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落花生 (教案)(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 落花生 (教案)(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17: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榨、溜、矮”等生字,会写“亩、播、吩咐”等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概括文章脉络,学习借物喻人、反衬的写作手法。
3.感受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花生吗?你吃过花生吗?你喜欢花生吗?
今天我一起来学习这篇有关花生的文章。板书课题:落花生
2.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优秀的作家,他很喜欢花生,写了文章《落花生》,他就是作家许地山,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谁来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明确:学生可能对“榨、溜、矮”等生字有问题,可以从音形义等方面进行讲解。同桌互相检查,纠正读错的地方。
PPT展示,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1)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
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
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2)明确人物和事件:
人物:一家人(关键人物:父亲);
事件: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3)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同学们讨论下。
第一部分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第三部分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品析语句
1.学生读课文,思考:“我”、哥哥和姐姐的眼里,花生有什么好处
2.读课文,小组讨论:在父亲的眼里,花生有什么好处 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3.文章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
4.思考:怎么理解“我”和父亲的谈话
5.学生带着文章主旨再次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好处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
2.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
五、板书
收花生
落花生 尝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议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