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第5节 物质的溶解溶解----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将10克蔗糖(用天平称量 )放入盛有20毫升水(用量筒量取)的烧杯中,并进行搅拌。蔗糖能完全溶解吗?能不能探究实验1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蔗糖是否能无限的溶解?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将10克食盐(用天平称量)放入盛有20毫升水(用量筒量取)的烧杯中,并搅拌。观察是否都能完全溶解?不能探究实验210克蔗糖能溶解在20毫升水中。2、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将实验1中蔗糖未完全溶解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蔗糖能继续溶解吗?能实验表明: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探究实验3熟石灰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3、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将少量的硫酸铜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它能溶解吗?2、将少量的硫酸铜加入一定量的酒精中,它能溶解吗?能不能实验表明:硫酸铜易溶于水,不能溶于酒精中。探究实验44、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将汽水倒入杯子里,
你看到了什么?冒气泡---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探究实验5气体能否溶解在液体里?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气压液体的温度5、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强。一、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溶解性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数量有限2、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溶解能力不同3、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5、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强。
1、 往盛有约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 ,进行溶解,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___________物质溶解时吸放热情况 2、 往盛有约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 ,进行溶解,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___________
氢氧化钠 溶解时放出热量硝酸铵 溶解时吸收热量升高表明:降低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从而使溶液温度升高;
有的物质溶解时,回吸收热量,从而使溶液温度降低;
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溶解的吸热与放热如:氢氧化钠、浓硫酸如:硝酸铵如:蔗糖、食盐1、为什么餐具上的油污用水不容易洗去,而用洗洁精却很容易洗去?2、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为什么会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油污不易溶解于水,却易溶解于洗洁精。热水使河水温度升高,溶解氧减少。思考:用自来水养金鱼好还是用凉开水养金鱼好?自来水好。凉开水经沸腾后水中溶解氧含量减少,金鱼不易存活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2、建立假设是探究的基础 猜测1—“水的温度可能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猜测2—“溶质的种类可能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猜测3—“溶剂的种类可能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3、实验检验是探究的中心 ▲因为猜测的影响因素不止一个,因此,在实验时必须对条件进行控制----控制变量(是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之一) 设计实验方案:结论:物质的溶解性与水温的高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性质)有关。如果溶质是气体则溶解性还与气压大小有关。你认为“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是否搅拌水温度高低食盐颗粒大小
1、在做水沸腾的实验时,只加热了一会儿,水中就有一些气泡冒出来,你认为这些气泡是怎样形成的?它与沸腾时形成的气泡有何区别?刚出现的气泡是由于温度升高,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减少,变成气泡冒出。而沸腾时的气泡是由于水汽化变成水蒸气形成了气泡。课堂练习2、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青年人充满自信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剂,它可以溶解一切物质。” “真的吗?”爱由迪生听完后笑了笑,接着向年轻人提了个问题,问得那年轻人哑口无言,请你想一想,爱迪生提的是个什么问题?为什么发明“万能溶剂”是不可能的?即使发明了万能溶剂,也没有容器可装.3.烧菜汤时,往汤里放麻油和盐,搅拌后看到麻油漂在上面,而盐粒却看不见了,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加热,发现有气泡从水中逸出,这说明 ( )
A.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能力增强
B.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增强
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小
D.水分蒸发,固体从液体中析出
油不易溶解于水中,而盐能溶解于水中。C5、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在水面
B、夏天水温高,鱼到水面上可以凉快一些
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 上
D、夏天,水面上营养特别丰富,鱼就游到水面上C6.能溶于水的物质 ( )
(A)只有固体 (B)只有气体
(C)只有液体 (D)可能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7. 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盐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B)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强
(C)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D)油污不易溶于水中DB8.取少量下列家庭常见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 )
(A)食醋 (B)蔗糖
(C)金龙鱼食用调和油 (D)食盐
9.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蔗糖,两位同学都将食糖溶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则结果是: ( )
(A)小明的糖水更甜 (B)小芳的糖水更甜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D)两杯水一样甜CA10、在小烧杯中,放一定量的水,再把硫酸铜晶体加入水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把小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硫酸铜晶体能继续溶解。硫酸铜晶体溶解能力随_______升高而_________.温度增大11.在汤匙里放一些麻油和味精,搅拌后,发现麻油总是漂在汤的表面,而味精却看不见了,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物质的溶解性是_________(定性或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的概念。
味精能溶解于水,而麻油不能溶于水定性13.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
A 物质种类 B 温度高低
C 压强的大小 D 以上都是
1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影响蔗糖溶解于水时快慢因素的是 ( )
A 是否搅拌 B 颗粒是否成粉
C 水温 D 水的质量DD15.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改变,它与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有的温度要升高,要放热。
B 有的温度要降低,要吸热。
C 有的温度不变,放热和吸热等效。
D 以上说法都有理。D水不易溶于汽油,菜油易溶于汽油。16.B17.思考物质溶解时吸热?放热?如何确认吸热或放热?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18.实验步骤:
A、先测水温
B、边加药品边用玻璃棒搅拌
C、再测溶解后溶液温度
D、比较温度
E、得出结论19、将一杯食盐水倒出半于另一杯中,则--( )
A、倒出的食盐水较咸,留下的盐水较淡
B、倒出的较淡,留下的较咸。
C、倒出的与留下的一样咸。
D、无法判断。C18、下列对物质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C你认为“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是否搅拌水温度高低食盐颗粒大小
设计实验方案:水的质量食盐的质量食盐的粗细水 温搅拌与否水的质量食盐的质量食盐的粗细都用玻璃棒搅拌水 温水的质量食盐的质量水 温都用玻璃棒搅拌食盐的粗细如果没有将食盐和水的质加以限制,你还可以做出哪些猜测?猜测1:投入食盐的质量的多少可能与食盐溶解的快慢有关;
猜测2:水的质量的多少可能与食盐溶解的快慢有关小 结物质的溶解性固液气的溶解溶解的吸热与放热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物质溶解的能力并非固定不变,会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吸热——温度降低;
放热——温度升高;搅拌比不搅拌快。温度高溶解快。颗粒小溶解快。19、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故事,其实林则徐并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把鸦片放入水中,然后在水中投入大量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 )热量。放出练 习
1、溶解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能溶解在另一种液体里。
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固体液体气体3、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溶解的数量是______。
4、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__________的。有限的不同5、一般地说,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随_________的升高而增大.
6、气体物质在液体里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温度减小7、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8、物质溶于水时,有的温度会_______,
要________,如硝酸铵;有的温度会______
要_________,如氢氧化钠。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降低吸收热量升高放出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