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地球上的 水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水在哪里?湖泊海洋大气江河冰川生物2.水的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
1.水的分布:
海洋、大气、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生物体、地下等活动1:
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地球上的水进行分类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活动3:1、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海洋水(96.53%)2、地球上最多的陆地淡水?冰川水3、地球上目前利用的淡水?江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0.3%)资料: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至1994年3月,大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洁净饮用水供应。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6000到3.5万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或因缺水造成的后果而死亡。
讨论: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还会出现水危机现象?
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 :
1.淡水资源有限。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96.53%是不能饮用的海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007%。2、?水污染严重
3、 分布不均匀(地区、季节)
4、?人口的剧增导致用水量的增加谈一谈面对水资源的这种情况,请同学来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用水的?节水微记
世界水日:3月22日
思考与讨论:你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地球上各处的水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那么,水的这种运动与转化是怎样进行的呢? 思考:水的循环——
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1.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
2.地球上水循环的途径是怎样的? 讨论海洋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江河汇聚下 渗
水循环
种类 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 海陆间水循环:
(海洋-陆地-大气)环节:蒸发、蒸腾、降水环节:蒸发、降水 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2)通过观察刚才三种水循环的所含环节,请总结出水循环包括的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3)水循环的成因是什么? 水的三态变化(内因);
太阳辐射、地球引力(外因)现在请来了解水循环的概念:(4)水循环的动力(能量)是什么?太阳辐射 所谓水循环,就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进入大气,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又回到地面。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重新经历蒸发、输送、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
(指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之间的互相转换和运动)水循环.mpg 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___________思考大气水冰川在水循环的过程中,陆地上的淡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补充?讨论课本第6页海陆间水循环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在水循环的活跃程度与什么有关?我们该怎么做?水资源越丰富水循环越活跃植树造林想一想 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于哪些水体?
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这些水体都是由什么水形成的?大气水汇集而成的目前人类可以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二、水资源地表和地下径流水=
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
— 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
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有关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三、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不均衡。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之后。
2、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差异大。
我国的水资源1、总量多,人均少。2、地区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时间分配不均匀
夏季丰富,? 冬季欠缺水与生命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停止) 讨论水与生命的关系生物体的含水量2、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的主要成份是水
人体质量的2/3是水生物体内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含量达98%)针叶---减少水的蒸腾
肉质径---储存水份驼峰---储存水份生物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榕树为何长这么多根(气根)?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加快体内水份的散失---对环境的适应你一天要摄入多少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偶尔摄入较多的水对人体几乎是无害的,但是当人体内含水量不足时就会造成脱水,严重脱水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巩固练习:1、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
A 湖泊水的蒸发 B 海洋水的蒸发
C 江河水的蒸发 D 植物的蒸腾作用
B2、水循环按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陆间水循环。二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上内循环。三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陆上内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洋—大气陆地—大气3、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
A 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B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 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的任意排放
D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D4、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B5.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循环的形成的 內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是________;图中1所代表的环节名称是_______,图中___环节人类目前可以改造.水汽输送海陆间循环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36、地球上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它主要包括( )
A 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B 湖泊水、江河水、冰川
C 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 江河水、深层地下水、陆地水C7.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 )
A.长江,黄河的发原地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地表裸露的沙漠
D.热带雨林地区D8、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B.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D. 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上题这个实验可以模拟的水循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以展示水循环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A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9.下图表示水循环,A,D为近地面,回答问题:(1)如果该图表示海上内循环,则该循环的环节是____(2)如果该图表示陆地内循环,则②表示的是____
A.水汽输送 B.蒸发 C.植物蒸腾 D.降水(3)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循环,则③的名称是____②④BC水汽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