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4 09: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语言运用: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和设问句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21·世纪*教育网
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能结合阅读体验,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学生积极提问、敢问、善问的习惯,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学会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尝试解决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审美创造:在对比品读中,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古人名句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版权所有:21教育】
【教学重点】
重点:
1.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和设问句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2.启发学生的思维,能结合阅读体验,培养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积极提问、敢问、善问的习惯,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学会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尝试解决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难点:
1.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在对比品读中,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古人名句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一、谈话导入
1.(回顾课文,课件出示本单元目录)
围绕提问策略,我们学习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2.小结入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从多方面对提问策略进行总结,进一步感受提问的意义。这节课主要学习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21教育网
二、交流平台
1.介绍交流平台内容
师:读交流平台小伙伴的对话,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第一个同学说阅读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要有主动提问的态度。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2.小结引导:这四位小伙伴的话从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对提问策略进行了总结。学习完了这些课文,有什么体会和感受呢?
预设1:学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我们既可以针对课文局部提问,也可以针对课文整体提问。
预设2: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时,学会了从内容、写法、获得的启示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预设3:通过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知道了可以针对文中重点词句提问,提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预设4:在学习《蝴蝶的家》一课时,边阅读边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自己的问题,并给问题分类,筛选出了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还尝试着自己解决,在提问的过程中就理解了课文呢!
板块二:实际操练、积累运用
一、实际操练
(课件出示习题)观察问题,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
第一个问题是从文章的写法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了生活经验,第三个问题是根据文章内容提出来的,第四个问题是结合了文章内容和生活经验提出来的。
二、交流问题
1.在运用提问策略时又遇到什么问题吗?
2.重点讲解针对写法提问。
以《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例吧!针对第2自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可以提出:“作者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表达有什么好处?”这样的问题,就是从写法来提问。再次阅读本文,并尝试从写法的角度来提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学生自学
针对第3自然段的“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提出:“段尾用疑问句有什么好处吗?”
第5自然段中,提出“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的问题。
板块三:日积月累、积累名句
1.活动一:古文名句我会读。
课件出示:好问则裕 yù ,自用则小。
博学之,审问之,慎 shèn思之,明辨之,笃 dǔ行之。智
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shú 能无惑huò
(1)读名句。借助拼音把句子读正确。个人自读一一同桌互读。
(2)朗读展示,读通顺。指名读一分组读一齐读。
2.活动二:大胆质疑助理解。
(1)引导质疑:读着这些名句,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尝试提问。
(2)小组交流: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大致理解句子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补充讲解。
(4)课件出示:学习第一句
预设: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通过查字典,裕是丰富的意思,所以前半句的意思是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用是自以为是的意思。
在学习这句话时可以将“裕”和“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比着来理解,与知识渊博相反的就是狭隘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21·cn·jy·com
(5)学习第二句
预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辨之,笃行之。——《礼记》,借助字典知道了博是多和广的意思,审是详细的意思,慎是谨慎的意思,笃是切实的意思。所以,连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借助字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字,在理解了难懂的字的基础上,再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理解句子的意思了。
(6)学习第三、四句
预设:王充说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意思是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提问就不会获得知识。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意思是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7)读名句及其意思谈感想。
①合作读:师生、生生合作读。
②谈感想:说说你从名句中知道了什么?()
预设:多学多问一一求学之道
3.活动三:记忆达人比一比。
(1)组内背诵,推选小组“背诵能手”。
(2)全班展示,评选“背诵小达人”。
(3)读一读,填一填:把名句补充完整。
4.活动四:情境练习我会填
(1)理解句子的意思后,把这些句子放在具体的情景当中,你会填吗?
《礼记》中提出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老师常常告诫我们,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只凭自己的主见判断做事,一定办不成大事。正所谓“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中提问的重要作用。
圣人孔子尚且不能定夺两小儿辨日的结果,更何况我们。正像韩愈所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师小结:如果你全部做对了,就给自己鼓鼓掌吧!
板块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1)生交流收获。
(2)师点评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错,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还多角度地提出见解,这正是你们善问的结果。这节课的内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问”。“交流平台”告诉我们“问”的方法,“日积月累”告诉我们“问”的好处。在阅读时多问,在学习中善问,学识才能长进,能力オ能提升。相信大家在这节课中都深受教益,希望我们都能做敢问、善问的人。
板块五:拓展积累,巩固策略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名句抄写在卡片上,把卡片放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激励自己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