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2 17:5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 要求   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发现“动词+名词”的结构特点,并拓展练说。 2.正确辨析和运用“园”“圆”等4组同音字;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3.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4.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难点) 5.背诵《小儿垂钓》;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重点)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发现“动词+名词”的结构特点,并拓展练说。
2.正确辨析和运用“园”“圆”等4组同音字;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3.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课件。
一 揭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三”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 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词语。同桌之间互读。(出示课件2)
tánɡānɡqínliànwǔdǎo
弹钢琴 练舞蹈 唱京戏
 niēníwéi
画图画捏泥人 下围棋
ɡǔntiěhuándànɡhuátī
滚铁环 荡秋千 滑滑梯
2.想一想:这些词语属于哪一类 (课外活动)
3.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结构特点
4.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课外活动的类似“动词+名词”结构特点的词语 (踢足球、拉二胡等)
三 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1)想一想:每组同音字是什么意思 用法有何不同
辨析字义“带、戴”:“带”表示用皮、布或纱线等物做成的长条,如“丝带、彩带”等;也有随身拿着的意思,如“带行李、带干粮”等。“戴”是指把某样物品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如“戴红领巾、戴眼镜”等;也有尊奉,推崇的意思,如“拥戴、爱戴”等。
设计意图:“带、戴”的运用是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字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进行辨析,让学生了解有些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在实践运用中减少错别字。
(2)填一填:在区分清楚用法的基础上选字填空。
2.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1)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一边……一边……”的用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边……一边……”可以用作表示同时发生的两件事。
(3)联系生活实际,用“一边……一边……”造句。
示例: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四 写话
1.看提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 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好玩在哪里 先和同学交流,再写下来。
教师提问:我们在写话时要注意什么 (出示课件3)
  (1)要学会写在方格纸上。
(2)要知道标点符号单占一格。
2.写一写。
(1)先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打算写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再说说自己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最后说说是怎样玩的。可以用上“长长的、短短的、五颜六色、可爱极了”等词语。
(2)在方格纸上写下来,注意标点符号单独占一格。
设计意图:写话要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先让学生练说,再让学生写一写,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课外活动的词语,认识了几组同音字,弄清楚了每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学会了用“一边……一边……”造句,会将自己喜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并在方格纸上写下来。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
1.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背诵《小儿垂钓》。
3.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课件。
一 揭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三”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 展示台
1.积累词语。(出示课件5)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1)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将词语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想一想:了解这些词语是属于哪一类的。
(3)说一说:你在平时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
2.积累名句。(出示课件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教师指导:好词佳句既可以从课文中找,也可以从课外书中摘录;可以积累两个字的词语、四个字的词语,也可以积累好句;可以分类别积累名词,也可以积累描写同一内容的形容词、名言警句等。
4.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并自主制作积累卡。
5.全班展示、交流。
三 日积月累
1.诵读古诗。(出示课件7)(板书:小儿垂钓)
  小 儿 垂 钓
[唐]胡令能
(1)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蓬、映”,前鼻音“纶”;翘舌音“垂、招、稚”。
(2)同桌之间互读,互正。
2.读一读,想一想。
(1)这首古诗中你能读懂哪些词语 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出示课件8)
  蓬头稚子:(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儿。
垂纶:垂下钓鱼用的丝线,指钓鱼。
侧坐:歪斜着身子坐着。
莓苔:长满野草、青苔的阴湿的地方。
映:掩映,遮掩。
路人:过路的人。
借问:向他问路。
招手:摆手。
不应人:不回答别人。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出示课件9)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儿在河边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草掩映住了他的身子。过路的人要向他问路,他远远地摆手,生怕把鱼给惊跑了,不作回答。
3.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0)
  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指导朗读:要读出小孩子钓鱼的专心致志、自然、可爱。
4.熟读成诵。
在会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学习古诗要在读通顺的基础上来理解词语,并理解句子的意思,最后学会背诵。
四 我爱阅读
1.读通短文《王二小》。(板书:王二小)
注意:先把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短文读通顺。
2.思考问题。(出示课件11)
  (1)这篇短文写了谁的故事 (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2)小英雄王二小是怎样帮助八路军把敌人消灭的 (他假装顺从,给敌人带路,把日寇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3.理解词语。(出示课件12)
  儿童团: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
扫荡: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八路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华北抗日的主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跟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一起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4.读出韵味。
(1)重点读好“替、哨、寇、埋伏”等字词。
(2)可以补充内容,小组同学分角色表演。
五 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了下课时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古诗,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学会了读、演小故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充实我们聪明的大脑。
语文园地三
课外活动 同音字 关联词
喜爱的玩具   小儿垂钓  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