。
6.(2022 普宁市)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 quǎn) fèi 。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 liǎ) liǎ 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 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故意 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 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zhēng zhèng) zhèng ,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在正确的词语下划横线
(2)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在序号上打“√”。 ② 
①背影 ②一根项链 ③母子俩
(3)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4)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 邀请  。文中的“不速之客”指 指妇女和那小男孩 。
(5)“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 “我”是出于同情他们两个人才给他们多给了十块钱。 ;
“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 想表达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
(6)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比请求、恳求更迫切。 
请想象一下小孩发现金项链以后与妇女的对话,然后把“央求”的过程写具体,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和心理。
 “妈妈,我们把项链送回去吧,这是人家的,不义之财,我们不能留下。”小男孩拉着她的手,眼里流出了泪水,他乞求着,他在想“人家一定很着急。” 
(7)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吗?语言可以引用也可以自己组织。
 人穷志不穷,物质上的穷人,精神上的富人。 
【解答】(1)本题考查生字的正确读音和词语。“吠”字的正确读音是“fèi”,意思是狗叫。“俩”字有两个读音,读“liǎng”时表示伎俩,读“liǎ”时表示两个,所以应选读音“liǎ”。怔zhēng 中医指心悸,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得很厉害。zhèng发愣,发呆:发~.所以应选读音是“zhèng”。故意:有意;存心。特意:特地,结合语境选“特意”。结合语境选“不耐烦”。
(2)考查了给短文加题目,注意结合主要内容分析,短文围绕着“一根项链”来写的,写了“我”出于同情将旧报纸给了他们,并多给了他们十元钱。没想到过了一会,母子两人将“我”遗失了很久的金项链送回来,可以此为题。
(3)本题考查填写句子的能力。短文第三自然段: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由此可知中年妇女与小男孩并没有血缘关系,所以“我”明白的就是: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
(4)本题考查生字解释。“不速之客”的意思是不请自来的客人,所以“速”的意思是“邀请”,“不速之客”这个词语出现短文第二自然段中,指的是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和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
(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短文第三自然段: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特意多给了10元钱。由此可知,“我”看见中年妇女腿有些跛,小男孩脸色蜡黄,可以看出这两个的生活贫困,“我”是出于同情他们两个人才给他们多给了十块钱。第二问结合句子: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6)考查了词语的理解,央求:恳求。表达的含义要比“恳求”“请求”的程度深,要求更迫切。结合语境填“央求”。注意结合要求,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和心理。写一段话,写出“央求”的过程,语句通顺,不写错字。
(7)注意结合给出的要求来写,写一句话来赞美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从全文看赞美了他们不贪钱的品质,可用一些名言或者句子来赞美。
故答案为:
(1)fèi liǎ zhèng 特意 不耐烦
(2)②。
(3)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
(4)邀请 指妇女和那小男孩。
(5)“我”是出于同情他们两个人才给他们多给了十块钱。 想表达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6)不可以,因为比请求、恳求更迫切。“妈妈,我们把项链送回去吧,这是人家的,不义之财,我们不能留下。”小男孩拉着她的手,眼里流出了泪水,他乞求着,他在想“人家一定很着急。”
(7)人穷志不穷,物质上的穷人,精神上的富人。
7.(2021 普宁市)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把屈辱当作鞭子
一个男孩,上小学四年级时,随父母来到了河南五七干校,在五七干校的子弟学校读书。一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题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13岁的他“改”了标题,写了一篇叫《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文章。于是,他和老师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老师让他当着班上同学的面说100遍自己是最没出息的人。男孩委屈极了,他的委屈变成了愤怒的喷发,结果他被学校开除了。
1977年,恢复高考,许多人想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记忆不好,不擅长考试,成了“负状元”,名落孙山,当了一名工人。后来,他恋爱了,但女友的父母认为女儿必须嫁给一个知识分子,好出人头地。于是女友便离他而去。他又一次委屈极了,而且痛苦不堪,一周内瘦了10公斤!上天好像就是这样捉弄着他。那时他产生了一个“特农民”的想法,开始自嘲能找出一条不上大学也能让对方后悔的方法。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作文还不错,于是决定写作,写童话。未曾想,他写的童话孩子们很喜欢。他就不停地写呀写呀,这一写就是20年,写了1000万字的童话。他就是中国童话大王“皮皮鲁”之父郑渊洁。
