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饮”字,知道“潋滟”“空蒙”的意思。
2、借助图片,发挥想像,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 :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搜集苏轼与西湖的小故事,有条件的上网了解西湖、欣赏西湖美景
教学过程:
一、观美景,入诗题
1、教师播放西湖风光图片,导入新诗学习。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被称为“人间天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课件:西湖风光)
2、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声。是的,这里从清晨到傍晚,从暖春到寒冬,都是如此美丽,这就是西湖。西湖以它秀丽的景色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在这儿饮酒赏景,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我们一起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说说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教师归纳:谁在哪里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
二、初读古诗,明节奏
1、读古诗,读准字音
师:苏轼笔下的西湖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4页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读上2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
师:郎朗书声是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我看大家都读得这么认真,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里的生字、难读的字,他读准了没有。
2.读古诗,读出节奏
(1)嗯,声音洪亮,请坐。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古诗,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抽两个同学回答这首诗该用什么节奏来读。请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出示带节奏的PPT,请生拿笔划分节奏。
(2)师:谁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诗句时中间是怎么停顿的。
3、读古诗,读出韵味
师:很好,节奏分明。让我们再读诗,读出韵味。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题目和作者大家一起读。
师:好!味道出来了。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注意保持刚才的那种节奏和感觉。
四、逐句品读,悟情诗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分析诗题的时候,提到了诗人泛舟欣赏着西湖先晴后雨的美景,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句诗描写了晴天的西湖,哪句诗描写了雨天的西湖?(生答,紧接着问: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诗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这首诗中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看——
(1)第一句
师:一起读。
师:阳光照在西湖的水面上,湖面像洒满了许多的金子,波光粼粼,金光闪闪。诗句中用了哪一个词来描述这样的画面?(潋滟)
多美的词呀,我们读读它,那潋滟是什么意思呢?(生答,你从哪儿知道的?)
同学们,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阳光照在西湖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闪闪,还像什么?
(预设:生1:阳光照在湖面上,像许多星星在眨着眼睛。
生2:阳光照在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
师:想象真丰富。像金子,像星星,多美的西湖啊!让我们女生美美地读,让我们男生美美地读。
师:同学们,既然西湖这么美,我们也坐上小船,一起去看一看。请闭上眼睛,我一边描述,同学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
(湖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湖里的沉石积木、水草游鱼也清晰可见。一阵暖风吹过,一大片荷叶层层叠叠,像翠绿的伞。在荷叶间,几只含苞待放的荷花高高的挺立在湖面上,想亭亭玉立的姑娘。岸边随风摇摆的垂柳悄然而立,像是几位对着湖镜梳妆打扮的窈窕淑女。)
师:睁开你们的眼睛,谁能把你看到的美美地说出来呢?
(预设:生1: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有时还调皮地吐出一串泡泡。
生2:一棵棵垂柳静静地站在西湖边,长长的柳枝绿绿的,好像小姑娘的辫子。
生3:碧绿的荷叶圆圆的,早晨的露珠在上面滚动着,西湖里开满了鲜艳的荷花。)
师:可爱的鱼儿,嫩绿的荷叶,娇艳的荷花,依依的垂柳,这些美景都会在水中留下自己美丽的影子。面对这样的美景,你不禁感叹:
指多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全班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天气真好,阳光明媚,诗人用了哪一个字就道出了晴天西湖的美。好,什么好?“方”是什么意思?是的,晴天,水光潋滟,美得正好。一个“好”字,就写尽了晴天西湖千般万种的美!
(2)第二句
师:我的眼前阳光灿烂。正当诗人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之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眼前的西湖又变成了一幅另外的景象。
(课件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指名读)
师:山色空蒙,山色什么?(空蒙),多新鲜的词啊,让我们读读它,空蒙是什么意思呢?你从哪儿知道的?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山色空蒙的景象吗?
师:真是一片朦胧啊!雨中的西湖更是如此,蒙蒙细雨中,此时此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雨点轻轻地细细的软软的,轻点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这时,雨下大了一点,在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雨下得越来越大——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孩子们,谢谢你们让大家听到了雨声。作者又用了一个什么字道出了雨中西湖的美。请你给奇组个词(奇妙),“亦”是什么意思呢?在作者看来,下雨也是很奇妙的。
师:是啊,奇妙!这雨让西湖的山色变得空濛,这雨可能还让西湖的柳树更加柔美,她在细雨中跳着优美的舞,蒙蒙细雨好像一层面纱遮住了他那害羞的脸。那这雨还让西湖的哪些景物变得奇妙、生动呢?
师:请完成小练习(因为有雨,让西湖的——更加——。)
(预设:
1、因为有雨,让西湖的小桥更加秀美,小雨蒙蒙地下着,飘飞在小桥四周,使小桥好似缠上了一条白色的玉带。
2、因为有雨,让西湖的山更加朦胧,同时绕着山跳起了妩媚的舞蹈,暖暖的雨落在肥沃的土地上,扬起一片泥土的芳香。
3、因为有雨,让西湖的花儿更加美丽,花儿在蒙蒙小雨中跳舞、唱歌,那声音把人诱住了,那舞姿把人迷住了。
4、因为有雨,让西湖的船更加神秘,雨给她戴上了一层飘扬的头罩,让人们看不清船上到底是什么。)
(3)三、四句
师:此时,苏轼站在西湖边,看着美丽的湖光山色,苏轼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时,老师站在西湖边,老师醉了……
此时,同学们站在西湖边,同学们醉了……
师: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把西湖比什么?
师:西子是谁呀?
师:尝试用你能想到的美好词汇描述想象中的西施。
(预设:国色天香、风华绝代、倾国倾城、肤白貌美、仪态万千、风情万种、窈窕淑女等)
师:每个同学说得都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觉得西施很美。
师问:那为什么作者要把西湖比作西施呢?(因为他们都很美)
师问:西施什么时候美?(浓抹、淡妆)
西施呢以前是一个浣纱女,打扮得比较素净,一般着淡妆;后来成了吴国夫人,打扮得就比较明艳,一般着浓妆。但在人们的心中,西施浓抹的鲜明艳丽是美,西施淡妆的素净雅致也是美。
这种美,是西施的美,也是西湖的美!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四子的淡妆!
师:所以作者不得不感叹道,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在苏轼的眼里,无论是潋滟的晴天还是空濛的雨天,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无论是春天还是冬天,再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好一个总相宜呀!古往今来,西湖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为它挥洒笔墨,有……
师:写西湖的诗词太多,但最有名的要数苏轼的这首诗。
三、走进诗人,升华情感
1、认识苏轼,简介诗人及背景。
2、说一说苏轼与西湖都有哪些渊源。
让我们带着苏轼对西湖的这份欢喜和热爱,再读古诗。
诗中不仅有画,诗中还有歌,播放音频,生跟唱。
四、荐诗篇,重积累
这节课我们在古诗词中漫步,在西湖的山水中畅游,我相信诗人笔下的西湖已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脑海中,其实我们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为之赞叹,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就是描写的江南景象..........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受,你也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好了,我们的西湖之旅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下节课,老师再和大家一起去望洞庭。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预习《望洞庭》。
六、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 潋滟 好 浓抹
总相宜
雨 空蒙 奇 淡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