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金版新学案》(教师版)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配套课件】(目标定位+走进教材+自主练习)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金版新学案》(教师版)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配套课件】(目标定位+走进教材+自主练习)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9-18 10:22:32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1课时 根 式|a|aaaxn=a[0,+∞)根指数被开方数a-a答案: C答案: A答案: (1)-5 (2)-b[题后感悟] 解决根式的化简问题,首先要分清根式为奇次根式还是偶次根式,然后运用根式的性质进行解答. 答案: B去根号,化为含绝对值的形式―→讨论x取值,去绝对值―→分别化简得结论[题后感悟] 为使开偶次方后不出现符号错误,第一步先用绝对值表示开方的结果,再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化简时要结合条件或分类讨论.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课件36张PPT。第2课时 指数幂及运算2.正整数指数幂:an(n∈N*)叫做a的n次幂,a叫 做幂的底数,n叫做幂的指数,并规定a1=a.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1)am·an=______(m∈Z,n∈Z)
(2)(am)n=_____(m∈Z,n∈Z)
(3)(a·b)n=_____(n∈Z)am+nam·nan·bn1.分数指数幂的意义________0无意义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aras=____;
(2)(ar)s=___;
(3)(ab)r=____.
3.无理数指数幂
无理数指数幂aα(a>0,α是无理数)是一个_____ _______.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 指数幂同样适用.ar+sarsarbr确定的实数答案: A答案: D将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形式―→根据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化简―→结论负指化正―→根式化分数指数―→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题后感悟] 进行分数指数幂的运算要熟练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并灵活运用.一般地进行指数幂运算时,化负指数为正指数、化根式为分数指数幂、化小数为分数运算,同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问题. [题后感悟] (1)解决条件求值问题一般有三个思路:
①由条件直接去推结论;
②由结论去探求条件;
③分别从条件和结论出发向中间靠拢.
(2)处理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综合问题时,一定要熟记公式和法则,同时要根据具体题目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去处理问题. 3.题目条件不变,求a2-a-2.解析: ∵a+a-1=2,a2+a-2=2.
∵(a-a-1)2=a2+a-2-2=0.
∴a-a-1=0,
∴a2-a-2=(a+a-1)(a-a-1)=0.4.已知102x=25,求101-x的值.[题后感悟] (1)常用指数幂的变换技巧: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课件40张PPT。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对于幂an,
(1)当a>0且a≠1时,使an有意义的n的范围是 n∈R;
(2)当a=1时,an=__;
(3)当a<0时,n并不能取任意实数,如n=___,
__时an没有意义;1(4)当a=0时,n取__________没有意义.
如果y=f(x)在D上是增函数,则对任意x1, x2∈D且x1”、“<”或 “=”)f(x2),y=f(x)的图象从左至右逐渐____
(填“上升”或“下降”).零或负数上升1.指数函数的概念
函数y=ax(a>0,且a≠1,x∈R)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0,+∞)(0,1)01y>101增函数减函数1.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是(  )
A.y=-2x   B.y=2x+1
C.y=2-x D.y=(-2)x答案: C解析: 此函数的定义域即为ax-1≥0的解集,由已知其定义域为(-∞,0],故0<a<1.
答案: C3.当x∈[-1,1]时,y=3x-2的值域是________.4.已知指数函数f(x)的图象过点(2,4),求f(-3)的值.按照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列出参数a满足的条件进行求解.[题后感悟] 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只需判定其解析式是否符合y=ax(a>0,且a≠1)这一结构形式,其具备的特点为:解析: ④为指数函数.
①中底数-8<0,∴不是指数函数.
②中指数不是自变量x,而是x的函数,
∴不是指数函数;
③中底数a,只有规定a>0且a≠1时,才是指数函数;
⑤中3x前的系数是2,而不是1,∴不是指数函数.利用指数函数y=ax(a>0且a≠1)恒过定点(0,1)的性质求解.[解题过程] 原函数可变形为y-3=ax-3(a>0,且a≠1),
将y-3看做x-3的指数函数,
∵x-3=0时,y-3=1,即x=3,y=4.
∴y=ax-3+3(a>0,且a≠1)恒过定点(3,4).
答案: (3,4)[题后感悟] 求指数型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只要令指数为0,求出对应的x与y的值,即为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解答本题根据指数函数的底数与图象间的关系容易判断.[解题过程] 方法一:在①②中底数小于1且大于零,在y轴右边,底数越小,图象向下越靠近x轴,故有bd>1>a>b.故选B.