委屈的郑渊洁,为了排遣心中的愤懑,洗刷以往的屈辱,勇敢地拿起了笔,孜孜不倦,不屈不挠,终于用自己手中的笔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这也使人想起以前美国有一位毫无声望的年轻律师。一次,他为了一件重要的诉讼事件赶到芝加哥。当地几位著名的律师对他毫无欢迎的表示。他跑去拜访他们,也到处受人白眼。因为那些律师自视清高、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和这样一个年纪轻轻、资格浅的人来往未免有失身份。然而,他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而是从中受到警策,锐意进取、挑战自我。他说:“我从人们的白眼中,看出自己的学识经验实在还远不够用。我发现我自己应该学习和尚未学习的事还多着哩!”于是,他发奋努力,矢志不渝,果然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当上了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 林肯。
人处在逆境,会遭到挫折、贫穷以及世俗的磨难、压迫和围困。弱者会因此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强者则愈挫愈勇,勇往直前。因此,如果你正处在逆境中,你不妨将你所受的屈辱与委屈看做是一根鞭子。只要你正确对待这根“鞭子”,它就会鞭策、激励着你,书写新的辉煌。
(1)简要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郑渊洁和林肯都是把屈辱当成鞭子后而成就一番事业的,郑渊洁用自己的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林肯则是受到律师的白眼后发愤图强,矢志不渝而成就一番事业的。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愤怒  气愤  孜孜不倦  废寝忘餐 
反义词:自暴自弃  奋发图强  灰心丧气  信心十足 
(3)你认为郑渊洁的作文题好不好,请作简要的分析。
 我认为郑渊洁的作文题好。因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富有新意的。的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虫子呢?早起的虫子就得被鸟吃。所以,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鸟儿还是虫子,再决定是否早起。 
(4)文中郑渊洁和亚伯拉罕 林肯两个人都是把屈辱当做鞭子后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你能不能举出这样的一个事例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用屈辱来激励自己,最终打败帝国,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5)本文认为逆境可以培养人才,对此,你是否赞同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不赞同。只有对于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来说,逆境才是一个很好的“培育地”。然而,对于更多的人,他们无法正确的面对逆境,最终,仍被逆境击倒,成为了挫折的手下败将。所以,真正造就人才的人,是自己。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文章主要写了郑渊洁和林肯都是把屈辱当成鞭子后而成就一番事业的,郑渊洁用自己的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林肯则是受到律师的白眼后发愤图强,矢志不渝而成就一番事业的。
(2)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理解。“愤怒”的意思是非常气愤。故近义词为“气愤”。“孜孜不倦”的意思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而不知道疲倦。故近义词为“废寝忘餐”。“自暴自弃”的意思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故反义词为“奋发图强”。“灰心丧气”的意思是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故反义词为“信心十足”。
(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我认为郑渊洁的作文题好。因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富有新意的。的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虫子呢?早起的虫子就得被鸟吃。所以,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鸟儿还是虫子,再决定是否早起。
(4)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即: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用屈辱来激励自己,最终打败帝国,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5)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回答即可。即:不赞同。只有对于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来说,逆境才是一个很好的“培育地”。然而,对于更多的人,他们无法正确的面对逆境,最终,仍被逆境击倒,成为了挫折的手下败将。所以,真正造就人才的人,是自己。
故答案为:
(1)文章主要写了郑渊洁和林肯都是把屈辱当成鞭子后而成就一番事业的,郑渊洁用自己的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林肯则是受到律师的白眼后发愤图强,矢志不渝而成就一番事业的。
(2)气愤 废寝忘餐 奋发图强 信心十足;
(3)我认为郑渊洁的作文题好。因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富有新意的。的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虫子呢?早起的虫子就得被鸟吃。所以,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鸟儿还是虫子,再决定是否早起。
(4)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用屈辱来激励自己,最终打败帝国,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5)不赞同。只有对于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来说,逆境才是一个很好的“培育地”。然而,对于更多的人,他们无法正确的面对逆境,最终,仍被逆境击倒,成为了挫折的手下败将。所以,真正造就人才的人,是自己。
8.(2020 惠来县)课外阅读。
超越弯道一起飞
①“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一首《超越梦想》唱出了无数人敢于超越自我、超越梦想的激情。的确,超越中暗含着危险,超越需要十足的勇气,但是没有超越就没有可能到达一个崭新的高度。
