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23 08:3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单元测试)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几种水中微生物的图像中,最可能是草履虫的是( )。
A. B. C.
2.来自不同蚁穴的蚂蚁相遇后会( )。
A.用触角与对方交流 B.没有任何反应 C.会打架
3.下面各种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 )。
A.小草上的露珠 B.透明的玻璃弹珠 C.窗户上的玻璃
4.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大肠杆菌。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5.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D.胸部
6.科学家( )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牛顿 B.格罗斯泰斯特 C.培根
7.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节反光镜后,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 )。
A.标本在观察过程中发生了移动 B.标本处在通光孔中央
C.使用的目镜倍数太小 D.使用的物镜倍数太小
8.为了便于观察,制作植物的切片标本要求是( )。
A.薄而透明 B.厚而透明 C.薄而不透明
9.下列是显微镜下植物根尖细胞的图像的是( )。
A. B. C.
10.科学家们受( )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
A.蝴蝶 B.苍蝇 C.蜜蜂
11.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
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
12.首先笑笑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如图),甲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
二、填空题
13.人体血液中的成熟的______是没有细胞核的。
14.某同学想要观察叶子中的细胞结构,他捡了一片树叶直接放置在显微镜视野下,通过调节显微镜他看到的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叶表皮中的_____________是植物进行呼吸的部分,______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16.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在全球肆虐,医生借助______可以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草履虫和变形虫等都是______。
17.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_______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我们一般可以用________培养草履虫。
19.组合凸透镜可以使图像放得更( ),其中位于上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 ,位于下方的凸透镜则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
20.做个简易显微镜: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__________,调整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来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清楚为止,用纸筒和胶带把它们固定下来,一个简易显微镜就做好了。在显微镜上也有两个镜,用眼看的镜叫__________,对准物体的镜叫物镜。
三、判断题
21.昆虫头上的触角能分辨各种气味。( )
22.我们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新冠肺炎病毒。( )
23.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能看到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这就是洋葱的表皮细胞。( )
24.洋葱外表皮细胞内呈现紫红是因为液泡的缘故。( )
25.制作简易显微镜时,上下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放置。( )
四、综合题
26.以下是三个不同凸度的放大镜测量放大倍数的记录。
有一点凸的透镜 比较凸的透镜 最凸的透镜
测量情况 放大镜下有9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6个 放大镜下有11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3个 放大镜下有11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1个
放大倍数
(1)请你算出三种透镜各自大约的倍数。
(2)通过以上的观察记录,发现了什么?
小明和爸爸一起用显微镜探究生活中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
27.爸爸在教小明制作洋葱表皮的切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下图是爸爸和小明制作洋葱表皮切片的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28.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29.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小黑点,这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细胞壁
30.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小明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又换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用高倍物镜后,视野里看到的细胞会( )。
A.更多、更大 B.更少、更小 C.更少、更大
31.下图是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在离书本同一高度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的放大镜又叫( ) 镜,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2)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放大镜( ),视野较大的是放大镜(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B
6.C
7.A
8.A
9.B
10.A
11.A
12.C
13.红细胞
14.模糊一片,看不到细胞结构。
15. 气孔 叶绿体 细胞
16. 显微镜 微生物
17.疫苗
18.干草
19. 大 目镜 物镜
20. 凸透镜(放大镜) 距离 目镜
21.√
22.×
23.√
24.√
25.√
26.(1)解:有一点凸的透镜大约放大1.5倍,比较凸的透镜大约放大4倍,最凸的透镜大约放大11倍。
(2)解:透镜越凸,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越小。
27.B
28.A
29.A
30.C
31. 凸透镜 厚 薄 B 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