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洋务运动 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洋务运动 课堂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30 11:5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选择题
1.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面对内忧外患,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交融,进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这种“交融”首先发生在( )
A.政治领域 B.科学技术领域
C.经济领域 D.思想文化领域
2.恭亲王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李鸿章曾言:“西洋人……步步紧逼而来,此种推进无法阻挡,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由此,清政府( )
A.走上了富强之路 B.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开始了洋务运动 D.实现了统治集团自救
4.随着洋务企业的开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也纷纷投资,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机器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是一场成功的自救运动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实现了“求富”的目标 D.维护了清王朝统治
5.清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曾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6.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7.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一位机械师想来中国谋职,你最有可能把他引荐给( )
A.洪秀全 B.张之洞 C.林则徐 D.光绪帝
8.1875年,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这表明近代中国( )
A.海防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B.创办洋务已经取得一致共识
C.军事实力已经匹敌欧美 D.海防建设只是为了保护海外贸易
9.19世纪70年代有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清朝设立新疆行省 D.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0.某历史学者评论洋务运动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该学者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中国的近代化道路
B.洋务运动使中国走向了“自强”的道路
C.洋务运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D.洋务运动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11.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的“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治标不治本,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C.不能改变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观念
D.药力过猛,难以下咽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主要活动一监表。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概括李鸿章其他方面的强国举措。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购买外国洋枪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购成之后……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太平天国运动;捻:指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材料二 到甲午战争之前,企业总数已达60多个。这些企业,多有拒洋动机,少数还能办出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封建主义”出现“些微裂缝”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D 6.D 7.B 8.A 9.B 10.A 11.B
12.答:(1)见识到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
(2)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划海防;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
(3)中国封建制度落后;外国势力的挤压;清政府内部的腐败。
(4)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13.答:(1)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维护清朝统治。
(2)洋务运动中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