答案: B[题后感悟] 指数函数的图象随底数变化的规律可归纳为:(1)无论指数函数的底数a如何变化,指数函数y=ax的图象与直线x=1相交于点(1,a),由图象可知:在y轴右侧,图象从下到上相应的底数由小变大.(2)指数函数的底数与图象间的关系可概括记忆为:在第一象限内,底数自下而上依次增大.解析: 按规律,C1,C2,C3,C4的底数a依次增大,故选D.
答案: D[题后感悟] 比较幂的大小的常用方法:
(1)对于底数相同,指数不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2)对于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指数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来判断.(3)对于底数不同,且指数也不同的幂的大小比较,则应通过中间值来比较.5.已知a=0.80.7,b=0.80.9,c=1.20.8,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b>a>c
C.c>b>a D.c>a>b
解析: 1.20.8>1.20=1,
0.80.9<0.80.7<0.80=1
∴b答案: D1.指数函数图象及性质[注意] 当指数函数底数大于1时,图象上升,且底数越大时图象向上越靠近于y轴;当底数大于0小于1时,图象下降,底数越小,图象向右越靠近于x轴.2.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巧记
(1)指数函数图象的巧记方法:一定二近三单调,两类单调正相反.
(2)指数函数性质的巧记方法:非奇非偶是单调,性质不同因为a,分清是(0,1),还是(1,+∞),依靠图象记性质.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课件44张PPT。第2课时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函数y=ax(a>0,且a≠1)的定义域是R,值域 是________.
若a>1,则当x=0时,y__1;当x>0时,y>1;当 x<0时,y__1.
若00时,y<1, 当x<0时,y__1.
2.a>1时,函数y=ax在R上是_______.
0增函数减函数3.若a>b>1,当x>0时,函数y=ax图象在y= bx图象的上方;当x<0时,函数y=ax图象在y =bx图象的下方;
若1>a>b>0,当x>0时,函数y=ax图象在y=bx 图象的上方;当x<0时,函数y=ax图象在y= bx图象的下方.
函数y=ax(a>0,且a≠1)和y=a-x(a>0,且a≠1) 的图象关于____对称.y轴复合函数y=af(x)单调性的确定:
当a>1时,单调区间与f(x)的单调区间_____; 当0则1-2x≥0,即2x≤1,
∴x≤0.故选A.
答案: A答案: A3.设23-2x>0.53x-4,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23-2x>0.53x-4
?23-2x>24-3x
?3-2x>4-3x
?x>1.
答案: {x|x>1}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所给函数与指数函数有关;②定义域是使函数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③值域是函数值的集合,依据定义域和函数的单调性求解.[题后感悟] 对于y=af(x)这类函数,
(1)定义域是指只要使f(x)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2)值域问题,应分以下两步求解:
①由定义域求出u=f(x)的值域;
②利用指数函数y=au的单调性求得此函数的值域. 解答本题可以看成关于2x的一个二次函数,故可令t=2x,利用换元法求值域.[解题过程] 函数定义域为R.
令2x=t(t>0),则y=4x+2x+1+1=t2+2t+1=(t+1)2.
∵t>0,∴t+1>1,∴(t+1)2>1,∴y>1,
∴值域为{y|y>1,y∈R}.[题后感悟] 如何求形如y=b(ax)2+c·ax+d的值域?
①换元,令t=ax;
②求t的范围,t∈D;
③求二次函数y=bt+ct+d,t∈D的值域.如图所示:
(1)f(x-1)的图象:需将f(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f(x-1)的图象,如下图
(2)-f(x)的图象:作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的图象得-f(x)的图象,如图(1)
(3)f(-x)的图象:作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得f(-x)的图象,如图(2)[题后感悟] 利用熟悉的函数图象作图,主要运用图象的平移、对称等变换,平移需分清楚向何方向移,要移多少个单位,如(1)(2);对称需分清对称轴是什么,如(3)(4). 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规律求之.[解题过程] (1)设y=au,u=x2+2x-3.
由u=x2+2x-3=(x+1)2-4知,u在(-∞,-1]上为减函数,在[-1,+∞)上为增函数.
根据y=au的单调性,当a>1时,y关于u为增函数;
当0∴当a>1时,原函数的增区间为[-1,+∞),减区间为(-∞,-1];
当00且a≠1)的函数的单调性?
方法一:利用单调性定义比较y1=af(x1)与y2=af(x2)时,多用作商后与1比较.
