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趣味导入
你知道哪些关于远古先民的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神农尝草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炎黄联盟
愚公移山
伏羲画挂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没有神话传说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
——柏杨《中国人史纲》
1.列举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说出炎黄结成部落联盟的过程,知道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加深对民族交融的理解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通过了解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结合考古发现,认识到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从神话或传说中获取有效信息也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3.知道“禅让”的含义,掌握尧、舜、禹的禅让制,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壹 · 融 部 落
——炎黄联盟与华夏族的形成
一、融部落:炎黄联盟与华夏族的形成
1.部落联盟时期
(1)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部落。
炎帝,号神农氏,生于渭水支流的姜水。
炎帝(神农氏)
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
黄帝(轩辕氏)
原在我国东部,后来发展到山东、河南、安徽一带,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部落。
蚩尤
一、融部落:炎黄联盟与华夏族的形成
2.部落战争
阪泉之战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炎帝部落 VS 黄帝部落
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炎黄部落联盟
阪泉之战
一、融部落:炎黄联盟与华夏族的形成
2.部落战争
涿鹿之战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外,遂禽杀蚩尤。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炎黄部落 VS 蚩尤部落
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华夏族
涿鹿之战
一、融部落:炎黄联盟与华夏族的形成
3.华夏族形成
涿鹿之战后,黄帝因此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人文初祖,华人也自称为“炎黄子孙”。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以华夏族为主体,由多民族融合而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炎帝
黄帝
阪泉之战
炎黄联盟
华夏族
蚩尤
涿鹿之战
其他部落
华夏族图腾
贰 · 创 文 明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二、创文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炎帝
个人简历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称炎帝。
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
这些传说哪些是可信的 (用你学过或了解的知识举例证明)举例证明)
仰韶葫芦纹彩陶壶
出土器物充分证明当时确实已掌握较高的制陶技术。
半坡遗址出土的
炭化了的莱籽和粟
说明当时已能种植蔬菜和粟
二、创文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个人简历
黄帝,名轩辕。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黄帝
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
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其他人的发明
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
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蕴含比较可靠的历史史实
考古挖掘证实传说的某些成分
事实与传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暂时不可信的内容。
口述史料
实物史料
问题思考
叁 · 立 制 度
——尧、舜、禹的禅让制
三、立制度:尧舜禹的禅让制
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思考:你知道尧舜禹是怎样的人吗?
1.尧的事迹
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尧
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史记 五帝本纪》
古书上记载,尧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但他对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是自己的过错。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118岁时去世。
山西临汾尧庙
克己爱民
三、立制度:尧舜禹的禅让制
2.舜的事迹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舜
虞舜耕田
舜帝陵雕像(湖南)
虞舜,姓姚,名重华。父瞽瞍( gǔ sǒu)顽,母握登贤而早丧。后母嚚( yín ),弟象傲,常谋害舜。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负罪引慝( tè ),孝感动天。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天下大治,因禅焉。
——二十四孝之《虞舜耕田》
德才兼备
三、立制度:尧舜禹的禅让制
3. 禹的事迹
治理洪水,解除水患。
“三过家门而不入”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人们应树立环保意识
先民与自然抗争的史实
以身作则、奉献和
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疏堵”结合的方法
方法得当,懂得创新
禹
三、立制度:尧舜禹的禅让制
“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尧年老的时候在征得各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后,便推出了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方法,把位置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禅让制
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1)禅让原则:
贤德
(2)禅让实质:
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3)禅让概况:
尧→舜→禹
三、立制度:尧舜禹的禅让制
课堂小结
远古的传说
1、融部落:炎黄联盟
3、立制度:禅让制度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
华夏民族形成特点
炎黄联盟
华夏民族
从多元走向一体
尧舜禹及其美德
禅让制
2、创文明:炎黄发明
炎帝及其发明
黄帝及其发明
考古资料印证
随堂训练
1.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孙中山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大禹
2.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黄部落联合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B.涿鹿 C.马陵 D.巨鹿
A
B
随堂训练
3.下列发明,与黄帝无关的是( )
①人工取火 ②建造宫室 ③发明舟车 ④蒸煮米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传说在黄帝之后,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
是( )
A.尧→舜→禹 B.舜→尧→禹
C.禹→舜→尧 D.舜→禹→尧
A
D