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主讲老师:
日期:20XX.01.01
17古诗三首
2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创作背景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西湖
的美景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在西湖上一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雨了。
我知道他们在西湖上。他们还在饮酒。
我知道了天气。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话翻译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哪一句写的是“初晴”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
让我们一同来猜猜,“潋滟”两个字,它可能跟什么有关。
跟水有关
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浮光跃金,湖水耀金……
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阳光
想像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
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
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
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快地
舞蹈,一跃而起,仿佛
西湖的荷花和荷叶更加鲜艳了……
这就是晴天的西湖,所以作者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西湖真会打扮自己啊,在阳光下,她是那样明艳,那么动人。正当苏轼陶醉其中时,忽然,雨雾迷蒙,眼前的西湖又变成了另外一幅景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雨中的西湖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那是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跟刚才阳光下明媚动人的样子不一样了。
刚才还是水光潋滟,现在却是——山色空蒙。
一天之中,就让我们看到如此不同的西湖,此时,诗人忍不住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句中的“西子”是谁呢?
西施 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且是之首。娇媚又温柔,传说每次西施在古越国浣纱溪边玩耍的时候,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不好意思地沉入江底。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个美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施无论不施粉黛还是浓妆艳抹都是那么楚楚动人。而西湖的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正因为这个美妙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这个人景合一的美称。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到杭州时所作的,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人间天堂的奇景的时候,你们猜猜,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激动、兴奋
除了激动、兴奋,读了古诗你还从诗里感受到诗人对西湖一种什么样感情?
喜爱
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后二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成为传诵一时的佳作。
赏析
主讲老师:
日期:20XX.01.01
教学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