②当你面对挑战时,是勇敢向前还是畏惧不前;当你面对机遇时,是果断超越还是左右迟疑;当你面对困难时,是勇于超越还是害怕退缩。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为了让生命去回味这一刻,去铭记这一回,我们应果断选择前者。
③抓住弯道,勇于超越。这一点,鲁迅做到了。面对黑暗的旧中国。面对内心早已渐渐麻木的中国人,他毅然弃医从文,要从心灵上去拯救那些已病的中国人,他平静如水,内心却波涛汹涌。他用锋利的笔尖刺穿了统治者的心脏。他已超越了自我,他将自己高大而又严肃的形象树立在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心中。
④抓住弯道,勇于超越。这一点,贝多芬做到了。面对自己的双耳失聪,面对自己贫寒的家境,他并没有因畏惧而放弃音乐,而是怒吼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利用一根木棒通过牙咬来感受音律的震动。他谱出了流传至今并令人振奋的乐曲《命运》。他不放弃任何可以作曲的机遇,战胜了失聪,超越了自我,在音乐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⑤抓住弯道,勇于超越。这一点,刘翔做到了。虽然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遗憾退赛,但他在雅典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令世界所赞叹。他抓住了机遇,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超越,更是全中国乃至黄种人的超越。世界会永远记住这个在奥运跨栏项目上夺冠的黄种人。
⑥抓住弯道,勇于超越。能够准确把握并且勇于超越的人们都是可敬的、勇敢的。历史上有所成就的人们在面对机遇时无不准确地把握,勇于超越,挑战极限,而我们也应做到如此。
⑦面对弯道,勇敢超越。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精彩,同样我们的梦想才能展翅翱翔。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鲁迅面对的弯道是黑暗的社会环境和内心早已渐渐麻木的中国人;超越弯道的方法是弃医从文,丛心灵上拯救国人;结果是将自己的形象树立在中国人民心中,起到唤醒国人的作用。
②贝多芬面对的弯道是: 自己的双耳失聪和贫寒的家境 ;超越弯道的方法是 不放弃,利用一根木棒通过牙咬来感受音律的震动 ;结果是 谱出了流传至今并令人振奋的乐曲《命运》,在音乐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
③刘翔面对的弯道是 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遗憾退赛 ;超越弯道的方法是 积极恢复,继续训练 ;结果是 重登世界男子110米栏排名榜首 。
(2)短文主要采取的论证方法是 B 。
A.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3)分析下面这几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当你面对挑战时,是勇敢向前还是畏惧不前?当你面对机遇时,是果断超越还是左右迟疑?当你面对困难时,是勇于超越还是害怕退缩?
 这几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气势,引人深思,提出“弯道”的几种可能,引出面对弯道时态度的思索,为下文的论证进行铺垫。 
(4)“超越弯道一起飞”中“弯道”代表什么?你认为人生的弯道可能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种可能)。
 “弯道”代表人生中遇到的挑战、机遇、困难等。如:考试失利、身患疾病、突遇危险等。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面对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超越自我;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挫折,我们要勇敢面对,不向命运低头。这样才能创造精彩的人生。 
【解答】(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细读短文④⑤自然段可知:贝多芬面对的弯道是:自己的双耳失聪和贫寒的家境;超越弯道的方法是不放弃,利用一根木棒通过牙咬来感受音律的震动;结果是谱出了流传至今并令人振奋的乐曲《命运》,在音乐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刘翔面对的弯道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遗憾退赛;超越弯道的方法是积极恢复,继续训练;结果是重登世界男子110米栏排名榜首。
(2)考查对写法的理解,本文主要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也就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本文列举了鲁迅、贝多芬、刘翔几个人是怎样面对挑战,勇敢向前的。
(3)考查对修辞及其作用的认识,文中句子“当你面对挑战时,是勇敢向前还是畏惧不前?当你面对机遇时,是果断超越还是左右迟疑?当你面对困难时,是勇于超越还是害怕退缩?”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气势,引人深思,提出“弯道”的几种可能,引出面对弯道时态度的思索,为下文的论证进行铺垫。
(4)考查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可知,文中“超越弯道一起飞”中“弯道”代表人生中遇到的挑战、机遇、困难等。如:考试失利、身患疾病、突遇危险等。
(5)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结合全文,深入阅读,我的感受是面对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超越自我;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挫折,我们要勇敢面对,不向命运低头。这样才能创造精彩的人生。
故答案为:
(1)②自己的双耳失聪和贫寒的家境不放弃,利用一根木棒通过牙咬来感受音律的震动 谱出了流传至今并令人振奋的乐曲《命运》,在音乐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③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遗憾退赛积极恢复,继续训练重登世界男子110米栏排名榜首。
(2)B;
(3)这几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气势,引人深思,提出“弯道”的几种可能,引出面对弯道时态度的思索,为下文的论证进行铺垫。
(4)“弯道”代表人生中遇到的挑战、机遇、困难等。如:考试失利、身患疾病、突遇危险等。
(5)面对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超越自我,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挫折,我们要勇敢面对,不向命运低头。这样才能创造精彩的人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