方法二: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当a>1时,函数y=af(x)与函数y=f(x)的单调性相同;当0∴函数定义域为{x|x≠0,x∈R};
(2)在定义域内任取x,则-x在定义域内1.y=f(ax)型或y=af(x)型的图象特征
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与y=a-x(a>0且a≠1)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y=ax(a>0且a≠1)的图象与y=-ax(a>0且a≠1)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与y=-a-x(a>0且a≠1)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2.y=φ(ax)型或y=af(x)型函数的单调规律
研究形如y=af(x)(a>0,且a≠1)的函数的单调性,可以有如下结论:当a>1时,函数y=af(x)的单调性与f(x)的单调性相同;当00,且a≠1)的函数单调性的研究,也需结合ax的单调性及φ(t)的单调性进行研究.复合函数y=f(φ(x))的单调性研究,遵循一般步骤和结论,即:分别求出y=f(u)与u=φ(x)两个函数的单调性,再按口诀“同增异减”得出复合后的单调性,即两个函数同为增函数或者同为减函数,则复合后结果为增函数;若两个函数一增一减,则复合后结果为减函数,为何有“同增异减”?我们可以抓住“x的变化→u=φ(x)的变化→y=f(u)的变化”这样一条思路进行分析.◎求方程2|x|+x=2的实根的个数.解析: 原方程可化为2|x|=2-x.
令y1=2x,y2=2-x.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两函数 图象,如图所示.
∵两函数有两个交点,
∴方程2|x|+x=2有两个不同的根.[题后感悟] 本题巧妙地构造函数,利用图象交点个数判定方程解的个数,充分体现数形结合的观点.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课件35张PPT。2.2 对数函数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1课时 对 数1.在指数ab=N中,a称为_____,b称为____, N称为幂,在引入了分数指数幂与无理数指数 幂之后,b的取值范围由初中时的限定为整数 扩充到了_____.
2.若a>0且a≠1,则a0=__;a1=__;对于任意 x∈R,ax>0.底数指数实数1a44-41.对数的概念xaN10Nax=Nx=logaN3.对数的基本性质0011.如果a3=N(a>1且a≠1),则有(  )
A.log3N=a   B.log3a=N
C.logNa=3 D.logaN=3
答案: D答案: A3.方程log5(2x-3)=1的解x=________.
解析: 由log5(2x-3)=1得2x-3=5.
∴x=4.
答案: 4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2)、(3)是对数式;(4)、(5)、(6)是指数式.,解答本题可以从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进行转化.[题后感悟] (1)对数由指数而来.对数式logaN=x是由指数式ax=N而来的,两式底数相同,对数式中的真数N就是指数式中的幂的值N,而对数值x是指数式中的幂指数.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如图所示.
(2)在指数式ab=N中,若已知a,N,求幂指数b,便是对数运算b=logaN.
(3)并非任何指数式都可以直接化为对数式,如(-3)2=9就不能直接写成log-39,只有符合a>0,a≠1且N>0时,才有ax=N?x=logaN. 注意到x既存在于底数中,又存在于真数中,解答本题结合对数的概念,应考虑其各自的要求解出x满足的条件.[题后感悟] (1)求解此类式子中参数的范围时,应根据对数中对底数和真数的要求列出不等式组解出即可.
(2)在理解对数的概念时,需注意掌握:
①基本点: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
②简单应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③对数性质的应用.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2)题对数的值是特殊实数0和1;(3)题中底数和真数都含有根式.解答本题可利用对数的基本性质求解.[题后感悟] 有关“底数”和“1”的对数,可利用对数的性质求出其值“1”和“0”,化成常数,有利于化简和计算.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指数中含有对数值.②底数与指数式的底数相同.解答本题可使用对数恒等式alogaN=N来化简求值.
2.准确认识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
(1)在关系式ax=N中,已知a和x求N的运算称为求幂运算;而如果已知a和N,求x,就是对数运算.两个式子实质相同而形式不同,互为逆运算.
(2)并非任何指数式都可以直接化为对数式,如(-3)2=9就不能直接写成log-39,只有符合a>0,a≠1且N>0时,才有ax=N?x=logaN.◎求log(1-2x)(3x+2)中的x的取值范围.【错因】 本题错解的原因是忽视对数底数的限制范围.
底数1-2x需大于零且不等于1.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课件42张PPT。2.2 对数函数第2课时 对数的运算答案: 3解析: 当x≤1时,f(x)=2,即为3x=2,
∴x=log32
当x>1时,f(x)=2,即为-x=2,
∴x=-2矛盾(舍去).
故应填log32.
答案: log32logaM+logaNlogaM-logaNnlogaM1答案: C答案: D3.lg 8+3lg 5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lg 8+3lg 5=lg 8+lg 53=lg(8×53)=lg 1 000=3.
