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学期总 课时 本单元(课) 课时 授课日期 主备人 李照兰
课题 第五单元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燃烧的特征,知道物质燃烧是化学变化;2. 通过对,认识物质燃烧的条件,进一步学习对控制变量因素的探究过程;3.能够运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认识物质燃烧的条件,进一步学习对控制变量因素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火给人类带来的文明
重 点难 点 重点: 1.对燃烧现象的认识2.运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现象难点与关键:运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现象
步骤 教案 学案 复 备
一二 问题引导 自主预习燃烧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燃烧都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投影 物质燃烧的条件可能有哪些?小组交流,合作提高参与学生讨论 讨论,先从日常生活经验上对猜想进行说明。 对自己的猜测提出实验方案
码头初中课时备课
步骤 教案 学案 复 备
三四 回扣目标,精讲点拨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参与讨论 投影 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图片) 补充演示实验:1.“白磷自燃”2.“烧不坏的手帕”展示交流,体验成功出示一块蜂窝煤提问:为什么有很多直孔? 说说想让物质燃烧得剧烈一些,可以有哪些方法?日常生活中用过这些方法吗? 针对猜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1.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球。2.将直立于桌面上的两支燃着的蜡烛,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细木条和煤块。交流讨论实验结果,通过分析,达成共识:物质燃烧需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思考,发言“为增加空气(氧气)量”回答并举例
步骤 教案 学案 复 备
五 检测反馈 当堂达标1.用火柴可点燃酒精灯,但不能引燃煤块,原因是( ) A.煤的着火点高 B.煤是固体C.煤和空气接触面小 D.酒精易燃,煤不易燃2.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燃烧不一定都产生火焰 B.燃烧不一定都要先点火C.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D.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时,反应物一定的碳和氧气3.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梗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氧气不足 B.火柴下部木条没有达到着火点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 D.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下沉的缘故4.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把白磷放入100℃的沸水中,白磷不会燃烧,原因是 。5.烧柴草,把柴草摊开变得松散,火燃烧得更旺。这是为什么? 当堂完成
作业
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