答案: 3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1)题中对数底数不同(2)(5)(6)是常用对数;②对数式含有积、幂、根式的形式.,解答本题可利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计算.[题后感悟] (1)在应用对数运算性质时应注意保证每个对数式都有意义,应避免出现lg(-5)2=2lg(-5)等形式的错误,同时应注意对数性质的逆用在解题中的应用.譬如在常用对数中,lg 2=1-lg 5,lg 5=1-lg 2的运用.(2)对于底数相同的对数式的化简,常用的方法是:
①“收”,将同底的两对数的和(差)收成积(商)的对数;
②“拆”,将积(商)的对数拆成对数的和(差).
(3)对数的化简求值一般是正用或逆用公式,对真数进行处理,选哪种策略化简,取决于问题的实际情况,一般本着便于真数化简的原则进行. 已知对数和指数的底数都是18,需求值的对数底数为36,因此既可以将需求的对数化为与已知对数同底后再求解,也可以将已知与需求值的对数都换为同一底数后再求解.[题后感悟]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所求的对数与已知对数之间的联系,选择恰当的底数和真数的对数作为它们之间联系的中介.在这个过程中,灵活运用换底公式和对数运算性质是重要的.而运用指数、对数的互化,也是解决这类问题应予以考虑的方法.在这些方法的选择中,运用解方程(组)的思想会使问题的求解思路更清晰,运算目标更明确. [策略点睛][题后感悟] 对数式的证明和对数式的化简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就是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对对数式进行变换,实现从等式的一端过渡到另一端. 【错解】 D【正解】 A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课件34张PPT。第2课时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形如y=logax的函数是对数函数,其中x是 自变量,定义域为_________,值域为R.
2.对数函数的奇偶性,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单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定点_____.(0,+∞)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a>1,在(0,+∞)上是增函数01,且u=f(x)在x∈M上单调递增 (减),集合M对应的区间是函数y=logaf(x)的 ___________;若0A.a<c<b    B.b<c<a
C.a<b<c D.b<a<c解析: ∵log54>log53>0
1>log53>0
∴log54>(log53)2即a>b
又∵log45>1>log54
即c>a
∴c>a>b
答案: D解析: ①若0②若a>1,loga2∴a<2,
∴1答案: A3.已知函数f(x)=loga(x-1)(a>0,a≠1)在区间(1,2)上满足f(x)<0,则函数f(x)在(1,+∞)上是________函数.(填“增”或“减”)
解析: 已知1根据对数函数的图象知a>1.所以函数f(x)为增函
数.
答案: 增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中底数相同,真数不同;(2)中底数不同,真数相同;(3)(4)中底数与真数各不相同.解答本题可考虑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或图象求解.[解题过程] (1)因为函数y=log2x在(0,+∞)上是增函数,π>0.9,所以log2π>log20.9.
(2)由于log20.3log0.21=0,
所以log20.3(3)3log45=log453=log4125,
2log23=log481,
∵对数函数y=log4x在(0,+∞)上是增函数,
∴log4125>log481,即3log45>2log23.[题后感悟] 1.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log23与log23.5;
(2)log25与log35;
(3)log3π与log20.8.解析: (1)∵y=log2x在(0,+∞)内是增函数,且3<3.5,
∴log23<log23.5.
(2)考查对数函数y=log2x和y=log3x,
当x>1时,y=log2x的图象在y=log3x图象上方(即底大图低),这里x=5,故log25>log35.
(3)找中间量“搭桥”.
∵log3π>log33=1,
log20.8<log22=1,
∴log2π>log20.8.答案: C[策略点睛][题后感悟] 如何解同底对数不等式与对数方程?
①a>1时,logaf(x)>logag(x)?f(x)>g(x)>0.
②0logag(x)?0③a>0,a≠1时,logaf(x)=logag(x)?f(x)=g(x)且f(x)>0,g(x)>0. 3.解不等式loga(2x+3)>loga(5x-6).[解题过程] 设t=lg(x2-2x+3)=lg[(x-1)2+2].
当x∈R时,t有最小值为lg2.
又∵y=alg(x2-2x+3)有最大值,∴0由f(x)=loga(3-2x-x2),得其定义域为(-3,1).
设u(x)=3-2x-x2,x∈(-3,1),则y=logau.
∵u(x)=3-2x-x2在(-3,-1]上是增函数,在[-1,1)上是减函数,且y=logau在(0,+∞)是减函数.
∴f(x)=loga(3-2x-x2)单调减区间为(-3,-1],单调增区间为[-1,1).[题后感悟] 函数y=logaf(x)可看做是y=logat与t=f(x)两个简单函数复合而成的,则由复合函数的判断法则同增异减知:当a>1时,若t=f(x)为增函数,则y=logaf(x)为增函数,若f(x)为减函数,则y=logaf(x)为减函数;当0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对数值的大小比较,常用的方法:
(1)若底数为同一常数,则可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
(2)若底数为同一字母,则可按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
(3)若底数不同,真数相同,则可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或利用换底公式化为同底,再作比较.(4)若底数、真数均不相同,则可借助中间值-1,0,1等作比较.
2.复合函数单调区间的求法
关于形如y=logaf(x)(a>0,且a≠1)一类函数的单调性:
设u=f(x)(f(x)>0).当a>1时,y=logaf(x)与u=f(x)的单调性相同;当0【错解】 由y=log2u在(0,+∞)上单调递增,要求解
y=log2(x2-2x-3)的单调递增区间,只需求解u=x2-2x-3=(x-1)2-4的单调递增区间.
故y=log2(x2-2x-3)在[1,+∞)上单调递增.【错因】 忽略函数定义域,导致出错.
【正解】 令x2-2x-3>0得x<-1或x>3,
故y=log2(x2-2x-3)在(3,+∞)上单调递增.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课件43张PPT。第2课时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3x与y=4x的图 象,结合图象比较大小:
(1)30.2__30.4;(2)30.4__40.4.
2.注意到30.4与40.4的指数均是0.4,我们还可 以用函数________的性质来比较大小.
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______叫做幂函数,其中__是自变量,__是 常数.y=xαxα3.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增减减答案: A答案: C答案: ①⑤由题目可知,①f(x)=(m2-m-1)xm2+m-3是幂函数;②当x>0时,f(x)是增函数.,故可根据幂函数的定义形式列方程求出m,再由单调性确定m.[解题过程] 根据幂函数定义得
m2-m-1=1,解得m=2或m=-1,
当m=2时,f(x)=x3在(0,+∞)上是增函数;
当m=-1时,f(x)=x-3在(0,+∞)上是减函数,不合要求.故f(x)=x3.[题后感悟] (1)形如y=xα的函数叫幂函数,这里需有:①系数为1,②指数为一常数,③后面不加任何项.
例如y=3x、y=xx+1、y=x2+1等均不是幂函数,另外还要注意与指数函数的区别,例如:y=x2是幂函数,y=2x是指数函数.
(2)利用幂函数的定义,抓住其本质特征,这是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幂函数的重要依据和唯一标准对本例来说,还要根据单调性验根,以免增根. 解析: 根据幂函数定义得m2-m-1=1,
解得m=2或m=-1,
当m=2时,f(x)=x3在(0,+∞)上是增函数,
不合题意;
当m=-1时,f(x)=x-3在(0,+∞)上是减函
数.
故m=-1,f(x)=x-3.利用幂函数的图象与指数的变化规律解决.答案: B[题后感悟] 通过幂函数的图象比较指数的大小时,可作直线x=m(m>1),依据直线x=m(m>1)与图象的交点的高低判断,其规律为:按交点自上而下,幂指数逐渐减小.[题后感悟] 幂函数的定义域要根据解析式来确定,当幂函数的指数为分数形式时,需将其转化为熟悉的根式形式,利用根式的有关要求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策略点睛][题后感悟] 本题综合性较强,关键是弄清幂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解答此类问题可分两步:(1)利用单调性和奇偶性(图象的对称性)求出m的值;(2)结合函数图象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析: 由y=(m2-m-1)xm是幂函数得m2-m-1=1,
∴m=2或m=-1.
当m=-1时,y=x-1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不合题意舍去.
当m=2时,y=x2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
故m=2.解析: ∵函数y=xp-3在(0,+∞)上是减函数,
∴p-3<0即p<3
又∵p∈N*,∴p=1或2
∵函数y=xp-3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幂函数的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幂函数图象不过第四象限.
(2)α>0时,①幂函数的图象都通过点(0,0)(1,1);
②并且在[0,+∞)上都是增函数.
(3)α<0时,①幂函数的图象都通过点(1,1);
②在[0,+∞)上都是减函数;
③在第一象限内,函数图象向上与y轴无限接近,向右与x轴无限接近.[注意] 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内指数变化规律:
在第一象限内直线x=1的右侧,图象从上到下,相应的指数由大变小;在直线x=1的左侧,图象从下到上,相应的指数由大变小. 【错因】 上述错解原因是没有掌握幂函数的图象特征,尤其是y=xα在α>1和0<α<1两种情况下图象的分布.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